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手册之三十七道品导引》(1)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四种类别的人 
 正如《人施设论》与《增支部》中所说的,遇见佛法的人可以分为四类:    
1.敏锐的智者(Ugghatitannu)  
2.广说的智者(Vipancitannu)  
3.未了的行者(Neyya)  
3.文句的行者(Padaparama)    

关于这四种类别的人,敏锐的智者,亲见佛陀,并且只要听见简短的开示,就能证得神圣的道与果。    
广说的智者,只听闻简短的开示,是没有办法契入道与果,还需要详加解释,才能证得道与果。    
未了的行者,纵使听闻了简短的开示,或者经过详细的解说,还是无法证得道与果;他必须精研教义,然后日以断夜地修习,这样才可能契入道与果。    
未了的行者,还可以根据修行的阶段,细分为许多类别,这是根据每位修行人在证得道与果之前所必须经历的修行阶段,以及每位修行人先前获得的波罗蜜,所克服的烦恼来加以区分的。这些类别,包括了必须修习七日禅的行者,乃至于必须修习长达三十年或六十年之久的行者。    
对于必须修习七日禅的行者而言,还可以再进一步加以分类。有的在生命的第一、二阶段(青年、中年),经过七日禅修,就可以证阿罗汉的,要是在生命的第三阶段(老年)才修习七日禅,只能证得较低层的道与果。    
然而,所谓修习七日是指全力以赴,如果不是处于最精进的状态,就会因放逸的程度,延缓了证悟的时间,届时,七日可能会延长为七年,甚至更久的时间。    
如果今生的修习不够密集,因而不能证入道与果,那么,此世与佛法相逢的期间就不可能从世间的病苦中解脱出来,唯有来世与佛法再相逢的时候,才可能解脱;如果没有遇见佛法,就不可能证悟解脱。一位修行人获得佛的授记,就是指与佛法相逢,因而确定从世间的病苦中解脱。一位修行人纵使积累了足够的波罗蜜,但是没有获得授记,就不能确定会再与佛法相逢,或者从世间的病苦中解脱。    
这要考虑到,有些修行人是有潜能在七日精进禅修中证得道与果,可是并没有获得授记。    
同样的考虑也可以适用到,那些有潜能在十五日乃至较长的时间精进禅修,证得道与果的修行人。    
文句的行者,纵使遇见佛法,并且全心投入法的研究与修行,还是不可能在今生中证入道与果。他的一切作为,只能积累习气与潜能。这类的行者不可能在今生当中,从世间的病苦中解脱出来。要是他在修习止或观时,往生了,并且能够再生为人类或天人,届时,才可能从此世与佛法相逢的机缘中,由世间的病苦中解脱出来。    
以上就是佛陀所说四种类的人。  


本贴由原来于2001年3月24日07:45:53在乐趣园慈氏学论坛〗发表.

本贴内容不代表乐趣园立场,欢迎在netsh.com开创自己的俱乐部!

本贴跟从标题: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浏览次]

选择类别: 
朋友Email:
您的Email: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