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第34-37页 第三节心所有法_(3)受(续)、想、思)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手机短信 ]
本贴内容为灌水闲聊,无版权和声明,内容观点不代表乐趣园立场。

广超法师主讲
1986年讲于新加坡光明山普觉寺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第34-37页 第三节心所有法_(3)受(续)、想、思)

续第三节  心所有法 (3) 受(续)

续广超法师解释:

  心受比较粗,容易被我们觉察到;身受比较细幼,难觉知。身受是未起分别意识时所生的
受心所,打个比喻:耳朵听到声音,一刹那间就产生身受,称为耳识所生受。此受有苦、乐
、舍三种,当很强的声音刺激耳朵时,会感到疼痛,它会抗议不想听。耳朵抗议我们不容易
觉察到,但眼睛接触到很强烈的光线时,它会马上闭起来抗议,所以容易知道,眼睛看到柔
和的光线时,它会马上闭起来抗议,所以容易知道。眼睛看到柔和的绿色光线最舒服。它受
乐。在普通的日光灯(中性的光线)下看东西,眼睛总是处舍受的状态中。这三种感受是由眼
识生起的身受,并非由意识生起。闪光灯闪一下,光线很强,眼睛受苦,内心未必受苦,那
些爱拍照的人在拍照时很快乐,心喜盈盈。拍照时眼睛受苦(身苦),但心受乐。身受苦,或
受乐随外境一刹那间就过去了,心受苦,或受乐发生在外境灭后不知道是多少念以后的事。
  我们的六根无时无刻跟六尘接触,即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和意根念念都在受
的作用中。比如:你们坐在这里,屁股坐着坐垫就有受了,皮肤接触空气,空气热一点,冷
一点你都在受,耳朵听从扩音机里发出来的声音,你的也在受,眼睛看投影及所放射出来的
灯光,你也在受。当时的眼睛与耳朵都在受苦或受乐,所以我们的六根无时无刻都在受当中
,从来没有停止过。我们一觉醒来就在感受,深挚在睡梦中也是如此。
  凡夫对这个受的作用不知不觉,而佛陀却觉悟到他作用力非常强大,没有一刻停止过,只
要我们知道有事情要发生,心念在动,就有受在作用。受心所很重要,很活跃,故别列入五
蕴中的第二位--受蕴,占着重要的位置。
  身受是六根接受外境,意识不起分别时的感受。它并没有分别好坏,而是一种自然的反应
,它是一种果报。即是在我们的果报中,光线超过眼睛所能成熟的强度,它就受苦。身受苦
或受乐并没有烦恼,心受苦或受乐才有烦恼。阿罗汉圣者照样有身受,当很强烈的闪光灯照
着他时,他也会本能地把眼睛关起来,以避免眼睛受到损伤。你叫阿罗汉睁大眼睛看太阳,
他没看两下,就不想看,因为他的身受苦。有些动物不能看光,它要躲到黑暗的地方,甚至
普通的日光灯照它一下,它都受苦,就快点躲藏起来。所有身受是业报带来的,并不是加上
烦恼后的苦、乐受。但是众生在身受苦乐时总是生起烦恼,因此无法分辨出身受只有苦,
苦不是烦恼。

          |--苦----|
          |--乐----|--身受--当前六识相应--非烦恼
          |--舍----|
          |
  五种受--|--喜----|
          |        |--心受--唯第六识相应--有烦恼
          |__忧____|
  

  (4) 想:心对外境取象,以及安立名言的心理作用。心对外取象的意思是:心接触外境时
,自然进一步辨别种种形象的心理。我们以“山”来做例子,眼睛看到一堆沙土时,就看到
“山”的形色,那个颜色的形状多次出现之后,心确定有“山”的形相存在,认为实在有这
样的东西,就开始构画山的种种相状。接着给此相状的物体取名字,称它为“山”,过后却
颠倒过来,不知道“山”是由众因缘和合而成,里面并没有“山”的实体,只因为有这样的
形状,我们把它称为“山”罢了。从此以后,我们一见到这样的形状,就执着起“山”的“
想”。所以这个想并不是一次得来的,而是累积了多次的经验后得到的。
  再举一个例子:一个呱呱坠地,刚刚出世的婴儿,打开他那可爱的小眼睛看周遭的事物时
,他不会分辨天花板不会动,而站在他身旁的妈妈是会动的。他慢慢地就会想,发觉那是两
样不同的东西,此即是取象。取象后,他没语言来表达,但是在成人的教导下,学会了语言
后,他就知道那个叫做电灯,这个叫做衣服,此即是安立名言。
  当我们学会语言之后,取象与安立名言这两种想就同时作用。即是在很多时候,我们的想
是用语言来表示,在内心中有语言的作用。但是,有一些想是没有语言作用的。现在让我举
一个例子:这里有很多人,你们看那位男居士,认识他的人士一看到他,就想起他的样子,
然后就说他是陆先生--取象与安立名言,不认识他的认识就只想他的样子--取象,我们的心
识时时刻刻都在如此“想”的作用中。
  “想”跟“受”一样,也是从六根而来。眼睛接触色境所生的想,即是颜色的相貌,称为
眼识所生想;耳朵分别声音的相貌;鼻子分别气味的相貌;舌头分别味道的相貌;身体分别
接触的相貌,还有意识分别心中念头的相貌,这种种的相貌都是我们内心构画出来的。想跟
受一样重要,因为我们在受时,心就来回不停的在六根作想,分别外境是如此这般,这般如
此,所有说一切的语言都是想的心念作用。只要心中有语言的活动。甚至不出声,眼睛一打
开来看到景物,耳朵听到声音,想就告诉我们那是什么。比如:你听到虫叫声、车声,都能
确认它们。如果第一次听到车声,你可能会被吓死,因为从未听过,太可怕了。不过,多听
几回后,就构画出车声的形状--声想(相)。此即是取象。以后一听到那个声相,就给它一个
名称,称为车声,这就是安立名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所看、所听到的事事物物,过后
心中区别它们,哪一样不是由想得来的?所以“想”是一种很重要的心理作用,其作用非常
强大,被列入五蕴中的第三位--想蕴。
  我们睡觉后,第六识就不想了,但第八识中的想还是在作用,此作用不被凡夫所知,凡夫
只知道第六识的想罢了。想心所除了取象和安立名言之外,还会引发思心所的生起。

  (5) 思:驱使心反应、造作业行的心所。即是思心所驱使心造作身、口、意业,故论说:
令心造作善、恶、无记,如是等业,称之为思。思心所带动各种各样的贪、嗔、痴等烦恼,
思以后的心所有善恶;思之前的作意、触、受、想心所是没有善恶的。当心注意看东西,
想那样东西的名称,相貌时,时没有善、恶的,一直到思心所才分别善、恶。因为这样的分
别,所以我们所造的业就有善、恶和无记三性。

  总结:任何时刻;任何地方,即三界中的任何一界;生起任何的心识;以及任何善、恶和
无记的心念,都有作意、触、受、想、思心所在活动,所以称之为遍行心所。任何遍行心所
生起,都有另四个遍行心所跟着生起,其因果是有次第,时间是同时同境。

  (二 别境位, 待续)



本贴由savelife于2002年4月26日07:08:37在乐趣园慈氏学论坛〗发表.

欢迎在netsh.com建立自己的乐趣俱乐部

原标题:【大乘百法明门论原文】是savelife在2002年4月08日03:40:23发表
本贴跟从标题: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手机短信 ] [浏览次]

选择类别: 
朋友Email:
您的Email: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