logo-ben.gif (1319 bytes)
解深密經疏


卷一卷八

卷八卷十六

唐西明寺沙門圓測撰
  解深密經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將欲釋經四門分別,一教興題目。二辯經宗體。三顯所依為。四依文正釋。
  第一教興及題目者。竊以真性甚深超眾象而為象。圓音秘密布群言而不言。斯乃非象而象著即言而言亡。非象而象著理雖寂而可談。即言而言亡言雖弘而無說。無說故默不二於丈室。可談故辨三性於淨宮。是故慈氏菩薩說真俗而並存。龍猛大士談空有而雙遣。然則存不違遣唯識之義彌彰。遣不違存無相之旨恆立。亦空亦有順成二諦之宗。非有非空契會中道之理。故知迷謬者說空而執有。悟解者辨有而達空。佛法甚玄不在斯與。但以接引多方入理非一。是故法王說三法輪。初為發起聲聞乘者波羅奈國施鹿林中創開生死涅槃因果。此即第一四諦法輪。次為發趣菩薩乘者鷲峰山等十六會中說諸般若。此即第二無相法輪。後為發趣一切乘者蓮華藏等淨穢土中說深密等。此即第三了義大乘。是即如來教興之意也。
  題云解深密經者一部總名。序品第一者品內別目。解謂解釋。深即甚深。密者秘密。此經宗明境行及果三種無等。解釋如是甚深之義。名解深密。經者。梵音名素怛纜此云經也。若依俗典經者常也。經古歷今教義恆定目之為常。或翻為綖。四分律云綖貫華定不失落。大唐三藏翻為契經。謂契合契當道理合有情機。經亦二義一者貫穿二者攝持。貫穿所應說義攝持所化有情。具斯二義故名契經。辨得名者。解經兩字是能詮教。深密之言顯所詮理。從能所詮以立經目。此即深密之解經也。故六釋中是依主釋。序品第一者。序謂由序。起正說之由致。品謂品類或品別義。顯己聞等義類相從攝義各別目之為品。於一部內有其八品此品最初故名第一。故言解深密經序品第一。
  言宗體者。體即總明能詮教體。宗言別顯諸教所詮。然諸聖教。大唐三藏五門出體。一攝妄歸真門。謂諸聖教名句文身及以音聲用如為體。故維摩等云一切眾生皆如也。一切諸法亦如也。二攝相歸識門。略有二義。一三分明義。自體名識。見相二分通名為相。故成唯識第一卷云變謂識體轉似二分見相俱依自證起故。又第二云識所變相雖無量種而能變識類別唯三。若依此釋相謂相狀見相皆是自證分識之相狀故。二二分明義。見分名識。相分為相。故成唯識云或復內識轉似外境。若依此釋相分名相。相不離見說名唯識。總說意云。名句文身及以音聲識之相故名唯識也。三以假從實門。如瑜伽等名等是假聲即是實。故離聲外無別名等。又解此上三門各開二門。初二門者一攝妄歸真門唯真非妄。二真妄差別門是妄非真名等四法非真如故。次二門者一攝相歸識門唯識非相。二識相差別門且依此上名等四法唯相非識。名等皆是相分攝故。後二門者一以假從實門唯實非假。二假實差別門通假及實。名等是假聲即實故。
  第四三法定體門。三法即是蘊處及界三科法門。故雜集論名三法品。薩婆多宗評家正義用聲為體故。三科中色蘊聲處聲界所攝。依經部宗假實二聲以為教體。五蘊門中色蘊所攝。處界門中聲處法處聲界法界。法數門中當廣分別。今依大乘聲及名等四法為性。於五蘊中色行二蘊。處界門中聲處法處聲界法界。名等三法意識境故。
  第五法數出體門。四門分別。一法數出體。二本影有無。三聚集顯現歷心差別。四辨音一異。言法數出體者。且辨邪教。數論外道聲諦為體。依勝論宗聲德為性。順世外道四大為體一切皆用大為性故。聲論諸師用聲為體明論聲常能為定量詮諸法故。今依內宗諸說不同。薩婆多宗總有七十五法義如常釋。然彼聲體雜心俱舍及毗婆沙皆有二說。一云如來法蘊色蘊為性以是聲故。一云行蘊名句字故。由斯義故此地諸師解不同有其三說。一云音教以為正義以聲是善名句文身是無記故。故雜心云經律阿毗曇是名俗正法三十七道品是說第一義。長行釋云俗正法者言說正法。一云名等以為正義以為詮表所說義故。故發智論云十二部經以何為性。答名身句身文身次第住乃至廣說。一云通用音聲名等為體。由前所說二種義故。今依新翻俱舍第一。具申兩釋。謂說音聲或說名等而無別判正理第三斜兩師說亦同俱舍兼有問答。故彼論云語教異名教容是語。名教別語教何是名。彼作是釋要由有名乃說為教是故佛教體即是名。所以者何詮義如實故名佛教。名能詮義故教是名。由是佛教定名為體。舉名為首以攝句文。顯宗第三同順正理。三藏解云。西方諸師傳作此釋。俱舍正理皆有兩說各有所歸。所以者何令物歡喜音聲為勝。若約詮法名等即勝。故知所對不同各有準據。由斯兩說皆是正義。今詳諸論隨文相判。正理論意名等為正。故彼結云是故佛教定名為體。準此俱舍亦同正理。以彼不破義不違故。或可後師自結所立非正理師刊定勝劣。若依婆沙評家正義音聲為正。故大婆沙第一百二十六云。問如是佛教以何為體為是語業為是名等。答應作是說語業為體。問若爾次後所說當云何通如說佛教名何法答謂名身句身文身次第行列次第安布次第連合。答後文為顯佛教作用不欲開示佛教自體謂次第行列安布連合名句文身是佛教用有說佛教名等為體。問若爾此文所說當云何通。如說佛教云何。答謂佛語言唱詞評論語音語路語業語表是謂佛教。答依展轉因故作是說。如世子孫展轉生法謂語起名名能顯義如是說者語業為體。佛意所說他所聞故具說如彼。問豈不正理依婆沙等如何不依評家正義。答曰眾賢理長為勝故別生理名等為正。解云彼宗聲為體者法數門中唯用音聲一法為體。名等為體者即用名等三法為體。若合說者合用四法為體謂聲名等。評家正義用聲一法為體依經部宗以聲為體。故順正理第十四卷破經部云汝不應說名句文身即聲為體。無性攝論第一亦爾。彼云諸契經句語為自性且不應理。然依彼宗有三師說。一云十二處中聲處為性離聲無別名句字故。一云法處相續假聲以為自性唯是意識所緣性故。一云通用假實二聲為體前二義故。如何經部宗有此三說。三藏解云以經為量釋諸義者皆名經部故經部宗有此三說。彼宗法數諸說不同。一云離心無別心法。若依彼說有十九法。謂色中有十四謂五根五境及四大種。心唯是一無心法故。不相應法唯有一數謂諸無作。無為有三謂虛空擇滅非擇滅。如是有十九種法於中但用聲處為體相續假聲無別體故。自餘諸說一切法義中當具分別。今依大乘兩說不同。一龍猛宗無文正判。法數多少準智度論明諸法相大分同於薩婆多宗總有七百六十一法。何以得知者。薩婆多宗明七十五法。十住毗婆沙立有七百不相應法。故知除十四不相應加七百不相應法故有七百六十一法。(更勘餘論)由斯即用十一色中音聲為體。故智度論三十三云六通阿羅漢佛說法時雖不在座以天眼見佛天耳聞法若神通力所不及處不得見聞。準此佛教用名為體。二彌勒宗總有百法如百法論。然出教體諸教不同。有處唯聲。如維摩經等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又無量義經云能以一音普應眾聲。又大界經云如來一語說法中演說無量契經海。又此經第五云如來言音略有三種一者契經二者調伏三者本母。相續深密二經皆云佛語有三一修多羅語二毗尼語三摩德勒伽語。顯揚等論即說聖教名為聲量。有處但用名等為體。如仁王經云此經名句百千佛說。又此經第四云一者於無量說法無量法句文字後後慧辯陀羅尼自在愚癡二者辯才自在愚癡。解云無量說法者義無礙境無量法句文字者法無礙境後後慧辯者辭無礙境辯才自在者辯說無礙境故知聖教名等為體。故成唯識第二卷云若名句文不異聲者法辭無礙境應無別。準知名等以為自性。有處合說聲及名等。如仁王經云十二部經如名句文聲。又維摩經第三卷云有以音聲語言文字而作佛事如是乃至諸佛威儀進止諸所施為無非佛事。無垢稱經亦同維摩。又十地論第一卷云說者以此二事說聞者以此二事聞具如彼說。解云言二事者謂聲及名等。有處文義合說為體。如瑜伽論八十一云論契經體略有二種一文二義文是所依義是能依。如是二種總名一切所知境界。所以如是諸教異者。三藏解云據實皆用名等為體。而諸聖教各據一義故不相違。所以者何以假從實用聲為體離聲無別名句等故。以體從用名等為體能詮諸法自性差別二所依故。假實相藉合說為體隨闕一種說不成故。生解究竟必由文義。是故諸說互不相違。
  第二本影有無有其二義。一本影有無二說法差別。本影有無者。如來聖教四法為體所謂音聲名句文身。如是四法如來自說名為本質。聞者識變名之為影。如是本影有無差別總約諸宗有其四句。一有本無影諸說不同且依諸部有其三說。一薩婆多宗一切佛聲唯是有漏亦說名等定唯無記若廣分別如婆沙等。二大眾部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等皆作是說諸佛世尊皆是出世無有漏法諸如來語皆轉法輪佛以一音說一切法。三多聞部說佛五種音是出世間。所謂苦空無常無我涅槃寂靜引聖道故所餘諸聲皆是世間。如是等部皆作是說唯本非影。彼宗不明唯識義故。二有影無本者。謂那伽犀那此云龍軍即是舊翻三身論主。彼說佛果唯有真如及真如智無色聲等麤相功德堅慧論師及金剛軍皆同此釋。堅慧論師即是舊翻寶性論主五印度北地。三本影俱有者。月藏菩薩(亦名護月)及親光等皆作是說一切如來具有三身色聲等德。金光明云如來能轉三種法輪謂轉照持。如是等教誠證非一。或能聞者識變似彼故知俱有本質影像。四本影俱無者。清辨菩薩依勝義諦立一切法其性皆空。或可護法就勝義諦作如是說如來聖教本影俱無勝義諦中無言等故。雖有如是四句差別大唐三藏及護法宗有其二義。一就實正教唯本非影本即如來正所說故。二兼正俱說通於本影皆由如來說力起故。問。若正教佛自說者楞伽等說如何會釋。四卷楞伽第三卷云我從某夜得最正覺乃至某夜人般涅槃於其中間不說一字亦不已說當說不說是佛說。又大般若第五百六十七云眾生各各謂佛獨為說法而佛本來無說無示。又五百七十一云諸佛菩薩從始至終不說一字。解云不說有其三義。一依真如離言說等種種相故故言不說。是故四卷楞伽第三卷云何因說言不說是佛說。佛告大慧我因二法故作如是說云何二法謂緣自得法及本住法。又十卷楞伽第五卷云一者依自身內證法二者依本住法廣說如彼。解云經意於一真如有其二義一內自所證二有佛無佛性相常住。如是真如離言說故名為不說。故彼四卷頌云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我某夜成道至某夜涅槃於此二中間我都無所說緣自得法住故我作是說彼佛及與我悉無有差別。十卷第五大同前頌(第五句云內身證法性)。又仁王經云無聽無說如虛空法同法性聽同說同一切法皆如也。又天親菩薩般若論云若人言如來說法則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法故。此義云何偈曰如佛法亦然所說二差別不離於法界說法無自相。論自釋云二差別者所說法及義。解云論意化身如來離真如外無別自相。如佛離真如外無別自相所說教法及所說義亦復如是。二約諸佛所說無異故言不說。故般若論云如經言須菩提如來無所說法故此義云何無有一法唯獨如來說餘佛不說故。三約墮文字法故言不說。是故四卷楞伽第四云如來不墮文文字法文字有無不可得故除不墮文字若有人言如來說墮文字法者此則妄說法離文字故是故諸佛及諸菩薩不說一字不答一字乃至廣說。又彼復云大慧若不說一切法者教法則壞教法壞者則無諸佛菩薩緣覺聲聞若無者誰說為誰。十卷第六大同此說故不繁述。準上經文雖不能說墮文字法而能宣說不墮文字三藏聖教。故維摩云夫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譬如幻士為幻人說法當建是意而為說法。又問。兼正俱說通本影者如何會釋無性菩薩攝大乘論彼文但用聞者識上聚集顯現以為自性。解云護法不依彼論以為定量故不成難。又解。護法同無性說。彼無性意許有三身色聲等德亦能說法。故彼論云受用變化即是後得智之差別。問。若爾如何聞者識上聚集顯現以為教體而不說言見者識上所現色身以為化身。解云。影略互顯。據實身教皆有本影。故不相違問。等是影略如何不說見者識相以為化身。解云不必須通不離難故。又解。教為生解。聞者識相親能生解。身出佛體。由斯且說佛色心等。問。聞者識上所變教體為是有漏為無漏耶。大唐三藏釋云。西方兩釋。一云無漏心變定唯無漏。有漏心變自有二義橫剋而言名為有漏以有漏心所變境故。若從法界所流義邊名為無漏。無性論宗多依此釋。一云有漏心所變者定是有漏。若無漏心所變相者定唯無漏。雖有兩說。大唐三藏護法菩薩意存後說。故成唯識論第十卷云見相二分有漏無漏定是同性。善等三性不必同性。三性因緣雜引生故。問。有漏變正教正教成有漏。無漏變邪教邪教應無漏。解云。許亦無失無漏變故。問。教有邪正殊皆通漏無漏。或可人有凡聖異皆通聖非聖。解云。許亦無失。以能變心通二種故。
  言說法差別者自有二種。一約三身二依諸土。約三身者。問。依何身而能說法。答。薩婆多宗佛有二種。一者生身佛謂父母所生有漏身。二法身佛謂五分法身。生身說法而非法身入觀位中不說法故。依經部宗亦有二身皆能說法。彼宗無漏能發音聲說聖教也。今依大乘具有三身。說與不說有其四句。一一說二不說。謂受用身為受法樂能自說故。非法身者無言說故亦非化身非真說故。或可化身非餘二身無言說故無所為故。雖他受用對機說法而實是化。二二說一不說。謂佛法身及受用身內證聖行境界故受用法樂故。或可受用變化皆能說法而非法身無言說故。三三皆說法。如十卷楞伽第二卷說法身說法者內證聖行境界故。報佛說法者說一切法自相同相故。化佛說法者說六度等乃至廣說。四卷楞伽第一卷說大同前說。四三皆不說。所以者何真如法身無言說故。自受用身無所為故。變化身等非真說故。然佛地論且依說義略敘三說。故佛地論第一卷云受用變化二佛土中今此淨土何土所攝說此經佛為是何身。有義化土化身說法有說受用土受用身說法。廣說如彼。如實義者。釋迦牟尼說此經時地前大眾見變化身居此穢土為其說法。地上大眾見受用身居佛淨土為其說法。所聞雖同所見各別具說如彼。準如實義於三身中二身說法而非法身。依土差別者。依楞伽經有十種說法。一語言說法乃至第十動身說法故。十卷經第四卷云。大慧復言世尊有言語說應有諸法若無諸法應無言說。佛告大慧亦有無法而有言說如兔角等。大慧兔角非有非無而有言說故汝所難此義已破。大慧非一切佛土言語說法。何以故有佛國土直視不瞬口無言語名為說法。(四卷楞伽云瞻視顯法。)有佛國土直爾示相名說法。(四卷楞伽或有作相。)有佛國土但動眉相名為說法。(四卷楞伽或有揚眉。)有佛國土唯動眼相名說法。(四卷楞伽或有動睛。)有佛國土笑名說法。(四卷亦同。)有佛國土欠呿名為說法。(四卷亦同。)有佛國土咳名為說法。(四卷云或謦咳。)有佛國土念名為說法。(四卷經云或念剎土。)有佛國土動身名為說法(。四卷云或動搖。)又維摩經第三卷云有以光明而作佛事或以菩薩或佛化人或菩提樹或以衣服臥具或以飯食或以園林臺觀或以三十二相八十隨好或以佛身或以虛空或夢喻等或以音聲語言文字而作佛事或有佛土寂寞無言無說無示無識無作無為而作佛事。如是阿難諸佛威儀進止諸所施為無非佛事。若廣分別如無垢稱第五卷說。所以如是諸教異者。依大乘宗汎論說法略有四義。一語言說如佛地論二身說法而非法身。二生解說法亦通法身如楞伽經。三依土差別十種說法如楞伽經。四諸佛進止諸所施為乃成無量如維摩等。各有所據故不相違。或可佛事顯利益事非唯說法。問。上諸說皆有名等為不定耶。解云不定。法身說法及虛空等能生解故名為說法而無名等。諸無為法無分位故。若其無說無示等者寂默心上假立名等於理無失。有為心等有分位故。
  三聚集顯現歷心差別者。如攝大乘無性釋云。貫穿縫綴故名為經。此中即是隨墮八時聞者識上直非直說聚集顯現以為體性。解云。八時有其二釋。一云八時即八轉聲。謂於七轉加呼召聲如言係補盧沙。此八轉聲後當分別。謂佛說法於八轉中隨用一聲故云隨墮八時。一云依聲明論晝夜各有四時合有八時。如來說法於八時中隨墮一時故云隨墮八時。直非直說有其三釋。一云詮自性故名為直說詮差別故名非直說。一云長行名為直說偈頌為非直說。一云十二部中契經為直說餘十一部為非直說。此中意說隨墮八時聞者識上十二部經名字句等聚集顯現以為教體問。何等名為聞者識心如何說為聚集顯現。解云。依瑜伽論且約六識分別五心。故彼第一卷云復次由眼識生三心可得。如其次第謂率爾尋求決定心。初是眼識二是意識。決定心後方有染淨。此後乃至等流眼識善不善轉。而彼不由自分別力乃至此意不趣餘境經爾所時眼意二識或善或染相續而轉。如眼識生乃至身識亦爾。解云。五中初後通六次三唯意。又前三是無記後二通善惡。又率爾五識後必有尋求心。尋求心後或散不散。散即復起率爾五識不散即起第三決定乃至等流又意識率爾自有二種。一五識同時率爾意識二獨頭意識率爾墮心。故瑜伽論第三卷云又意識任運散亂緣不串習境時無欲等生爾時意識名率爾墮心唯緣過去境。五識無間所生意識或尋求或決定唯應說緣現在境。若此即緣彼境生。釋家四說。一云意識任運不依前三心次第故名散亂。汎爾漫緣不串習境時有遍行五無別境五。爾時意識名率爾墮心唯能緣過去曾所緣境。若說五識無間所生意識或尋求心或決定心唯應說緣前五識種類現在境。若此尋求決定二心即緣彼五識種類境生。餘三師說如五心章。此中且依前五種心以明聚集。言聚集者如契經說諸行無常有起盡法生必滅故彼寂為樂。解云。此即契經比量破執常者。諸行無常宗。有起盡法者是同法喻舉燈光等。生必滅故者是因。由是道理彼寂涅槃以為勝樂。且約初句以辨聚集於中具有四聲四字四名一句及所詮義。於此義中西方諸師且作三釋。有云說諸字時。率爾耳識同時意識及尋求心唯有聲相。所以者何五俱意識是現量故不緣名等。若尋求心尋五識等所緣境故不緣名等。雖此三識所變聲上皆有名等如生等相而不緣故不說聚集。決定心後有三種相謂聲名字。至說行時。率爾耳識同時意識及尋求心唯得行聲準前可知。決定心等亦得九種準前可知。說常字時。率爾心等得常聲。決定心後得十四種謂四聲四字四名一句及所詮義。由此極少經十六心乃得具足。謂從四字皆有四心謂率爾耳識同時意識尋求決定。若不散者起染淨心如理應思。有義率爾耳識同時意識不緣名等義如前說是現量故。尋求已去即非現量由斯亦得聲名字等四尋求心如其次第得三六九及以十四準前應知。若依此釋經十二心方得具足。決定心等所得多少如理應知。有義耳識同時意識亦緣名等。若不爾者尋求意識尋何等名。由斯道理說諸字時率爾耳識唯得諸聲同時意識得聲名等。於此義中分成兩釋。一云四率爾心各唯得三。所以者何說常聲時不緣諸等聲及名字。五識同時率爾墮心皆現量故。若許緣者應有散心現量緣過去故。其尋求心方得圓滿。尋求等心所得多少如第二說。一云五識同時意識容非現量。故得緣過去名等。若依此釋即以心中具足聚集問。若如前說五俱意識定是現量如何亦說緣名等耶。解云。現量亦緣名等自相。而因明理門說不緣名。義相繫故。或有但由等流耳識所引發故而顯現者。未必要待率爾耳識之所引生方能聚集。上來且說未轉依位率爾心等聚集顯現。若轉位於一念中具足顯現。如理應思。廣釋五心。具如前章。
  四辨音一異門。問。如來說法為一音不。答。諸說不同。若依異部宗輪論有二十部分成兩釋。一大眾部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皆作此說諸如來語皆轉法輪佛以一音說一切法。(真諦記云。如來言音自有二種。一從口出皆是法輪。二威德所顯不從口出不關法輪。如問阿難從何處來等。如佛說法時前後悉見佛面對其說法此亦佛威德所顯云云。)二一切有部及經部等皆作此說非如來語皆轉法輪非佛一音能說一切法乃至廣說。大毗婆沙第七十九亦有兩說同部執論。彼云問佛以聖語說四聖諦能令所化皆得解不。設爾何失。二俱有過所以者何。若言能者毗奈耶說如何會釋世尊有時為四天王先以聖語說四聖諦四天王中二能領解二不領解世尊憐愍饒益彼故以南印度邊國俗語說四聖諦二天王中一能領解一不領解世尊憐愍饒益彼故復以一種篾戾車語說四聖諦時四天王皆得領解。若不能者伽他所說當云何通如有頌言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皆謂世尊同其語獨為我說種種義一音者謂梵音乃至廣說。答有二說。一有作是說佛以聖語說四聖諦皆能領解而四天王意樂有異為滿彼意故佛異說乃至廣說。復次世尊欲顯於諸言音皆能善解故作是說謂有生疑佛唯能作聖語說法一切言音未必自在為決彼疑佛以種種言音說法。復次有所化者依佛不變形言或依變形言乃至廣說。是故世尊說三種語。二云佛以一音說四聖諦不令一切皆能領解世尊雖有自在神力而於境界不能改越如不能令耳見諸色眼聞聲等。問若爾前頌當云何通。答不必須通非三藏故。諸讚佛頌言多過實如分別論者讚說世尊心常在定乃至廣說。復次如來言音遍諸聲境隨所欲言皆能作之謂佛若作支那國語勝在支那中華生者具說如彼。復次佛語輕利速疾迴轉雖種種語而謂一時謂佛若作支那語已無間復作礫迦國語乃至復作博羅語以速轉故皆謂一時如旋火輪非輪輪相。前頌作此故亦無違。復次如來言音雖有多種而同有益故說一音。解云婆沙自有二說。一云一音能令得解此當部執大眾部等。言一音者謂梵音也。而三遍說有三種意一滿彼意故二斷彼疑故三隨所化者依不變形言及變形言。一云不得一音皆令得解此當部執說一切有部等計。而伽陀說能令解者不必須通非三藏故言過實故如分別論者云世尊心常在定等。復以三義會一音義。一隨處第一故名為一二速疾似一故名為一三利益同故名為一。今依大乘一音能說。故無量義經云能以一音普應眾聲。又大不思議經云如來說法一語中演說無邊契經海。無垢稱云佛以一音演說法有情隨類各得解。又佛地論第六卷云成所作智隨諸眾生意樂差別現化語業說種種義斷諸疑惑謂發一音表一切義定諸有情隨類獲益如契經言佛以一音演說諸法眾生隨類各得開解或有怖畏或有歡喜或生厭離或復斷疑此是如來本願所引不思議力所發化語一音能斷一切眾疑。如是等說不可具述。然一音者是一梵音。故無量義經云稽首歸依梵音聲。又智度論八十六雲欲為眾生說法解一切眾生語言音聲以梵音聲而為說法。問。此如來一音所說為是本質為影像耶。若本質者無性攝論如何會釋若影像者隨能聞者即成多種如何言一。解云。護法等宗就實正教唯本非影。兼正俱說通本及影。而言一者同一梵音。難。約聲辨順違同一聲。或可約色辨青黃青黃應成一。解云。許亦無失。如雜集說迦末羅病損壞眼根見青為黃。此亦如是由佛神力於一色等各各異見。故佛地論第六卷云成所作智若作化身亦令眾生一質異見利樂事成。問。神力得自在同質得異見。或可神力得自在異質得同見。解云。大乘四句皆成。一同質異見如一化身眾生各各所見不同。二異質同見如一化身諸佛共變據實眾多而見為一。故成唯識論第十卷云他受用身及變化身隨諸如來所化有情有共不共。所化共者同處同時諸佛各變為身為土形狀相似不相障礙展轉相雜為增上緣令所化生自識變現謂於一土有一佛身為現神通說法饒益。於不共者唯一佛變。諸有情類無始時來種姓法爾更相繫屬或多屬一或一屬多故所化生有共不共。不爾多佛久住世間各事劬勞實為無益一佛能益一切生故。三同質同見。四異質異見。諸宗共許義顯可知。問。約色辨青黃青黃得成。可約心辨八識應成一。解云。色聲是麤法同質得異見。心法細難知不應說為一。又一音等即是如來三密之中身語密也。言身密者如智度論第一卷云佛初轉法輪時應持菩薩從他方來欲量佛身上過虛空無量佛土至華上世界見佛身如故說偈讚歎。又密跡經云佛有三密身密語密意密一切諸天人皆不解不知。有一會眾生或見佛身黃金色白銀色諸雜寶色或見佛身一丈六尺或見一里十里百千萬億乃至無邊無量遍虛空中如是等名為身密言語密者有人聞佛聲一里有聞十里百千萬億無數無量遍虛空中有一會人或聞說布施或聞說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如是乃至十二部八萬法聚各各隨心所聞是名語密。是時目連心念欲知佛聲近遠即以神足力往至西方光明幢世界去此九十六恆河沙世界自聞佛聲如近無異其佛身長四十里菩薩身長二十里所食缽器其高一里其佛與大眾方食大目犍連行缽際上彼土大眾怪問世尊此人頭蟲從何處來被沙門服行缽際上乃至彼佛告目連曰汝過恆河沙劫尋佛音聲終不可得目連還來佛前悔過。言意密者如來成道至滅度日於其中間如來無疑亦不迴轉心無思行等廣說如彼及智度論第九。如上所說皆是如來不思議若思議者心則狂亂。如大般若五百六十七顯揚十七說。
  所詮宗者略有四種。一存妄隱真宗如薩婆多等雖說四諦不立真如。二遣妄存真宗如經部師遣諸妄法存法性空。三真妄俱遣宗如清辨等雙遣一切有為無為。四真妄俱存宗如護法等存立二諦三性等義。如是等義至文當說。或可諸宗略有三種。一約時辨宗二部別顯宗三隨病別宗。約時辨宗有其三種。一四諦法輪如四阿笈摩雖有諸部四諦為宗。(梵音阿笈摩此翻云傳。故瑜伽論八十五云佛在南印度立五阿笈摩弟子展轉傳來于今故名笈摩。謂四阿笈摩外別立百部阿笈摩經。四阿笈摩者一雜二中三長四增壹。廣如瑜伽八十五釋。)二無相大乘如諸般若遣所執性無相為宗。三了義大乘如此經等用三性等為所詮宗。三種法輪至第二卷當廣分別。問。諸般若宗明無相此經了義淺深何異。清辨解云深密等經辨有所得淺而非深諸部般若顯無所得為最甚深。護法等說二時所說無相之理理無淺深而說深密為了義者約三性義決判諸經有道理顯了說故名為了義非無相中有淺深故說了義也。問。如何得知諸部般若為第二時。解云。此義如第二卷經記中說。二部別顯宗者。約時雖三而一一時皆有多部隨一一部所詮各別。如法華等一乘為宗。無垢稱等不可思議解脫為宗。涅槃經等佛性為宗。華嚴經等四十二賢聖觀行為宗。此經一部三種無等為所詮宗。一境無等即是二諦及三性等二諦即是三乘通境三性等理唯菩薩境。二行無等所謂止觀及十度等止觀即是三乘通行十度唯是菩薩行門。三果無等即是智斷及三身果智斷即是菩提涅槃此通三乘三身唯是菩薩所得。如是等部所詮各別不可具述。三隨病別宗者。雖隨部別各詮一義。而諸有情迷蘊處等八萬四千法門故諸部中隨其所說蘊界處等為所詮宗。今此一部四種宗中真妄俱存宗。約時辨宗了義為宗。隨部別宗三種無等為所詮宗。隨病別宗即用二諦及三性等為所詮宗。
  第三顯所依為自有二種。一顯教所依二顯教所為。言所依者。聖教雖多總相不出二藏三藏十二部經。十二部經至第三卷當廣分別。二藏三藏至第五卷自當解釋。具如別章故不繁述。然此一代如來聖教此國諸師意趣不同。有說一教所謂一音義如上說。或說二教所謂漸頓頓即華嚴餘皆是漸漸中涅槃以為了義餘皆不了。(誕法師等作如是說。)或說三教所謂通教別教圓教。(光統法師等作如是說。慧光法師是國統故名光統也。)或說四教一三藏教小乘三藏二者通教謂般若等三者別教謂涅槃等四者圓教謂華嚴等。或說五時教及七階教。(武都山隱士劉虬云。華嚴等教以為頓教漸中五時或開七階。言五時者。一佛初成道為提謂波利說五戒十善即是人天教門。佛成道已十二年中說三乘差別教如次應知四諦緣起及六度行未說空理。三佛成道已三十年中說空宗般若維摩思益未說一乘破三皈一。四成道已三十年後於八年中說法華經辨一乘義破三皈一未說佛性未明佛常是不了教。五佛將滅度一日一夜說涅槃經悉有佛性法身常住是了義教。言七階者第二時中開三乘教。遠法師破云所說年月皆無正文也。)今述西方諸師所立有說一教所謂一音如羅什等。或說二教所謂半滿如曇無懺。或說三教如大唐三藏依深密等所說四諦無相了義如上已說。而說一音及半滿等各據一義互不相違。所說華嚴及楞伽等皆第三了義所攝。而言三時所說教者約義淺深廣略義說非約年歲日月前後說三時也。或說四教所謂四諦無相。或說法相如楞伽等。或說觀行如華嚴等。真諦三藏作如是說。或說五教。一者四諦。二者無相。三者觀行。四者安樂如涅槃經以說常樂涅槃果故。五者守護如金光明等說諸神王護國事故。波頗三藏作如是說。今此一部二藏之中菩薩藏攝。三藏教內達磨藏收。十二部中論議經攝。三時教中了義教收。四教之內法相觀行。五教門中觀行門也。
  言所為者自有二種。一者總明諸教所為二者別明此教所被。諸教所為具有五姓所謂三乘不定無姓。故善戒經第二卷云眾生調伏有其四種一者有聲聞姓得聲聞道二者有緣覺姓得緣覺道三者有佛姓得佛道四者有人天姓得人天樂。地持第二亦同善戒經彼云人成就者略說四種有聲聞姓以聲聞乘而成就之有緣覺姓以緣覺乘而成就之有佛種姓以無上乘而成就之無種姓者則以善趣而成就之如是四人諸佛菩薩以此四事而成就之。瑜伽三十七亦同地持。解云。不定不離三乘三乘之內菩薩姓攝故不別說。又準此文三法輪外理應別有人天教門。就勝說故且說三時法輪。或可攝在苦集教中。別明此教所被機者。於五種姓但為菩薩及不定姓說此契經。故下經云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暴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又解。此經通為四姓唯除無姓。故下經雲為欲發趣一切乘者故說第三了義大乘所以者何諸部般若但為菩薩說諸空義。此經宗明一切諸法有無道理故三乘者皆得勝利。或可此經通為五姓通說人天一切乘故。五姓義中當更分別。
  解深密經疏卷第一

  解深密經疏卷第二
  唐西明寺沙門圓測撰
  第四依文正釋自有二種。一廣略同異。二判文解釋。廣略同異者。此經一部自有二種。一者廣本有十萬頌。二者略本千五百頌。然此略經梵本唯一。隨譯者異乃成四部。一者宋時元嘉年中中印度僧(舊云天竺)求那跋陀羅(宋云功德賢)。在於潤州江寧縣東安寺翻出一本名相續解脫。唯有一卷或兩卷或總十七紙。於一卷內有二題目初十紙半名相續解脫地波羅蜜了義經一卷後有六紙半名相續解脫如來所作隨順處了義經。雖無品目如其次第當解深密最後二品。二者後魏延昌二年北印度僧菩提留支(魏云道希)。在於洛陽嵩山少林寺翻出一本名深密解脫經。有其五卷品有十一六十七紙。(一序品。二聖者善問菩薩問品。三聖者曇無竭菩薩問品。四聖者善清淨慧菩薩問品。五慧命須菩提問品。六聖者廣慧菩薩問品。七聖者功德林菩薩問品。八聖者成就第一義菩薩問品。九聖者彌勒菩薩問品。十聖者觀世自在菩薩問品。十一聖者文殊師利法五王菩薩問品也。)三者陳朝保定年中西印度內優禪那國三藏法師拘那羅陀(陳云親依或名真諦。此三藏入漢國曆三朝謂周梁陳)。於西京故城內四天王寺更翻一本名解節經。唯有一卷有其四品紙九張半。當解深密初之二品。無序品名開勝義諦以為四品。(一不可言無二品。二過覺觀境品。三過一異品。四一味品也。)若依真諦翻譯目錄云陳時天嘉二年於建造寺譯解節經一卷義疏四卷。四者大唐貞觀二十一年三藏法師玄奘在於西京弘福寺更翻一本名解深密。總有五卷開品為八六十八紙。(一序品。二勝義諦相品。三心意識相品。四一切法相品。五無自性相品。六分別瑜伽品。七地波羅蜜多品。八如來成所作事品。)然此四本有同異者略有二義。一題名有異二文義圓足。言名異者四本不同一相續解脫二深密解脫三者解節四解深密。解深密者若依梵音涅謨折那那地。言涅謨折那此翻名解那地翻為深密。釋其名義如前已說。言解節者如真諦記解即解釋節謂堅結。堅是堅固結縛猶如木節及人骨節並有堅固拘結纏縛。此經所明甚深密義難可通達難可解釋故非凡夫新行菩薩所能解了故說此義名為堅結。此經能解故名解節。解節之義凡有五種。一深密義如法身等難可通達名為義節此經能釋故名解節。二者無明習氣心惑凡夫二乘所不能破故說此惑名為堅結由緣真實能滅此惑故說真實名為解節。三者智慧緣此真實亦說此智名為解節從境得名也。四者此經文句名為解節從所顯得名。五者一切三乘教中所有微細難可了義聚在此經分明解釋故說此經名為解節。若具分別如真諦記。所言相續解脫深密解脫未見說處。準義釋者涅謨折那含有二義。一者解釋義如上已說。二者解脫義故二本經皆云解脫。言那地者含有三義。一者深密義二者堅結義如上已釋。三者相續義是故二經一名相續解脫二名深密解脫。此上二釋準真諦而可了知。言相續者謂所知障堅結相續難可解脫今一部釋甚深義便能解脫煩惱相續故名相續解脫經。即當真諦記中第二煩惱解節義。言深密解脫者由智慧力緣深密理解脫煩惱故言深密解脫。即當第三智慧解節也。雖有此釋據實即是譯家謬也言文義圓足者如解深密具有八品。而差別者解節唯有最初二品闕無後六。相續解脫當後二品闕無前六。深密解脫有十一品於勝義諦開為四品。由斯與此文義圓足。然解深密諸所說處文義明淨至文對釋。故今釋此大唐一本。
  自下判文解釋。然判此經有其三釋。一云此經唯有二分。一教起因緣即初序品。二聖教正說謂後七品。雖後經末依教奉行品中奉行非一部也。一云一部總有三分。初一品名教起因緣分。次有七品名聖教正說分。後第五卷末爾時曼殊室利下依教奉行分。然此奉行散在諸品於理無違。一云此經有其五分。一教起因緣即是序分。二無等境界分謂次四品。三無等行分謂次二品。四無等果分謂後一品。五依教奉行分謂即經末歡喜奉行。雖有三釋且依初說無有一部通奉行故。又解三中第二為正。具足三分義不違故。此當舊說序正流通。序謂由序起正說之由致。正即正宗所詮之宗義。通謂流通通後世之勝利。今言教起因緣等者以薄伽梵說經本主名之為因顯已聞等非正說故名之為緣故說序分名因緣分。正顯所詮法門品類故說七品名聖教所說分。時眾聞教歡喜信受名奉行分。就因緣分有其二義一證信分二發起分。然此二分有差別者略有三義。一者名別所謂證信及發起序亦名通序及名別序。說我聞等令物生信名為證信諸經皆同名為通序。以放光等發起正宗名為發起隨部各別名為別序。二者時別。如來發起名經前序阿難所請名經後序。說彼二序時分別故。三者人別。一如來序於諸經中如來發起。二阿難序由阿難請說此序故。今此經文及佛地等唯有證信而無發起。於證信中義說發起理亦無違。就證信中有其三義。一辨事多少二說序之意三隨事別釋。辨事多少者自有三說。一者真諦般若記中開為七事。一如是者標所聞法一部文理決定可信。二言我者出能聞人即是阿難。三言聞者親承音旨。四一時者顯所聞法善合時機。五佛世尊出能說師。六住處者顯說有處。七大比丘顯非獨聞。然此七事總唯四意。初如是者明所聞法。次我聞者辨能聞人。次二證所聞法。後二證能聞人。廣如真諦七事記釋。二依龍猛大智度論於序分中開為六義一信二聞三時四主五處六眾。世親菩薩燈論中說亦有六義故彼偈云前三明弟子後三證師說一切修多羅其事皆如是。三依親光佛地論中攝多五種。一總顯己聞二說經時三者說主四顯說處五顯聽眾。
  說序意者。問。何因緣一切經首皆說如是我聞等事。真諦三藏七事記云斷三疑故。彼云又微細律明其阿難當登高座出法藏時身即如佛具諸相好若下高座還復本形。眾見此瑞有三種疑一疑大師釋迦以慈悲故從涅槃起更宣深法二疑諸餘世尊從他方來三疑阿難比丘既是佛弟堪代其兄轉身成佛。今欲遣三疑故云如是我聞等七事明乃是我親從佛聞非關慈悲從涅槃起亦非餘佛他方來又非我已轉身成佛自說經也。智度論云說時方人欲令眾生心生信故。又智度第二卷云。佛涅槃時於俱夷那竭國薩羅樹間北首而臥將入涅槃。爾時阿難親愛未除未離欲故心沒憂海不能自出。爾時長老阿●(少+兔)樓豆語阿難言汝是守護佛法藏者不應如凡人自沒憂海諸有為法皆是無常汝何愁憂又佛世尊手付汝法汝今愁悶失所受事汝當問佛佛涅槃後云何修行誰當作師惡口車匿云何共住。(長阿含經第四卷云闡弩比丘云何共住。)佛諸經首作何等語。阿難即以此語問佛。佛告阿難行四念處戒經為師車匿比丘如梵法治。長阿含經第四增一阿含第三十六皆云梵法治者即是不共語也廣說如彼。諸佛經首皆稱如是我聞等語。依集法經及涅槃後分大同智論恐繁不述。大悲經說優波離教阿難請問。所以經論說不同者二人共教各據一義互不相違。
  如是我聞
  復依經文隨事別釋。言如是我聞者即七事中所聞能聞親承音旨三種事也。於六義中信聞二事。五中第一總顯己聞雖有三說且依佛地如是我聞釋有三義。一總釋如是我聞二別釋如是我聞三者申其合說之意。言總釋者謂傳佛教曼殊室利及阿難等皆作此言如是所說甚深等我昔曾聞。(金剛仙論云三種阿難中大乘阿難傳大乘教也。)
  言別釋者。先辨如是後釋我聞。言如是者諸說不同。此地諸師略有八釋義如常說。言八釋者。一約信順釋言如是者信順之辭也。夫信則所言之理順順則師資之道成經無豊約非信不傳故建言如是。注維摩中肇法師釋也。二約文義釋。以文為如以理為是。文巧詮為如理以無非為是。智者禪師維摩記中有此釋也。三約真俗釋。真不違俗名之為如俗順於真稱之為是。相傳釋也。四約弟子釋。阿難所說如於佛語故名為如為欲簡去相似之如故稱是。五唯約佛釋。阿難道佛所說之法如過去佛所說不異故名為如如諸佛說是正非邪故復言是。此上二釋遠法師說。六約佛及弟子釋。言如是者感應之瑞也。如以順機受名是以無非立稱眾生以無非為感如來以順機為應。傳經者以名教出於感應故言如是。注法華經有此釋也。七光宅師云。言如是者將傳所聞前題舉一部也。如是一部經我親從佛聞即為我聞。八梁武帝云。言如是者如斯之言是佛所說故言如是。如是等說不可具述也。西方諸師三說不同。一菩提留支金剛仙論云。若依世辨乃有多途略而言之凡有四種。一者發心如是二者教他三者譬喻四者決定。發心如是者自念我當如是發菩提心修善行。教他如是者教前人言汝當如是發菩提心修善行等也。譬喻如是者是人威德熾盛如日光明智慧深廣猶如大海面貌端正猶如滿月乃至廣說。決定如是者我如是見聞等是名決定如是。今言如是者但取第四決定如是。明須菩提我從佛聞所說理教我之所說不多不少不錯不謬決定如是無所傳之失故曰如是。解云。意趣大同親光。長耳三藏釋有三義。一者就佛三世諸佛所說無異故名為如以同說故稱之為是。二者約法諸法實相故名為如如如而說故稱為是。三者約僧阿難所傳不異佛說故名為如永離過非稱之曰是。三真諦三藏釋。如是者決定義有其二種一文二理。文是能詮理即所詮。廣說如彼。總釋意云。阿難所傳文理決定如佛所說故曰如是。諸論所說亦有三種。一依智度論第一卷云。如是義者即是信也。佛法大海中信為能入智為能度。其信順者是事如是其不信者此事不如是。廣說如彼。二依功德施般若論云。如是我聞者顯示此是世尊現覺而演非自所作。三依佛地論有其四義故第一云如是總言依四義轉。一依譬喻謂當所說如是文句如我昔聞。(此即以昔喻今。)二依教誨謂告時眾如是當聽我昔所聞。三依問答謂有問言汝當所說昔定聞耶故此答言如是我聞。四依許可謂結集時諸菩薩眾咸共請言如汝所聞當如是說傳法菩薩許彼言如是當說如我所聞。於此四義有三師釋。一云四中唯依第四。一云此中唯依後二。一云四中總依四義而說。具說如彼。
  別釋我聞者。傳法菩薩及阿難等五蘊身上假立為我耳根發識聽聞所說故言我聞。故佛地論云我謂諸蘊世俗假者聞謂耳根發識聽受廢別就總故說我聞。問。佛法中無人無我如何諸經皆說我聞。解云。此義諸說不同。依龍猛宗約四悉檀以釋我聞。(梵音悉檀諸說不同。一云不翻含多義故。或說翻之或翻宗成或翻為墨或翻為印或翻為定或翻成就究竟。如是異翻難可定準。南岳禪師云。如大涅槃胡漢並稱也。悉是隋音檀是胡語。悉之言遍檀翻名施。佛以四法遍施眾生故名悉檀也。智者師維摩記中作如是說。若依四卷楞伽經有其四種。故第二卷注經釋云悉檀者謂或言宗或言成或言理也。)四悉檀義如智度論第一卷說。一世界悉檀如蘊成人如是我聞世界故有第一義故無。二各各為人悉檀觀人心行而為說法於一事中或聽不聽為斷見故說有續生為常見故說無有人。三對治悉檀如不淨觀於貪對治於瞋則無。四第一義悉檀謂諸法實相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即說偈言一切實一切非實及一切實亦非實一切非實非非實是名諸法之實相。廣釋此偈如中論第三。又彼論云復次世界語言有三。一邪二慢三者名字。依第三故名之為我。即當瑜伽假說我也。問。豈不中論實相問中非我非無我。如何智度論中說為無我。答。不相違。世界悉檀即說為我第一義中說為無我。各各為人或我無我雙遣二執亦得說言非我非非無我故。中論云諸佛或說我或說於無我諸法實相中非我非無我。若偏對我即說無我以為實相若雙遣執非我非無我以為實相。各據一義故不相違。若依涅槃即說真我以為實相如理應知。依彌勒宗四義故於諸蘊中假說為我。故瑜伽論第六卷云薄伽梵說苾芻當知由四因故假說有情一為世間言說易故二欲隨順諸世間故三為斷除決定無我諸怖畏故四為宣說自他得失令其決定信解心故。顯揚第九對法十三同瑜伽說。言聞者諸說不同。薩婆多宗耳聞非識法救論師識聞非耳如大毗婆沙第十三等。依經部宗識聞非耳如成實第六。譬喻論師和合能聞如婆沙十三。今依大乘龍樹菩薩自有兩釋一者天眼見色準知耳聞二者和合能聞。如智度論第一卷等。雖有兩說和合為正正釋聞中說和合故。依彌勒宗自有三說。一云耳聞非識。如集論雜集第一卷云耳界何相謂能聞聲。又瑜伽論第三卷云數數於此聲至能聞故名為耳。一云識聞非耳。如瑜伽釋論第一卷云聞謂聽聞即是耳根發生耳識聞言教故。又佛地論第一卷云聞謂耳根發識聽受。或可二論耳聞非識。一云和合能聞。如雜集論第二卷云。問為眼見色為識等耶。答非眼見色亦非識等以一切法無作用故由有和合假立為見耳等亦爾。廣說如彼。所以如是諸論異者。為顯聞聲最勝所依故瑜伽等說耳為聞。就分別義故佛地等說識為聞。為顯諸法無實作用故智度論及雜集論和合為聞。各據一義互不相違。問。無實作用不許耳聞無實作用智不應緣。此中應作問答唯識道理以辨聞者。如佛地論第一卷說有二師義。故彼論云有義如來慈悲本願增上緣力聞者識上文義相生此文義相雖親依自善根力起而就強緣名為佛說由耳根力自心變現故名我聞。有義聞者善根本願增上緣力如來識上文義相生此文義相是佛利他善根所起名為佛說。聞者識心雖不取得然似彼分明顯現故名我聞。解云。佛地二師所說初即那伽犀那不許佛果有色聲等。第二師義許佛果中具色聲等。大唐三藏護法菩薩皆用後說。如前本影有無中說。問曰。阿難如來成道日生經二十年方為侍者前所說經皆非親聞如何諸經皆說我聞。菩提留支金剛仙論云昔如來滅後凡有三時結集法藏。初在王舍城因陀羅窟中五百比丘結集法藏舍利弗等諸阿羅漢比丘各自稱言某甲經如是我聞佛在某處說。後時為惡國王壞滅佛法自此以後復有七百比丘重結集法藏皆云某甲經我從某甲比丘邊聞不云我從佛聞此之再集并是小乘之人結集法藏。又復如來在鐵圍山外不至餘世界二界中間無量諸佛共集於彼說佛語經訖欲結集大乘法藏復召集徒眾羅漢有八十億那由他菩薩眾有無量無邊恆河沙不可思議皆集於彼當於爾時菩薩聲聞皆云如是我聞如來在某處辨某甲經。真諦三藏七事記云。親聞曰如是我聞傳聞曰我聞如是。又部執記云。親聞曰我聞傳曰所聞。解云。如是等說違報恩經說也。若依報恩經釋有三義一者傳聞二者知佛世俗心三者佛重為說。故第六云佛二十年中說法阿難不聞何得言我聞。答諸天語阿難。又云從諸比丘邊聞。又云佛入世俗心令阿難知。又云阿難從佛請願佛二十年中說法盡為我說佛善巧於一法一句中演無量法能以無量法為一句義。佛麤示其端阿難盡已得知速利強持力故。又解。金剛華經說阿難比丘得法性覺自在王三昧以三昧力故前所說經皆能憶持與親聞無異。如宿命通見過去事無不明了。亦如迦旃延得願智力故佛所說經皆能憶持。阿難亦爾。問。阿難既是聲聞如何能持大乘經典。答。如大乘集法經中說有三種阿難一者阿難陀持聲聞法二者阿難賢持緣覺法三者阿難海持摩訶衍法。金剛仙論亦同集法。真諦三藏金剛般若疏引闍王懺悔經說三種阿難三種之中第三阿難持此經也。故不相違。
  第三申其合說意者。如佛地論云應知說此如是我聞意避增減異分過失謂如是法我從佛聞非他展轉。顯示聞者有所堪能諸有所聞皆離增減異分過失。具說如彼。
  五中第二教起時分。
  一時
  然此一時此地諸師有說四種。一者如來一代說法有五十年時二者說一部時三者眾機熟時四者說聽共相會遇時。吉藏法師法華疏說西方諸師三說不同。一菩提留支言。一時者有其多種謂一念時有日時有百年時有一切時有春秋冬夏時。今言一時者非此等時正是如來說此經時雖言一時不云某年月日故不知何時。如大華嚴淨眼品等如來成道日說其十地品第二七日說。如十萬偈般若如來成道五年經有成文餘七部般若但云一時皆不知何年說。乃至彼云相傳說云如來一代成道乃至涅槃恆說般若華嚴大集未曾斷絕。解云。準此西方三藏亦不能定說諸經時也。二長耳三藏云。時有兩種一半音時對緣不遍二圓音時對緣即普。從初得道終訖雙林二音竝行半滿俱說。見少分者為半音時見滿分者為圓音時。又解。時復有三一分段流轉時二不思議變易時三假名施設時。前二即是二種生死時。假名時者梵音劫波自有三意一迦羅時二三摩耶時三世流布時。迦羅時者此翻別相時如來戒律大戒時聞小戒時不聞出家時聞在家不聞國王得聞餘人不聞。三摩耶時此翻破邪見時謂五部阿含九分達磨不簡黑白一切得聞。(言九分者。如真諦師部執論記第一卷云。如來正教即是經律阿毗曇。經即五阿含謂長增一中雜百部也。律不過三部一二百五十戒律二雜誦律三比丘尼律。阿毗曇有九分一分別說戒二分別說世間三分別說因緣四分別說界五分別說同隨得六分別說名味句七分別集定八分別說集業九分別說諸陰。一分有六千偈六九五十四合五萬四千偈也。)上二種時大同智度論說。世流布者如說一時佛在恆河岸一時在申怒林。今言一時且依後二。三真諦三藏七事記云一時有十義。一佛出世時。二說正法時。三聽正法時。四持正法時。五思正法時。六修正法時。七下善種時謂菩提心。八成就善根時謂生中國修四念處。九解脫善根時謂聽法說法持法靜心修習以此五緣得入解脫故名解脫善根時。十平等捨心時若心多退名為下心聽法不入若心動踊名為高心聽法不入若作棄捨正法心此是無明不平等心聽亦不入若能拔沈抑浮調停得中念知捨平等得入正法故云平等捨心時。具此十義故云一時也。廣說如彼。今依諸論有其三說。一功德施般若論云。一時者說此經時餘時復說無量經故。二依龍猛宗時有二種。一名迦羅時通假及實內外通用。二三摩耶時唯假非實內宗一時依此而說。故智度論第一卷云。問。天竺說時名有二種一名迦羅二三摩耶佛何不言迦羅時分而但說三摩耶時。(此即外人問龍樹宗。)答言迦羅俱亦有疑。(龍樹略答。設言迦羅還有此難故不應答。)問曰此中應說迦羅以彼二字轉易說故而不應說三摩耶時以彼三字重語難故。(此外人難龍樹何不就輕而就重耶。)答曰今此除邪見故說三摩耶不言迦羅。具說如彼。(龍樹廣釋。若說迦羅執時外道便作此言時能生諸法世尊許時是實有故。)三依親光時有三種。一說聽究竟總名一時。故佛地論云言一時者謂說聽時此就剎那相續無斷聽說究竟總名一時。(此即總說一會說法說聽究竟總名一時。)若不爾者字名句等聽說時異云何言一。(此即反解若不就其說聽究竟名一時者如初說字次名後句乃至偈章品部等說聽時皆異云何言一。)二者一剎那頃能持能說能領能受故言一時。故彼論云或能說者得陀羅尼於一字中一剎那頃能持能說一切法門。(解云。地上菩薩得陀羅尼故一剎那頃能持說一切法門也。)或能聽者得淨耳根一剎那頃聞一字時於餘一切皆無障礙悉能領受故名一時。(解云。地上菩薩得陀羅尼一時能領名一時也。)三者共相會遇名為一時。故彼論云或相會遇時分無別故名一時即是說聽共相會遇同一時義。(解云。感聖赴機更相會遇名一時也。)或可為四。開聽說時為二時故。問。一及時其體是何。答。一是數。時即時分。諸說不同。薩婆多宗及經部師即用有為五蘊為性處界門中亦用有為為性。難。薩婆多宗約色辨同異色外有同異。或可約色辨數量亦應有別體。今依大乘自有兩釋。一龍猛宗。數及時等皆無有體非蘊處界三科所攝故。智度論第一卷云數時等法實無陰入持所不攝故。彼論復云謂有時方離合一異長短名字凡人心著謂是實有。廣說如彼。依彌勒宗數時即是有為法上分位假立即二十四不相應中數及時也。五蘊門中行蘊所攝處界門中法界法處意識境故。依佛地論或是心上分位影像是不相應。此約唯識道理說。問。何故二宗有無不同。答。龍猛宗為破外道實數時等故無體性。依彌勒宗為顯大乘法相道理故別立之故不相違。或可五百不相應攝於理無違。十住毗婆沙立七百不相應雖有此理未見成文。問。不別顯日初出時乃至中夜說此契經如下處等別指勝處。而此經中但言一時。答。如佛地論晝夜時分諸方不定不可別說。(解云。如南瞻部州日午時西方日出北方夜半東方日沒。)
  五中第三別顯教主。
  薄伽梵
  依智度論說佛法人有其五種。故第二卷云說法有五一佛自說二弟子說三仙人說四諸天說五化人說。今簡餘四標薄伽梵。問。此經初解甚深義密意菩薩說一切法無二之義如何但言薄伽梵說。答。有三義。一以少從多二就勝說故三佛加被故。(如華嚴經等。)然諸經首標名不同乃有四種。自有經初唯置佛名如涅槃等。自有經初唯婆伽婆如大品等。自有經初雙標兩號如無上依佛婆伽婆般若經。或有經文二種俱無如相續解脫及多心經等。所以如是諸本異者。相續解脫即一部中最後二品故不標名。多心般若即大般若應是結集菩薩別錄流行故亦不標名。餘之三句西方諸師自有三說。一真諦三藏七事記中有其二意。一依真實論佛具十義故諸經初十種號中單置佛號。故七事記云大師十號經中何故不列餘九而獨稱佛。解有十義一覺勝天鼓二不由他悟三離二無知(解脫障無知一切智障無知。)四已過睡眠五譬如蓮華六自性無染七具足三義(三義者。一假名佛即六神通。二寂滅佛惑不生故。三真實佛即是真如。)八具於三德(法身般若解脫三德。)九具三寶性十自知令知他。總有四紙恐多不述。真諦自云此十種義出真實論也。二者真諦自申道理四句分別一切經首雙標兩號。故七事中云佛婆伽婆有其四句。一是佛非婆伽婆即聲聞二乘觀四諦證無餘涅槃在其自位中得名為佛不修功德行非婆伽婆。二是婆伽婆非佛即是菩薩功德行滿名婆伽婆既在因位智慧未滿不得名佛。三非佛非婆伽婆是凡夫其不修智慧不名為佛不修功德非婆伽婆。四亦佛亦婆伽婆即是佛世尊智慧圓滿故名為佛功德具足婆伽婆。(廣釋婆伽婆有三四帋。恐繁不述。)乃至彼云若但言佛恐濫二乘若單婆伽婆濫於大菩薩及轉輪王故知合說即是如來。是故無上依經及金剛般若皆作此言佛婆伽婆也。部執論記亦同七事也。二菩提留支金剛仙論。依西方正本一切經首皆云婆伽婆。此方諸經或佛或婆伽婆或復雙舉佛薄伽梵者隨譯者意。三親光菩薩佛地論意同金剛仙。故佛地云佛具十種功德名號何故如來教傳法者一切經首皆置如是薄伽梵名。謂此一名世咸尊重故諸外道皆稱本師名薄伽梵。又此一名總攝諸德餘名不爾是故經首皆置此名。大智度論意同佛地。故第二云。問曰婆伽婆正有此名更有餘名。答佛功德無量名號亦無量此名取其大者以人多識故。又婆伽婆依涅槃經釋有二意一者破惡二具六德。合有七義。故第十八云婆伽婆者婆伽名破婆名煩惱能破煩惱名婆伽婆。(此即破惡。四魔之中唯破煩惱魔也。)又能成就諸善法故又能善解諸法義故有大功德無能勝故有大名聞遍十方故又能種種大惠施故又於無量阿僧祗劫吐女根故。(此即六德。)依智度論有其四義。故第二云婆伽名德婆名為有此名有德。又婆伽名分別婆名巧巧分別諸法總相別相故。又婆伽名聲婆名有是名有名聲。又婆伽名破婆名能是能破三毒名婆伽婆。二乘雖斷而有習氣是故不名婆伽婆也又瑜伽論三十八云能破諸魔大力軍眾具多功德名薄伽梵。又八十卷云怛然安坐妙菩提座任運摧滅一切魔軍大勢力故薄伽梵。依佛地論薄伽梵名含有二義一具六德二能破四魔。具六德者薄伽梵聲依六義轉。一自在義永不繫屬諸煩惱故二熾盛義炎猛智火所燒煉故三端嚴義妙三十二大士相等所莊飾故四名稱義一切殊勝功德圓滿無不知故五吉祥義一切世間親近供養咸稱讚故六尊貴義具一切德常起利益安樂一切有情無懈廢故。如有頌言自在熾盛與端嚴名稱吉祥及尊貴如是六種義差別應知總名為薄伽。破四魔者一煩惱魔百二十八根本煩惱及隨煩惱名煩惱魔有漏五蘊名為蘊魔有漏五蘊諸無常相名為死魔第六他化自在天子名為天魔。如是四種能損諸善故名為魔離四魔故名薄伽梵。破四魔義後當分別。今詳西方諸三藏意。曇無讖等依真實論但置佛名真諦三藏依真實論及四句義雙標兩號。大唐三藏及菩提流支各依一論置薄伽梵。雖有諸說且依薄伽梵有論說故。地婆訶羅三藏說云西方諸本皆云薄伽梵而不相違。大唐三藏諸本中有婆伽婆等者具七轉聲故有種種。依第八轉此亦未可。即是地婆訶羅三藏東都翻者皆安薄伽梵西京所翻皆云佛也。
  解深密經疏卷第二

  解深密經疏卷第三
  唐西明寺沙門圓測撰
  五中第四說經處所。於中有二初明如來住處莊嚴後釋世尊總別功德。就住處中有其二義初明住處同異後正釋經住處差別。言同異者。依解節經化身如來在穢土說故彼經云如是我聞一時佛婆伽婆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若依深密經即受用身在淨土說同解深密。解云。真諦翻解節經意欲礭明勝義諦相故。十八品內但翻中間四品略而不翻餘十四品。為成此經具足三分故。不二品內安通序文一味品末安後流通。故真諦記第一卷云經初不說通序文者譯家略故。解云。不安品目故說為略非無序文名之為略。然真諦記與經相違。經王舍城耆闍崛。真諦記第一云毗舍離國鬼王法堂為真尚菩薩說解節經等。又智度論第三卷云王舍城在摩揭陀國不云山在毗耶離國。故知違經也。依佛地論釋佛地經自有三說。故第一云佛住如是大宮殿中說此契經。受用變化二佛土中今此淨土何土所攝。說此經佛為是何身。有義。此土變化土攝。說此經佛是變化身。聲聞等眾住此土中現對如來聞說此經歡喜信受而奉行故。佛心所現故。出三界淨識為相為說勝法化此地前諸有情類令其欣樂修行彼因故。暫化作清淨佛土殊勝化身神力加眾令暫得見。若不爾者聲聞等眾應俱不見。有義。此土受用土攝。說此經佛是受用身。此淨土量無邊際故。路乘門等是實德故。受用如是清淨佛土一向淨妙一向安樂一向無罪一向自在餘處說故。解深密說三地已上乃得生故。(解云。此經無此文也。應是廣本。或可譯家錯也。此文即是瑜伽第七十九。)說此經佛具後所說二十一種實功德故。說餘經時不列如是佛功德故。若暫化作如是淨土如是妙身加眾令見應如餘經分明顯說然不說故。是受用土及受用身。聲聞等眾是佛化作。或諸菩薩現作此身莊嚴佛土說法會故。若爾。此是地上菩薩所應見聞。何故於此化佛土中結集流布。傳法菩薩為欲示現一切智者及所居處超過一切世間法故。如是示現欲令所化生欣樂故。為令發願當生如是清淨佛土見如是佛聞如是法修彼因故。為生廣大勝解有情及諸菩薩勝歡喜故。欲令增上意樂勝解界堅牢故結集流布。又是法勝於此宜聞。然處非勝化身相麤不可宣說。故受用身居受用土為初地上諸菩薩說令傳法者結集流通。若爾。何故不但說彼所說法耶若不說處及能說者。不知此法何處誰說。一切生疑故須具說。如實義者。釋迦牟尼說此經時地前大眾見變化身居此穢土為其說法。地上大眾見受用身居佛淨土為其說法。所聞雖同所見各別。雖俱歡喜信受奉行解有淺深所行各異。而傳法者為令眾生聞勝希願勤修彼因當生淨土證佛功德。故就勝者所見結集言薄伽梵住最勝等乃至廣說如來功德。今釋此經同如實義義亦無失。諸本同異已如上釋。
  住最勝光曜七寶莊嚴。
  今正釋住處之義。依智度論第三三義釋住一住威儀二住聖住三住佛住故名為住。故彼論云問曰何不直說般若波羅蜜而說住處耶。答曰說時方人令人生信故。(時謂說經時。方謂說法處。人謂聽眾聲聞菩薩等。)云何住四種身儀坐臥行住故名為住。復有三住一者天住謂六欲天住法二者梵住謂色無色天住法三者聖住謂佛獨覺及阿羅漢住法於三住中佛住聖住。復次施戒善心三事名為天住四無量心名為梵住空無相無作三三昧名為聖住於三住中佛住聖住。復有四住一天二梵三聖四佛三住如前佛住首楞嚴等諸佛無量三昧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一切智等種種諸慧及八萬四千法藏度人法門如是等種種諸佛功德是佛所住處佛於中住故名佛住。法華論云顯法勝故佛住勝處。勝思惟論同法華論。寶積論云。問曰何故初明住處。答佛住此處者欲令敬重彼處故重福眾生敬此處故增長善根是故先明住處。功德施菩薩般若論中同寶積論。真諦三藏八義釋住。一境界住謂一切十六大國四事供養之處是佛所遊履故云境界住。二依止住是一切僧伽藍耆闍崛山迦蘭陀竹林等是所依止。三威儀住謂行住坐臥四威儀。四未捨壽命住謂現在未般涅槃住戒定等五分法身中也。五者梵住謂四無量心佛在大悲中故名梵住也。六者天住謂四禪即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第四禪最勝佛住此中。七者聖住謂是解脫解脫有四一入無心定暫滅苦二入空定滅諸見三入無願定滅貪愛四入無相定滅四謗佛住無相定中心惑都盡也。八佛住佛住無生無滅無處所法中而具足在此八處故名佛住。三身而辨。前三住即是化身住次三是應身後二是法身。前二身是能住後法身是所住也。經中多舉八住。前兩境界化白衣依止化出家人。即舉總別二處。就釋此經住處之中有十九句顯彼淨土十八圓滿十八圓滿即十八段。言十八者如佛地論第一卷云。論曰此顯如來住處圓滿諸佛淨土。如是淨土復由十八圓滿事故說名圓滿謂顯色圓滿形色圓滿分量圓滿方所圓滿因圓滿果圓滿主圓滿輔翼圓滿眷屬圓滿任持圓滿事業圓滿攝益圓滿無畏圓滿住處圓滿路圓滿乘圓滿門圓滿依持圓滿。由十九句如其次第顯示如是十八圓滿。即此圓滿所嚴宮殿名佛淨土。佛住如是大宮殿中說此契經。然諸論中世親無性攝大乘釋第十梁朝攝論第十五佛地論等(等取大業論等)。皆釋經中十八圓滿。至文對釋。初圓滿中有二句經初明顯色七寶莊嚴後辨放光照無邊界。此中句者顯義滿足之為句非要數字方名句也。餘十八句準此應知。然初經句親光兩釋。故佛地論云謂大宮殿用最勝光曜七寶莊嚴(此釋光曜屬於七寶也。)或大宮殿七寶莊嚴故最勝光曜。(此釋光曜屬於宮殿。)無性釋論亦同佛地。世親不釋易可知故。言七寶者如稱讚淨土經云一金二銀三吠瑠璃四頗胝迦五赤真珠六阿溼摩揭拉婆七牟婆洛揭拉婆。依智度論亦同彼經。故第十云金銀毗瑠璃頗梨車渠馬瑙赤真珠。解云。金銀二寶此土有故翻為此名。真諦釋云。弗師羅伽此云黃色寶即是金也。旃陀羅乾多此云白色寶即是銀也。吠瑠璃者是正梵音。毗瑠璃者梵音訛也。或云瑠璃者略吠音也。或可此土無真瑠璃有似瑠璃故亦翻也真諦梁論記云瑠璃是青色寶燒不可壞唯有鬼神有神力者能破為器或可是其金翹鳥卵。頗胝迦者此云黃綠色寶。佛地論云羯雞怛諾迦寶。智度論云過千歲冰化為頗梨珠。赤真珠者。佛地論云赤蟲所出名赤真珠。或珠體赤名赤真珠。真諦釋云即無價寶珠也。阿溼摩揭拉婆者舊云馬瑙。真諦釋云是赤色寶無性攝論云是帝青大青等寶。解云帝青是帝釋青色寶大青是帝釋勝青色寶。牟婆洛揭拉婆者舊云車渠。真諦釋云是紺色寶。又智度論云。寶有三種謂人寶天寶菩薩寶。人寶力少唯有清淨光色除毒除鬼除闇亦除飢渴寒熱等苦。天寶亦大亦勝常隨逐天身可使令共語輕而不重。菩薩寶勝於天寶能兼有人天寶事又能令眾生知死此生彼因緣本末又復能出種種法音乃至廣說。又彼復云。問曰是諸珍寶從何處出。答曰金出山石沙赤銅中。真珠出魚腹中竹中蛇腦中。龍珠出龍腦中。珊瑚出海中石樹生。貝生蟲甲。銀生燒石。餘瑠璃頗梨等皆出山窟中。如意珠出自佛舍利。若法沒盡時諸舍利皆變為如意珠譬如過千歲冰化為頗梨珠。如是等諸寶是人中常寶所莊嚴一切國土是最殊勝。諸天所不能得何以故從大功德所生故。大業論云七寶皆是石所攝也。
  放大光明普照一切無邊世界。
  明第二句放光普照親光釋云。他受用土體雖不遍以光普照。自受用土以體遍故光亦普照。世親釋云謂前七寶放光普照。無性釋論具上二釋。
  無量方所玅飾間列
  此顯第二形色圓滿。言方所者如綺井等言玅飾者如華文等。親光釋云。謂大宮殿玅飾間列無量方所(此釋無量屬於方所)或大宮殿無量玅飾方所間列(此釋無量屬於玅飾)。言無量者或數無量或處無量。解云。此中數無量者重釋前云無量玅飾。處無量者重釋前云無量方所。世親無性亦同親光。上來已釋顯形二色。然此二色有差別者依俱舍等二門分別。一約二十色分別顯形二顯形相對四句分別。二十色辨顯形者。如俱舍論初卷頌云色二或二十。長行釋云言色二者一顯二形。顯色有四青黃亦白。餘顯是此四色差別。解云。餘者光影明闇煙雲麈霧皆是青等之差別也。日光名光。餘光名明。有云光者黃色所攝。有云赤色。有云黃赤今解不爾。光明二種皆通四色。影闇是青。煙雲麈霧皆通四色。或可霧是青白所攝。形色有八謂長短方圓高下正不正。復說二十者謂青赤白光影明闇雲煙麈霧長短方圓高下正不正。有餘師說空一顯色第二十一。釋諸色相具說如彼。言四句者。如彼論說或有色處有顯無形謂青黃赤白影光明闇。或有色處有形無顯謂長等一分身表業性。或有色處有顯有形謂所餘色。然此四句諸說不同。一真諦三藏云。一顯而非形如須彌山四方空中青等顯色。二形而非顯謂身表色。三亦顯亦形如身等中青黃等色。四非顯非形如無表色。二大唐三藏約生智義以辨四句。如一疋帛染青色時而形不改唯生顯智形智不生如是名為顯而非形。若其截割而不染者但有形智顯智不生如是名為形而非顯。若其染截形顯智生。如正理說遙見黑幡作如是言是烏非幡幡非烏等如是名為亦顯亦形。非顯非形者如空界色等。然第四句諸說不同。依毗婆沙自有兩說一云空界色為第四句一云非顯非形者無也。若依正理聲香味觸及無表色為第四句。識身足論五根四麈及無表色為第四句。又俱舍云有餘師說唯光明色有顯無形。現見世間青等色處有長等故。(此是薩婆多第二師說。)問。薩婆多顯形別體如何說云亦顯亦形。解云俱舍由此問答故彼論云如何一事具有顯形(經部師等問薩婆多宗。)由於此中俱可知故此中有者是有智義非有境義。薩婆多師答於一處所約新生智故名為形顯非於一體有二境義大唐三藏依此而說。今依大乘種數多少諸論不同。若依瑜伽二十四色。故第一云略說有三謂顯色形色表色。顯色者謂青黃赤白光影明闇雲煙麈霧及空一顯色。形色者謂長短方圓麤細正不正高下。表色者謂取捨屈申行住坐臥如是等色。解云。雖二十四色四句分別唯有三句。一顯而非形有十三。二形而非顯有十種。三非顯非形謂表色。依顯揚論亦二十四。故初卷云若顯色若形色若表色。謂青黃赤白如是等顯色長短方圓麤細高下正及不正煙雲麈霧光影明闇若空一顯色若影像色是色。解。顯揚言雖有異意同瑜伽。故彼所說如是等言等取後說雲煙等句影像之色即是表色。依雜集論二十五色更加迥色。餘同瑜伽而不分別。四句差別同瑜伽論於理無違。
  周圓無際其量難測。
  此顯第三分量圓滿。親光菩薩先以三義釋其難測後約二土分別難測。言三義者一云其量周圓無際難測一云其量無際周圓難測第三一義約十方等以釋難測。故佛地云謂大宮殿其量周圓無際難測或大宮殿其量無際周圓難測又東方等分齊無故長短等相難可測故。後約二土釋難測者有三師釋。故佛地云。有義。如來受用身土隨所化生所宜而現或大或小其量無定。雖現廣大亦有邊際。然就地前菩薩智等說言無際其量難測。有義。如來受用身土三無數劫所修無邊善根所感周遍法界。地上菩薩及諸如來亦不能測其量邊際。以無邊故如無始時。如實義者受用身土略有二種。一自受用謂諸如來三無數劫所修無邊善根所感周遍法界為自受用大法樂故。從初得佛盡未來際相續無變。如諸功德諸大菩薩亦不能見但可得聞。如是淨土以無量故諸佛雖見亦不能測其量邊際。二他受用謂諸如來為令地上諸菩薩眾受大法樂進修勝行隨宜而現或勝或劣或大或小改轉不定如變化土。如是淨土以有邊故地上菩薩及諸如來皆測其量。但就地前言不能測。由是二種差別故言周圓無際其量難測。無性即同佛地三中初二復次。世親不釋義可知故。
  超過三界所行之處。
  此明第四方所圓滿。親光釋云。謂大宮殿處所方域超過三界所行之處。非如三界自地諸愛執為己有所緣相應二縛隨增。是彼異熟及增上果。如是淨土非三界愛所執受故離二縛故。非彼異熟增上果故。如涅槃等超過三界異熟果地。約十八界問答分別具不具等。廣如佛地及淨土章。(勘淨土章及三身章約十八界問答分別有不。)
  勝出世間善根所起
  此明第五因圓滿也。親光釋云。謂大宮殿用出世間無分別智後所得智善根為因而得生起。非是無因非大自在天等為因。云何淨土超過三界而用出世無分別智後所得智。世間淨法為異熟因。不說與彼為異熟因。然為餘因彼得生起。如苦法智忍品世第一法為因。此用本來無分別智後得無漏善法種子三無數劫修令增廣為此淨土變現生因。無分別智名出世間。後得過前說名為勝。用勝出世無漏善根為此生因。或諸聲聞獨覺聖道名出世間。如來善根過彼名勝。此佛淨土如來識中無漏善根為因而生。有義。但是增上緣生。以外法故。有義。亦是因緣而生親能生故。若不爾者應無因緣。外法相望非因緣故。一切外法皆用內法熏習為因。若爾。外法既是共有。云何有情各別種子共為因緣合生一果。勿以小心測量大法。外物豈是極微合成實有體性多因共感。但是有情異識各變同處相似不相障礙。如眾鐙明如多所夢。因類是同果相相似。處所無別假名為共實各有異。諸佛淨土亦復如是。各別識變皆遍法界。同處相似說名為共。
  最極自在淨識為相。
  此顯第六果圓滿也。親光釋云。謂大宮殿最極自在佛無漏心以為體相。唯有識故。非離識外別有寶等。即佛淨心如是變現似眾寶等。此即如來大圓鏡智相應淨識。由昔所修自利無漏淨土種子因緣力故。於一切時遍一切處不待作意任運變現眾寶莊嚴受用佛土與自受用身作所依止處。利他無漏淨土種子因緣力故。隨他地上菩薩所宜變現淨土或小或大或劣或勝與他受用身作所依止處。謂初地菩薩所宜現小現劣如是展轉乃至十地最大最勝。於地地中初中後等亦復如是。世親無性更無別釋。
  如來所都。
  此明第七主圓滿也。親光釋云。謂大宮殿諸佛世尊為主非餘。以殊勝故唯屬世尊。或唯世尊住持攝受非餘所能。自受用土雖遍法界一一自變各自為主不相障礙。他受用土雖諸佛變然一合相亦一相身攝受為主不相障礙。世親無性無別異釋。
  諸大菩薩眾所雲集。
  此辨第八輔翼圓滿。親光釋云。謂大宮殿常有無量大菩薩僧共所雲集諸來朝者名為輔翼。既有無數大菩薩僧常來輔翼故無怨敵能為違害。諸聲聞等無如是事。謂初地上諸菩薩眾雖不能集諸佛自利受用淨土而能集會諸佛利他受用淨土。諸佛慈悲於自識上隨菩薩宜現麤玅土菩薩隨自善根願力於自識上似佛所生淨土相現。雖是自心各別變現而同一處形相相似謂為一土共集其中。如是地上菩薩淨土為是有漏為是無漏。如是等義具如章說。世親無性更無異釋。
  無量天龍藥叉健達縛阿素洛揭路茶緊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常所翼從。
  此即第九眷屬圓滿。依智度論第五卷說天有三種。一假號天謂輪王等。(等即等取諸小王也。)二者生天謂從四天王天乃至有頂天。三者淨天謂佛法身菩薩辟支佛阿羅漢。智度論第七大同此說。又第二十二天有四種。一者名天如今國王名為天子。二者生天從四天王乃至非非想天。三者淨天謂人中生諸聖人是。四者生淨天三界天中生諸聖人是。解云。三種四種天中名生二天名為天也。故法華云我此土安隱天人常充滿。本業經云無色諸天來入會故亦名天眾。依舍利弗問經護天諸神名為天也。龍有四種。一者天龍持天宮殿令不墮落。二者人龍興雲致雨。三者地龍持地及海。四者王龍守王寶藏。言藥叉者舊云夜叉。真諦翻為輕捷鬼也。大唐三藏翻為暴惡亦名勇健亦名可畏。其類有三一者在地二者在空三者在天為天給使。健達縛者舊云乾闥婆。此翻名尋香行。西方人呼發樂戲兒名健闥縛。不事生業尋食香氣作樂乞求名尋香行。今此神鬼常能作樂食諸香氣名健達縛。智度論第十云是天伎神。常隨諸天其心柔軟福少諸天居十寶山間。阿素洛者舊云何修羅。此云非天。行多諂詐無天實行名曰非天如人惡行名曰非人。故瑜伽論第四卷云又諸非天當知天趣所攝。然由意志多懷詐幻諂誑多故不如諸天為淨法器由此因緣有時經中說為別趣實是天類。由不受行諸天法故說為非天。或云疑神。故智度論第三十云。阿修羅神是天受樂少減諸天威德變化隨意所作。是故人疑言是修羅非修羅。或云身大。智度論云修羅秦言大也。大海中立不沒於膝向下觀忉利天。又云不端正唯女舍脂端正父兄眷屬皆醜。又云男醜女端正故云不端正又云無酒採四天下華於海釀酒不成故言無酒。依瑜伽智度修羅天攝。毗曇論說修羅鬼攝。依正法念處經有鬼有畜。依伽他經有天鬼畜三種所攝。然阿修羅有五地別。如地經說。一者地上眾相山中勢力最下。二在須彌山北大海之下二萬一千由旬有修羅王名曰羅睺。三羅睺下過二萬一千由旬有修羅王名曰勇健。於勇健下復過二萬一千由旬有修羅王名曰華鬘。於華鬘下復過二萬一千由旬有修羅王名毗摩質多。毗摩之母本從天生故名天。劫初成時有諸天女來海中洗浴水觸其身遂失精氣流在水中成一肉卵逕八千歲乃生一女有九百九十九頭頭有千眼有九百九十九口口有四牙牙上出火猶如礔礰二十四手九百九十九腳此女後時在海浮戲水精人身生一肉卵逕八千歲生毗摩質多身千頭頭有千眼口中出火有九百九十手腳唯有八其形四倍大於須彌純食淤泥及與藉根多與天諍如正法念經說。揭路荼者舊云迦樓羅。名為金翅鳥。今云玅翅鳥鳥翅種種寶色莊嚴不唯金故。華嚴經云。法身金翅鳥四如意為足慈悲明淨眼住一切智樹。菩薩金翅鳥生死大海中搏撮天人龍安置涅槃岸。此是不退三昧金翅之法門。準此應知淨土八部皆是化也。海龍王經翻為大身鳳凰。經云其鳥兩翅相去三百三十六萬里。閻浮提止容一足。頸下有如意珠故名如意。又云。是其鳥神於中有其金翅之鳥純食諸龍有四生別其化生者食四生龍。其胎生者食三生龍除其化生。其卵生者食二生龍除化除胎。其溼生者唯食其溼。此四天下有一化生迦樓羅王名曰正音壽八千歲日別新食一大龍王五百小龍繞四天下周而復始次第食之。命欲終時諸龍吐毒不復能食飢火所燒聳翅直下至風輪際為風所吹而復上來往返七迴無處停足遂至金剛輪山頂上命終。以食諸龍身肉毒氣遂發猛火。其難陀龍王及跋難陀恐燒寶山遂降大雨滴如車輪以滅其火。身肉消散唯有心在大如人●(月+坒)清瑠璃。輪王得之用為珠寶帝釋得之為髻中珠。緊捺洛者此云歌神能歌詠與乾闥婆同事諸天。天須之時更互來去。又云疑神。體是畜生形狀似人面貌端正頂有一角。人見生疑不知為人為鬼畜耶故名疑神。此是天之樂神。莫呼洛伽者莫呼此云大洛名為腹伽名為行。此是蟒神。亦云地龍無足腹行神。即世間廟神。受人酒肉悉入蟒腹。又龍蛇難辨以濫於龍故偏指也。世親攝論云。前已舉龍。今復舉莫呼洛伽為攝大蟒。人非人等者有八部神悉非人作人形來聽法故曰人非人。故舍利弗問經云非八部鬼神皆曰人非人也。又云人者總攝一切人非人者總攝一切人非人。又云人非人者疑云為是人為非人也。依舍利弗問經說八部因。彼云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八部鬼神以何因緣生於惡道常聞正法。佛言以二種業一以惡業生於惡道二以善業多受快樂。此八部皆曰人非人者先身以車轝等供養三寶父母賢勝之人猶懷慳險誑嫉故受此身如普光淨勝天神等。龍者先世修建德本廣行布施不依正念急性好瞋故受此身如摩尼光龍王等。夜叉神者先世好大布施或先損害然後饒益隨功勝負故受此身。乾闥婆者先生亦少有瞋恚常好布施以青蓮華自嚴作眾伎樂今為此神常為諸天奏諸伎樂因名樂神。阿修羅者志強不隨善友所作淨福好逐幻偽之人作諸邪福依傍邪師甚好布施又樂觀他鬬訟故受此身。迦樓羅神者先世修大捨施常有高心以陵於物故受此身。緊那羅者昔好勸人發菩提心未正其志逐諸邪師故受此身。摩睺羅神者亦布施護法性好瞋恚故受此身。又佛地論云。云何淨土超過三界所行之處而有天等以為眷屬。天等皆是三界攝故。淨識如是攝受變現為嚴淨土故不相違。或為成熟所化有情示現如是變化種類。如為調伏劫比拏王現化無量轉論王眾眷屬圍繞。或諸菩薩化作無量天龍等身住淨土中以供養佛。或自化身為天龍等翼從如來故無有過。梁攝論十五云於淨土中實無如此天龍等眾。欲令不空故佛化作如此雜類。
  廣大法味喜樂所持。
  此明第十任持圓滿。親光釋云。謂於此中大乘法味喜樂所持。食能令住是任持義。(此上親光釋義。)已說淨土超過三界所行之處云何有食。又無漏法不應名食。食能長養三有眾生此斷有故應不名食。(此外人問有其三意。一問超過三界云何有食。二無漏法不應名食三斷三有故應不名食。)是任持因故亦名食。(論主略答。雖是無漏,而任持故亦名為食。)如汝宗中生色界等入無漏定亦應名食。(此反經部。汝宗生色界等入無漏定雖是無漏亦應名食。)非過去食應名為食過去無故。(此破薩婆多用過去食為食。此抑破小乘合許無漏食。)此亦應爾是任持因故說為食。(此即論主立自宗義。)如有漏法雖障無漏然持有漏得名為食。無漏亦爾雖斷有漏然持無漏云何非食。(論主成立食義。)此淨土中諸佛菩薩後得無漏能說能受大乘法味生大喜樂。又正體智受真如味生大喜樂。能任持身令不斷壞長養善法故名為食。(此申大乘正義。)世親無性更無別釋。又法華云其國眾生常以二食一者法喜食二者禪悅食。即彼偈云法喜禪悅食更無餘食想。
  現作眾生一切義利。
  此第十一事業圓滿。親光釋云。謂於此中自能現作一切有情一切義利或令一切有情自作一切義利。現益名義當益名利世間名義出世名利離惡名義攝善名利福德名義智慧名利。如是等別雖在寂定由先所修加行願行任運能作一切有情一切義利。世親無性更無異釋。
  蠲除一切煩惱纏垢。
  此第十二攝益圓滿。依佛地論煩惱纏垢二種差別三復次釋。故彼論云即諸煩惱名為纏垢。解云。煩惱纏垢差別異名。如瑜伽第八卷云煩惱差別者謂纏垢等。數起現行故名為纏自性染污故名為垢。又煩惱者一百二十八根本煩惱(欲界四諦各有十。色無色界四諦除瞋各九。合有一百一十二。欲界修道有六使謂貪瞋慢無明身見邊見。色無色界修道各五除瞋。合有一百二十八。如顯揚第一說。)纏者即是無慚愧等。(等者於入纏中等取惛沈掉舉惡作嫉妒慳吝。如瑜伽第八雜集第七。)垢者即是諂誑憍等。(等者於六垢中等取害恨惱三。)又所知障或諸隨眠名為煩惱即彼現起說名纏垢本惑名纏隨惑名垢。如是遠離煩惱纏垢名為攝益。然此經文三本不同。攝大乘論所列經文雖有災橫而無纏垢故彼論云蠲除一切煩惱災橫。今依此經雖有纏垢而無災橫。佛地經文具說煩惱災橫纏垢故彼經云滅諸煩惱災橫纏垢。釋災橫義如佛地論及攝大乘。
  遠離眾魔。
  顯第十三無畏圓滿。言眾魔者如前所說煩惱蘊死及與天魔。如親光說如是四種皆能損害諸善法故說名為魔。然離四魔有差別者。依薩婆多及大乘化相。菩提樹下成佛道時無間解脫破煩惱魔。入無餘依涅槃界時能破蘊魔。留三月命能破死魔。入慈定時能破天魔。若依大乘理實說者。如佛地論初地以上離麤四魔於佛果中究竟永離。隨義分別十信已上於諸地中漸次遠離如理應思。
  過諸莊嚴如來莊嚴之所依處。
  辨第十四住處圓滿。親光釋云。謂於此中佛所住處勝過一切菩薩及餘莊嚴住處唯是如來玅飾莊嚴為所住處。由勝一切莊嚴住處是故說名住處圓滿。世親無性更無異釋。
  大念慧行以為遊路。
  顯第十五路圓滿也。親光釋云。謂於此中大念大慧及以大行為所行路所遊履故名為遊路是道異名。聞所成慧名為大念聞已記持無倒義故。思所成慧名為大慧依理審思得決定故。修所成慧名為大行由修習力趣真理故。大者念等緣大乘法而生起故。是彼果故彼所攝故履三玅慧淨土往還故名遊路。此說菩薩因三玅慧得入淨土故名遊路。(八地已上常入定位即用何慧名為聞慧。準此大乘設入定位義說聞慧於理無失。)若諸如來大念即是無分別智由念安住真如理故大慧即是後所得智分別諸法真俗相故。此二皆有造作淨土增上業用故俱名行由此二智通生淨土故名遊路。或大念行是自利行內攝記故大慧行者是利他行外分別故。如其次第通生如來二種淨土故名遊路。(具如佛地論說。)無性世親更無異釋。
  大止玅觀以為所乘。
  是第十六乘圓滿也。親光釋云。止謂三摩地觀謂般羅若。大義如前。此二等運故名所乘。乘此止觀隨其所應行前道路路是總位。位中止觀別名所乘。(總別顯不思議。)世親釋云乘止及觀而遊趣故。無性釋云。以乘止觀遊三慧路往所趣國。勝諸聲聞獨覺菩薩所乘止觀故名為大。
  大空無相無願解脫為所入門。
  是第十七門圓滿也。親光釋云。謂大宮殿三解脫門為所入處。解脫即是出離涅槃即大空等名解脫門依從此門而入淨土。遍計所執生法無我說名為空。緣此三摩地名空解脫門。相謂十相一色二聲三香四味五觸六男七女八生九老十死。即是涅槃無此等相故名無相。緣此三摩地名無相解脫門。願謂求願觀三界苦無所求願故名無願。緣此三摩地名無願解脫門。由此空等三解脫門得入淨土故名為門。大如前說。此淨土中亦應有事路乘門等。為令有情欣樂實德故就行說。(如論說須釋。此中應辨三解脫門章。)
  無量功德眾所莊嚴大寶華王眾所建立大宮殿中。
  明第十八依持圓滿。佛地論云。謂如地等依風輪等或如世間宮殿依地。如是淨土無量功德眾所莊嚴大寶紅蓮華王眾所建立。下以三義釋大及王。一者謂紅蓮華大寶所成如是大寶無量功德眾善所起於眾寶中勝故名大。(釋大。)此寶紅蓮於諸華中最為殊勝故名華王。(釋王。)二者或此寶華望諸菩薩善根所起紅蓮華眾勝故名大。(釋大。)佛是法王是佛最勝善根所起故名華王。(釋王。)三者又此寶華極難得故名為大。(釋大。)寶華中最勝故名華王。(釋王。)此華非一或華葉多故名為眾。世親釋云。次有一句顯依持圓滿如大地等依風輪住此佛淨土何所依持。無量功德眾所莊嚴大紅蓮華之所建立。無性釋云。此紅蓮華於諸華中最為殊勝是故說名大寶華王。或即如來說名大王故此紅蓮華是佛依處從王為名。所建立者謂佛淨土依此華王長時相續無有間絕。此句顯示依持圓滿。
  解深密經疏卷第三

  解深密經疏卷第四
  唐西明寺沙門圓測撰
  上來已釋住處莊嚴。自下第二釋總別德。如何此中先處後德。親光釋云為顯世尊依淨佛土具如是德說此經故。就釋德中復分為二。初釋總德二釋別德。說此二德有何義耶。依佛地論有其二義。一顯諸佛異餘大師故說世尊功德殊勝二為其餘生淨信故顯示世尊功德圓滿。無性論云。顯薄伽梵異諸聲聞獨覺菩薩覺最勝故。
  是薄伽梵最清淨覺。
  薄伽梵者顯有德人。最清淨覺者正明勝德。依佛地論釋有三義。一於一切有為無為所應覺境正開覺故二於一切所應覺境淨玅圓滿正開覺故三於一切如所有性盡所有性正開覺故。解云。三釋有差別者。一約法數以釋淨覺有為無為攝法盡故。二約二慧以釋淨覺淨玅圓滿攝慧盡故。(淨玅者緣俗智。圓滿者緣真智。)三就真俗以釋淨覺以依二諦攝境盡故。下經云盡所有性如五數蘊等如所有性七真如等。此盡所有性如所有性如第三卷經記中說。
  自下第二釋諸別德然釋此德有其二義一明種數多少新舊同異二依諸論正釋經文。文同異者。真諦三藏梁攝大乘論本唯有二十句闕經一句窮未來際。無著但二十德名。釋論初云由二十道理成就如來智慧最清淨故乃至後云第一句為本餘二十一句為能成就。解云。舊本有二種失。一脫經一句窮未來際二或釋云二十道理便違後說二十一句。由斯諸師謬釋非一。真諦記云。別德唯有二十句通取結句合成二十一句。別德常●(冖+言)二師亦同真諦。嵩法師云論中有二十句而言一者剩此一字或可脫失一種功德。道默法師總別合說成二十一。如是等謬不可具述。今依唐本攝大乘等具釋經中二十一德。故今唐本經論為正。二依經論正釋經者。釋此別德諸論不同。一攝大乘論先舉經中二十一德後依道理立功德名而不解釋。故本論云謂於所知一向無障轉功德。於有無無二相真如最勝清淨能入功德。無功用佛事不休息住功德。於法身中所依意樂作業無差別功德。修一切障對治功德。降伏一切外道功德。生在世間不為世法所礙功德。安立正法功德。授記功德。於一切世界現示受用變化身功德。斷疑功德。令入種種行功德。當來法生玅智功德。如其勝解示現功德。無量所依調伏有情加行功德。平等法身波羅蜜多成滿功德。隨其勝解示現差別佛土功德。三種佛身方處無分限功德。窮生死際常現利益安樂一切有情功德。無盡功德等。二者世親略釋經論二十一德。(長一紙半)三者無性廣釋經論二十一德。(三紙半)後明功德生起次第。(一紙半)四者親光佛地論中有二復次初自立名釋經諸句。(兩半紙)後依無著所立德名以釋經句。(有其四紙)今依諸論正釋經文。就釋文中自有兩說。一世親等一一別釋為二十一。二者親光合釋後二分為二十。雖有兩說且依前說。依無性論總分為二。初有四種明自利德後十七種顯利他德。自利德中復分為四一明智德二顯斷德三辨恩德四釋化用平等。配文可知。
  不二現行。
  此釋第一不二現行。世親釋云。即是於所知一向無障轉功德。非如聲聞獨覺智亦有障亦無障故。(解云。且如天眼三千界內無障外即有障。餘皆準此。)依無性論有二復次。初同世親。後復次云或二處現行此中無有。(二處自有兩說。一云前約得通者說。今二處約未得通於內外處皆有障行。佛無此故不二現行。或可二處如佛地論生死涅槃以為二處也。)親光釋云。顯示世尊一向無障殊勝功德。謂諸異生住著生死二乘聖者住著涅槃如是二障世尊無故。佛地後釋文同世親。如是諸釋總有三說。一有障無障為二現行二內外二處無智為二現行三樂著生死涅槃為二現行。
  趣無相法。
  顯第二德。世親釋云。謂清淨真如名無相法。趣謂趣入即是於有無無二相真如最勝清淨能入功德。謂此真如非是有相諸法無性以為相故亦非無相自相有故。於此無相真如最勝清淨能入故。解云。真如有其二義一者最勝二者清淨。證智能入最勝清淨二種境義亦令他入是故說最勝能入清淨能入。無性兩釋。初同世親。後復次云無住涅槃名為無相不住生死涅槃相故。親光釋云。顯示世尊調化方便殊勝功德。謂無相法即是涅槃。佛善知了三乘有情隨彼堪能調化方便如實為說令彼趣證無相法故。親光後釋亦同世親。如是諸論總有三釋。一者真如名為無相遠離有無二種相故。二無住涅槃名為無相不住生死涅槃相故。三者三乘涅槃名為無相以無色等十種相故。
  住於佛住。
  顯第三德。世親釋云。謂住佛所住無所住處即是無功用佛事不休息住功德。謂此住中常作佛事無有休息。解云。無所住處者謂無住涅槃。無功用者謂不由功用作利有情事。無性攝論第十卷云。佛無住為住者生死涅槃無住為住此即安住無住涅槃。諸事無功用者不由功用作一切事猶如世間末尼天樂。無性釋云。隨其所應恆正安住聖天梵住非如聲聞要作功用方利有情非如外道有住非勝。天住即是四種靜慮。梵住即是悲等無量。聖住即是空無相等。又無性云於空大悲善安住故名為佛住。親光釋云顯示世尊觀所調化殊勝功德。謂住大悲晝夜六時觀世間故。親光後釋同無性前釋。如是諸論總有四釋。一住無住涅槃二住聖天梵住三住空大悲四住大悲。
  逮得一切佛平等性。
  明第四德。世親釋云即是於法身中所依意樂作業無差別功德。更無別釋。梁攝論云。所依即法身意樂即應身。作業即化身。如是三身一切十方三世如來平等無異皆已至得。無性釋云。所依無差別者一切皆依清淨智故。意樂無差別者一切皆有利益安樂一切有情勝意樂故。作業無差別者一切皆作受用變化利他事故非如聲聞等唯有所依故。親光釋云。顯示世尊得一切佛相似事業殊勝功德。謂證諸佛相似事業平等性故。解云。諸佛能現受用變化利有情事平等相似。親光後釋亦同無性。如是諸論總有三釋。一者諸佛三身無別二者諸佛淨智大悲受用變化二身無別三者諸佛示現受用變化相似事業無別。
  到無障處。
  顯第五德。世親釋云。即是修一切障對治功德。謂一切時常修覺慧對治一切障故。無性釋云。謂已串習一切煩惱及所知障對治聖道一切種智定自在性。(此釋功德。)已到永離一切習氣所依趣處。(此釋到無障處。所依趣處即是涅槃。)親光釋云。顯示世尊永斷所治殊勝功德。謂已證得解脫一切煩惱所知二障智及已永斷一切障。親光後釋同無性論總釋。意云如上諸論修二障智斷一切障能到涅槃無障之處。
  不可轉法。
  辨第六德。世親論云。即是降伏外道功德。更無別釋。(非諸外道所能退轉。)無性釋云。謂教證二法皆不為他所能動轉無有餘法勝過此故。(教證二法非外道轉。)又無性云謂諸魔等不能退轉。親光釋云。顯示世尊降伏外道殊勝功德。謂佛正法一切外道不能退轉降伏彼已顯正道故。親光後釋同無性前解。如是諸論總有二釋。一者外道不能退轉二者魔等不能退轉。
  所行無礙。
  顯第七德。世親釋云。即是生在世間不為世法所礙功德。謂雖生世間行於世間所行之處不為利等世間八法所染污故。(言八法者謂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廣如無性前釋。亦同世親。)又無性云。於諸所化有情利益安樂事中無有高下能為拘礙名所行無礙。親光釋云。顯示世尊降伏魔怨殊勝功德。謂所行者即色等境此所行境擾亂心故障礙善故說名魔怨。謂佛世尊心善安定極悅意境。亦不能亂。所有功德極善成滿一切惡境不能為礙以能摧伏一切境界一切所行不能拘礙是故說名所行無礙。親光後釋同世親說。如上諸論總有三釋。一者八風二者高下三者魔境皆不能礙。
  其所安立不可思議。
  明第八德。世親釋云。即是安立正法功德。由契經等正法無量不可思議(原本有非凡夫所能知如來安立不可思議十四字。世親釋論本無。今刪。)非諸愚夫所能解故。解云。教法對佛名所安立。非愚所解名不可思議。梁攝論云。十二部教安立竟乃至嬰兒等亦能通達。無性釋云。謂契經等十二分教名所安立安立彼彼自相共相故。如是安立非諸愚失覺所行故出世間故不可思議。解云。十二分教對佛名所安立。即此教法安立自相共相故名為安立。親光兩釋。初同世親。第二復次大同無性。
  遊於三世平等法性。
  辨第九德。世親論云。即是授記功德。無性釋云。謂於三世平等法性能遍遊涉以於三世平等性中能隨解了過去未來曾當轉事皆如現在而授記故。解云。無性自有兩釋。此則初釋謂能了知三世諸法平等真如故證知過未猶如現在。或即三世名為法性證無差別故名平等。無性後釋三世諸佛利有情事皆相似故。親光釋云。顯示世尊記別三世殊勝功德。謂記三世皆無礙故。後復次云謂於三世流轉句義皆如現在分別無倒故名平等。如是諸論總有二釋。一云三世即所記境二云三世謂三世佛。
  其身流布一切世界。
  明第十德。世親釋云。即是於一切世界示現受用變化身功德。無性意同。親光釋云。顯示世尊現從覩史天宮來下殊勝功德謂現化身普於一切世界州渚同時流下入母胎故。親光後釋意同世親。如是諸論總有兩釋。一約二身二謂化相。
  於一切法智無疑滯。
  顯第十一德。世親釋。即是斷疑功德。無性釋。於一切境善決定故。非於諸法自不決定能決他疑非離決定能斷疑故。親光釋云。顯示世尊斷一切疑殊勝功德。謂於諸法已得能除一切疑惑決定智故。佛地後釋亦同無性。如是諸釋皆同斷疑。
  於一切行成就大覺。
  第十二德。世親釋云。即是令入種種行功德。無性亦同。親光釋云。顯示世尊於一切乘所化有情能隨所應示現自身殊勝功德。謂遍了知一切有情性行差別如其所應現自身故。親光後釋意同世親。如上諸釋皆同入行。
  於諸法智無有疑惑。
  第十三德。世親釋云。即是當來法生玅智功德。謂知當來如是法生如來玅智。無性釋云。謂聖聲聞言此全無少分善根而棄舍者。佛薄伽梵知彼後時善法當生現證知彼餘生微少善根種子所隨逐故。解云。如經中說(勘是何經)。佛於一時在祇洹林有一乞人至比丘所請求入道。諸聲聞等以宿住智觀八萬劫來未有一念趣向善根故皆不度。佛後責問不度所由。諸比丘等具報所為。於後世尊為說法要得證初果。諸比丘等請問所由。佛為說云此人先世定光佛時作取柴人至城門首見諸人等掃飾治道以待世尊此取柴人問諸人云治道何為。諸人答言定光如來今日入城故修道路。此取柴人聞佛名已身毛皆豎悲泣雨淚不能自勝欲待世尊衣食所累遂往入山路逢一虎摟而食之未入口時忘本佛名但云城門首人遂為虎食。此人唯有此一念念佛善根從定光佛是第二僧祗時起此念佛。後經第三僧祗及九十餘劫此一念善根方熟。故佛依此善種為其說法得證初果。如此細種二乘不知佛能達也。親光釋云。顯示世尊玅善了達一切法智能隨所應恆正教誨殊勝功德。謂於諸佛懷疑惑者無有堪能隨應教誨。唯佛世尊證見諸法智善決定能隨所應無倒教誨無休廢故。親光後釋意同無性。如上諸論總有兩釋。一於當來二通諸法。
  凡所現身不可分別。
  第十四德。世親論云。即是如其勝解示現功德。無性釋云。謂隨有情種種勝解現金色等雖現此身而無分別如末尼珠及簫笛等。(雖無分別而能現身名不可分別。或可所現之身由無分別起故餘人不可分別。)無性復云即於所化有情邪正及俱行中所應現相不可分別。(於有情中現邪正等行不可分別是邪正等行名不可分別也。)親光釋云。顯示世尊能正攝受無染自身殊勝功德。謂諸佛身非是虛妄分別所起無煩惱業生雜染故。如來身非是雜染分別起故不可分別。(凡所現身不由虛妄分別起故名不可分別。或可所現身非虛妄分別起故餘人不可分別也。)親光後釋大同無性。故彼論云謂佛世尊雖無分別如末尼珠由諸如來增上力故亦由自身勝解力故見如來身如金色然諸如來無有分別無異分別。具說如彼。(無有分別者無自性分別。無異分別者無差別分別。)又親光云或同彼類不可分別。解云。此同無性現邪等行不可知故不可分別。或可現六道身不可分別與其六道有差別相名不可分別。依梁論云。示現化身數量相貌時節處所並不可分別。如上諸說總有四釋。一云凡所現身不由分別任運起故名不可分別。一云於有情中現邪等行不可知故名不可分別。
  一切菩薩正所求智。
  第十五德。世親云。即是無量所依調伏有情加行功德。謂無量菩薩所依能作調伏諸有情事此非諸佛已得自他平等更求此智。唯有諸佛已作如是勝調伏事。總釋意云。佛調伏智即是無量菩薩所依。由菩薩加行漸次證得非佛所求。以佛已證最勝調伏故。餘釋差別如後所引。無性釋云。謂由無量菩薩所依。為欲調伏諸有情故發起加行。佛增上力聞法為先獲得妙智。異類菩薩攝受付屬。展轉相續無間而轉。由此證得一切菩薩等所求智。於此釋中先釋功德後釋經句。無量菩薩所依者釋上無量所依。無量所依即佛智也。有說即是菩薩無分別智。為欲調伏諸有情執取心故發起加行者。求佛智也。或可求菩薩智。雖有二釋求佛智為勝。下釋經句。佛增上力。有菩薩聞法為先獲得初地無分別妙智。或可獲得佛一切妙智。譬如一鐙傳然千鐙。地前異類菩薩及不定姓聲聞獨覺佛自攝受。佛涅槃時付屬餘佛及大菩薩。一切善人展轉令聞思修智由此證得一切菩薩等皆所求佛果智也。世親般若論。善護念者依根熟菩薩說。善付屬者依根未熟菩薩說。無性復云。列攝任持不定種姓聲聞菩薩故讚大乘。為顯此事故次說言一切菩薩等所求智。解云。為列不定聲聞等令進趣故任持不定菩薩令不退故說大乘智。故法華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親光釋云。顯示世尊成就佛種不斷方便殊勝功德。謂諸菩薩為令佛種無斷絕故勤修加行。非聲聞等。是故佛智唯諸菩薩正所應求。(準此佛智以為所求非菩薩智為所求也。)親光後釋亦同無性。如上諸說總有兩釋。一者利他德二者佛種不斷即自利德。
  得佛無二住勝彼岸。
  第十六德。世親釋云。即是平等法身波羅蜜多成滿功德。謂無二法身名平等法身。即於如是無二法身得善清淨波羅蜜多。解云。準梁論用圓滿法身及四德波羅蜜為功德體。故梁論云如來法身名住四德究竟名波羅蜜。具說如彼。無性釋云謂無二故名為平等依平等法身波羅蜜多果位成滿故。解云。諸佛法身無二故名平等。無性復云果位六度無增減故名為平等。具說如彼。親光釋云。顯示世尊自性身分殊勝功德。謂佛法身無差別相名無二。佛無二住即是法身真如為體無差別相。於中一切二相分別皆不現行。緣彼勝定常住其中故名為住。即無二住名勝彼岸。佛已窮到故名為得。解云。判此親光三說不同。一云舉能住定顯所住境平等法身。一云雖舉所住意取住定。一云通取所住能住以立德名。又親光云。謂於佛地無二法身一切施等波羅蜜多平等圓滿。解云。法身一故名為無二。六度皆滿故名平等。如上諸論總有兩釋。一云法身一故名為無二一云於法身中無種種二故名為無二。
  不相間雜如來解脫妙智究竟。
  第十七德。世親釋云。謂於無雜如來智中勝解究竟此中勝解名為解脫。即是隨其勝解示現差別佛土功德。解云。世親論意。依無性釋而可了知。言不相間雜者如來勝解所現佛土不相間雜。言如來解脫者即是如來現土勝解。於所現中無不了知故名妙智究竟。無性釋云。謂觀眾生勝解差別現金銀等種種佛土不相間雜。世尊勝解現在前時隨眾所樂悉皆顯現無不了知。無性復云。聞一切佛得平等言即謂一切應同一性。為遮此疑故次說言如來解脫妙智究竟。親光釋云。顯示世尊受用身分殊勝功德。(立功德名。)謂受用身不相間雜一切如來受用身體各各別故。(釋自受用身不相間雜。)如來妙智能令一切眾生解脫故名如來解脫妙智。佛於此智已得究竟如是即說如來妙智不相間雜。(此釋妙智不相間雜。)於淨佛土現受用身亦不相雜。(此釋他受用身不相間雜。)大集會中現種種身與諸菩薩受用法樂亦不相雜。(釋受用法樂不相間雜。)如來於此智所現身亦到究竟(重釋究竟。)親光後解同無性初釋。上來五釋文顯可知。
  證無中邊佛地平等。
  第十八德。世親釋云。即是三種佛身方處無分限功德。謂佛法身不可分限爾所方處。受用變化亦不可說爾所世界。(文顯可知。)梁論釋云。如來三種身中法身約處所不可度量。應化兩身亦爾。不可言但此世界有彼世界無。無有一法出法身外無有眾生界出應化兩身外。無性兩釋。初次中復有四種意同世親。故彼論云如世界無中無邊。佛地亦爾功德方處無有分限。或復世界方處無邊。諸佛三身即於其中稱世界量平等遍滿。以法身等即住如是諸世界中非餘處故。或法身等於佛地中平等遍滿。無中無邊無有分限。此法身等遍一切處為諸眾生現作饒益。然非自性無中無邊。解云。無中無邊有其四種。一約喻法釋無中邊。二或復世界下約所依能依釋無中邊。三或法身等下唯約佛地釋無中邊無有分限。四此法身等下明為眾生故現身無分限然非自性無中邊身也。無性復云。非一非異其相云何。為答此問故次說言證無中邊佛地平等。解云。於此德中先問後答。乘前不相間雜故云非一。乘前得佛無二故云非異。如是非一異相云何應知。為答此問故次說言證無中邊佛地平等。雖復非一各各遍周若是無二亦是遍滿故無中邊。親光云。顯示世尊證真如相殊勝功德。謂真如相無有中邊遠離一切有為無為中邊相故。遠離方處中邊相故。如是真如即是佛地平等法性。證此佛地平等性故遍知一切有為無為等於中不染。解云。遠離一切有為無為中邊相故者如於有為執為定有是常邊。執為定無是斷邊。非有非無是中道。中道之義待邊故立。邊性自離中何所中。故佛證平等中邊俱離。有為既爾無為亦然。若隨俗說方土處所有中有邊如中國為中餘國名邊。佛證平等無方土故遠離方土中邊相也。或可有為無為為二邊非有為非無為為中。邊既非有中何所中。方所中邊準此應釋。親光後釋同世親說。
  極於法界。
  第十九德。世親釋云。謂極清淨法界是名極於法界。即是窮生死際常現利益安樂一切有情功德。(準無性釋可知。)無性釋云。謂此法界最清淨故能起等流契經等法。極此法界於當來世一切有情如其所應常能現作利益安樂。解云。最清淨法界流出正智。由正智故流出後智。由後智故流出大悲。由大悲故流出契經等十二部。由此法界常住故常於當來世能現利益。親光釋云。顯示世尊證得果相殊勝功德。謂得窮極清淨法界如是法界是修道果。親光後釋同於無性。
  盡虛空性。
  第二十德。世親釋云。即是無盡功德。謂佛智無盡如虛空故。無性釋云。如彼虛空無邊無際無盡無減無生無滅無有變易於一切時現前容受一切質礙。法界亦爾常現前作一切有情利樂為相。盡一切界遍作眾生諸饒益事無有休息。廣說如彼。
  窮未來際。
  第二十一德。世親釋云。即是究竟功德。等言等此佛智究竟窮未來際無有間斷是故名為最清淨覺。無性釋云。等者等取究竟功德。謂此功德窮未來際常無間斷窮於未來無際之際。顯佛功德永無窮盡所化有情永無盡故。若依親光後二合釋故佛地云次後二種殊勝功德顯示世尊功德無盡。盡虛空性窮未來際者顯示世尊自利利他二德無盡謂如虛空經成壞劫性常無盡如來一切真實功德亦復如是常無斷盡。如未來際無有盡期利他功德亦復如是窮未來際常作一切有情利益安樂事故。親光後釋云。顯示世尊二利無盡殊勝功德。謂如虛空性常無盡如來一切真實功德亦復如是常無斷盡。如未來際無有盡期利樂一切有情加行無休息故。解云。親光兩釋有差別者。前釋立功德名皆是無盡。後復次釋同世親等兼有問答。具說如彼。上來所釋如來功德具申諸論諸講說者隨情廣略。若用一者取世親釋或親光初說。若用二者合取兩家。
  解深密經疏卷第四

  解深密經疏卷第五
  唐西明寺沙門圓測撰
  自下第五教機。(六中第六眾成就)於中有二初明聲聞後明菩薩。謂即聲聞菩薩二眾然此二眾四門分別後方釋文。言四門者一辨有無二釋前後三明權實四顯餘眾有無。辨有無者有其四句。自有經文唯小非大如金剛般若及阿含等。二唯大非小如華嚴經及理趣等。三大小俱列如法華維摩等四大小俱無如金光明及勝鬘等。問。若有四句如何會釋大智度論。彼云聲聞藏中唯列聲聞菩薩藏中具列聲聞及菩薩眾。此有二說。一云據實如智度論。而四句結集經者意樂異故。一云據實具有四句。而智度論為顯二藏勝劣異故具說二句。舊來相傳實有無故或廣略故。真諦三藏金光明記云。此經三義不立同聞。一耆闍之眾唯聞正說後分不聞正說前分所明因果。王舍之眾聞前分因果不聞後分緣用等事。時眾有聞不聞所以不立同聞。二義者說四德之果是四佛。明三身之因是釋迦。非止聽時眾不同亦是法主有異。故不安同聞。三義者聞懺悔是信相獨自夢感不得與多同聞為此三義不安同聞。辨前後者此即不定。自有經文先大後小如五濁經。自有經文先小後大即此經等。問。若爾如何佛地及智度論皆說聲聞為先。解云。如智度論第四卷說佛法二種一者秘密二者顯示。顯示門中先說聲聞以其煩惱滅無餘故秘密門中先說菩薩得無生忍斷煩惱故。解云。是故兩經各據一義互不相違。然說聲聞以為先者依佛地論有其八故。第二云一為於大乘生疑惑者除彼疑故。疑大乘教非是佛說。親對佛聞信是佛說。二為引不定種姓令生定信故。不定姓者欲取小果故遣近佛令取大果。三為已清淨諸大聲聞捨於自身尊貴慢故。謂於眾前大聲聞眾近對世尊親受化故自捨高慢。四又諸聲聞常隨佛故。菩薩化物不常隨佛。聲聞常隨故先列之。五形同佛故。剃髮染衣形容佛故。菩薩不定是故後說。六內眷屬故。出家近佛名內眷屬也。七又令菩薩生恭敬故乃至廣說。親侍佛故菩薩恭敬。如侍王者餘人敬也。八者由是讚歎聲聞功德亦令其餘於聲聞眾生淨信故。轉釋菩薩敬聲聞意。菩薩尚敬況復餘眾。依智度論有二復次。彼云問曰。若從上數應先菩薩。若從下數先優婆夷。何以先說聲聞四眾後說菩薩。答曰。菩薩智慧雖多應次佛說以惑未盡所以後說。諸阿羅漢智慧雖少而惑已盡是故先說。復次菩薩以方便力現入五道受其五欲引導眾生。若在阿羅漢上諸天世人當生疑怪是故後說。廣說如彼。言權實者。此經一部如前所說。如實義者二處所說。一者淨土。二者穢土。今釋此經若淨土中菩薩為實二乘是權。故瑜伽論七十九云。問何等有情不生淨土。答異生二乘地前菩薩。故知二乘是化非實。若穢土中二乘為實。菩薩是權。受變易不可見故。七地以來容受分段故有實身義亦無失。故智度論云七地已來未捨蟲身肉身。言餘眾有無者。若依穢土有實龍等。故等地論第二卷云於此會中亦有餘眾。結集法者略說二眾以其勝故。如經後言世間天人阿素洛佛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若在淨土有化龍等。故佛地論云化亦無過。為欲莊嚴說法會故或佛化作或菩薩化作。世親無性大乘論亦同此釋。
  就釋文中文別有二初明聲聞後顯菩薩。就聲聞眾文別有三初標數辨類次一切下廣釋諸德後已善下顯已奉行。
  與無量大聲聞眾俱。
  此即第一標數辨類。謂二眾中簡異菩薩故言聲聞。文有五節一辨與俱二解無量三釋其大四明聲聞五顯眾也。言與俱者。約佛對眾以身兼彼目之為與。又與是共故大品云共摩訶僧。智度論云一處一時一心一戒一見一道一解脫是名為共。此經與者即彼共也。言無量者。親光釋云其數甚多難可算計故名無量。所言大者。依智度論釋有三義一大二多三勝。眾中上故諸障斷故王等敬故名為大也。數甚多故名之為多。勝九十六外道論議名為勝也。依佛地論釋有四義。一者利根波羅蜜多種姓聲聞二者無學果故三如實義不定種姓迥心向大故名為大四者眾多故名為大如今大眾。真諦釋云。大有三義。一者數大如言大軍以數多故名為大也。二者量大如言大山不以數多名之為大但以形量高廣故名大也。三者勝大如言大王非關數多及以形量高廣但由德勝故名為大。聲聞亦爾數非一故即是數大。迴求佛果修菩提高極無上即是勝大。廣大無底不可測量即是量大。言聲聞者。成實論云聞法得悟故曰聲聞。親光釋云聞佛言音而入聖道故名聲聞。又瑜伽論八十二云從他聽聞正法言音又能令他聞正法聲故曰聲聞。十地經云從他聞聲而通達故聞聲意解成聲聞乘。釋彼經意如十地論第四。廣釋聲聞如大集經十七大般若第五百一十十住婆沙第一第十一成實第五瑜伽釋論。所言眾者。梵音僧伽此云和合眾。謂理事二和故名眾也。廣如智度論第三卷說。
  一切調順。
  自下第二廣釋諸德有十三德。此即第一心善調順德。依佛地論有其三釋。故第二云一切調順者。有義有學離見所斷一百一十二種分別麤重煩惱不淚故猶如良馬名為調順。有義無學離見修斷一百二十八種煩惱不剛強故猶如真金名為調順。如實義者皆是迴向菩提種姓一切堪能發趣大果隨佛意轉如聰慧象故名調順。依智度論第三卷中有三復次釋心調順。一約三種順違以釋調順一恭敬罵詈心等無異二珍寶瓦石視之無異三持刀斫身栴檀塗身亦等無異。二約利鈍根本煩惱已斷以釋調順。三約應貪不貪應瞋不瞋應癡不癡守護六情以釋調順。
  皆是佛子。
  第二紹隆佛種德。然此佛子自有三義。一唯約聲聞以釋佛子。如即此經佛地經等。親光釋云由佛教力彼聖道生故名佛子如說皆從世尊口生正法生故。有義皆是趣大聲聞能紹佛種令不斷絕故名佛子。二唯約菩薩以釋佛子。如梁攝論第八卷云佛子有五義一願樂無上乘為種子二以般若為母三以定為胎四以大悲為乳母五以諸佛為父。真諦釋云成眾生身心具五事一父二種子三母四胎處五乳母。父是出子之根本故先明父父之遺體以為身種子故第二明種子雖有種子若無母懷妊不得成身故第三明母母雖懷之若無胎裹亦不成身胎是安身之處故第四明胎處出生以後若無乳母飲養即不成身故第五明乳母。佛子亦爾有五緣勝。一者父勝諸佛世尊為其父故二種子勝以菩提心為種子故三生母勝以其般若為生母故四胎藏勝以福智住持為胎藏故五乳母勝以大悲長養為乳母故。三通約菩薩聲聞以釋佛子。如智度論七十二云佛子有五皆從口生法生謂須陀洹乃至阿羅漢及入正位菩薩。辟支佛雖佛法中種因緣無佛時自能得道不得言從佛口生因緣遠故。瑜伽第八十四佛性論第二莊嚴論第一攝論第六十住婆沙第十三智度論第四十一皆釋佛子。恐繁不述。
  心善解脫慧善解脫。
  第三心慧解脫德。如契經說已離貪故心得解脫離無明故慧得解脫。是故諸師釋經不同。分別論者作如是說。心性本淨客麈煩惱所染污故說不清淨。據實本性心得解脫慧善解脫。若依薩婆多宗。心善解脫者心離貪時與心相應勝解解脫貪故即說勝解名心善解脫。慧善解脫者慧離無明時與慧相應勝解解脫無明故即說勝解名為慧善解脫。非謂無為涅槃解脫。若廣分別如大毗婆沙第二十七二十八及七十二說。今依大乘。如佛地論離三界貪心得解脫。如契經說已離貪故心得解脫如契經說離於無明慧得解脫。解云。佛地論意由心慧故證得離貪無明所得無為為解脫體。於理無違論不簡故。若依智度論第三卷云。復次諸結使屬愛屬見。屬愛煩惱覆心屬見煩惱覆慧。如是愛離故屬愛結使亦離得心解脫無明離故屬見結使亦離得慧解脫。又涅槃經二十五云。貪瞋癡心永斷滅故心善解脫。於一切法知無障礙慧善解脫。若依智論第三改善名好。然好解脫自有三義。一簡異外道離欲人一處一道心得解脫非於一切故不名好。二簡內道中學人雖得解脫有殘結使故非好解脫。三簡無學中退法阿羅漢得時解脫非好解脫是故唯約利根阿羅漢說好解脫。
  戒善清淨。
  第四戒善清淨德。親光菩薩釋有三義。一約六支釋戒善淨二約無漏釋戒善淨三約大乘釋戒善淨。故佛地論云。如契經說具足六支名戒善淨。一住淨尸羅(所受學處三業無犯。)二善自防守別解律儀(謂能守護七聚律儀。)三軌則具足(謂於威儀行住坐臥。或於所作謂著衣服便利等。或於善品加行誦經坐禪等。成就軌則隨順世間不越世間隨順毗奈耶不越毗奈耶也。)四者所行皆悉具足(謂五處非比丘所行。所謂唱家婬女家酤酒王旃陀羅如是五家及諸如來所制之處。除此所餘依時行者如是名為所行具足。)五於微細罪見大怖畏(隨小學處乃至若有命難因緣終不故犯。乃至廣說。故維摩云乃至小罪猶懷大懼。)六受學學處。(唯自誓受我當盡學一切學處乃至廣說。若廣分別如瑜伽論第二十二顯揚第七也。)二約無漏釋戒善者。或復皆得無漏戒故名善清淨。三如實義。住無學位迴向大乘自分戒淨修菩薩戒故名善淨。
  趣求法樂
  第五求法樂德。親光三釋。一求正法時求大菩提樂不求餘樂。二或求法時為令他樂無求過意離惡威儀。三如實義此大聲聞專求法樂不求名聞利養恭敬。
  多聞聞持其聞積集
  第六聞持積集德。如是三慧唯約聞慧初中後位勝差別說三種。如親光說。無量經典初中後分皆能聽受故名多聞。隨所聞義皆能憶持令不忘失故名聞持。數習文義令其堅住是故說名其聞積集。
  善思所思善說所說善作所作。
  第七三業隨智德。親光釋云。世間愚夫惡思所思惡說所說惡作所作。出世聖者超過彼法與彼相違是故說名善思所思善說所說善作所作。三業清淨隨智慧行。又瑜伽論第七十云。惡思所思惡說所說惡作所作凡所現行身語意業皆不清淨。又瑜伽論二十五云。云何成就聰慧者相。謂由作業相表知愚夫。由作業相表知聰慧。其事云何。謂諸愚夫惡思所思惡說所說惡作所作。諸聰慧者善思所思善說所說善作所作是名成就聰慧者相。
  捷慧速慧利慧出慧勝決擇慧大慧廣慧及無等慧慧寶成就。
  第八諸慧差別德。釋此諸慧諸說不同。一云此經總明八慧名字如經。後云慧寶成就者攝上八慧以為慧寶非別立慧。故瑜伽論但言慧寶不言寶慧。一云九慧。故大品經及智度論皆名寶慧故知別慧。一云此經據實十慧。謂加甚深妙慧。故佛地云有本復說甚深妙慧謂他不能究其底故。今且依九以辨諸慧。故親光云於佛所說法毗奈耶速入其義故名捷慧。即於此中多入其義故名速慧能多行者說名速慧故。入微細義故名利慧。得能出離生死妙慧故名出慧。此慧能為涅槃了因是故說名勝決擇慧即是涅槃此慧能為彼了因故依彼立名。(已上釋出慧。)問答決擇無窮盡故名為大慧。深廣圓滿善通達故名為廣慧。於耎根等諸聲聞眾此慧勝故名無等慧。此慧能招最上義故名為慧寶。是諸聲聞具此慧寶是故說名慧寶成就。(解即云。最上義是涅槃。)若依瑜伽與彼少異。八十三云速疾了知故名捷慧。無滯礙故名為速慧。能善了知盡其所有如所有故名為利慧。於出離法世間離欲善了知故名為出慧。出世間諸離欲法能了知故名勝決擇慧。謂即此慧長時串習故名大慧。謂即此慧無量無邊所行境故名為廣慧。其餘諸慧無與等故名無等慧。於諸根中慧最勝故如末尼珠顯發輪王毗瑠璃寶令光淨故與彼相應故慧寶皆得成就。依大品經及大般若有十一慧。如智度論第八十三次第廣釋恐繁不述。
  具足三明。
  第九具足三明德。如契經說有三種明。一宿住隨念智證通明二者死生智證通明三者漏盡智證通明。然此三明薩婆多宗俱舍論意四門分別。第一出體用慧為性如其次第六通之中第五宿住第二天眼第六漏盡三通為性。第二立三之意如次對治前後中際三種愚故。第三真假分別漏盡智明通假及真通無漏故餘二假說唯有漏故。(有漏無漏智皆名漏盡。俱在漏盡身中生故。真名無漏假名有漏。勝劣相形故說真假。)第四學無學分別唯在無學學有闇故。又大婆沙一百二卷云。問六通中何故但說三種為明。答神境智證通如工巧處轉。天耳智證通唯能取聲。他心智證通唯取自相。無勝用故不立為明。後之三通皆有勝用故立為明。勝用者謂皆能隨順厭捨生死皆能引發殊勝功德皆能趣向畢竟涅槃。問云何後三皆有勝用。答第四宿住隨念智證通見前際事深生厭離。第五生死智證通見後際事深生厭離。第六漏盡智證通既厭離已欣樂涅槃。廣說如彼。今依大乘。親光釋云。無學利根所得三通除染不染二際愚故說有三明有義明者以慧為性慧能除闇故說為明。有義無癡善根為性翻無明故。云大乘皆通無漏於理無違。許後得智是無漏故。又瑜伽論六十九云。六通中前三通是通非明。後三通亦通亦明以能對治三世愚故。依智度論第二卷云宿命天眼漏盡名為三明。問曰。神通與明有何等異。答曰。直知過去宿命事是名宿命通知過去因緣行業是名明。直知死此生彼是名天眼通知行因緣際會不失是名明。直知盡結使不知更生不生是漏盡通若知漏盡更不復生是名明。是三明大阿羅漢大辟支佛所得。廣釋三明如法集經第三雜阿含四十三中阿含五十一毗曇第六俱舍二十七順正理七十六婆沙八十一及一百二。
  逮得一切現法樂住。
  第十現法樂住德。然此樂住依薩婆多宗大婆沙論八十一云。問世尊何故說四靜慮是樂住耶。答唯靜慮中具二種樂故名樂住一樂受樂二輕安樂。前三靜慮皆具二樂。第四靜慮雖無受樂而輕安樂勢用廣大勝前二樂。近分無色雖有輕安而不廣大故不名樂。復次根本靜慮現在前時長養大種遍身中生令充悅故名樂住。近分定等現在前時長養大種唯心邊生非極充悅故非樂住。廣如彼論有九復次。及順正理七十九俱舍二十八毗曇第八成實二十顯揚十九。親光釋云。證得不退勝靜慮故。又瑜伽論第十一云。復次是諸靜慮名差別者。或名增上心謂由心清淨增上力正審慮故。或名樂住謂於此中受極樂故。所以者何依諸靜慮領受喜樂安樂捨樂身心樂故。又得定者於諸靜慮數數入出領受現法安樂住故由此定中現前領受現法樂住從是起已作如是言我已領受如是樂住。於無色定無如是受是故不說彼為樂住廣說如彼。
  大淨福田。
  第十一勝淨福田德。成實論第二卷福田品云。問曰以何等故此諸賢聖名為福田。答曰斷貪恚等諸煩惱盡故名福田。如說稊稗不去害善穀苗。是故施無欲人獲報利大故名福田。廣說如彼。親光釋云。永離煩惱如世良田速能生長廣大果故。
  威儀寂靜無不圓滿。
  第十二威儀寂靜德。親光釋云正知住故。瑜伽七十一云。威儀寂靜者謂諸根寂靜無有躁擾亦不高舉支節不動而有所說是名威儀寂靜。威儀無缺故名圓滿。
  大忍柔和成就無減。
  第十三忍辱柔和德。親光釋云於苦堪耐易共住故。瑜伽九十二云言忍辱者。謂於他怨終無返報。言柔和者謂心無憤不惱他故。廣如瑜伽二十五釋。
  已善奉行如來聖教。
  第三顯已奉行。親光釋云。諸有所作已圓滿故。是諸聲聞位登無學皆出生死故善奉行如來聖教。自下第二釋菩薩眾於中有三。初標數辨類次皆住大乘下讚諸功德。後其名下就勝列名。
  復有無量菩薩摩訶薩眾從種種佛土而來集會。
  此即第一標數辨類。謂二眾中已釋聲聞故今別釋菩薩眾類。又有三節一釋無量二菩薩等三辨來處。言無量者顯數無量無分限故。所言菩薩摩訶薩者若具梵音應作是言菩提薩埵摩訶薩埵。為存略故但言菩薩。菩提名覺薩埵此土翻為有情或精進義。由斯親光佛地論中釋有三義。故第二云所言菩薩摩訶薩者謂諸菩薩求菩提故此通三乘為簡取大故須復說摩訶薩言。又緣菩提薩埵為境故名菩薩具足自利利他大願求大菩提利有情故。又薩埵者是勇猛義。精進勇猛求大菩提故名菩薩此通諸位。今取地上諸大菩薩是故復說摩訶薩言。無性菩薩依後二義。故攝大乘論第一卷云言菩薩者菩提薩埵為所緣境故名菩薩。從境得名如不淨觀等。或即彼心為求菩提有志有能故名菩薩。又親光云。此中菩薩有三大事名摩訶薩。一者數大謂無量等。二者德大住大乘等。三者業大息災橫等。依十地論亦有三義。故第一云有三大故名摩訶薩。一者願大。二者行大。三者利益眾生大。若廣分別菩薩摩訶薩義如大般若第三十七第七十一第四百一十一第四百八十六七及第五百三十八五百五十六。大品經第六。智度論第四五第三十四五也。從種種佛土而來集會者此即第三顯其來處。為聽法故從十方來。問。豈不慈氏住在此方如何但言從他方來。答。如佛地論為欲對治懈怠憍慢不來集會求聞法故且說他方。具說如彼。若廣分別菩薩他方來意如解節經疏第一寶積論第一智度論第十也。
  皆住大乘。
  自下第二讚諸功德。然判此經親光菩薩四復次釋一約十大釋十句經二依十地釋十句經三約十度釋十句經四約十願釋十句經。此即初也。十句經文即為十段。此即第一釋精進大。親光釋云。由精進力安住大乘拔濟有情令離生死及自發趣無上菩提。解云。大乘者即用化生及求菩提為大乘也。有云法性真如以為大乘。今解金剛般若中廣大心等以為住大乘。
  遊大乘法。
  第二讚其因大。親光釋云。即十地等以聞思修等漸次而遊。解云。十地等者等取等覺妙覺。此即大乘亦是所遊之處。聞思修等者世間三慧。等言等取無漏修慧。此明三慧於十地境次第而起能生佛地故名因大。又解。大乘皆法性真如十地菩薩以三慧及相應法漸次了知真如之境能生佛果故名因大也。
  於諸眾生其心平等。
  第三釋所緣大。親光釋云。即於一切有情得自他平等以大慈等平等方便故。解云。此德慈等為體。一切有情為所緣境名所緣大。前德以智體故真如為境。此以慈等為體性故有情為境。此即般若論中同體大慧故名平等方便也。
  離諸分別及不分別種種分別。
  第四明時大也。親光釋云。即於一切時猶如一念平等而轉。劫名分別。以於一切劫與非劫分別斷故以不分別劫與非劫故能長時修行無厭。釋云。梵音名劫臘波此翻為分別。有為之法時劫所攝分分差別為分別。無為之法非時劫攝無有時劫分分差別名不分別。此二是所緣境。種種分別者是能分別心緣前分別不分別境故云種種分別。此中意說若有分別此是時劫此非時劫見時劫長修行有厭。諸菩薩等以於一切劫與非劫分別斷故以不分別劫與非劫故能長時修行無厭乃至三無數劫一切長時猶如一念平等而轉。如人不睡分別日夜即謂夜長若睡眠時不分別夜故雖經長夜不覺夜長。經無數劫亦復如是。是故無性攝大乘釋第六卷云。經無量劫乃成佛果時既長久云何言疾。此義不然時劫長遠唯分別故。如有頌言處夢謂經年覺乃須臾頃故雖時無量攝在一剎那。又佛精進極熾然故雖經多時而謂少時。如有頌言愚修雖少時怠心疑已久佛於無量劫勇猛謂須臾。此亦如是故作此言於一切時猶如一念。
  摧伏一切眾魔怨敵。
  第五顯無染大。親光釋云。謂摧諸魔怨以捨一切所攝受故能伏魔怨。解云。以捨攝受五妙欲境故能摧伏煩惱魔怨。或可由斯為本具離四魔。又親光云。如說菩薩若於一切所攝受事如不堅實心不貪求即能摧伏一切魔怨。解云。親光引經證成。如般舟經云諸法不堅固常立在於念以解見空者一切無於念。摧魔之義理極於此。依涅槃經立八種魔。謂有為四倒上更加無為四倒通名為魔。小乘宗中不成過失。或大乘中煩惱魔攝故諸教中略而不說。廣釋四魔如前十八圓滿中說。
  遠離一切聲聞獨覺所有作意。
  第六辨作意大。親光釋云。遠離二乘分別作意。世親無性攝論第六亦同親光。梁攝論第七卷云。捨離聲聞獨覺思惟故。二乘思惟謂數觀苦無常等生死過失及數觀涅槃寂靜功德。此觀但愛自身捨利益眾生事。
  廣大法味喜樂所持。
  第七住持大。親光釋云。即用大乘法味喜樂為食。梁攝論云大乘十二部經名為大法。真如解脫等為味。以此法味生諸喜樂長養菩薩五分法身。此句正明住持圓淨。又法華云法喜禪悅食更無餘食想。
  超五怖畏。
  第八清淨大。親光釋云。謂超五怖畏即三業清淨出諸怖畏無犯戒等諸惡趣等怖畏因故。五怖畏者一不活畏二惡名畏三死畏四惡趣畏五怯眾畏。如是五畏證得清淨意樂地時皆已遠離。廣釋五怖畏如佛地論第二善戒經第八十住婆沙第二佛性論第三十地論第二婆沙七十五順正理四十九等也。
  一向趣入不退轉地。
  第九證得大。親光釋云。一向趣入不退轉地即得一切智記別時一向不退。前七地中猶有加行功用運轉未得不退無功用道。其餘諸地得無加行功用運轉一向趣入不退轉地。今護法宗三智門中加行智一向有漏。八地已上一切不行。又八地已上一切煩惱皆不現行名不退地。後當分別。又莊嚴論第十卷云不退菩薩品類有三。一未成不退謂信行地。二已成不退謂初地至七地。三極成不退謂八地已上。般舟三昧經菩提資糧論佛地第六皆說八地已上名不退地。恐繁不述。
  息一切眾生一切災橫地而現在前。
  此即第十釋其業大。親光釋云。謂諸菩薩能息一切有情內外苦惱逼迫地位現前。此地中有大悲大慈。由此二種能息一切內病等苦外貧等惱之所逼迫。此二多作有情利樂。故得此者名為業大。佛地論云。災橫即道惑所發業及所得果。梁朝論云三界苦諦名一切災橫。上來已約九德及業釋經十句訖。
  第二復次約十地行故配經十句。故親光云。復次皆住大乘者。謂住初地證得遍滿真法界時初得真實大乘法故。名住大乘。遊大乘法者。謂第二地修行菩薩三聚戒故。大乘行法師三聚戒。於諸眾生其心平等者。謂第三地得諸勝定。發四無量平等利樂諸有情故。離諸分別等者。謂第四地得三十七菩提分法。離諸分別及不分別種種分別。諸分別者即見所斷分別我見初地已離。不分別者即修所斷俱生我見此地中離。即此二種相應諸法名種種分別行解異故。雖前後離盡處。總說如第四定說離苦樂。如第三果離下分結。有義。此地第七識中俱生煩惱一切遠離。有義。此地第六識中俱生我見一切遠離非第七識。以七地來猶有微細煩惱現行。若無第七應無染依應不似五。第七細惑若已遠離。五六七地六識麤惑應不現行。即違瑜伽解深密說。又如二乘金剛喻定。第七識惑與六識中最細煩惱一時俱斷。云何此中先離第七微細煩惱後離六識麤煩惱耶。是故四地得無我智滅意識中俱生我見。未離第七微細煩惱及六識中餘修斷惑。此說伏離非是永滅。至第十地金剛心時方頓滅修斷種故。摧伏一切眾魔怨敵者。謂第五地觀四聖諦皆平等性。摧伏執取生死涅槃差別魔怨。遠離一切聲聞獨覺所有作意者。謂第六地觀十二支染淨緣起皆平等性。遠離二乘厭患雜染欣樂清淨繫念分別。廣大法味喜樂所持者。謂第七地證無相理。於空智中起有勝行受大法樂。超五怖畏者。謂第八地一切煩惱不復現行。離五怖因名超五怖。五怖畏果初地已離。一向趣入不退轉位者。謂第九地決定趣入第十菩薩眾行圓滿不退轉位。息諸眾生等者。謂第十地得大法身起大悲雲雨大法雨。息除一切眾生苦惱所逼迫事。第三十度第四十願配經十句如應配釋。十度十願如第四卷經記中釋。
  其名曰解甚深義密意菩薩摩訶薩如理請問菩薩摩訶薩法涌菩薩摩訶薩善清淨慧菩薩摩訶薩廣慧菩薩摩訶薩德本菩薩摩訶薩勝義生菩薩摩訶薩觀自在菩薩摩訶薩慈氏菩薩摩訶薩曼殊室利菩薩摩訶薩等而為上首。
  第三就勝列名。略辨三義。一釋名字二說十所由三問答分別一生補處。言釋名者自有二義。一通二別。言通名者。如瑜伽論四十六云一切菩薩隨德假名有十六種所謂名為菩提薩埵摩訶薩埵乃至十六亦名法師。顯揚第八亦同瑜伽。莊嚴十二卷名雖少異意況大同。又莊嚴云此十六名皆依義立一切菩薩總有此名若入聞有此名應知即是菩薩。解云。今言菩薩摩訶薩者即通名中初二號也。釋義如前。(十六名者。一名菩提薩埵。二名摩訶薩埵。三名成就覺慧。四名最上照明。五明最勝真子亦名最勝之子。六名最勝住持亦名最勝所依。七名普能降伏亦名最勝所使。八名最勝萌芽。九名勇健亦名猛健。十名最勝聖亦名上軌範師。十一名商主。十二名具大名稱。十三名憐愍亦名成就慈悲。十四名大福。十五名自在亦名富自在。十六名法師。)言別名者如後廣釋。等者等取其餘無量諸菩薩也。而為上首者。謂十菩薩於此眾中最第一故名為上首。故佛地云妙生菩薩於此眾中最第一故名為上首。
  說十意者有其三義。第一菩薩初解釋甚深義故。次三菩薩各問勝義一種相故。後六菩薩各問一品差別義故。故唯列十。又解。為存略故但說十也如佛地論第二卷云此經略故唯列一名。所餘眾會但舉其數結集法者意在略故。又智度論第七卷云。問曰菩薩甚多何以獨說二十二種菩薩名字。答曰菩薩無量說不可盡若都說者文字難載。復次菩薩不過二種所謂在家出家此方他方。在家謂颰陀羅等出家謂妙德等。此方謂慈氏等他方謂觀音等。若說此二當知一切都已攝盡。
  問。解節經云彌勒觀音文殊師利皆是一生補處菩薩。一生補處與最後身有何差別。答。薩婆多宗如彌勒等覩史多天身名為一生。生人中成佛身者名最後身。故俱舍論第十一云覩史多天一生所繫菩薩及最後身必無中夭。順正理論第三十一亦同俱舍。問。理應覩史經無量生如何但說名一生耶。若言菩薩得自在故唯一生者如何會釋大婆沙等。此義難了須思。今依大乘諸教不同。自有聖教唯說天身名為一生如大般若第七卷云一生所繫覩史天菩薩。自有聖教唯說天身名最後如佛地論第五卷云覩史多天後身菩薩於中教化。自有聖教唯說天身名為一生及最後生如菩提資糧論第一卷云一生所繫菩薩入兜率陀最後生菩薩住兜率陀。自有聖教唯說人身名為一生如解節經等觀音文殊名一生補處。自有聖教唯說人身名最後生如瑜伽四十八云最後生者諸菩薩於此生中能現等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具說如彼。自有聖教唯說人身名為一生及最後生如智度論第四十云一生補處者或以相知如阿私陀仙人觀其身相知今世成佛見食乳糜知今日成佛末後身菩薩以方便力受惡業報現有魔惱等。自有聖教說天名一生說人名後有如瑜伽論第四十云顯揚第八彼云一生所繫者此生無間當證無上正等菩提最後有者謂即住此生能證無上正等菩提大同薩婆多。然說天等名一生者古來相傳自有三釋。一云即說天身名為一生人生即是後身攝故。一云說人身名為一生更受人生方成佛故。一云人天合說名為一生如說七生預流果等合說二生為一生故。問。若說天身名一生者智度論說如何會釋。故智度論三十八云三生菩薩唯生兜率。解云。據實三生謂人生天生最後生。而說天身名三生者三中一數故說三生。人身已受故後身成佛故是故不說人生後生名三生也。問。慈氏菩薩可言補處如何餘者稱補處耶。答。如智度論第七釋云除彌勒外餘菩薩眾雖非此方暫補佛處。於十方國皆補佛處故稱補處。問。慈氏菩薩理應多生如何說言天一生耶。答。據實多生。同是天故名為一生。問。若爾便違智度論說。故第四云下天壽短佛未出時命已終故上天壽長佛滅度後命始終故兜率天不長不短佛出世時正相會故補處菩薩常生其中。大婆沙論百七八亦同智論。(思。)問。一生者依何身說。為約實行為化相耶。答。三身中法身無有補處之義。無初後故。若受用身自有二種。一自受用雖無入般涅槃處之義而有暫補初成佛義故。瑜伽論四十六云究竟菩薩自有二種一者一生所繫二者住最後身。準此實行於理無違。所以者何據實為論頓悟菩薩第十地中變易生死雖無分別前後異熟別盡別生。由二障種而有變易前後異熟別盡別生。由斯亦有已入等覺未入等覺差別義故分為二種。此中意說變易生死由二障種子力故數數生滅。故成唯識云前異熟既盡復生餘異熟。不同二乘無煩惱障故不許前異熟盡後異熟生但言延命令受變易。具說如彼。二他受用身及變化身皆有一生補處之義。如彌陀佛說有父母入涅槃義。由斯觀音暫補佛處名為一生補處菩薩。然彼彌陀自有二種一為地上菩薩所現是他受用。二為地前異生二乘變化身攝。問。若爾漸悟應唯一生。無別盡別生故。解云。如觀世音菩薩說為一生於理無違即最後身為一生故。
  解深密經疏卷第五

  解深密經疏卷第六
  唐西明寺沙門圓測撰
  勝義諦相品第二
  釋此品文略有二義。一釋品名二正釋文。言勝義諦相品者諦中之勝號。諦有二種一者世俗二者勝義。言世俗者世是隱覆義俗是麤顯義。謂瓶衣等世麤顯物隱覆勝義故名世俗。言勝義者勝謂勝智義即境義。謂真如理是勝智之境義故名勝義即六釋中依主釋也。或復義者即是義利謂涅槃果即勝義利名為勝義即六釋中持業釋也。或復聖道用勝為義故名勝義是有財釋。今於此中且依初義。諦有二義。如瑜伽五十五說諦義如所說相不捨離義。由觀此故到清淨究竟義為諦。相謂體相或是相狀。離言等五皆是真如自體相故。或一真如有離言等五相狀故。於此品內明勝義諦五相之義故言勝義諦相品第二。
  第二正釋經文。上來已釋教起因緣分訖。自下第二聖教正說分。於此分中有其七品攝為三段。初有四品明所觀境(勝義諦相品心意識相品一切法相品無自性相品。)次有二品辨能觀行(分別瑜伽品地波羅蜜多品。)後有一品顯所得果。(如來成所作事品。)所以如是說三分者。夫觀行者要藉勝境依境起行由行得果。是故世尊阿毗達磨大乘經中說十種勝初二是境(所知依所知相。)次六是行。(入所知。入因果。修差別。戒學定學慧學。)後二是果。(彼果斷彼果智。)由是無著攝大乘論約三無等說十殊勝。慈氏菩薩說十七地亦辨三種。初九是境(五識身相應地意地有尋有伺地無尋唯伺地無尋無伺地三摩呬多地非三摩呬多地有心地無心地。)次六是行(聞所成地思所成地修所成地聲聞地獨覺地菩薩地。)後二是果。(有餘依地無餘依地。)此經說三無等以為三分。就所觀境復分為二。初有二品明真俗境。(勝義諦相品明其真諦。心意識相品明世俗諦。)後二品明有無性境。(謂初品明三性境後品明三無性境。)就二諦中本末次第先真後俗。今此中說勝義諦依瑜伽論判此品中辨五種相故。七十五云復次勝義諦有五相一離名言相二無二相三超過尋思所行相四超過諸法一異性相五遍一切一味相。今依此經攝為四段。一明離言及無二相二爾時法涌下明超過尋思所行相三爾時善清淨慧下辨非一異相四爾時世尊下釋遍一切一味相。五中離言應通四段四相皆有離言相故。而與無二一處合說。準可知故餘三段中略而不說。就前二相文別有二。初長行廣釋後以頌略說。前中有六。一請問二略答三徵問四廣釋五重徵六喻說。依真諦判四段同前。就初為五一略說不可言無二二廣說三喻顯四總結五偈頌。
  爾時如理請問菩薩摩訶薩即於佛前問解甚深義密意菩薩摩訶薩言。
  此即第一菩薩請問。於中有二初發問由序後依教發問。此即初也。文有四節。一爾時者發問時也。(深密經云時婆伽婆大眾圍遶說深法時者譯家謬也。)二如理請問菩薩者辨能問者順理發問故名如理請問菩薩。(解節經云如理正問。深密經云善問菩薩。)三即於佛前者發問處也。此如世親攝大乘云薄伽梵前善入大乘者顯有所敬故無異言。又無性云顯佛開許堪廣流通親對世尊無異言故。四問解甚深義密意菩薩言者標所問人也。今此菩薩能以四辨解釋甚深義理密意故立其名。此如瑜伽三十七說。解節經云能解甚深義節菩薩。真諦釋云。解即解釋節是堅結義。解釋甚深堅結義節是故名為能解甚深義節菩薩。亦名寶冠頂。寶冠頂本是佛名今此菩薩彼佛弟子從師立號。廣說如彼。深密經云深密解脫菩薩。
  最勝子。言一切法無二。一切法無二者何等一切法云何為無二。
  此即第二依教發問。文有兩節。初最勝子言一切法無二者舉所問教。後一切法無二等者依教發問。然最勝子深密解節皆佛子。真諦記云。佛子有五義。一種子義謂信樂大乘為能得佛種子。二母義謂般若度能生佛法故名為母。三胎處義菩薩禪定是住處故名胎處。四乳母義謂能長養菩薩令得成道故說慈悲為乳母。五似父義謂從初地乃至佛地轉依似佛故言似父。即呼解節菩薩為佛子也。廣說如前。十住論云。菩薩是佛真實之子是故菩薩名為佛子。今依唐本名最勝子自有二說。一云最勝是菩薩名三乘于中最殊勝故。能紹佛種名之為子是持業釋。一云最勝是世尊號。故無性論云最勝者顯佛勝二乘故。又瑜伽云佛是最勝於諸外道煩惱等魔能得勝故宗族姓等暎眾人故。若依此釋最勝之子名最勝子。故顯揚云菩薩亦名最勝之子是故餘處名為佛子。言謂言教即一切法無二言也。此亦兩釋。一云菩薩言教一云佛言。如百法論如世尊言一切法無我又下頌云佛說離言無二義。一切法無二者舉經兩章一一切法。二者無二。一切法無二者何等一切法云何為無二者。此即第二依教發問。文有兩節。初將欲發問雙牒兩章。後依章別徵即成二問。一問何等一切法。二問云何為無二。依瑜伽釋汎論發問有其五種。一不解故問。二疑惑故問。三為欲利益安樂故問。四試驗故問。五輕觸故問。今此菩薩依第三問為欲利益諸眾生故。或可通三亦有不解疑惑義故。不依後二無上法王不可輕觸及試驗故。解節經云。一切法無二一切法無二此義云何。真諦記云。引經為問。重言一切法無二為五義故。一處處經說故。二有為無為無二故。三內六根外六塵無二故。四凡聖無二故。五因果無二故。今此所說文義云何是菩薩以所作非所作答也。
  自下第二依問略答。於中有二。初示問答者後依問正答。
  解甚深義密意菩薩謂如理請問菩薩曰。
  此即初也。
  善男子。一切法者略有二種所謂有為無為。
  第二依問正答於中有二。初善男子者讚能問者後一切法下依問正答。此即初也。依智度論三十五善男子言簡非男子等不堪教授。善謂善相。三業無失樂於善人不毀他善不顯已德隨順眾人不說他過不著世樂不求名譽信樂道德自業清淨心貴實法輕賤世事。有如是等無量善法是相多在男子身中是故讚言善男子也。問。如何但說有為無為二種法耶。答。如大婆沙說有二意。彼云為欲遮遣補特伽羅故及為顯示智殊勝故說此有為無為二種法也。為欲遮遣補特伽羅者謂顯唯有有為無為法畢竟無實補特伽羅故。及為顯示智殊勝者謂有聰慧智殊勝者由此二法通達一切法此二遍攝一切法故。一切法等者依問正答。於中有二初答一切後釋無二。此答一切文有兩節。初一切法略有二種者標章舉數。後有為無為者依數列名。汎論一切有其三種。一者略說唯有二種所謂有為無為。二者非廣非略有其五種。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應行法。五者無為法。大智度論及密嚴經但列五種而不別釋。三者廣說具明百法。今簡中廣故言略說。言有為無為者諸教不同。順正理云眾緣聚集共所生故名有為。與此相違準知無為。婆沙論云若法依屬因緣和合作用是名有為。若法不依屬因緣和合作用是名無為。掌珍論云眾緣合成有所造作故名有為。非有為故說名無為。翻對有為是無為義。無著菩薩般若論云無為者是無分別義。準知有為是有分別。又集論云有生住異滅是名有為。無生住異滅是名無為。瑜伽第一百云有為者謂有生滅繫屬因緣。與此相違應知無為。智度論云有所得者名有為。無所得者是名無為。功德施論亦同此說。又智度論九十三云取相是有為。不取相是無為。若廣分別具如別章。然今所說有為無為三釋不同。一云此中所說遍計所執有為無為。故下經云決定實有有為無為堅固執著隨起言說。一云唯約依他所起相分有為無為。故下經云決定無實有為無為然有分別所起行相。一云有為即依他起無為即圓成實性。雖有三說後說為正。所以者何。此中意說依他有為圓成無為。二法之上無所執性有為無為故言無二也。後當分別。
  是中有為非有為非無為。無為亦非無為非有為。
  第二釋無二相。此即五中不可言相及無二相。所以者何不可說言有為無為故亦非有為無為二種相故。然釋此文諸說不同。解節經云所作者非所作非非所作。非所作者非非所作亦非所作。真諦釋云。自下兩句遣有為法兩句遣無為法也。所作者即有為法有為法為因緣聚集所作故名所作。非所作者即無為法無為法本有是常不為因緣聚集所作名非所作。先約三義故遣有為。一由亂識分別故有所作。所作實無但有分別。亦由有所取故有能取所取既無故能取亦無故非所作。二由根本是無。有為諸法根本由不正思惟不正思惟生諸惑諸惑生諸業業生果報。不正思惟從執境界實無謬執為有。由境無故不正思惟亦無不正思惟既無諸惑亦無諸惑無故諸業亦無諸業無故果報亦無。由其根本不實故一切有為皆非實也。三由無生。此所作法不離分別依他二性。此二性既本無相無生有何作義是故非所作也。非非所作者此第二句遣非所作。所作既是有為非所作即是無為。遂以三義遣此無為。無為亦由亂識分別故有此所作而亂識既無非所作亦不有。亦由亂識分別故有所作名體非是實有故不得成。既無所作之法非所作即不得有。本以有對無既其無有理自無無。二由根本是無。即以所作為根本若實有所作可說非所作名。如先有病復稱病差病本是無何差之有。三由法本無相無生離有離無。本非所作亦非非所作也。非所作者下次兩句遣無為法。初一句約三義顯無為故云非非所作。次一句約三義遣有為故云亦非所作。三義竝不異前進退終不離有為無為故無異前辨也。此即是顯不可言及無二義。所以略作此答者。一為利根人薄聞使悟者不勞廣說。二為破高心人令一聞未悟再請方解。上來已述真諦師宗以申經意。此地諸師大同真諦。今唐本經云是中有為非有為非無為無為亦非無為非有為。釋此經文諸說不同。一云是中有為即是遍計所執。由彼所執無實法故故不可說及無二相。有為既非有為無為無為亦爾以所執故不可說為有為無為也。故下經云堅固執著決定實有有為無為。故知有為無為皆所執也。一云此處有為無為皆是依他有為無為。故下經云唯有分別所起行相。為遣所執有為無為故作此說是中有為非有為非無為無為亦非無為非有為也。一云是中有為者依他起性諸有為法。言非有為非無為者即非遍計所執有為無為。此中意說依他起上遣所執性有為無為所顯真如為勝義諦。如說依他起上無所執性為圓成實不取依他以為圓成。言無為者即是圓成實性離言真如。言亦非無為非有為者即非遍計所執無為有為。此中意說圓成實上遣所執性無為有為所顯真如為勝義諦。雖有三說且依第三。
  然無二相有其多種不可具說。且論有為無為無二相中諸說不同。若集論約無取蘊以說無二。非業煩惱所生故不可言有為隨欲現前不現前故不可言無為。依攝大乘法身五相中(一轉依為相。二白法所成為相。三無二為相。四常住為相。五不可思議為相。)第三無二論有三義。一有無無二二有為無為無二三一性異性無二。謂有為無為無二為相者由業煩惱非所為故自在示現有為相故。今此所說非遍計所執生滅等有為非遍計所執無生滅等無為故言非有為非無為也。即此離言無二體性即是真如。是故無上依經說如來界五種功德一不可說相二無二相三過覺觀相四過一異相五一切處一味相。乃至彼云一切法藏無變異故名為如如無顛倒故名為實際過一切相故名為寂滅聖人行處無分別智境界故名第一義。阿難是如來界非有非無不染不淨自性清淨。此經下云佛說離言無二義甚深非愚之所行。故知離言真如為體。問。若爾大品所說如何會釋。故二十九云須菩提白佛言何等是有法何等是無法佛言二是有法不二是無法。大智度論九十五云二法名各各別相不二法名一空相以是一空相破各各別相。又大品經二十九云諸法平等所謂無相。須菩提白佛言是平等為是有為法為無為法。佛言非有為法非無為法何以故離有為法無為法不可得離無為法有為法不可得。須菩提是有為性無為性是二法不合不散無色無形無對一相所謂無相佛以世諦故說非以第一義故。具說如彼。解云。此勝義諦用如為體而言無者以遣所執故說無言據實非無。故下經云一切諸法皆無自性者通據三性密意說無非實全無。此一切法無二觀門即是唯識性觀或三中圓成實觀三無性中勝義無自性觀。真諦師云。即是分別無相觀或依他無性觀。此中應說不二法門八不中道義如別章。
  第三菩薩徵問於中有二。初標問答者後乘前徵問。
  如理請問菩薩復問解甚深義密意菩薩言。
  此即初也。
  最勝子。如何有為非有為非無為。無為亦非無為非有為。
  第二乘前徵問。前文既言有為無為依何義故而復說言有為非有為非無為無為亦非無為非有為。此有何義。
  自下第四廣釋於中有二。初明說之由序後依問正答。
  解甚深義密意菩薩謂如理請問菩薩曰。
  此即初也。
  自下第二依問正答於中有二初釋有為無二相後善男子言無為者亦是本師下釋無為無二相。前中有二初遮三相後然非無事下釋外伏難示正道理。遮三相中文別有三初遮有為次善男子下遮無為後設離下遮非有為非無為相。
  善男子。言有為者乃是本師假施設句。
  此即第一遮有為相。然釋此文西方諸師三說不同。一云此文唯依外道名為本師謂劫初時外道本師假名安立有為諸法。若是外道假名安立即是遍計所集言辭所說若是遍計所集言辭所說即是究竟遍計所執非實有故非是有為。所集即是所執異名。故廣百論第十卷云般若經中佛自分明判有無義遍計所執所集所增所取常恆無變易法如是一切皆名為無。因緣所生皆說為有。一云此文皆是佛說謂一切法皆離名言而佛本師大慈悲力假說有為。此即如來後得智中遍計所集言辭所說還是究竟遍計後得智所說故非實有為故作此言有為非有為也。真諦三藏大同此釋。一云此文有其三節初明有為是佛假說。次若是本師等者辨異生等執假為實。後若是遍計等者重辨非實結非有為。雖有三說第三為勝即說如來號為本師。故深密云言有為者唯是如來名字說法。解節經云此是本師正教言說。又對法云薄伽梵說一切諸法略有二種所謂有為無為。故知本師是如來也。理實無有當名實法但如幻等非有似有。是故本師於離名言假說有為也。
  若是本師假施設句即是遍計所集言辭所說。
  此即第二執假為實。若是如來假施設句即諸有情遍計所集言辭所說。尋名所執即非實故非是有為。
  若是遍計所集言辭所說即是究竟種種遍計言辭所說不成實故非是有為。
  第三辨非實有結非有為。此顯有情種種遍計執實有心言辭所說不成實故非是有為。三中第一遮有為說。
  善男子。言無為者亦墮言辭。
  第二遮無為法。謂無為法亦墮本師假說言辭乃至不成實故非是無為也。三師別釋準上應知。
  設離有為無為少有所說其相亦爾。
  第三遮非有為非無為相。此遮犢子部計。彼立五法藏義所謂三世無為及不可說法藏。彼所立我不可說。為有為三世及無為非世。故名非有為非無為。如是名為少有所說。今破彼計。故言設離有為無為少有所說常住真我其相亦爾墮名字故亦非實有。或可此文遮彼轉計未必有執。又智度論第二卷云。一切諸法略有三種一者有為法二者無為法三者不可說法。
  然非無事而有所說。
  自下第二釋通伏難示正道理。謂外疑難若有為法即非有為及無為者如來說言有為無為應無有事。事者體事。(解節經云大師說教可無義不。深密經云不空說事。)於中有三初標宗總答。次菩薩反詰。後菩薩正說。此即第一標宗總答。謂佛所說有為無為者雖無真實。有為之法然非無事而有所說。
  何等為事。
  第二菩薩反詰。
  謂諸聖者以聖智聖見離名言故現正等覺。即於如是離言法性為欲令他現等覺故假立名相謂之有為。
  第三菩薩正說。非無有事而有所說。所言聖者。俱舍論云聖謂已有無漏聖道遠諸惡法故名為聖。正理論云聖謂離縛或遠眾惡或善所趣故名為聖。成實論云能具泥恆故名為聖。瑜伽論云是善是無漏故名為聖。言智見者。智是決斷義。見是推求義。謂無漏聖慧決斷推求故名聖智見也。智見二種合說意者。如智度論二十六云。問曰解脫知見但言知即得何以復言見。答曰知見合說事得牢固譬如二繩合為一繩則得堅牢。廣說如彼。若依世親般若論意現量聖智名為知見。若唯說知謂以比智知若但言見謂是肉眼等見。知簡眼見見簡比知故知見合說也。今說智見意同世親。問。此云智見彼說知見。如何以知證智。解云。五分法身名字新舊不同。依智度論大品經等名解脫知見。依顯揚等名解脫智見。又解節經名聖知聖見。今此經云聖智聖見。故知智見即知見也。然今釋此非無有事而有所說諸說不同。一真諦記云。若說並非實有大師所說皆無義耶。答由不可言體實有不可言體即真實義也。但有四義故不可言一在真觀無分別智能念真理爾時無有分別故不可言二出真觀心雖有言說不在真境故不可言三若言說決定不離人法及能取所取有為無為真理過此故不可言四者真理但是證至二量境界非是比信二量境界故不可言。此意說云非無實事。實事即是離言法性真如以為實事。為欲自他無分別智覺真如境是故假說有為以顯實事也。一云外疑非有為無為便無有事如何說言有為無為。又復疑云一切諸法皆離名言何須假說。故作此通。然非無事而有所說。離言緣生法依此自覺故非無事。為令他覺故須假說。一云外疑既無有為無為便無有法有何利事而說有為。故作此答非無有事。事略有三一自覺事二覺他事三者為令他覺起言說事。一一事中皆有多義不可具說。
  自下第二釋無為無二相於中有二初歷三相後然非無事下釋伏難示正道理。前中有三初遮無為相次善男子下遮有為相後設離下遮非無為非有為相。此即第一遮無為相於中有三初明無為是假說次依佛假說執為實有後辨非實結非無為。
  善男子。言無為者亦是本師假施設句。
  此即初也。於中有二釋準上應知。
  若是本師假施設句即是遍計所集言辭所說。
  此即第二依佛假說執為實有。
  若是遍計所集言辭所說即是究竟種種遍計言辭所說不成實故非是無為。
  第三辨非實有結非無為。
  善男子。言有為者亦墮言辭。
  第二遮有為相準上應知。
  設離無為有為少有所說其相亦爾。
  第三遮非無為有為相。
  然非無事而有所說。
  第二釋通伏難示正道理於中有三。初標宗總答。次反詰後正說。此即初也。
  何等為事。
  第二反詰。
  謂諸聖者以聖智聖見離名言故現正等覺。即於如是離言法性為欲令他現等覺故假立名相謂之無為。
  此即第三菩薩正釋。文有兩節。初明諸聖離名言故取正等覺。後即於下為令他故假立名相。若具分別準上可知。
  自下第五重徵假說於中有二。初徵問由序後正徵問。
  爾時如理請問菩薩摩訶薩復問解甚深義密意菩薩訶薩言。
  此即第一辯問答者以為由序。
  最勝子。如何此事彼諸聖者以聖智聖見離名言故現正等覺即於如是離言法性為欲令他現等覺故。假立名相或謂有為或謂無為。
  此即第二正設徵問。雖已廣說而未能了其喻何等。解節經文脫此徵問。釋家謬也。或可意存略故。自下第六舉喻重說。於中有二初明說之由序後依徵廣說。
  解甚深義密意菩薩謂如理請問菩薩曰。
  此即初也。
  自下第二依徵廣說。於中有三初舉喻重說次如是若有下舉法同喻後如是善男子下結通外難。前中有三初幻師幻事喻次若諸眾生下愚者執實喻後若有眾生下悟者覺妄喻。
  善男子。如善幻師或彼弟子住四衢道積集草葉木瓦礫等現作種種幻化事業。
  此即第一幻師幻事喻也。於中有二初總明幻事後所謂下別明幻事。前中有四一明幻師二顯幻處三辨幻所依四總明幻事。然此喻文意趣難了。故今先述真諦師說後依諸教釋此經文。真諦記云。說喻意者此譬眾生由妄顛倒種種分別久在生死受諸苦報不知幻本及不可言無二真如執為實有。聖人明了識此非真。凡夫不知幻本由有無知未得聖慧故。聖人了知幻本及無二不可言體由斷無知得聖道故。幻師譬聰明凡夫即是外道。幻弟子譬愚癡凡夫即是闡提。又幻師喻煩惱弟子喻業由惑起業故。又幻師譬因弟子譬果。於四衢道者譬三界及無漏界四種生死。或譬根麈我識四種境界。若依真諦金光明記。幻師即是阿賴耶識無始已來能造虛妄。幻弟子者喻七識也。微細妄法賴耶所造。中即陀那。麤者六識所造。又見惑為師愛惑為弟子。又心煩惱為師皮肉惑弟子。四衢道者喻四諦之理。今依諸教釋此經者。所言幻師有其四釋。一十住婆沙以業為師。二瑜伽六十惑業為師。三梁攝大乘唐攝大乘及大品經菩薩為師。四瑜伽八十四八識為師。言四衢道者有其三釋。一增一阿含及雜阿含十五卷云四諦為四衢。二雜阿含第二十等說四念處為四衢道。三瑜伽八十四以四識住為四衢道也。言積集草葉木瓦礫等者辨幻所依。謂喻諸種子積集在本識中也。或可三種熏習在賴耶中草葉細軟譬於善種木石等麤強喻諸惡種也。言現作種種幻化事業者總明幻事。由草葉等諸幻事起由善惡種生諸果也。
  所謂象身馬身車身步身末尼真珠瑠璃螺貝璧玉珊瑚種種財穀庫藏等身。
  第二別明幻事。謂上總標現作種種幻化事業而不別釋故今別釋。真諦釋云。四兵譬因緣珠等喻果。由四兵故能為珠等。或可四兵喻有情類。末尼等者喻非情類。總釋意云。賴耶幻師七識弟子住四識住積集種種名言等種而生三界五趣四生情非情等種種諸果。地前迷者執有真實有為無為種種諸法。地上悟者覺知如幻無實諸法。而諸教中說業為幻師四聖諦等為四衢者。凡論幻師有其三種。一能造幻故名為幻師即惑業等。二者如幻故名為幻師即是菩薩。三造幻主故名為幻師即八識也。今依第三。或可亦取惑業。或可通說三種。義亦無失也。其四衢道亦有三義。一除惑四道即是四諦。二初學所觀道即四念處。三幻主所住道即四識住。今依第三。或可通取義亦無失。
  若諸眾生愚癡頑鈍惡慧種類無所知曉。
  自下第二愚者執實喻。於中有五一明能執人二顯所執境三正辨起執四依執起說五勸彼重觀。此即第一明能執人。謂諸愚夫五蘊假者。真諦記云。愚癡凡夫者嬰兒凡夫即是闡提。惡慧種類者聰明凡夫即是外道能起見者。今解愚癡者出無明體。頑鈍者顯癡用也。此即起執本也。惡慧出執體性即是諸見。無所知曉者惡慧用也。此明由癡執為實有有為無為也。
  於草葉木瓦礫等上諸幻化事。
  第二辨所執境。謂草葉等喻善惡業。諸幻化事喻業所感或識所變種種諸事。
  見已聞已作如是念此所見者實有象身實有馬身車身步身末尼真珠瑠璃螺貝璧玉珊瑚種種財穀庫藏等身。
  第三正明起執。謂由無明起分別見執實有象等。真諦記云。見已者謂自見即是幻師喻聰明凡夫。聞已謂從他聞即是弟子喻愚癡凡夫。
  如其所見如其所聞堅固執著隨起言說唯此諦實。餘皆愚妄。
  第四因執起說。謂不知幻故執為實有。餘人云不是實者皆是愚人及以妄語。
  彼於後時應更觀察。
  第五勸彼更觀。由彼頑鈍不知是幻執為實有。於後幻滅更審觀察乃知非實。
  若有眾生非愚非鈍善慧種類有所知曉。
  自下第三悟者覺妄喻。有其五段翻上應知。一能悟人二所悟境三正明覺悟四因悟起說五勸不重觀。此即第一明能悟人文有三節。一若有眾生者辨能悟人謂地前菩薩。或可地上菩薩五蘊假者。二非愚非鈍者起悟近緣。謂無癡善根。三善慧種類有所知曉者正明悟體以慧為性。此喻地前加行位中分證能取所取空性。或可地上了知勝義無二之理名知曉也。
  於草葉木瓦礫等上諸幻化事。
  第二明所悟境。如文可知。
  見已聞已作如是念此所見者無實象身無實馬身車身步身末尼真珠瑠璃螺貝璧玉珊瑚種種財穀庫藏等身。
  第三正明覺悟於中有二初明實境非有後然有下明假境非無。此即第一實境非有。如文可知。
  然有幻狀迷惑眼事。於中發起大象身想或大象身差別之想乃至發起種種財庫藏等想或彼種類差別之想。
  第二明假境非無文有二節。初言然有幻狀迷惑眼事者正明似境非無。後於中下示迷惑之相。此即初也。然此幻狀諸宗不同。薩婆多宗順正理云如變化色由定力故雖是化色而是實色是眼識境。如是由幻術力似幻相起能發眼識。彼宗自說一切諸心皆緣有境。依經部宗幻象馬等皆無有體緣幻之心緣無境起。故知彼宗緣無亦生心也。今依大乘自有兩說。一依龍猛宗。意同經部緣無亦得生心。故智度論云五識皆不可誑。故知彼宗眼等五識唯緣實境。第六意識容許緣無。依彌勒宗無實象等而有似象相分現前用此影像色為所緣境。又此幻象喻自有二義。一依大般若等幻等十喻喻於空義。二依阿毗達磨經及攝大乘八喻顯依他似有非實。此經亦爾用似義喻依他起。言於中發起大象身想等者示迷惑相。於中有二。初大象身想者迷象自性總辨象體名為自相。於中大小或青白等名差別相。是故迷者起二種想。言乃至等者類釋馬等總別二想準上應知。
  不如所見不如所聞堅固執著隨起言說唯此諦實餘皆愚妄。為欲表知如是義故亦於此中隨起言說。
  第四因悟起說有其二義。一由智力悟境非實不起實言。二為欲下由智力故悟境是假隨起言說。
  彼於後時不須觀察。
  第五勸不重觀。謂由智力如實知故。
  如是若有眾生是愚夫類是異生類未得諸聖出世間慧。
  自下第二舉法同喻於中有二初明迷者執實後若有下辨悟者覺妄。前中有五一明能執人二明於境不了三正明起執四因執起說五勸彼重觀。此即第一合能執人。言如是者舉法如喻故言如是。此能執人有其三名。一名眾生二名愚夫三名異生。言眾生者略有二義。一者眾多法生故名眾生。故智度論第三十云言眾生者於五眾十二入十八界六眾十二緣等眾多法中假名眾生。大乘同性經證契經梁攝論第十四大意亦同。二者受多生故名曰眾生。故般若燈論云謂有情者數數受生故名眾生。又真諦般若疏云以前生後生生不絕故名眾生。若爾亦有前後滅義應名眾滅。答非一例生成眾生滅非成故。廣說如彼。言愚夫者。愚謂愚癡夫謂士夫有愚之夫故名愚夫。若依廣百論愚夫即是異生。故彼論云諸異生者說名愚夫。又第一云隨所有見皆無諦實智不清白故名愚夫。言異生者。依大婆沙四十五云問何名異生。答一切聖者皆名同生此異於彼故名異生。問若爾聖者異異生故應名異生。答一切聖者同會真理同見同欲故名同生異生不爾可厭賤故立異生名不應為難。大德說曰異於正法及毗奈耶而受生故名為異生。廣說如彼。此意說云。諸異生類未得三乘無漏聖道或可未得初地已上諸聖道故起實有執。
  於一切法離言法性不能了知。
  第二於境不了。言於一切法離言法性者即是一切有為無為諸法自相離名言故。或可有為無為無二真如名為離言於此法性不能了知。
  彼於一切有為無為見已聞已作如是念此所得者決定實有有為無為。
  第三正明起執。謂諸愚夫以不了知法性理故於有為等執為實有如執象等。
  如其所見如其所聞堅固執著隨起言說唯此諦實餘皆癡妄。
  第四隨執起說。準上應知。
  彼於後時應更觀察。
  第五勸彼重觀。以未能覺非實義故。
  若有眾生非愚夫類已見聖諦已得諸聖出世間慧。
  自下第二辨其悟者覺境非實。於中有五一明悟人二明覺境三明覺相四明起說五勸不重觀。此即第一明能悟人。言若有眾生非愚夫類者簡異地前愚夫異生。已見聖諦已得諸聖出世間慧者正出覺體。已見勝義真如聖諦。或可已見四諦真如。已得諸聖出世間慧者即是正體後得無漏聖智。依成唯識二復次釋出世間智唯是正體。初約一義後明二義。故第九云斷世間故名出世間。二取隨眠是世間本。唯此能斷獨得出名。或出世名依二義立謂體無漏及證真如。此智具斯二種義故獨名出世。餘智則不然。即十地中無分別智。
  於一切法離言法性如實了知。
  第二如實覺境。已得出世無漏智故。
  彼於一切有為無為見已聞已作如是念此所得者決定無實有為無為。
  第三正明覺悟。於中有二初覺實境非有後然有下悟假境非無。此即初也。若依真諦師如前所說三種義故一切有為及無為法皆非實有。若依大唐三藏約此執性以顯非實。
  然有分別所起行相猶如幻事迷惑覺慧於中發起為無為想或為無為差別之想。
  第二明假境非無文有兩節。初明假境非無後於中下明其假境自性差別。言行相者。行謂見分能緣行解。相即相分。有為無為此明依他相分所攝有為無為假有非無猶如幻事。後於中發起等者明其假境自性差別二種相也。言為無為想者出自性想緣自性故。或謂為無為差別之想者辨差別想緣差別故。
  不如所見不如所聞堅固執著隨起言說唯此諦實餘皆癡妄。為欲表知如是義故亦於此中隨起言說。
  第四依境起說。準上應知。
  彼於後時不須觀察。
  第五勸不重觀。已了知故。
  如是善男子。彼諸聖者於此事中以聖智聖見離名言故現正等覺。即於如是離言法性為欲令他現等覺故假立名相謂之有為謂之無為。
  此即第三結通外難。難及通意尋上可知。
  解深密經疏卷第六

  解深密經疏卷第七
  唐西明寺沙門圓測撰
  就無二相文別有二初長行廣釋後以頌略說。廣釋已訖。自下第二以頌略說。於中有二初總標頌意後以頌正說。
  爾時解甚深義密意菩薩摩訶薩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日。
  此即初也。密意菩薩為欲重宣無二義故說此頌也。言重宣者。真諦釋云有其四句。一義重文不重如說瞿名目九義等。二文重義不重如說帝釋有千名等。三文義俱不重如說人天等。四文義俱重如以結頌重頌前義。今依第四故說重言。舊人相傳但說三句略下不說。此第三一句。又釋十二部經頌有二種一者應頌二者諷頌。故雜集論第十一云應頌者即諸經中或以頌重頌又不了義經應更頌釋故名應頌。諷頌者謂諸經中以句宣說或以二句或三或四或五或六。今依應頌故說重言。所言頌者。深密解節皆說偈言。舊來諸師自有兩釋。一云偈者梵音伽陀此云重頌而翻譯者為存略故。或音訛故但言偈也。一云偈者此即漢語竭也盡也四句成頌攝義同盡故言偈也。不爾梵音正是伽陀即應言伽不應名偈。雖有兩釋前說為正。西方諸國語音不同中印度國名為伽陀餘處名伽他乃至于闐國名為偈他。譯家略故但言偈也。然說偈意依真諦略有六意。一為忘失二為晚來三為易受易持四為二智利鈍不同五為眾生意樂不等六顯能說之人善巧方便故。真諦疏云。為有聽眾散亂異緣忘失前義欲令更得故說偈頌。又為晚來不及聞者欲令得聞故有偈頌。又為易受易持故說經及偈若但說偈不說經者則理細難受若但說經不說偈者則義散難持為易受易持故具說經偈。又為利益二種智人具說經偈一分別智人此人根鈍若為略說不廣分別不能得義為利此人故廣說經二者開智人神根利故略說義相自能分別得具足解如舍利弗正聞一義十重分別若其廣說不利此人為利鈍二人具說經偈也。又眾生有二種一者樂說由慈悲力多故二者樂行由心寂靜故為利此兩人故說經偈。又顯能說之人最為善巧廣而能略略能廣故所說正法最為當中隨廣略說皆能利鈍不相違故具說經偈也。依成實論第二卷中說偈有六意。依十住婆沙有一意。恐繁不述。
  佛說離言無二義甚深非愚之所行。愚夫於此癡所惑樂著二依言戲論彼或不定或邪定流轉極長生死苦復違如是正智論當生牛羊等類中。
  第二以頌略說。有其二頌分之為二。初有半頌歎理甚深謂佛所說離言無二兩種真如極甚深故非愚境界。後一頌半顯執過失。於中有三初有兩句能生戲論失次有兩句流轉生死失後有二句當生惡趣失。
  言愚夫於此癡所惑樂著二依言戲論者此即第一能生戲論失。二依即是有為無為八種戲論所依處故。言戲論者八種妄想。此中意說愚夫於此無二離言境中癡所惑故樂著有為無為二種法上八種戲論。八種戲論如瑜伽論三十六說。彼云又諸愚夫由於如是所顯真如不了知故從是因緣八分別轉能生三事能起一切有情世間及器世間。八分別者一者自性於一切法分別自性如色聲等。二者差別謂即於彼分別可見不可見等。三者總執謂即於彼色聲等上計我有情舍軍林等。四我分別。五者我所分別於諸有漏有取法上即計為我或計我所。六愛分別。七者非愛。八俱相違如其次第於妙非妙及俱離事所生分別。大唐三藏云。八種分別皆以無覆無記異熟生慧為其自性。或可尋伺以為自性。生三事者。初三分別能生戲論所依緣事六根六境。次二分別能生我見及以我慢。後三分別如次能生貪瞋癡。當知此中所依緣事為所依故生我見慢見慢為依生貪瞋癡。由此三事能現有情及器世間流轉品法。此中意引顯揚三無性論。
  言彼或不定或邪定流轉極長生死苦者此二句顯流轉生死失。謂彼愚夫愚癡力故便於三種有情聚中或在不定聚或在邪定聚流轉極長分段生死三聚之處。然此三聚諸說不同。薩婆多宗自有兩說。一依集異門論。有三聚眾生。一邪性定聚謂成就五無間業二正性定聚謂成就學無學法三不定聚謂唯成就餘有漏法及無為法。是名三聚之性。界者邪性定聚一界少分謂欲界。正性定聚三界少分。不定聚亦爾。趣者邪性定聚一趣少分謂人。正性定聚二趣少分謂人天。不定聚三趣全謂地獄傍生餓鬼二趣少分謂人天。二依施設足論。邪性定聚謂五無間業若彼因若彼果彼等流彼異熟及成就彼法補特伽羅。正性定聚謂學無學法若彼因彼果彼等流及成就彼補特伽羅。不定聚謂諸餘法若彼因彼果彼等流彼異熟及成就彼補特伽羅。是名三聚之性。界者如前。趣者邪性定聚二趣少分謂地獄人。正性定聚亦二趣少分謂人天。不定聚二趣全謂傍生餓鬼三趣少分謂地獄人天。依經部宗。如婆沙論百八十六云譬喻者說無間地獄乃至有頂皆有三聚。彼說般涅槃法名正性定聚不般涅槃法名邪性定聚不決定聚者名不定聚。若廣分別如大婆沙百八十六等。今依大乘略有十門。且依十地論判十地經五門三聚。經曰是菩薩如實知眾生三聚。一正定相邪定相離此二不定相。二正見正定相邪見邪定相離此二不定相。三五逆邪定相五根正定相離此二不定相。四八邪邪定相正位正定相更不作故離此二不定相。五妒吝惡行不轉邪定相修行無上聖道正定相離此二不定相皆如實知。佛子。菩薩隨順如是智名為安住菩薩善慧地。十地論第十一云論曰眾生三聚行稠林差別五種。一有涅槃法無涅槃法三乘中一向定差別如經是菩薩如實知眾生三聚正定相邪定相離此二不定相故。二善行惡行因差別如經正見正定相邪見邪定相離此二不定相故。三惡道善道因差別如經五逆邪定相五根正定相離此二不定相故。四外道聲聞因差別如經八邪邪定相正位正定相更不作故離此二不定相故。五菩薩差別示現如經妒吝惡行不轉邪定相修行無上聖道正定相離此二不定相皆如實知故。捨可化眾生名妒。不施他財名吝。過能生他苦惡行不轉。菩薩波羅蜜相違邪定菩薩。是名法師方便成就智。復有五門。一業惑趣寂。如瑜伽論第一百云邪性定法聚者謂無間業及斷善根正性定法聚者謂學無學所有諸法不定法聚者餘非學非無學法。智度論第四十五意同瑜伽。二斷不斷倒門。如智度論八十四云為破顛倒分別有三能破顛倒名為正定必不能破名為邪定有緣。破無緣不破名為不定。具說如彼。三堪不堪任門。如大菩薩藏經第五卷。云何正定聚由因力先世方便開智利根之所生故若諸如來為說不說堪任法器若為說法速得解脫。云何不定聚由外緣力如法教授可得解脫不得如法教授教誡不得解脫為如是等得義利故諸佛世尊出興於世。云何邪定聚謂有情性煩惱所蔽不修淨業識性薄弱愚癡深厚住邪見網非正法器若使如來為說不說終不堪任證於解脫。具如彼經。四著有無等門。如無上依經彼第一云。世間中有三品眾生一者著有二者著無三者不著有無。著有者復有二種一者背涅槃道無涅槃性不求涅槃願樂生死二者於我法中不生渴仰誹謗大乘乃至廣說。著斷無者亦有二種一者行無方便二者行有方便。行無方便復有二人一者在佛法外九十六種異學外道二者在佛法中能生信心堅著我見不愛正理我說此人同彼外道。復有增上慢人在正法中觀空生於有無二見是真空者直向無上菩提一道淨解脫門如來顯了開示正說於中生空見我說不可治若有人執我見如須彌山大我不驚怪亦不毀呰增上慢人執著空見如一毛髮作十六分我不許可。行有方便亦有二人一聲聞乘二緣覺乘。不著有無者最上利根修行大乘是人不著生死如闡提不行無方便如外道不行有方便如二乘。具說如彼云。阿難若人貪著三有誹謗大乘名一闡提墮邪定聚若人著無行無方便墮不定聚復有著無行有方便不著有無行平等道名正定聚。五可不可治門。如央掘魔羅經第二卷爾時大目犍連以偈問言云何世間病分別說三種或有醫治差或不得醫治或復有病人雖得醫不差是故諸病人分別有三種。爾時央掘魔羅以偈答言是義則不爾不應說三種可治不可治唯二無有三若作三分別亦是聲聞乘若諸聲聞乘佛說蚊蚋乘以彼無智故分別有三種所言邪定者謂彼一闡提正定謂如來菩薩及二乘。釋義差別義如別章。
  言復違如是正智論當生牛羊等類中者此後有二句明能生惡趣失。謂彼愚夫非但違於無二真義復違如是正智及論正智即是證無二智。論謂言論即說無二聖教言論。由此復違正智論等當生牛等諸惡趣中也。
  自下第二釋超過尋思所行相。於中有二初長行廣釋後以頌略說。就長行中復分為六一菩薩問二爾時下世尊略答三何以故者菩薩徵問四我說下如來廣說五法涌當知下喻說六如是法涌下舉法同喻或可結答。或可有六一問二答三徵四釋五喻六合。依真諦記。一菩薩問二如來正說三譬說四合結五偈頌。就初請中文別有三。初標有所請次陳所請事後正陳所念。
  爾時法涌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
  此即初也。言爾時者發問時也。法涌菩薩等者辨問答也。解節深密皆云曇無竭。依智度論名為法盛。故九十七云問曇無竭菩薩因緣云何。答鬱伽陀秦言盛達磨秦言法。謂此菩薩在眾香城隨意說法令諸眾生廣種善根故名法盛。真諦記云。曇無竭菩薩若存天笠正語應云檀蘭無竭多此云法上。然此菩薩住居八地依法身上起故名法上。具說如彼。一云曇者梵音此云法也。言無竭者此即漢語。胡漢並陳故云曇無竭。大唐三藏翻為法涌。菩薩法辯用而無竭猶如涌泉。法喻雙舉故名法涌。
  從此東方過七十二殑伽沙等世界有世界名具大名稱。是中如來號廣大。稱。我於先日從彼佛土發來至此。
  自下第二陳所請事。此意說言外道聚集論勝義諦竟不能決故知勝義超尋思境。於中有四。一陳往來處二見其聚集三諍論不決四顯不決相。此即第一陳往來處文有兩節。初言從此等者顯其往處。後云我於等者辨其來處。此明法涌從此世界往彼名稱世界助化眾生。問。從此乃至發來至此者說何處所名為此耶。答。有三說。一云此者娑訶世界故。解節云從此娑訶世界向東最遠。真諦記云。娑訶世界者娑訶是梵王名此云能忍。此人見他勝事常生隨喜不超嫉妒能忍許他有勝德事故名為忍非關忍辱說名忍也。由此娑訶領千世界即是千界主從主立名號曰娑訶也。一云從此者從此十八圓滿淨土也。是故二本經中皆無娑訶之言也。問。若爾淨土即無日月如何說言我從先日從彼處發。解云。約餘世界日月而說。一云如佛地論如實義者從此住處自有二種一者淨土二者穢土。由此義故通說兩處名為此也。所以如是諸本異者譯家別故。或可梵本有此差別。言殑伽者舊云恆河也。此是神名。(勘西域傳)問。如何諸經但言恆河不說餘河。答。如智度論第七卷說。彼云問曰閻浮提中種種大河亦有過恆河者何以常言恆河沙等。答曰恆河沙多餘河不爾。復次是恆河是佛生處遊行處弟子眼見故以為喻。復次閻浮提雪山中有阿耨達池出四大河東方象頭出恆河入東海南方牛頭出辛頭河入南海西方馬頭出婆叉河入西海北方師子頭出私陀河入北海是四河中恆河最大四遠諸人經書皆以恆河為福德吉河若入中洗者諸罪垢惡皆悉除盡以人敬事此河皆共識知故以恆河沙為喻。復次餘河名字喜轉此恆河世世不轉以是故以恆河沙為喻不取餘河。問曰。恆河中沙為有幾許。答曰。一切算數所不能知唯有諸佛及法身菩薩能知其數。佛及法身菩薩一切閻浮提中微麈生滅多少皆能數知何況恆河沙。如佛在祗桓外林中樹下坐有一婆羅門來到佛所問佛此林有幾許葉。佛即便答有若干數。婆羅門心疑誰證知者婆羅門去至一樹邊取少樹葉藏還問佛定有幾葉。佛即答云少若干葉如其所取語之。婆羅門知已心大敬信求出家後得阿羅漢道。以是故知佛能知恆河沙數。又金剛仙論云。恆河沙者從清涼池出入於東海長八萬四千由旬廣四十里或有廣十里處。以從沙山中過故有流沙色白水亦同白色狀如乳出河即清。此沙極深若象馬車乘入者皆沒。又天竺國皆見此河引此為喻。所以能到遠世界者。真諦記云。神通有三。一者舉身如鳥飛空由定功能單身遠至恆須神通攝持若忘不攝身即退落故名舉身。三中下品。二如意神通隨聖意欲轉遠令近轉近令遠或內或外若內轉者世界不促但身能遠至若外轉者身不遠至但促遠世界令其在近轉步則著此即中品。三心速疾通此通最勝八地已上獨所能得令身輕捷至已成滿止於一心即便至彼故令菩薩以心速通往彼世界。若依俱舍第二十七及順正理意勢神通唯佛所有。故順正理七十六云行有三種。一者運身。謂乘空行猶如飛鳥。(俱舍亦同)二者勝解。謂極遠方作近思惟便能速至。(上同俱舍已下不同。)若於極遠色究竟天作近思惟即便能至。本無去無來何謂速行。此實亦行但由近解。行極速故得勝解名。或世尊言靜慮境界不思議故唯佛能了。(已上正理)三者意勢。謂極遠方舉心緣時身即能至此勢如意得意勢如。(上同俱舍)如心取境頃至色究竟故。(已上正理)於此三中意勢唯佛。運身勝解亦通餘乘。謂我世尊神通迅速隨方遠近舉心即至由此世尊作如是說諸佛境界不可思議。(上同俱舍)如日舒光。蘊流亦爾。能頓至遠故說為行。若謂不然此沒彼出中間既斷行義應無。或佛威神不思議故舉心即至不可測量。故意勢行唯世尊有。勝解兼餘聖。運身并異生。今依大乘。大智度論法用少異。故第五云如意有三一者能到二轉變自在三聖如意。能到有四一者身能飛行如鳥無礙(當正理初行也)。二者移遠令近不往而到三者此沒彼出(此二即當正理第二。)四者一念能至。(當正理第二。)轉變自在者大能作小小能作大一能作多多能作一種種諸物皆能轉變。外道轉變極久不過七日佛及弟子轉變自在無有久近。聖如意者外六麈不可愛不淨物能觀令淨可愛淨物觀令不淨是聖如意法唯佛獨有。大智度論第三云。問如經說彈指頃有六十念若一念中能至一方恆河沙等世界尚不可信何況十方恆河沙等世界時少而所到處多。答曰經說五事不可思議所謂眾生多少。業果報。坐禪人力。諸龍力。諸佛力。於五不可思議中佛力最不可思議。菩薩入深禪定生不可思議神通故一念中悉到十方諸佛世界。如說四種神通中唯佛菩薩有如意疾遍神通。
  我於彼佛土曾見一處有七萬七千外道并其師首同一會坐。
  第二見其聚集。為欲思量故一會坐。
  為思諸法勝義諦相。彼共思議稱量觀察遍尋求時於一切法勝義諦相竟不能得。
  第三諍論不決。真諦記云。夫論立義有其三義一者現量二依比量三聖言量。為思諸法勝義諦相於彼思議即是外道所說現量。言稱量者即是比量。言觀察者是聖言量。如四韋陀論等。依此三量遍尋求時於勝義諦竟不能得。又解。立義有其三義。一者立義即是立宗。二者證義即是辨因。三者立喻是同法喻。言思議者即是立宗。稱量即是立因。觀察是喻。依此三種遍尋求時不得勝義。若廣分別如真諦記云。依真諦記十四五紙。恐繁不述。
  唯除種種意解別異意解變異意解互相違背。共興諍論口出矛●(矛+贊)更相●(矛+贊)刺。既惱壞已各各離散。
  第四顯示決相。文有三節。初明意業相違。次共興下口業違諍。後既惱壞下顯身業乖違。言唯除種種等者是名意業相違謂諸外道種種推求意不能得真勝義諦。唯除謬執三種意解謂一種種意解二別異意解三變異意解。(依解節經但言起種種執不言三種。依深密經生異異意異異見異異執著。)然三意解諸說不同。一云種種意解者即用種種諸法以為勝義無別真如故名種種意解。別異意解者離諸法外別有勝義與一切法決定別異故言別異意解。言變異者理實勝義無有變異而言變異非謂常住故言變異。一云初句是總後二是別。釋義如上。一云三種義無差別。眾計非一故言種種。意趣各別故言別異。展轉異計無決定相故言變異。意業乖諍如上已說。次明語業口出矛●(矛+贊)。後明身業更相惱壞。故解節經云由口刀杖互相傷毀便各分散。又瑜伽論九十七云。是諸外道薩迦耶見以為根本種種見趣意各別故彼此展轉互相違戾。遍於一切四聖諦中尚無有能施設其教況當覺悟。
  世尊。我於爾時竊作是念如來出世甚奇希有。由出世故乃於如是超過一切尋思所行勝義諦相亦有通達作證可得。說是語已。
  第三陳已所念。謂彼菩薩見諸外道尋思不決便知勝義超尋思境。便竊作念讚佛希有。由佛出世善方便說亦有令他作證可得。
  爾時世尊告法涌菩薩摩訶薩日。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我於超過一切尋思勝義諦相現正等覺。現等覺已為他宣說顯現開解施設照了。
  第二依問略答。文有三節。初爾時等者說之由序。次善男子等者贊請順理文義俱順。或可俱順自他二利是故重言如是如是。依大品經帝釋贊言供養般若功德無量佛言如是如是龍樹釋云恐疑帝釋非一切智所說或錯故佛印可所說重言如是如是。此經亦爾。下文所說皆應準此。後我於超過者作問略答。於勝義諦現成等覺亦為他說。
  何以故。
  第三菩薩徵詰。以何義故超尋思境。
  自下第四依問廣釋。以五相釋超尋思境即分為五。一內自所證二無相所行三不可言說四絕諸表示五息諸諍論。例有兩段先釋後結。
  我說勝義是諸聖者內自所證。尋思所行是諸異生展轉所證。
  就內自所證文別有二初釋後結。此即釋也。謂諸聖者無分別智緣真如境內證自體。然此內證諸說不同。一云一切根本後得內證真如而不變影。以無漏智緣真如故。一云根本及後得智皆能變影而非親證。不爾唯識理不成故。一云正智親證自體不變而緣如自證分無別相分。後所得智變影而緣以分別故。若不爾者圓鏡智等緣真如境正體後得應無差別。雖有三說大唐三藏及護法宗後說為正。若廣分別如成唯識第九卷釋及佛地論第三卷說。尋思所行即是異生依他言說非內所證故言展轉。問。解節深密皆作是言過覺觀境。此本即云過尋思境。如何會釋。答有兩釋。一云舊諸經論皆云覺觀。大唐三藏翻為尋伺。尋謂尋求伺即伺察。如瑜伽論等一一皆用思慧為體。而此經言名尋思者通說尋伺皆名尋思皆有推求思量義故。然此尋伺諸說不同。薩婆多宗離心以外別有心所實有體性。始從欲界至初靜慮一切心中皆有尋伺。中間靜慮無尋有伺。第二靜慮以上諸地皆名無尋無伺。通於六識有漏無漏。若廣分別如俱舍等。依經部宗離心已外無別自性。亦非一心尋伺俱起。故成實論覺觀品云有說覺觀在一心者此事不然。解云。經部大同大乘。然差別者成實論宗以心為體。依大乘宗思慧為體。又經部宗三地別者。如大毗婆沙欲界乃至有頂地具有尋伺。而說三地有差別者。欲界初定一切善染無覆無記靜慮中間乃至有頂染污心等名有尋有伺地。靜慮中間善及無覆無記心等名無尋唯伺地。第二靜慮乃至有頂善及無覆無記等名無尋無伺地。今依大乘。如成唯識第七尋謂尋求令心恖遽於意言境麤轉為性伺謂伺察令心恖遽於意言境細轉為性。此二俱以安不安住身心分位所依為業並用思慧一分為體。非一剎那二法相應一類麤細前後異故。若廣分別如瑜伽顯揚成唯識等。三地別者。大唐三藏云。瑜伽論意自性離欲建立三地。謂欲界乃至初靜慮中諸有為法未能遠離自性欲故名有尋伺。中間靜慮諸有為法已離下地自性欲故名無尋唯伺地。第二靜慮已上乃至非想諸有為法已離尋伺自性欲故名無尋無伺地。若廣分別如瑜伽釋論第一卷說。今此所說超尋思者依此尋伺而說。一云此中尋思即用三界有漏心心所法以為尋思。即五法中分別所攝。然尋思言自有兩種。一者四尋思用慧為體推求名等未決定故。二者此中所說尋思即用三界有漏心等。故今但言尋思不名尋伺。
  是故法涌。由此道理當知勝義超過一切尋思境相。
  第二結文可知。
  法涌。我說勝義無相所行。尋思但行有相境界。
  第二無相所行。先釋後結。此即釋也。解節經云我說真實非相行處。真諦記云。相行處者謂十八界。相即六麈行即六識處即六根。此根塵識但覺觀境。真如非覺觀境是故非十八界攝。今唐本云無相所行。然此無相諸說不同。一云能觀無分別智名為無相遠離能取所取相故。若依此說無相觀智之所行故名無相所行是依主釋。一云無相即是真如涅槃。此是無相三昧所行。俱舍佛地第一皆作是說。無十相故名為無相謂五境男女及生老無常。若依此釋無相即是智所行故名無相所行是六釋中持業釋也。一云平等真如法性離諸相故名為無相。如無量義經說無量義者從一法生其一法者即無相也如是無相無相不相不相無相名為實相。諸處所說真如無相依此而說。又廣百論云又真空理離有無等一切法相故名無相。又瑜伽七十三云。問如是五事當知幾種取所行義。答略有三種一有言有相取所行義二無言有相取所行義三無言無相取所行義。此中最初是言說隨覺者取所行境第二是言說隨眠者取所行境第三是於言說離隨眠者取所行境。又初二是世俗諦取最後是勝義諦取。又廣百論釋云。初於名言能有覺悟次於名言雖有隨眠而無覺悟後於名言隨眠覺悟一切永無。初二緣世俗後一緣勝義。復有永離言說後所得心通緣二諦。問。大般若等云蘊界處等乃至菩提皆無所得即是無相。此說何義。解云。經意所說不同。依清辨宗通約三性說無所得。護法等宗唯違所執。無自性品當廣分別。尋思但行有相境者。尋思即用分別為體是故不證無相真如。
  是故法涌。由是道理當知勝義超過一切尋思境相。
  第二結文可知。
  法涌我說勝義不可言說。尋思但行言說境界。
  第三不可言說相。謂真如勝義遠離有為無為等故。然不可說依諸聖教乃有多種。一非四藏故名不可說。如犢子部立五法藏謂三世無為及不可說法藏。不可說法藏即真我也。不可說為三世無為及不可說。成唯識論比量破云。汝說真我不可說為是我非我不可說為有為無故猶如空華。二離損益等名不可說。如薩婆多宗。如大婆沙第十五說若可說者說火應燒舌說食應除飢。廣說如彼。三依大乘略有四義。一離損益等名不可說。如智度論說火應燒舌同薩婆多。二現量境故名不可說。如理門論一切諸法皆有二相一者自相現量所得不可言說二共相比量所得即可言說。由斯道理諸聖言量比量所攝諸法自相不可說也。問。說諸法言為是表詮為遮詮耶。大唐三藏總相判云。諸部皆云說諸法言多是表詮。但比量中異法喻言唯是遮詮。大乘亦爾。入正理論同法喻云謂若所作見彼無常譬如瓶等。異法喻云謂若是常見非所作如虛空等。此中常言表非無常非所作言表無所作。故知異喻皆是遮詮。又掌珍論第一卷云為遮異品立異法喻異品無故遮義已成。又第二云又遮詮言遮止為勝遮所遮已功能即盡無能更表所詮差別。今依大乘一切言說皆是遮詮。故理門論云喻有二種同法異法前是遮詮後唯止濫。具說如彼。解云。此簡二喻差別前是同喻後是異喻。諸法自相不可言說若詮共相要遮餘法。如說青言遮非青等。又廣百論第九卷云。我諸所說皆是遮言。(標宗。)遮謂遮他生滅等執。無生非滅。唯為遮生。無滅非生。但為遮滅。(正釋。)非斷常等類此應知。(類釋。)雖涅槃時生滅斷滅。此方便說是假非真。如說天中有常樂等是隨俗說非稱實言。(釋通伏難。)應以前說諸句文詞隨其所應破諸妄執。我等皆妄誰復為真。謂畢竟空心言路絕分別戲論皆不能行唯諸聖賢內智所證。(示正道理。)三名義相對互為客故不可言說。如攝大乘第五云復次云何得知如依他起自性遍計所執自性顯現而非稱體。由名前覺無稱體相違故由名有眾多多體相違故由名不決定雜體相違故。廣分別如世親及無性釋三無性論及瑜伽菩薩地具說如彼。四一切法無所得故不可言說。故金剛般若等云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何以故一切聖人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又無垢稱經不二法門有諸菩薩隨所了知各別說已同時發問妙吉祥言云何菩薩名為悟入不二法門。妙吉祥告諸菩薩汝等所言雖皆是無二如我意者汝等所說猶名為二若諸菩薩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表無示離諸戲論絕諸分別是為悟入不二法門。時妙吉祥復問無垢稱言我等隨意各別說已仁者當說。無垢稱默然無說。具說如彼。肇師釋云。此品有三分初諸菩薩以言說明不二次文殊遣言明不二後維摩詰杜默明不二。言說明不二者示藉教以生解依言以通理遣言明不二者示雖由言以通理著言則乖宗。杜默明不二者示心寂則會真有心則墮二。復次諸菩薩依法明不二文殊依理明不二維摩無依明不二。依法者除教依觀。依理者捨觀依空。無依者捨空而滅觀。此是入道深淺不同。如上所說四種義中。有說此經依第四義一切諸法不可得故。有說如攝大乘名義互為客等故名不可說。是故瑜伽七十三云。問如是五事為攝一切法為不如是耶。答曰如是。問彼一切法以何為性。答諸法性不可說。問。云何應觀彼諸法相。答如幻事相非全無有乃至唯有名相可得無有自性差別云。問。不可言中不可言言既現可得是故法性不可言說不應道理。答。正立宗時不可言言亦已遮遣。為令覺知如是義故方便施設譬喻等言。問。一切法不可言說如何世尊為他宣說。答。如瑜伽三十六說。若不起言說則不能為他說一切法離言自性他亦不聞若無有聞即不能知此一切法離言自性。為欲令他聞知諸法離言自性是故於此離言自性而起言說。問。一切言說皆依尋伺不。答。諸說不同。親光師說八地已上不依尋伺而起言說以諸尋伺唯有漏故。護法說云十地菩薩必假尋伺而起言說。復說尋伺亦通無漏後得智。問。無分別智現在前時能說法不。解云。說亦無妨。於一剎那二智並行於中無分別智非尋伺俱後所得智與尋伺俱起言說故。依智度論第十七云菩薩常入禪定攝心不動不生覺觀亦能說法。廣說如彼。
  是故法涌。由此道理當知勝義超過一切尋思境相。
  第二結文應知。
  法涌。我說勝義絕諸表示。尋思但行表示境界。
  第四絕諸表示。先釋後結。此即釋也。解節經云復次法上我說真實絕於四事謂見聞覺知。一切覺觀緣四事起。解云四事即所見等。深密經中但云離諸言語而不說四事也。此明勝義離名等故非見聞等四種境界之所表示。所以者何見聞覺知皆是有漏戲論所攝勝義諦理非見聞等所取之境是故不可所見等事表示勝義。問。言說表示有何差別。答。非言所說非見聞等所表示境故有差別。見聞覺知具如別章。
  然此所說見聞覺知諸說不同。薩婆多宗依六根說。眼根名見耳根為聞三根名覺意根名知。故雜心論第一卷云若眼隨生見耳界隨生聞三界隨生覺意界隨生識。解云。六根名隨生者謂眼等根皆有隨根生識同分所攝。約同分根為見等體故約隨生以說見等。俱舍亦爾。故十六云何等名為所見相。頌曰由眼耳意識並餘三所證如次第名為所見聞知覺。廣說如彼。大婆沙一百二十一云。此中眼識所受名見耳識所受名聞三識所受名覺意識所受名知說四境故見聞覺知是根非識。然舉識者顯眼等根必由識助方能了境。以同分根能有作用非彼同分故。問。如何眼耳意三根各立為一。雜心釋云。彼三界以方便得離欲得修得神通性四支五支定果是故彼隨生各別建立。餘三隨生無彼相分故共建立一。廣如婆沙。問。如何鼻等三根合說為覺。答。雜心頌云境界唯無記覺心於中轉隨生三種識是則名為覺。俱舍十六香味觸三無記性故如死無覺故能證者偏立覺名。問。第六意根設不生識得成同分亦得成知。不爾羅漢最後念意應不成知。而雜心云意界隨生識者欲顯有識之根且說隨生。若細分別如順正理四十二依經部宗有其三釋。依成實論約三量等以辨見等。故第八八種語品云問見聞覺知有何差別。答曰有三種信見名現在信聞名信賢聖語知名比知覺名分別三種信慧。此三種慧或皆是實或皆顛倒。具如彼說。六識之心得現境界名之為現。故論說言見名現信。不現境界藉教而知說之為聞故論說言聞名信於賢聖之語。於彼不見不聞境界依前見聞譬度知者說之為知故論說言知名此知。前三心後重分別心名之為覺。云何分別。先因見已後重思惟起於見想或忘前見起不見想此則是其見後覺也。聞知後覺類亦可知。然此覺心非直從於見及知三心後起其亦從於不見不聞不知後生。先不見後忘不見生於見想此則是其不見後覺。不聞不知生覺例然。若依俱舍十六有二師說。一云有餘師說若是五根現所證境名為所見。若他傳說名為所聞。若運自心以種種理比度所許名為所覺。若意現證名為所知。於五境中一一容起見聞覺知四種言說。於第六境除見有三。具說如彼。此師意說。若是五根現量所證五境以分明故名為所見。若依教量從他傳說六境名為所聞。若依比量運自己心以種種理比度所許六境名為所覺。若意識依現量證六境名為所知。謂意識親從五識後起現量證五。若在定意識現量證法。或在定意現量六能通證六境。先軌範師作如是說。眼所現見名為所見。從他傳聞名為所聞。自運己心諸所思惟名為所覺。自內所受及自所證名為所知。解云。此師意說眼現量所見名為所見。所以唯眼名為見者色境顯現最分明故故眼唯見。若依教量從他傳聞六境名為所聞。若依比量自運己心諸所思惟名為所覺。又依現量耳鼻舌身自內所受四境及意根現量自內所證六境俱名所知。若依此釋。見唯在眼。聞覺唯意。知通耳鼻舌身意。於六境中色境容起四種聲等五境容起聞覺知三。
  今依大乘諸教不同。依智度論第四十云。眼識所知名為所見耳識所知名為所聞鼻舌身三識所知名為所覺意識所緣名為所知。具說如彼。依雜集論第一卷云。見聞覺知義者眼所受是見義耳所受是聞義自然思惟應如是如是是覺義自內所受是知義。又瑜伽第二卷云。云何四種言說謂依見聞覺知所有言說。依見言說者謂依眼故現見外色由此因緣為他宣說。依聞言說者謂從他聞由此因緣為他宣說。依覺言說者謂不見不聞但自然思惟稱量觀察由此因緣為他宣說。依知言說者謂各別於內所受所證所解所得由此因緣為他宣說。所言見者自有三釋。一云眼根名見。故云眼所受是見義。(意同薩婆多。)一云眼識名見。故瑜伽第二卷云謂依眼故現見外色而言眼所受是見義者識依眼故。一云眼相及識名見。故雜集云眼所受是見義。又瑜伽云謂依眼故現見外色。故知眼根及識以為見體。問。若爾如何雜集第二云。問為眼見色為識等耶答非眼見色亦非識等以一切法無作用故由有和合假立為見。又由六相眼於見色中最勝非識等是故說眼能見諸色。(六相如論。)問瑜伽五十六云約勝義道理非是眼等亦非彼識。何以故諸法自性眾緣生故剎那滅故無作用故。約世俗道理眼等最勝故可於彼假立見者。具如彼說。如何說言眼根及識二俱為見。答。為遮根識各別為見故言見等非根非識。非遮根識和合名見是故根識俱名為見。又解。見聞覺知中見與見色見不同故不相違也。若依智度論四法和合謂耳根耳識意識及聲和合名聞。具說如彼。所言聞者聞他所說聞思慧等以為自性。此即意識相應以聚心為自性。問。若爾如何瑜伽說聞為聖言量。答。聖言量自有二種。一聖者言教為聖言量此即聖言即量名聖言量是持業釋。二聞慧等名聖言量此即聖言之量故言聖言量是依主釋。瑜伽依此故說聞慧等為聖言量。若自運己心自然思惟比量意識以為覺性。若耳等四識及現量意識皆名為知。故瑜伽云依知言說者謂各別於內所受所證所觸所得。解云。耳識名所受。鼻舌二識名所證。身識名所觸。現量意識名所得。或可耳等四識並取其根。而雜集論但言自內所受是知義者攝所證等皆名內所受皆內現量受境同故。問。第七八識為見等不。答。據實為論第七末那非量攝故不立見等。第八賴耶唯現量故攝在知中。而大母經等且依六識故不說之。若依瑜伽約三量義以辨見等。故彼九十三云又即依止四種言說應知一切所依三量。若見若知二種言說是依現量若覺言說是依比量若聞言說依至教量。問。眼等根是現量不。若是現量如何理門論說此中現量謂無分別智若有正智於色等義離名種等。若非現量何故雜集說云眼所受是見義。瑜伽即云見是現量。答。此有兩解。一云根非現量現量依故。瑜伽等云色根現量。一云有二種。一是色根如瑜伽第十五云色根現量者謂五色根所行境界。二即心等如理門論故說眼等亦名現量。問。八地已上聞諸聖教第六意識即是定心如何不說是現量耶。解云。有其二義。一者現量得自相故。或聖言量量聖言故。問。若爾如何陳那菩薩但立二量謂現量比量。其聖言量比量所攝。解云。二菩薩宗其義不同故不可會。釋文云陳那菩薩云聖言量是比量者約聖教說故不相違。若依顯揚第十八言說差別約界分別。謂欲界中具有四種言說。色界無覺無推度故。無色界中一切無有。解云。於欲界中具有見等及四言說。於色界中據實應有微細推度而言無者約麤相說。無色界中無別三種尋即可知。論其知體據實亦有以微細故略而不說彼無言說義顯可知。
  是故法涌。由是道理當知勝義超過一切尋思境相。
  第二結文可知。
  法涌。我說勝義絕諸諍論。尋思但行諍論境界。
  自下第五絕諸諍論相。先釋後結。此即釋也。言諍論者謂我我所見於五蘊中執有真我。而是真如離我我所非我見等諍論煩惱所行之處故名絕諸諍論。真諦解云。鬬諍二種。一者在家於五麈境由思惟煩惱故起鬬諍。二出家人由相違所起諸見故生鬬諍。依俱舍論第一卷云有漏名取蘊亦說名有諍。長行釋云。煩惱名取蘊從取生故名取蘊如草糠火。或蘊屬取故名取蘊如帝王臣。或蘊生取故名取蘊如華果樹。此有漏法亦名有諍煩惱名諍觸動善品故損害自他故諍隨增故名為有諍猶如有漏。依大毗婆沙第一百七十九云。諍有三種一煩惱諍二蘊諍三鬬諍。煩惱諍者謂百八煩惱。蘊諍者謂死。鬬諍者謂諸有情互相陵辱言語相違。雜心第一意亦同此。依集論等以貪瞋癡為諍體性。故第二卷云。云何有諍幾是有諍為何義故觀有諍耶。謂依如是貪瞋癡故執持刀杖發起一切鬬訟違諍故彼自性故彼相屬故彼所縛故彼所隨故彼隨順故彼種類故是有諍義。乃至有漏有爾所量有諍亦爾。雜集第三亦同集論。然彼所說自性等者如有漏中說準即可知。漏自性者諸漏自性漏性合故名為有漏。漏相屬者謂漏共有心心法及眼等漏相應故漏所依故如其次第名有漏。漏所縛者謂有漏善法由漏勢力招後有故。漏所隨者謂餘地法亦為餘地諸漏麤重所隨逐故。漏隨順者謂順決擇分雖為煩惱麤重所隨然得建立為無漏性以背一切有順彼對治故。漏種類者謂阿羅漢有漏諸蘊前生煩惱所起故。五取蘊十五界十處全及三界二處少分是有漏謂除最後三界二處少分聖道眷屬及諸無為非有漏。或依瑜伽論一切煩惱皆名有諍。故第八云煩惱差別者多種差別應知謂結縛隨眠乃至有諍等。
  是故法涌。由此道理當知勝義超過一切尋思境相。
  第二結文可知。
  解深密經疏卷第七

  解深密經疏卷第八
  唐西明寺沙門圓測撰
  自下第五舉喻重釋有其五喻喻上五法。真諦三藏配五種樂以為五喻釋上五法。言五樂者一出家樂二遠離樂三寂靜樂四正覺樂五涅槃樂五樂次第者唯涅槃樂是最真實所餘四樂是方便。方便有四初出家樂是涅槃緣起由信根成次遠離樂是涅槃資糧由精進根成三寂靜樂是涅槃道依止即涅槃緣由定根成四正覺樂是涅槃正道由慧根成。念根通此四處皆識憶念故。由是四方便次第得涅槃常樂我淨。今解此經依瑜伽等無惱害樂所攝四樂開為五樂以釋此經。言四樂者一出家樂二遠離樂三寂靜樂四菩提樂。解云。第四菩提樂中開為二種一菩提樂二涅槃樂故瑜伽論三十八云二智二斷皆名菩提。善戒經地持論亦同瑜伽。又涅槃三十五云諸佛如來有二種樂一寂滅樂二覺知樂。今先辨五種樂義後方便釋文。五種樂義具如別章。
  法涌當知。譬如有人盡其壽量習辛苦味於蜜石蜜上妙美味不能尋思不能比度不能信解。
  就釋文中依五種樂喻上五相即分為五。一出家上味勝樂喻二遠離五欲妙樂喻三賢聖默然靜樂喻四滅諸表示寂樂喻五離諸諍論覺樂喻。此即第一出家上味勝樂喻。言譬如有人等者如人一生常食苦味於石蜜味不能尋思比度信解。在家亦爾久在生死恆習在世間憂苦麤味於出家樂妙梵行味不能尋思比度信解。故瑜伽云正信捨家趣於非家解脫樊籠居家迫迮種種大苦名出離樂。又涅槃云居家迫迮喻如牢獄一切煩惱由之而生出家寬曠猶如虛空一切善法由之增長。若在家不得盡壽淨修梵行我今應剃除寶髮出家修學無上菩提。又智度論第三卷云孔雀雖有色嚴身不如鴻雁能遠飛白衣雖有富貴力不如出家功德勝。然此出家自有二種。一形出家如上所說。二心出家。如維摩云雖為白衣奉持沙門清淨律行雖處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又彼復云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依成實論有其四句謂有僧威儀無僧德無僧威儀有僧德有僧威儀有僧德無僧威儀無僧德。尋思即可知。此喻意云。尋思比度信解世間三智但得有漏麤境之味未得出世三無漏根自內所證真如妙樂。真諦三藏亦同此意。(解節經云覺觀比度憶持。深密經云。不能知不能覺不能量不能信。)
  或於長夜由欲貪勝解諸欲熾火所燒然故。於內除滅一切色聲香味觸相妙遠離樂不能尋思不能比度不能信解。
  第二遠離五欲妙樂喻。此即四種樂中遠離樂也。故瑜伽云斷除諸欲惡不善法證初靜慮離生喜樂名遠離樂。如何此中初後具說譬如等言中三略者此即如來文辭善巧也。或可為存略故。餘二本經皆具說者譯家別故。或可梵本有此不同。言長夜者謂生死長夜。言欲貪者欲貪即是十煩惱中貪欲為性。言勝解者即別境中勝解為體。此中舉欲意取勝解。言諸欲熾火所燒然故者此有兩釋。一云諸欲即是色等五境五境非一能生貪欲故說五境名為諸欲。熾火即是五境上貪能損害故名為熾火。故智度論云若人貪著五境諸結使火盡皆熾然燒害人身如火燒人。又十四云有捕魚師名●(忄+木)波伽求欲不遂優恨懊惱婬火內發自燒而死。廣說如彼。若依此釋諸欲之熾火故言諸欲熾火即六釋中依主釋也。一云諸欲即五境中貪即說五貪名為熾火。故智度論云五欲燒人如逆風執炬。即六釋中持業釋也。言於內除滅等者。內謂內定簡外散亂名之為內。於內除滅一切聲香味觸相妙遠離樂者此明初靜慮定相應樂受遠離欲界五境上貪遍身怡適故言妙遠離樂。據實初定具離五蓋。貪蓋是初舉初顯後也。廣釋五欲五蓋過患如智度論第十七卷。若依薩婆多宗。入根本定唯喜非樂。今依大乘。一剎那喜令心適悅名之為喜令身怡適名之為樂。如顯揚說。故說初定亦名為樂。此喻意說由引貪欲勝解勢力於五欲境上起貪火故於離五境初靜慮樂不能了知。如是有尋思者不能了知離色等相無相真如。
  或於長夜由言說勝解樂著世間綺言說故。於內寂靜聖默然樂不能尋思不能比度不能信解。
  第三賢聖默然寂靜樂喻。此即四種樂中寂靜樂也。故瑜伽云第二靜慮已上諸定尋伺止息名寂靜樂。諸教中說三種法能成三行。一者身行謂出入息成身之行故名身行。入第四定能滅身行。二者語行所謂尋伺發語之行名為語行。第二靜慮即能除滅。大小乘教皆作此說第二靜慮已上諸地無尋伺故將欲發語皆依下地尋思而說。三者心行謂受想等助心之行名為心行。若無心所心不行故入滅定時能滅心行。今於此中約言行說。二定已上無尋伺故不能發言不發言故名為寂靜聖默然樂。此中意說。有尋伺者樂著世間綺言說故不能了知二定已上聖默然樂如是有尋思者由尋思力行言說境而不能說離言法性寂靜真如。
  或於長夜由見聞覺知表示勝解樂著世間諸表示故於永除斷一切表示薩迦耶滅究竟涅槃不能尋思不能比度不能信解。
  第四絕諸表示寂樂喻此即四種樂中菩提樂也。故瑜伽云一切煩惱畢竟離繫於所知事如實等覺名菩提樂。又彼復云無惱害樂所攝最後三菩提樂由當來世此勝義苦永寂滅故於現法中附在所依諸煩惱品一切麤重永寂滅故說名為樂。解云。依瑜伽論明菩提樂自有二種。一唯智非滅如前所引文。二唯滅非智如後所引文也。今依此經取滅非智。不同真諦舉滅取智。言表示者如上所說見聞覺知四種表示。薩迦耶者此是梵音依薩婆多薩名為有迦耶名身彼五蘊身有實體故。依經部宗薩名虛偽迦耶名身彼宗五蘊是虛偽故。今依大乘無性攝論同經部說。故第十云迦耶名身虛偽名薩其身虛偽名薩迦耶。世親釋云即說三界名薩迦耶。五蘊釋論云薩謂敗壞義。迦耶謂和合積聚義。若廣分別。如雜心第四俱舍十九順正理四十七婆沙第八及四十九成實十六增一阿含十五瑜伽第八顯揚十五梁論十五涅槃經二十五。言涅槃者。若具梵音應言波利●(目+匿)縛喃。此云圓寂。今順舊說故言涅槃。於此涅槃有其二義。一永斷一切見等表示二薩迦耶滅究竟涅槃。此即是其無餘涅槃究竟永滅五蘊身故名為究竟涅槃。問。此涅槃依何乘說。解云。依彌勒宗三乘皆有無餘涅槃。後當分別。解節經云絕四事處滅離身見是般涅槃者譯家謬也。深密經云內身寂滅離見聞覺知樂。解云。深密意同此經配五樂中何樂。此中意說於生死長夜由表示勝解樂著世間諸表示故不能了知永寂之樂。如是有尋思者但行表示境界不能尋思勝義諦相絕表示境。
  法涌當知。譬如有人於其長夜由有種種我所攝受諍論勝解樂著世間諸諍論故。於北拘盧洲無我所無攝受離諍論不能尋思不能比度不能信解。
  第五離諸諍論覺樂喻。此即四種樂中菩提樂也。故瑜伽云一切煩惱畢竟離繫於所知事如實等覺名菩提樂。此即取智非滅不同真諦取滅非智。謂有諍論諸勝解者樂著世間自所攝受父母妻子兄弟朋友及庫藏等攝受事故。不能了知北洲有情無妻子等攝受諍論。如是為尋思者但行煩惱諍等為諍論境。不能尋思勝義諦相無煩惱等離諍論境。解節經云譬如有人由恆畜財樂行征伐北鬱單越無我所無積畜不相鬬諍樂不能比度。深密經云如人長夜取我我相不能知北鬱單越無我我所樂。今依唐本云拘盧。此云勝處或云勝生。
  第六舉法同喻。
  如是法涌。諸尋思者於超一切尋思所行勝義諦相不能尋思不能比度不能信解。
  謂諸尋思行相麤故不能了知勝義諦理。釋其合喻如上應知。
  就釋超過尋思相中文別有二。初長行廣釋後以頌略說上來已釋長行。自下舉頌略說。於中有二初略標頌意次舉頌正釋。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曰。
  此即初也。
  內證無相之所行不可言說絕表示息諸諍論勝義諦超過一切尋思相。
  此即第二舉頌略說。有一頌文分之為二。初有二句四字別頌五相。後三字一句通頌五相。言內證者頌第一相。無相之所行者頌第二相。不可言說者頌第三相。絕表示者頌第四相。息諸諍論者頌第五相。後勝義等三字一句通頌五相。如文可知。自下第三釋超過諸法一異性相。於中有二初長行廣說後以頌略說。就長行中復分為五一菩薩問二爾時下如來正答三喻四合五結。此即問也。於中有三初贊佛善說次顯眾諍論後世尊我見下申己疑情讚善說中復分為二初讚佛善說後略申善說。
  爾時善清淨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甚奇乃至世尊善說。
  此即初也。爾時者發問時。言善清淨慧菩薩者從慧立名。正智後得是善無漏離諸染汙故名善清淨慧。深密亦同。解節經云淨慧菩薩。真諦解云。此菩薩位居九地善答問常轉法輪在淨慧位。自有淨慧復能生他淨慧故名淨慧。具說如彼。謂佛世尊自有二德所謂自利利他。初贊自利故言世尊甚奇。復贊利他故言世尊善說。若依瑜伽甚奇善說通自利利他故。四十六云有五甚希奇法一者於諸有情非有因緣而生親愛二者唯為饒益諸有情故常處生死三者於多煩惱難伏有情善能解了調伏方便四者於極難解真實義理能隨悟入五者具不可思議大威神力。解云。彼說菩薩德。準釋佛德於理無違。尋即可知。言善說者。如瑜伽論第七十云由二因緣佛世尊法名為善說一言詞文句皆清美故二易可通達故。(難解法由佛說故易可通達也。)又八十三云言善說者道理相應故任持勝德故。又瑜伽九十四云由四種相佛所說教名為善說。具釋如彼。
  謂世尊言勝義諦相微細甚深超過諸法一異性相難可通達。
  第二略申善說。謂佛世尊無上依經等作如是說勝義諦相乃至難可通達。真諦解云。或約三人。非凡所知故名微細。非二乘所知故名甚深。非地前菩薩所能證見故名難可通達。或約三義真如與行不一故微細不異故甚深過一異故難可通達。又非聞慧境故名微細非思慧境故說甚深非凡夫二乘初學菩薩修慧境故說難可通達。解云。真諦三釋第三為勝。故大般若五百六十七云。真如法界是出世般若及後得無分別智境非三慧境。所以者何實相般若甚深微妙聞慧麤淺不能得見。是勝義故思不能量出世法故修不能行。
  世尊。我即於此曾見一處有眾菩薩等正修行勝解行地同一會坐皆共思議勝義諦相與諸行相一異性相。
  自下第二顯眾諍論。於中有二。初總明共集諍論後別敘三計。此即初也。言我即於此者於此娑訶世界。或可於此贍部洲中。餘二本中皆闕此言。曾見一處即王舍城等而非淨土。勝解行地諸菩薩眾所集處故。勝解行地即是地前初僧祗位。是故大唐攝大乘云論曰謂勝解行補特伽羅經初大劫修行圓滿。又梁攝論第十一云願樂行人自有四種謂十信十解十行十迥向。菩薩聖道有四方便故有四人。如須陀洹道前有四方便。此四人名願樂行地。第一僧祗修行圓滿。然此地名略有四種。一願樂地如梁攝論及解節經。二信行地如深密經。三勝解行地如唐攝論瑜伽地持及善戒經。四意樂地如瑜伽論意樂品等。如何地名有此異者。謂此地名略有二種。一者總名梵音阿世耶此云意樂欲信勝解三法為性故瑜伽等名為意樂。二者別名有三種。一名願樂即是樂欲之異名也。五別境中欲為自性故。唯識云樂欲謂欲。二名信行善十一中信為自體故。智度論云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慧能度。三名勝解行亦別境中勝解為性。是故無性攝大乘云勝解行者未證真如但依勝解勤修諸行。又復彼云一得勝解謂得諸地深信解者於他教法決定印可真實如是。於此地中未證真如有此諍論也。
  於此會中一類菩薩作如是言勝義諦相與諸行相都無有異。
  自下第二別敘三計。即分為三。此即初計。離諸法外無別勝義。勝智所緣故名勝義。俗智所緣名為世俗。
  一類菩薩復作是言非勝義諦相與諸行相都無有異。然勝義諦相異諸行相。
  此即第二師計。離諸法外有別勝義條然別體。
  有餘菩薩疑惑猶豫復作是言是諸菩薩誰言諦實誰言虛妄誰如理行誰不如理。或唱是言勝義諦相與諸行相都無有異。或唱是言勝義諦相異諸行相。
  第三師計。於上二說猶豫不決非別有計。今於此中合有四計所謂一異及與俱非。所以者何亦一亦異是相違諦非一非異是戲論故。而此經意為存略故準可知故且破一異。然此所說一異二執十散動中一異執也。對治如是一異分別諸教不同。若依世親攝大乘釋第四卷云。為對治一性散動故即彼經言色空非色。何以故若依他起與圓成實是一性者此依他起應如圓成實是清淨境。(此約依他色對圓成空破彼一執。)為對治異性散動故即彼經言色不離空。何以故此二若異法與法性亦應有異若有異性不應道理如無常法與無常性。(此亦約依他色對圓成空破彼異執。)若取遍計所執自性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何以故遍計所執色無所有即是空性此性即是彼無所有非如依他起與圓成實不可說一。(此約所執色對所執空破彼異執。)梁論第五同世親論。若依無性攝論第四。色空非色同世親論以依他色對圓成空破彼一執。色不離空等約所執色對所執空破彼異執。雜集十四。色空非色約所執色對圓成空破彼一執。色不離空等約所執色對所執空破彼異執。莊嚴第五但配經文而不解釋。今此經意約依他起對圓成實破一異執同世親初釋。故成唯識第八卷云。此圓成實與彼依他起非異非不異。異應真如非彼實性。不異此性應是無常。彼此俱應淨非淨境。則本後智用應無別。云何二性非異非一。如彼無常無我等性。無常等性與行等法異應彼法非無常等。不異此應非彼共相。由斯喻顯此圓成實與彼依他非一非異廣辨一異如後當說。
  世尊。我見彼已竊作是念。此諸善男子愚癡頑鈍不明不善不如理行於勝義諦微細甚深超過諸行一異性相不能解了。說是語已。
  第三申己疑情言。愚癡者出無明體。言頑鈍者辨無明用。謂善清淨慧菩薩作如是念此諸善男子由無明故頑鈍。由頑鈍故有其三用。一不明者未得未知根故二不善者未得已知根故三不如理者未得具知根故。由此未證非一異相勝真如理。自下第二如來正答。於中有五一如來印可二菩薩徵詰三如來略答四菩薩重徵五如來廣釋。
  爾時世尊告善清淨慧菩薩摩訶薩日。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此諸善男子愚癡頑鈍不明不善不如理行於勝義諦微細甚深超過諸行一異性相不能解了。
  此即第一如來印可。重言如是準上應知。
  何以故。
  第二菩薩徵詰。徵詰之意以何義故不能解了。
  善清淨慧。非於諸行如是行時名能通達勝義諦相。或於勝義諦而得作證。
  第三如來略答。此答意者非於諸行如是執著與勝義諦或一或異而能通達或得作證。有多過失相故如後當說。然此通達作證了別者。知勝義名為通達。能得涅槃及菩提果名為作證。又無間道名為通達。其解脫道名為通達亦名作證證無間為故。又後得智名為通達其正體智名為作證。故大般若五百六十七云。世尊云何能證能得如是法界。佛言出世般若及後得所得無分別智能證能得。世尊證得義有何異。佛言出世般若能如實見故名為證後智通達故名為得。然此作證且依薩婆多宗以其聖道對無為法有兩重四句。一多念四句二一剎那四句。多念四句者。一身證慧不證謂緣三諦解脫道時證無為故名為身證不緣滅故名慧不證。二慧證身不證謂緣滅諦無間道時緣無為故名為慧證未得滅故名身不證。三身慧俱證謂緣滅諦解脫道時慧緣無為及得滅故。四身慧俱不證謂緣三諦無間道時慧不緣滅未得滅故。一剎那四句者且如以滅法智得一來果時一剎那中有其四句。一身證慧不證謂上二界見所斷惑所得無為以得果時頓得彼故。二慧證身不證謂欲界九品中後三修所斷惑所得無為慧雖能緣而未得故。三身慧俱證謂欲界修所斷中斷前六品及欲界見四諦所斷諸惑所得無為。四身慧俱不證謂上二界修所斷惑所證無為。
  何以故。
  此即第四菩薩重徵甚深所由。
  自下第五依徵廣釋有三復次即分為三。初約三五過破一異執。次善清淨慧若勝義諦相與諸行相都無異者下約淨共相破一異執。後善清淨慧若勝義諦相與諸行相都無異者下約行無別及無我等破一異執。就初復次分為二初反釋破執後善清淨慧下順釋破執。或可初就宗隨情破後約義隨理破。就返破中復分為二。初約三失以破一執後約五失破其異執。
  善清淨慧。若勝義諦相與諸行相都無異者。
  破一執中先牒後破。此即將破牒彼一執也。
  應於今時一切異生皆已見諦。
  此即第二正以三過破彼一執。三過失者一異生已見諦理失二已得涅槃失三已得菩提失。此即第一異生已見諦理失。謂汝若許諸行即理異生見色應得見理。色即理故。
  又諸異生皆應已得無上方便安隱涅槃。
  此顯第二異生應證涅槃失。無上方便即是道諦。無漏聖道言涅槃者略有四種一者本來自性清淨二者有餘三者無餘四者無住處。後當分別。今於此中約有餘依及無住處。本來清淨元來有故。其無餘依身已滅故。或可此中亦依無餘。滅有漏依得無餘故。舉方便道顯涅槃果。故言無上方便安隱涅槃也。
  或應已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顯第三異生應證菩提失。菩提言者此是梵音。此地翻譯新舊不同。一云阿之言無。耨多羅云上。三名正。藐之言真。後三名正。菩提曰道。總言無上正真正道。一云阿之言無。耨多羅云上。三名正。藐之言遍。後三云知。菩提名覺。如理智緣真名正。如量智緣俗名遍。無分別智斷二無知名知。菩提出眠夢之表稱之曰覺。此四智是菩提體超二乘果故名無上。總云無上正遍知覺。大唐三藏釋云。阿之言無。耨多羅云上。前三名正。藐之云等。後三言正。菩提名覺。無法可過故名無上。理事遍知故云正等。離妄照真故曰正覺。即是無上正等正覺。此意釋云。若無異者諸異生類皆已了知色等行相亦應了知勝義諦相與餘行相無別異故由斯應證無上菩。提既不證得故知非一也。
  若勝義諦相與諸行相一向異者。
  自下第二約五種失破其異執。於中有二先牒後破。此即將破先牒異執也。謂勝義諦與諸行相條然異者應有五失。
  已見諦者於諸行相應不除遣。
  自下第二別顯五失。言五失者一已見諦者行相不遣失二相縛不脫失三麤重縛不脫失四不證涅槃失五不證菩提失。此釋第一行相不遣失。言行相者行謂見分能緣行解。相是相分。此即行之相故名為行相此依主釋。或可行相者行謂生滅遷流不住相即體相。此破意云。若勝義諦與諸行相一向異者已見諦者於諸行相不應除遣以勝義諦與行異故然能除遣故應非異。問。見勝義時如何能遣依他起相。解云。真如觀時眾相不現故說除遣非如所執無自性故名之為遣準何得知。如成唯識第九卷說四善根觀行頌云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長行釋云以彼空有二相未除帶相觀心有所得故。具說如彼。又瑜伽云極善定心第四靜慮順決擇分未遣諸相未脫二縛。故知此云除遣相者空有相分通名為相。
  若不除遣諸行相者應於相縛不得解脫。
  第二不斷相縛失。謂不了知如幻事故諸心心所於所緣相不得自在故說相分名為相縛。
  此見諦者於諸相縛不解脫故於麤重縛亦應不脫
  第三不斷麤重失。謂於相縛不自在故諸麤重縛亦應不斷。然此二縛諸說不同。大唐三藏云。西方諸師自有兩說。一云一切有漏相分以為相縛。謂由有漏相分力故見分心等不能了知諸有漏法皆如幻等非有似有由無明故便執實有色心等法。若依此釋即相是縛故名相縛即六釋中持業釋也。即相分上能縛諸惑名麤重縛行相麤故。此亦持業準上應知。總說意者所緣相分名為相縛能緣見分貪等諸惑名麤重縛。是故瑜伽五十一云亦能通達阿賴耶識外為相縛所縛內為麤重縛所縛。具說如彼。一云相縛即末那識以為自性。此意說云由末那識相應四惑勢分力故六識中惑於諸相分不能了知如幻事等故說末那名為相縛。若依此釋相謂相分縛即末那相之縛故名為相縛即六釋中依主釋也。言麤重縛自有二種。一六識中惑名為麤重義如上說。二者煩惱所知二障勢力令諸有漏五蘊等法無所堪任即說此為麤重縛也。今於此中說前非後也。有云麤重縛者諸煩惱見分種子。相縛即是煩惱相分種子。又現起相見亦是二縛。若依三無性論有兩節文。故彼上卷云分別性名為相惑依他起性名麤重惑。故上卷云次辨相惑麤重惑。若分別性起能為二惑繫縛眾生一者相惑二者麤重惑。相惑即分別性麤重惑即依他性。此二惑所以得立者於依他起性中執為分別性故得立。釋曰。呼分別性為相惑者相謂相貌說相貌惑能為惑緣故說為惑。但依他性是正惑。而說輕重者分別性但是惑緣說惑故說為輕。依他起性正是惑體故說麤重。同顯揚論。故彼第十六云是依他起自性以相及麤重為體。云何說為依他起。由此二種更互為緣而得生故謂相為緣起於麤重麤重為緣又能生相。依梁攝論第四卷云。結有二種一相結二麤重結。相結難解麤重結難滅。心分別諸麈名相結由此分別起欲瞋等惑說名麤重結。若得無分別智即解相結相結不起麤重結即隨滅。真諦解云。相結即是分別執相謂一切六識心識所緣外境是有未達此並是自心分別所作故。若見相並是分別所作欲瞋等則無從即生。大唐世親論都無此文也。(勘大業本。)依解節經云眾相繫縛麤重繫縛。又復下云相結麤重惑。真諦記云。五識境名相繫縛。意識境名麤重繫縛。又眾相繫縛即分別性。麤重繫縛謂依他性。又解。一切苦諦名眾相繫縛由解脫得離故。一切集諦名麤重繫縛由道所滅故。廣說如彼。深密經云相縛煩惱縛。若廣分別義如別章。
  由於二縛不解脫故。已見諦者應不能得無上方便安隱涅槃。
  第四不證涅槃失。準上應知。
  或不應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第五不證菩提失。準上應知。
  自下第二順釋道理破一異執。於中有二初舉無三失破彼一執後善清淨慧下約無五失破彼異執。此之二義翻上可知。
  善清淨慧。由於今時非諸異生皆已見諦。
  就舉無三失中文別有二。先釋後結。此即釋也。於中釋無三失即分為三。此即第一釋非已見諦。如文可知。
  非諸異生已能獲得無上方便安隱涅槃。
  第二非證涅槃。如文可知。
  亦非已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第三非證菩提破其一執。可知。
  是故勝義諦相與諸行相都無異相不應道理。
  自下第二結破一執。於中有二初以理總結後牒計重結。此即初也。謂上所說反順釋故彼執一計不應道理。
  若於此中作如是言勝義諦相與諸行相都無異者。由此道理當知一切非如理行不如正理。
  此即第二牒計重結。謂由上說反順釋故彼計一執及所執義不應正行及正理也。
  善清淨慧。由於今時非見諦者於諸行相不能除遣然能除遣。
  自下第二五種順釋道理破彼異過。於中有二先釋後結。此即釋也。釋五無失即分為五。此即第一顯除遣相破彼異執。謂諸聖者如實了知如幻事等無實性故。
  非見諦者於諸相縛不能解脫然能解脫。
  此顯第二能除相縛。如實了知無異相故。
  非見諦者於麤重縛不能解脫然能解脫。
  第三除麤重縛。斷相縛故。
  以於二障能解脫故亦能獲得無上方便安隱涅槃。
  此顯第四能證涅槃。斷二縛故。
  或有能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顯第五能證菩提斷障盡故。
  是故勝義諦相與諸行相一向異相不應道理。
  此下第二結異過失。於中有二初以理總結後牒計重結。此即初也。
  若於此中作如是言勝義諦相與諸行相一向異者。由此道理當知一切非如理行不如正理。
  此即第二牒計重結。謂由前說五過失故勝義諸行不可言異。
  自下三復次中第二復次約淨共相破彼一異。於中有二初釋後結釋中有二初反解後順釋。前中有二初約墮雜染相破彼一執後約共相破其異執。
  善清淨慧。若勝義諦相與諸行相都無異者。如諸行相墮雜染相此勝義諦相亦應如是墮雜染相。
  此即初也謂勝義諦應墮雜染與諸行相都無異故猶如雜染。
  善清淨慧。若勝義諦相與諸行相一向異者。應非一切行相共相名勝義諦相。
  第二約共相義破其異執。謂一切法皆有二相。一者自相如說色是質礙為相識為了別以不遍故名為自相。二者共相謂一切法無我性等真如勝義遍諸法故名為共相。今破異執。若勝義諦異諸行相應非諸行共相與彼諸行一向異故。
  善清淨慧。由於今時勝義諦相非墮雜染相諸行共相名勝義諦相。
  此即第二依順道理破一異計。如經應知。
  是故勝義諦相與諸行相都無異相不應道理。勝義諦相與諸行相一向異相不應道理。
  自下第二結一異過於中有二初以理雙結後牒計重結。此即雙結。
  若於此中作如是言勝義諦相與諸行相都無有異或勝義諦相與諸行相一向異者。由此道理當知一切非如理行不如正理。
  第二牒計重結一異執過。
  自下第三復次約行無別及無我等破其一異。於中有二先破後結。前中有二初反解顯失後善清淨慧下順釋顯過。前有二初約二相破無異過後約二相破一向異。前中有二初約諸行差別破無異過後約更求勝義破無異執。
  善清淨慧。若勝義諦相與諸行相都無異者如勝義諦相於諸行相無有差別一切行相亦應如是無有差別。
  此即初也。謂若勝義與蘊處等無別異者蘊等應無蘊處等異。
  修觀行者於諸行中如其所見如其所聞如其所覺如其所知不應後時更求勝義。
  第二更求勝義破無異執。謂若勝義與諸行相都無異者所見等境如其所見其義已了不應後時更求勝義。既求勝義故知非一。見聞覺知義如前說。
  若勝義諦相與諸行相一向異者。應非諸行唯無我性唯無自性之所顯現是勝義相。
  自下第二約唯無我等破一向異。於中有二初約唯無我等破一向異後約非別相成立破一向異。此即初也。謂世尊說一切諸法皆唯無我或說諸法皆無自性。故知勝義與一切行非一向異。一向異者應非諸行唯無我性唯無自性之所顯現。
  又應俱時別相成立謂雜染相及清淨相。
  此即第二非別相立破一向異。然釋此文自有諸說。有說又應俱時別相成立等者除遣名等五事影像證無相真如。是故證無相時諸相不顯現若諸相顯現時無相不顯現。是故不應俱時成立。若如汝說一向異者即應俱時別相成立各別體故如色聲等。有說又應俱時別相成立染淨二法。所以者何勝義與行條然異故。是則見淨時應不除染見染時應不障淨。有說勝義與行一向異者即應俱時別相成立。一切諸法本染本淨。然經但說其性本淨故知諸行與勝義諦非一向異也。或可不應說言俗即是真真即是俗。條然異故。真諦有釋。恐繁不述。
  善清淨慧。由於今時一切行相皆有差別非無差別。
  自下第二順釋道理破彼一異。於中有二初約二相破彼不異後約二相破一向異。前中二相即分為二。此即第一約差別體破彼無異。
  修觀行者於諸行中如其所見如其所聞如其所覺如其所知復於後時更求勝義。
  第二更求勝義破彼不異。如文可知。
  又即諸行唯無我性唯無自性之所顯現名勝義相。
  自下第二約二種相破一向異。此即第一唯無我性所顯義故破一向異也。
  又非俱時染淨二相別相成立。
  此即第二約非別相立以破一向異。如契經云一切諸法皆唯本清淨故。
  是故勝義諦相與諸行相都無有異或一向異不應道理。
  自下第二結破二失。於中有二初以理總結後牒計重結。此即第一總破一異。
  若於此中作如是言勝義諦相與諸行相都無有異或一向異者。由此道理當知一切非如理行不如正理。
  此即第二牒計重結。結破一異如文可知。佛性論第二三無性論第二瑜伽七十二真如與相若一若異皆有三過。佛性論第四約法約人破真與俗若一若異。恐繁不述。
  解深密經疏卷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