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三十颂》意解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手机短信 ]
本贴内容为原创作品,版权为作者和版主共同所有,内容观点不代表乐趣园立场。

《唯识三十颂》意解
由假说我法 有种种相转 彼依识所变 此能变唯三

虽然语言文字只能描摹真实事理的影象,但它仍然是最合适的指示真理的工具。因此以下便是为了指示真理而作的一个假说。为了论述便于理解,首先把宇宙的一切事理归为两个大类:主观的与客观的。一切事物都以它们为发端,并通过不断地迁变与交融,流转出了千变万化的形相,(事物的迁变与交融,总在源事物的前状态将灭未灭,后状态将生未生时发生作用。颂文用种子来比拟事物的这种状态,故谓种种相转。)包括心理的,生理的,以及我们所依存的世界,而这一切,都是我们的认识力所起的作用。(我们姑且可以认为,从存在在于被感知的角度说,这是站得住脚的论点。而反观科学手段,已经让许多基本事物流转出的形相,完全象新生事物了。当所有的科学文献佚亡,并无法证明哪些东西是自然存在的,哪些又是人工合成的。另外,也可观察我们的梦境,主客观的对立,俨然是幻相。但到底,这不是实证的证明,所以对于通常认定的客观现实,说有说无,宛然是不得要领的争执。所以,这里论述的只是纠偏的假说。)这认识力的形式可以分为三种。

谓异熟思量 及了别意识 初阿赖耶识 异熟一切种

它们是异熟识,思量识和了别境识。异熟识也称为阿赖耶识,它的认识作用是后延性的,常常从直觉上,被认为对当下事理的建立不起什么作用,(因此注重观察当下生命流转的阿罗汉忽视了它的存在。但随着时间空间的流转迁变,它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观察我们认识世界的实际情况,总是只能在有限的智力,环境和信息条件下,对事理作出正确率不高的计划或判断。障碍我们洞察过去现在与未来实际的,原因就在于存在了这种后延性的认识力,而我们不能把握。当然,不能把握思量识与了别境识也是障碍心智的原因,事实上,三种认识力是扭结在一起作用的。)这个假说认为异熟识的这种奇妙特征,暗示了里面含藏了一切事理的种子。(种子对果实而言,是一种后延性的存在。)

不可知执受 处了常与触 作意受想思 相应唯舍受

这种认识作用是人们不易明了清楚的。它里面执受含藏种子的功能,主客观世界后延性的存在状况,是难以辨析明白的。但它永远和触(接触)、作意(起心注意)、受(感受)、想(大脑接受影像)、思(动念)、这五种最基本的心理活动黏附在一起。要想理解这种认识方式,只有在不苦不乐的状态下体会。(也就是心的原初状态。祖师所谓思量个不思量的;不思善不思恶,哪个是汝本来面目;无整宽坦任运坐,等等,都是入此要门。但入得此门,如果停止不前,这也就是梵我外道的修法与究竟处,对佛法而言,向后尚有好多转身。三十颂文,提倡以意识为修行主体,配合五识,方便修行阿赖耶与末那识,然后整合三种认识力,得大自在。)或者舍受,也可理解为舍弃一切欲望。(意味不被一切欲望控制自身做出行为,把不被自己掌控的一切未知力量,消弭于无形,自然对于不可知的种子萌发过程,了如指掌。)

是无覆无记 触等亦如是 恒转如瀑流 阿罗汉位舍

没有任何东西和办法能阻遏这种认识作用,(就算达到不受它控制的境界,也只是洞彻了它,并不是真的灭除了它。)它本身无善无恶。触、作意、受、想、思依附着它,也是这样,无所谓善恶。这种认识形式恒常流转,犹如瀑布,只是相续的形象,没有实存的本体。阿罗汉圣人是忽视它,不把它作为修习对象的。(阿罗汉的修行方式不会眷顾这种后延性的,不易捉摸的认识形式。他们不立阿赖耶识,除了前面说到的理由,还因为佛陀初转法轮说四谛法时,绝不能留有淆同外道方法的空间,否则佛法的建立是很困难的。但阿罗汉最终止息了欲望,也会认识到它。)

次第二能变 是识名末那 依彼转缘彼 思量为性相

第二种认识方式叫末那识,它要依靠上述认识形式得以发生作用,同时也是取的那里面的种子作为它自己发展的开端。它的认识特征是,念念无间断地思量执著自我。(执持自我的本能反应就是它的作用。)

四烦恼常惧 谓我痴我见 并我慢我爱 及余触等惧

有四种烦恼恒常与它在一起。它们是:执著狭隘自我的愚痴,自以为是的见解,惟我独尊的傲慢及满足自身欲望的贪爱。当然,触、作意、受、想、思也伴随着这种认识方式。

有覆无记摄 随所生所系 阿罗汉灭定 出世道无有

它的功能是可以被覆藏和转换的。(阿罗汉把它作为修习对象。虽然阿罗汉并不立末那识,但修行方式是指向它的。)它本身无所谓善与不善。它随着我们出生便存在了。阿罗汉圣人入灭尽定(一种甚深禅定)时,可以除掉它。而出世道的大觉者恒常远离了它。(佛一出世就指天指地说,天上天下惟我独尊,把这里的我解释成大我是不对的,佛法不立本体,小我呢,那是苦的根本,也不对,而离开这两种我,似乎我义不成。那么佛说的究竟什么意思?颂文说得好:出世道无有!)

次第三能变 差别有六种 了境为性相 善不善俱非

第三类认识方式,细分有六种(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了别内外境界为它的认识特征,它也无所谓善恶。(佛法是出世法,只有跟世俗道理圆融时,才分别善恶。固然,佛法本来就是圆融的探求智慧的方法,但在论述佛法实质的时候,必然要从世俗道理中择别出来。)

此心所遍行 别境善烦恼 随烦恼不定 皆三受相应

这类认识方式所引生的心理行为有:遍行、别境、善、烦恼、随烦恼、不定烦恼六种。它们有苦、乐、不苦不乐三种不同感受。

初遍行触等 次别境谓欲 胜解念定慧 所缘事不同

遍行(三种认识形式里都有它,故称为遍行。)也就是触、作意、受、想、思五种。别境是欲(希求)、胜解(下定义)、念(记忆)、定(心止一处的能力)、慧(择别的能力),它的这五种心理行为依止的境界是不同的。(每件事情要做成功,都有一个重点,范围不出这五种心理行为之外。)

善谓信惭愧 无贪等三根 勤安不放逸 行舍及不害

善的心理行为分为下面这几种:信(相信和信义),惭愧,无贪无嗔无痴(三种根本烦恼),精勤,轻安(舒适悦豫的身心状态),不放逸,舍欲,没有害心。

烦恼谓贪嗔 痴慢疑恶见 随烦恼谓忿 恨覆恼嫉铿

烦恼有贪、嗔、痴、骄(觉得自己了不起)慢(看不起别人)、疑心纠结和错误知见这六种根本烦恼,随之而来烦恼丛生,便是忿、恨、覆(偷偷摸摸鬼祟的心态)、恼、嫉、铿(吝啬)、

诳谄与害骄 无惭及无愧 掉举与昏沉 不信并懈怠

诳(说大话)、谄(不直心)、害心、骄慢、无惭、无愧、掉举(心思不定)、昏沉、不信、懈怠、

放逸及失念 散乱不正知 不定谓悔眠 寻伺二各二

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另外,还有两种心理活动造成的结果是不定的(可能好可能不好),它们是后悔和睡眠,各有粗细两种不同的伺察心念同它们相应。(以上这些就是第三种认识形式引发出的心理行为,这些都是着手修行的真正对象。)

依止根本识 五识随缘现 或俱或不俱 如波涛依水

依着意识,五识逢缘也就现起。有时是五识之一单独现起,有时是几个同时现起。(五识的现起若没有意识的俱起,是没有意义的。一般以为根本识是阿赖耶,从理论的角度也未尝不可,但从实际修持的角度讲,这里是说的意识,于意识不着意识相,是名意识波罗密,且前后文气一贯。再者,若阿赖耶是根本,有佛法批判的本体论倾向,不如从人的本位角度来说,能够把握的根本就是意识。)它们犹如波涛和水的关系。(观察意识同五识的关系,便是五重唯识观的正修之路,因地的修行,只以意识为核心。然而说到底,三种认识形式是扭结在一起的。这样,我们就不会把祖师挂在嘴边说的离心意识,作为修行的实法了。这不过是让我们心灵澄澈的方便假想,好比睡觉是为了醒来以后有精力,但贪睡就是懒惰了。)
 
意识常现起 除生无想天 及无心二定 睡眠与闷绝

意识是恒常现起的,除了生无想天的众生,或者修习成就非佛道的无想禅定,或者成就圣果阿罗汉的灭受想禅定,以及睡眠无梦或昏迷的众生以外。(意识不起作用的状态对修习大乘佛法来说,是无谓的。)

是诸识转变 分别所分别 由此彼皆无 故一切唯识

这些认识形式互相转变,分别的作用是它们,分别的对象也是它们,除此之外并无事物实存的本质,所以说,一切万事万物都是众生的认识造成的。(如果佛教仅仅停留在这个学理的层次,跟唯心主义也就没有大的不同。事实上,佛教是讲实证的,这些理论不过是些假说和因病与药的方法,或者说是提供给我们的一种思维工具。而使用这些工具是为了把事情做得更好,所以工具称手实用就行。最要不得的是,乐于设计一种繁复的工具,却并不为了自己做事,也并无针对别人的问题设计相应工具的打算。)

由一切种识 如是如是变 以展转力故 彼彼分别生

由不可思议地含藏了一切种子的认识形式开始,彼此转化变迁,由于这种连续的流转,一切事物也就如此出现了。(由于三种认识形式扭结在一起,因此这里并不特指阿赖耶含藏了一切事物的种子,三种认识形式是一切事物的开端,都是一切事物的种子。)

由诸业习气 二取习气尽 前异熟既尽 复生余异熟

由于各种造作的习惯势力,能执取的心(主观)与所执取的对象(客观)宛然存在,而那不可思议的后延的认识形式,(由于三种认识形式是一体的,这里总述时,也并不特指阿赖耶。从能把握的实行角度讲,反而指的是意识。)总在无间的流转,前因结后果,后果又结新因。(因此福报与智慧的修习,都在于正确把握自己的认识力。)

由彼彼遍计 遍计种种物 此遍计所执 自性无所有

由于各各把自己的道理拿来衡量一切,总在周遍的计度,把种子和种子相转的变相,当作了不变的真理。执著所谓究竟真理,其实是没有的。(所以修行者应该去理解一切人性,帮助人们的思想彼此协调。宽容而不著宽容相,是修行者的特征。)

依他起自性 分别缘所生 圆成实于彼 常远离前性

事物都是依着条件建立的。(一般人也知道这个道理,不过没有透彻,也就无法实用了。而佛教的根本教义也就是缘起,观察缘起,就是实证的方法。说实话,实证了缘起,也就不同于文字层面缘起的意思了,一切诤论就此息灭。)文字层面的这个缘起,也是凡夫分别心执著而成的,而圆满的觉悟,是离开了执著和虚妄分别的(圆满的觉悟者当然也要分别,但那是智慧的分别)。

故此与依他 非异非不异 如无常等性 非不见此彼

所以说圆满的觉悟同我们认为的客观真理既不相同又不相异,无非是要我们舍离了遍计所执,即舍离对所谓真理的妄执。而佛说无常法的本意,也就是这样。

即依此三性 立彼三无性 故佛密意说 一切法无性

这三种情况,都是假名安立,没有实在的本质。(中观派某些学者批评唯识,是不明白佛的密意。)因此佛说一切事物都没有实在的本质。

初即相无性 次无自然性 后由远离前 所执我法性

首先任何事物和理念的固定形相都没有本质,其次自然而然本来如此的所谓客观实在也没有本质,最后,离开一切执著的最终觉悟的本质也无从安立。(所谓佛陀变化身无量,就是证得这个道理后,自然而然的德性,及引发出的种种变相。)

此诸法胜义 亦即是真如 常如其性故 即唯识实性

综上所述就是事物的最高道理,当然,这是要我们明白这些文字所指示的,而不是这些文字本身,佛教里给了它一个意味深长的名字――真如。永远和这个道理相应,就是唯识真正的意思。(实际上,文字所指示的,也已经与文字相对待了,佛陀一指月,见指见月都是两头话。)

乃至未起识 求住唯识性 于二取随眠 犹未能伏灭

如果我们放弃了目前只能运用的语言文字层面的认识力(意识),而希求证得唯识的道理,是不可能的。对于主客的相关道理,潜伏内心的习惯势力都一片茫然,无法了别,又如何能处理它们呢?更不要说向上还需要继续攀登真理的颠峰了。

现前立少物 谓是唯识性 以有所得故 非实住唯识

如果感到自己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新的思想境界出现在面前,以为自己证得了唯识,这是不对的。原因就在于得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凡有所得就不是唯识的道理。

若时于所缘 智都无所得 尔时住唯识 离二取相故

如果当时对于所感的胜义境,在不假思索的当下,并无丝毫得失观念,此后自然也不离当下,才算是证得了唯识,得到了智慧的圆满。因为主客相待的得失观念已经没有了,对于主客观的相对观念已经泯除,真正可以做到纯客观地观察事物了。

无得不思议 是出世间智 舍二粗重故 便证得转依

无所得的境界是不可思议的,但这正是超出世俗常见的无上智慧,关于主客观矛盾的千古哲学谜团,只有这样才可以化解,于是便真正获得了转变环境的能力。

此即无漏界 不思议善常 安乐解脱身 大牟尼名法

这个智慧的法门,圆满无暇,广大无边,可以作为智慧的依止之处,称作不可思议的,最好的,永恒享受安乐解脱,究竟安心的方法。


大牟尼——
大寂默——
(大牟尼即大寂默,
圣者无言的境界。)


以上语译仅对自己负责,不能说代表世亲菩萨之意。恳请诸位大德给予批评指正。

                                                                    佛子 禅地衣
                                                                      叩首敬拜





本贴由禅地衣于2002年8月23日08:44:48在乐趣园慈氏学论坛〗发表.

欢迎在netsh.com建立自己的乐趣俱乐部

本贴跟从标题: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手机短信 ] [浏览次]

选择类别: 
朋友Email:
您的Email: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