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三十颂讲记6-1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网上送花 ]
本贴内容为原创作品,版权为作者和版主共同所有,内容观点不代表乐趣园立场。

    烦恼谓贪嗔,
  痴慢疑恶见。
  随烦恼谓忿,
  恨覆恼嫉悭,
  这是第十二个颂子。是说与第三能变相应的烦恼法的,不过没有说完,下边的颂子还是。
  所谓烦恼法,烦恼就是扰乱的意思,因为这烦恼法扰乱我们的身心,所以使得我们不得解脱。烦恼也有四种。一个是自性烦恼,就是说它本身就是不善法、烦恼法,这些自性烦恼法,可以引发恶业。一个是相应烦恼,就是说它本身虽是染法,但自身却不是定性的不善法,它之所以有不善性,那是受了自性烦恼心所的诱惑所致。一个是等起烦恼,就是由自性烦恼和相应烦恼影响而成的不善的色法及不相应行法,而且也包括种子。为什么说它们是等起烦恼而不是相应烦恼?因为心所法与色法、心不相应行法等之间不存在相应的关系,色法、心不相应行法等是不能充当能缘的。最后一个是胜义不善,就是生死法,说白了就是指种种顺于流转生死的有漏法。现在说的烦恼心所只涉及自性不善和相应不善两类。
  先说根本烦恼,根本烦恼有六种,就是贪、嗔、痴、慢、疑、恶见。
  第一是贪,关于贪,在前边儿说第二能变相应的心所时已经说到,说与第二能变相应的有四烦恼,其中的我爱就是贪。所以这里就不说了。
  第二是嗔。这个嗔就是对于逆境,在我们的心中就生起一种憎恚的心理,不愉快的情绪,这种心态就叫嗔。
  第三是痴。这个前边儿也说过,就是无明。
  第四是慢。总觉得自己在某个方面比别人优越。前边儿也是说过的,就不说了。
  第五是疑。对于事理,没有一个肯定的认识,老是犹豫狐疑,这种心态就是疑烦恼心所,这种疑使我们面对要处理的事情无所适从。
  第六是恶见,就是不正见。前边儿说过的。
  下边儿就轮到随烦恼了。
  第一是忿。就是在我们遭遇逆境时,比如别入骂我,在就是对我们有违害,我们不能忍受,于是,我们心中就生起一股怨气,从情绪上表现出极度的不悦、不高兴。这最常见的就是街头吵架的事儿。
  第二是恨。一时的忿,要是能过去,那就算了,它的影响幷不大,可要是把忿转化为仇怨,时时在心中来回倒腾,准备伺机报复,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就是恨。
  第三是覆。隐藏。自己做了恶事,因害怕受到惩罚而失去已有的财利名誉等,于是就设法隐藏罪过,不让他人知晓,其结果,必然会导致自己心理不平衡,生起忧悔热恼,身心不能安稳。我做了坏事,心说幸好别人不知道,这个就是覆。佛教就让忏悔,把心中的事发露出来就好了,你一发露出来,别人也不好意思再说你,你自己心里也没有负担了。 
  第四是恼。回想过去所经历的忿恨的情景,又接触到现前不如意的事,于是心情就十分恶劣,咬牙切齿的,随即,就有可能会有粗俗的语言、暴恶的行为发出,这就是恼。
  第五是嫉。就是嫉妒,因他人在学问、品貌等方面比我强、好,于是就在自己的心中表现出忧戚的情绪,这种心理就叫做”嫉“。嫉的对象范围很广,如才能、长相、名利等等。只要记住嫉就是对别人的长处心怀忧戚。有此心的人,心量狭窄,嫉贤妒能,不能容人。《成唯识论》上说,”殉自名利,不耐他荣,妒忌为性“,”殉自名利“的”殉“字儿用得好极了,做为名利的殉葬品。
  第六是悭。小器鬼,吝啬,对自己的东西过分贪爱、吝惜,不愿施与他人,对自己知道的法理也不告诉别人,这种心态就叫悭。悭是”鄙畜为业“,这个”鄙“是不高尚,鄙下,是说有悭心所的人品格一定高尚不了,”畜“是收藏。
  诳谄与害骄,
  无惭及无愧,
  掉举与昏沉,
  不信幷懈怠,
  这是第十三颂,还是接着说烦恼。
  第七是诳。为了获取名闻利养,但不是靠自身的才能、实力、品德来获得,而是采用虚伪的手段,欺骗别人,在大众面前,诈术行骗,谎言欺人,伪显高明、有才能,诈现有德,迷惑他人,这时的心态就叫诳。诳的目的就是为了贪得利誉等。有些政客们用的权谋,比如春秋战国时的那个张仪,因为苏秦使六国联合抗秦,张仪跑去对楚怀王说:我们两国结成友好盟国,秦国划给你商于一带六百里土地。楚怀王贪图六百里土地,就与其它五国断交了。派使者接收商于的六百里土地时,张仪却变了脸:”土地是国家的根本,哪儿能轻易给别人呢?“楚国很生气,与秦打架,当然打不过强秦,向齐国求援,楚先提出与人家断交的,人家都不帮他,终使一个泱泱的楚国元气大伤。张仪所用的就是诳──为了得到好处而去行骗。
  第八是谄。就是常说的拍马屁。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于是对有利于自己达到目的的人恭维巴结,取好于他,然后利用他达到自己的目的。阎王爷听说甲是个马屁精,就想要治他的罪,说:”我平生最恨的就是马屁精。“甲说:”我拍马屁也不是自己情愿的,世人喜欢被拍,我不得不如此,若人人都象大王你这样,谁还拍?“连阎王爷也被拍晕乎了!
  第九是害。损害。没有慈悲心,故意损害逼恼他人,这种心态叫做”害“。害呢,有的是因长期结怨,有的是因一时的利益及欲望,这不一而足。害就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第十是骄。自高自大,很自负。由于自己拥有权势、名誉、财富、美貌等等,使得其心处于一种昏迷傲逸的状态,就是于己如意之事,陶醉其中,傲然自得。
  前边儿十个是小随烦恼,它们只与第六意识相应,不与前五识相应。
  十一是无惭。对于自己的过失不加反省, 也明明知道自己错了,但不知内疚,不感羞耻,内心中没有改悔的意思,甚至认为无所谓。说白了就是没有自尊心,不尊重自己的人格。
  十二是无愧。做了错事,却不怕对不住别人,不知羞耻过恶,不怕他人及社会的斥责,不惧法律,不惧舆论,幷且还崇敬品行暴恶的人,这样的凡夫众生所凸显出来的心态就叫无愧。
  若是无惭,则做了错事,会自暴自弃,如果你做了错事,不听劝告,就是无愧。这是它两个的区别。
  这两个是中随烦恼。
  十三是掉举。心不安定,老往曾经经过的乐境上跑。比如修禅定,若得了初禅之后,进一步修时,可心跑回来了,跑来享受初禅的快乐,这时忘记了佛陀告诉过──二禅比初禅更快乐。这是掉举。掉举主要的害处是障碍”行舍“与”奢摩他“。奢摩他就是止,”无分别一心为止“,”有分别一心为观“。修止的特点就是不分别,如念佛,你就一心念佛号,别东想西想,要是你念着佛号,还一边联想到佛号的功德,联想到阿弥陀佛的故事,这就不是止了,这就是掉举。
  十四是昏沉。打瞌睡,而又没有完全睡着,神识有些昏昧。就是身心疲乏,昏懵沉重,这当然就不能清晰地认识所缘的境界。它的特点是要修行、做事时它就来,不做事马上就精神了。
  十五是不信。不信刚好于信相反,对实德能没有深忍乐欲,实德能还是三宝的真实存在、万德庄严、三宝有能力成就世出世间善法。《成唯识论》上说,”云何不信,于实、德、能不忍乐欲,心秽为性“,”不忍乐欲“就是不忍、不乐、不欲,就是不能认同、不喜欢、不希求。这就是不信。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心秽为性“,心处在无明烦恼之中。
  十六是懈怠。与精进刚好相反,该做的事儿却不努力做。 什么是该做的事儿呢?就是断恶修善。如果是不该做的事儿,你孜孜不倦地去做也叫懈怠。不过这里主要是针对学佛人在修习善法与断除恶法的过程中出现的那种懒惰心理。而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不努力为善,不积极根除恶法染事,这也是懈怠。
  放逸及失念,
  散乱不正知。
  不定谓悔眠,
  寻伺二各二。
  第十七是放逸。当烦恼生起时,不加约束,心随恶行而去。我们修行,持戒、修禅定等,其实就是对付烦恼的,持戒就是防着它、不要给它活动的机会,修定就是看着它。
  十八是失念。没有办法清清楚楚地保持所观的境(界)。就是忘失正念,正念就是你所观的境,你念佛,佛号就是正念,你参禅,话头就是正念等,对于所缘的善法不能明记在心,不能让正念保持下去,这就叫失念。《成唯识论》中说,失念就是”于诸所缘,不能明记为性“,就是不能保持正念分明。
  十九是散乱。心跳来跳去,控制不住,向外奔逸流荡,天南海北,胡思乱想,一般把这个称为”一心易多境“,就是”易缘“,易,就是改变。这就叫散乱。这散乱是依失念而有,它主要是障碍正定。这个散乱是心跑得没边儿,而掉举是心只往乐境上跑。
  二十是不正知。知是知见,知见不正当。对于所观的境界不能正确认识,错谬邪解。误解世、 出世间法。这叫不正知。不正知与不正见咱们可要注意区别,《成唯识论》上说不正知是”于所观境,谬解为性……毁犯为业“,就是你搞不清修行中出现的境界,而不正见则”以染慧为性……障善见招苦为业“,你根本的见地错了。”染慧“就是错误的观念、认识。佛法告诉我们,说错误的观念都是我们想象出来的,说不是不能想,而是要正思维,正思维就是在正见的指导下去想。
  这个颂子的后两句是说的不定法。所谓不定法就是不能判定是善是恶,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第一是悔。又名恶作,对于先所作过的事儿生起悔心,觉得不值,做了不如不做,心想如果不做这件事儿就好了。比如说,我想大家一定也做过这样的事儿,我对某人不感冒,可有一回不小心,做了一件对他有利的事儿,后来我心里老是不舒服。我都干过这样的事儿,你们能没干过?肯定干过,别不承认了。
  如果我们是做了恶事儿而后悔,这悔心所属善。做善事而后悔,此悔属恶法。若起恶心但未做恶事儿,后悔当时为什么不做,此悔为恶。若起了善心而未做善事儿,后悔当时为什么不做,此悔为善。
  第二是眠。睡眠,睡着了。前边儿说的昏沉,那是说似睡而没有睡着,一让静坐你就想打瞌睡,不静坐,你精神头儿很足,睡眠则是让静坐你打瞌睡,不静坐照样瞌睡。
  比如,该起床了而且你也已经睡了七、八个小时,睡够了,可你还赖在床上不起来,这是恶,但当你熬夜太深,实在疲倦,虽然看着你还在干活,其实你效率很差,这时你若睡一觉,起来后精神比强行熬夜好得多,做事儿的效率明显高得多,这睡眠则是善。也就是说,正常的睡眠,可以使我们具有清醒的意识,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调摄身心,工作学习,这眠就是善,要是我们因无所事事而眠,这就有损身心健康,这眠就是不善的。


本贴由刚晓于2001年11月23日05:38:23在〖慈氏学论坛〗发表.


原标题:【唯识三十颂讲记1-1】是刚晓在2001年11月23日05:24:53发表
本贴跟从标题: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网上送花 ] [浏览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