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不是有没有时间的问题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手机短信 ]
本贴内容为原创作品,版权为作者和版主共同所有,内容观点不代表乐趣园立场。

而是我没有这个能力。
作个井底之蛙见:这二决定义是指明我们必须明了,仔细的体会:让我们生死轮回颠倒的根本到底是什麽,从而识得本心,如来藏是唯妙觉明,如同心经所说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识得后方是证入如来大光明藏的本起因地。如同我们原来所讨论的,圆觉经所说的,“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那个时候就要依止这个清净觉性来起修,才是因地与果地相吻合。这里的“清净”是指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方名清净。一般情况下,见道时,只是断了见惑,后面还要修道和证道的。
能够直接从识入手起修,是不容易的事情,因为文殊菩萨在评论六根对于我们这个世界众生相对的优劣上有云: 
“若以识性观,观识非常住,存心乃虚妄,云何获圆通? 
译文(王治平居士)  若是从识性来观察〈注〉,观识生灭不停,不能常住,自体先不能定,怎能依它获得圆通呢?
注  此应前文弥勒菩萨谛观“十方唯识,以识性为因心。”
当然这里只是说相对于我们的宿业根性而言的,绝不是说法门本身有优劣。
在楞枷经提到了“现识”和“分别事识”这两个概念,其中就隐含了我们要依止“比如明镜持众色像”的“现识”来修,虽然“万象森罗,却湛然不动”,现识即是第八识,其显现出来的即为前五识,眼识,耳识,等等,其识虽妄,其性却真,但是如何运用来修,我没这个能力,也不是能说的清楚的了。
现在我引用王治平居士对于“奢摩他”“三摩禅那”的解释:
原译文取自楞严经卷一:
译文  妙奢摩他〈注〉,
注  “奢摩他”是印度梵语。意思是“止”。“止”就是停止不动。
  佛家用功,首先在思想上下功夫。众生一天到晚,妄想纷纭,散乱不“止”。一切烦恼,由此而生。要止息烦恼,必先止息妄想。止息妄想,并不是把思想压制不动,而是使妄想自然不生。因为起心去压制妄想,压制心本身就是一个妄想。如此怎能达到止息妄想的目的呢?因此止息妄想是一个高深微妙的工夫,故名“妙奢摩他”。

正文  三摩禅那,
译文  三摩禅那〈注〉,
注  “三摩”是梵文译音,或译为“三摩地”或译为“三摩提”,或译为“三摩波提”其意义是“等至”。“等”是平等,“至”是极点。“等至”就是平等达於极点。众生一天到晚处於妄想中,“妄想”中出生种种生灭变化的现象,因为妄想中,思想变动不已,於是无法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真实面貌,客观事物本来平等。一切不同的概念都产生於比较,假如我们停息一切妄念,那麽,宇宙万物各安本位,一切自然平等。妄念一动,一切相对概念随之而生。一切相对概念都是妄想的产物,真理不是相对的概念,妄想也不是究竟的真实。若要证得永恒的真理,首先必须脱离相对的概念——如动,静,空,有,生,灭等——要脱离一切相对的概念,必须要妄想停息。妄想停息名为“止”。“止”的相对概念就是“动”。
  若有意去停息妄想,恰好仍然落在相对概念中。因此尽管妄想自然停息,而却不是有意去停息它。没有丝毫“停息”的思想存在。这才是正确的“止”。这才是佛家的正定。由这个定中观照宇宙万物自然平等。平等之极,名为“等至”。
  其次再说“禅那”,“禅那”的意思是“静虑”。这当中包含两重意义,一重是“静”,“静”就是上文所谈的“止”。二重是“虑”,“虑”就是“观”。因为静到了极点,并不同於木石。木石无知无觉,有什麽可贵?在这个静到了极点时,不但有知有觉,而且朗照万物,无所不现。这个朗照万物,无所不现就是“观”。在这个“观”当中,虽然朗照万物,然而这当中不杂一丝妄想。湛然不动,犹如一面明镜,虽然万象森罗,全部显现在镜中,而明镜明如秋水,湛然不动。这就是“观”。其实“止”和“观”并不是两件事,湛然不动就是“止”,明如秋水即是“观”。惟其“湛然不动”所以才“明如秋水”,惟其有真“止”才能有真“观”,惟其真“观”中,才能见真“止”。这就叫“止观双运”,“止观不二”。到了这个境地後,才能进一步察知什麽是天地万物生灭变化的原理?什麽是宇宙人生不生不灭的本源?然而这个境界,精深微妙,非亲历实证不能明注。言语所不能说出,佛家谓之“言语道断”。思维不能达到(心),动作不能显示(行),无方所无地点可指(处)。所以佛家谓之“心、行、处、灭”。这个工夫,不是一天能够达到的。必须依次循序渐进,後文当详论。

以上有不适当地方请诸位师兄师伯费心指出。





本贴由常青于2002年6月25日17:10:37在乐趣园慈氏学论坛〗发表.

欢迎在netsh.com建立自己的乐趣俱乐部

原标题:【补充。】是常如在2002年6月25日14:04:42发表
本贴跟从标题: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手机短信 ] [浏览次]

选择类别: 
朋友Email:
您的Email: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