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座部《阿毗达磨》入门/DHITI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手机短信 ]
本贴内容为转载作品,版权为原转载处所有,内容观点不代表乐趣园立场。

智慧以如实了知诸法的自相与共相为特征,以摧破障碍如实知见的愚痴为作用,以客观性为现状,以正定为直接原因。

什么是诸法?即名法、色法、涅磐。什么是诸法自相?即诸法保持其独有性,特殊性,不与其它法混淆之相。什么是诸法共相?即诸法共有之相。分为两种:诸法(有为、无为)共相是无我:诸有为法共相是无常、不圆满、无我。什么是诸有为法?即名法(如思想、感受等),色法(如地、水、火、风、身体等)。什么是无为法?即涅磐。

为什么要成就智慧?为无执取名、色。有何作用?若人执取名、色二法,此二法若无常、若不圆满,则生忧愁悲伤。若能如实了知名、色二法无常、不圆满、无我之共相,则其虽无常、不圆满,而不生忧愁悲伤,以放下、无执、离欲,心获独立纯净,究竟解脱故。

怎样成就智慧?有戒之人修习四念住可以成就智慧,证达二种涅磐。

什么是有戒之人?为什么是有戒之人?

什么是四念住?为什么修习四念住可以成就智慧?

什么是二种涅磐?

什么是有戒之人?即善于守护符合人类身份的五戒或守护出世者的具足二百二十七戒,及其各类必要规范的人。为什么是有戒之人?无戒之人不成就内心清净及专注,无清净及专注则不能成就如实知见,无如实知见则不能证达二种涅磐。

什么是四念住?即基于系念身、受、心、法四者的瑜伽行法。这也是佛陀于后辈的遗产。为什么修习四念住可以成就智慧,如实明见诸法自相、共相?由于注意力的引导可使其心清净且稳定有力,由此则成就如实知见。

什么是二种涅磐?有剩余涅磐、无剩余涅磐。什么是有剩余涅磐?瑜伽行者如实知见诸法自相、共相,去执离欲,摧毁无明及爱欲二种烦恼,但其身、心五蕴尚存世间。什么是无剩余涅磐?瑜伽行者获证有剩余涅磐后,至色身分崩离析时,色身分解归于四大之中,其心离系、独立、自由、不再堕于生死、永恒、绝对、无为、寂静。

如何修习四念住,成就智慧?修习身念住,系念于身体实况。当身念住成熟时,受、心、法念住也会被建立。

怎样于身念住修习入门?取端坐或经行,系念于端坐或经行的身体实况。如果心发生妄念而离于身体实况之系念,则了了分明这正是心之无常、不圆满、无我的共相。总之,系念于身体实况,同时用适当的如理思维去观察身体与心的种种事实。

如果不能如此修习怎么办?那是某些初习者天赋的缘故。这些行者应采用玛哈希·西亚多所倡导的方法,由观察腹部随呼吸自然起伏入门。腹部起时便知是“起”,腹部伏是便知是“伏”,念念分明正在发生的事实。发生妄念时,明了这正是心无常、不圆满、无我的共相。然后再于腹部观察,如此反复纯熟,不久就会取得成就。在此纯熟后,行者则应用先前系念身体实况的方法和观察腹部的方法相配合而修习;或实习系念身体的方法。

修习身念住的次第是怎样的?是“三遍知”次第所约束。即首先明了身体实况,进而明了聚合成所谓色身的四大自相和心法自相,是名“知遍知”;而后由粗到细地明了四大聚合成的色身和心的共相,是名“观察遍知”;最后次第离欲去执,究竟解脱一切束缚,是名“断遍知”。

《阿毗达摩》中怎么说次第?《阿毗达摩》中说为“七清净”和“十六次第观智”。但这是经院理论,实际情况不会所有行者都是如此,只有极少数行者才有如此经验。而实际上“十六次第观智”也只是身念住次第理论化的论述,行者不可执著这些为必然。

什么是四果?是入门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

什么是入门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

入门是初次体证共相,直觉涅磐,摧毁邪见及堕落三恶道之烦恼。

一来是体证生灭共相,远离维巴沙那之染,摧毁人趣中之粗烦恼。

不还是深入体证共相之灭,摧毁欲界烦恼,建立不退梵行及无间定。

阿罗汉是已圆满体证共相,究竟直觉涅磐,摧毁无色、色、欲三界一切烦恼,完成人生目的,圆满梵行,结束再生之因的人。

证悟四果后,行者自知证悟四果吗?不一定自知证悟四果。

那是否说证悟四果为虚伪?不然!对于那些通达经典、天赋智慧锐利的行者,在证悟四果的当时便能确定所证达的果;而对于那些不甚熟悉经典、天赋智慧一般的行者,在证悟四果的当时便无法确定所证达的果,需要事后经他人说明或有机会读了相关经典才知晓。但无论何种行者都是获得了与果相适应的体证和经历了事实的果位光明。他或她在事后所知悉或不知悉的只是一种“证悟何果”的作为假名的知识名词而已,即使不知晓也决不会动摇行者曾经历的果证事实。

尚有其它道路成就智慧吗?有!是涉及几乎所有世间、出世间定的八解脱之道,涉及正念于呼吸的七法次第阿那波那之道,涉及四大、四色等遍住禅成就所引导的维巴沙那之道,涉及关注坟墓中尸体不净状态所得初禅成就所引导的维巴沙那之道,涉及循身三十二分不净所得初禅成就引导的维巴沙那之道,涉及分别身中地、水、火、风诸界的维巴沙那之道,涉及慈、悲、喜、舍四梵住禅成就引导的维巴沙那之道,涉及纯维巴沙那的玛哈希之道等瑜伽。

有什么瑜伽可以协助智慧的完成?有!是四护卫禅(佛随念、慈梵住、死随念、不净观)、六随念禅(佛、法、僧、戒、布施、天)、诵习瑜伽、阿毗达摩瑜伽、近住瑜伽。

智慧在何处结束?智慧在摧毁无明及烦恼后对行者自身结束;在无剩余涅磐时对他人结束。犹如筏已载人渡过河流而被放弃,纯净的心也已不染一物。

什么时候入于解脱之门?在洞察名、色法之无常或不圆满或无我之时,心反跃入于涅磐,取证四果之一。

解脱之门有多种吗?有!由见无常而去痴、离执为无相解脱;由见不圆满而去痴、离执为无愿解脱;由见无我而去痴、离执为空解脱。

三种解脱有异吗?在最终解脱上无区别,在表现和发展上有区别。但见无常者也必见不圆满及无我;见不圆满者也必见无常及无我;见无我者也必见不圆满及无常。

什么是结语?凡事的真实与否应当观察其事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同时你如果有兴趣的话,最好去找一位通达维巴沙那的老师来指导你练习一段时间后再去自修。
1998年12月第1次修订



本贴由1234于2002年3月08日14:06:07在乐趣园慈氏学论坛〗发表.

欢迎在netsh.com建立自己的乐趣俱乐部

本贴跟从标题: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手机短信 ] [浏览次]

选择类别: 
朋友Email:
您的Email: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