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莊嚴經論成宗品讲记(下)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問:若爾,有人於中怖畏,過失云何? 
說是若是這樣的話,大乘佛法也很有道理,那麼呢可是小乘佛法裡面的 
人就害怕對大乘佛法說的道理啊,有恐怖心,有恐怖心。我們讀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上說:是五百部,是小乘的部派佛教,在大智度論上說是有五百部 
,就是有那麼多不同意見的小乘學者,聞畢竟空如刀傷心,聽聞了大乘佛法 
一切法無自性的畢竟空的道理啊,就像用刀傷他的心似的,那麼樣的難過, 
那麼樣的痛。就是對大乘佛法,這個心情啊是那樣的。龍樹菩薩用如刀傷心 
那樣來形容這件事。所以這個小乘佛教學者和大乘的不和,由這一句話也看 
出來,也會看出來,我們從南傳佛教史,這個錫蘭原來是有大乘佛教的,為 
什麼沒有了呢,就是叫小乘學者滅亡了,把大乘佛教滅亡了。 
說是若爾,有人於中怖畏,啊!在這裡面害怕,對大乘佛教有點害怕, 
認為這不是佛法,害怕。過失云何?他害怕了,那麼他就要破壞佛法,破壞 
大乘佛法,第一句話就是「大乘非佛說」,用這樣的話來破壞大乘佛法,那 
麼他會得什麼樣的罪過呢?過失云何? 
■偈曰: 
■不應怖而怖,由怖被燒然,怖引非福故,長時過患起。 
這樣說。 
■釋曰:若人非怖畏處妄生怖畏。是人即墮極熱惡道而被燒然。何以故?由 
■此怖畏引大非福聚生。由此罪故能令是人經無量劫受大熱惱。 
是這個大乘佛法啊,是個安樂處,所以不是怖畏處,但是妄生怖畏,虛 
妄地、錯誤地對於大乘佛法有恐怖心。這個人他生了怖畏,他就要破壞大乘 
佛法,所以他就會墮落到極熱的,就是猛火的地獄,到無間地獄去了,極惡 
的這個惡道就是到地獄道,而被燒然,被那個猛火燃燒,使令他受苦啊。在 
這般若經裡,大般若經有講這個事,在法華經裡面也有講這件事。 
因為什麼生怖畏以後,就會到了猛火地獄裡面去受苦呢?由此怖畏引大 
非福聚生,因為他對於這個大乘佛法有恐怖心,其實也就是有一點討厭、不 
高興,他就會引發出來,引生大非福聚,就是造罪了,就是去破壞大乘佛法 
,說大乘非佛說,那麼使令很多很多的人對大乘佛法沒有信心,沒生信心的 
不生信心,已生信心的動搖了,使令很多的人不能在大乘佛法裡面栽哉善根 
、得成無上菩提,他破壞了很多人的善根,所以大非福聚生。 
經無量劫受大熱惱,不過這裡面有個問題呢,我們這世是上,在這個世 
界上的人啊,若是造了這種罪,那麼到了地獄去受苦,經無量劫這句話有點 
問題,有什麼問題呢?因為這個世界啊,只能一個中劫,這個世界只能存在 
一個中劫,這世界就破壞了,成住壞空嗎!怎麼能說無量劫呢,他在地獄裡 
受苦,這個最多受了一中劫嗎,一中劫這個世界壞了,地獄也就沒有了,那 
麼還能在地獄受苦嗎?所以說經無量劫這句話怎麼講呢?就是在這大般若經 
說了,就是到他方世界的地獄裡面去受苦,所以說是這樣的展轉的就是無量 
劫了,這麼意思。所以令是人經無量劫受大熱惱。 
■問:彼人復有何因生此怖畏。 
就是那個人啊,有什麼原因對大乘佛法有這種恐怖呢,這樣說。 
■偈曰: 
■非性非法朋,少慧少因力,怖此深妙法,退失大菩提。 
這就說出這個理由來。 
■釋曰:若人生怖由四因緣。 
對於大乘佛法引起這種恐怖,有四個原因的。 
■一、非種性,離菩薩性故。二、非法朋,離善知識故。三、少慧力,未解 
■大乘法空故。四、少因力,先世不種諸波羅蜜自性善根故。由此因緣於甚 
■深妙法橫生怖想。由此想故於大菩提福智二聚應得不得,是名為退。汝今 
■應知,此退過患最極深重。 
說出了四個理由。 
  第一個是非種性,離菩薩性故。這個非種性這個怎麼講呢?就是離菩薩 
性故,也可以說就是沒有,沒有菩薩的種性的關係。這個性,用這個性,有 
的地方也就寫這個性,有的也寫這個豎心旁的性,種性。這個種性這個種啊 
,就是種子的意思,種子。就是沒有大乘善根的種子。這個在瑜伽師地論上 
說呢,就是有大乘善根的人,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 
波羅蜜的善根,栽哉過六波羅蜜的善根,他今生能遇見了大乘佛法的時候, 
自然就生歡喜心,他就相信,他也就能承擔這件事。我發無上菩提心,廣度 
一切眾生,他就能這樣子,沒有這個善根的人,沒有栽哉個善根的人,就是 
默然,就是不感覺有什麼興趣,或者是討厭,就是這樣子。現在這上說呢: 
非種性,離菩薩性故。 
這個在瑜伽師地論上的意思呢,說這個眾生啊,有菩薩種性的人,有菩 
薩這種善根的人,就是從無始劫來,法爾所得,佛法的法,爾時世尊這個爾 
,法爾。法爾這個怎麼講呢,自然的,自然的他就有這樣的善根,這就是啊 
在成唯識論說就是,本性住種性,本性住種性。法爾所得就是自然而有的, 
本性住種性,就是性種性,還有習所成種性,這樣就是這麼兩種種性。本性 
住就是你這個本性裡面,就存在,本來就有這種種性的存在,不是因為學習 
而有的,不是學習來的,就是從無始劫來法爾所得,自然你就有,這是在瑜 
伽師地論有這樣的說法。這習所成種性呢,不是法爾所得,就是你遇見善知 
識了,你能相信佛法,相信大乘佛法,你在佛法裡面肯努力,薰習,薰習這 
樣的善根,學習來的,你自己努力栽哉的,叫做習所成種性。但是在攝大乘 
論裡,我們現在學的這個攝大乘論呢,看後邊文上有,他似乎沒有提啊,這 
個本性住種性,他只提習所成種性,這個無著菩薩他也可能就是啊,提倡這 
個,你若肯努力,你就可以做菩薩,你就可以成佛,提倡這一點。 
那麼這上說是非種性啊,離菩薩性故。那麼這個瑜伽師地論是彌勒菩薩 
說,現在這個大乘莊嚴經論,這個頌文也是彌勒菩薩說。那麼呢現在世親菩 
薩這樣解釋:非種性,離菩薩性故。那麼也可以,就說是這個,從這兩個意 
思解釋也都可以,就是非種性,就是他沒有這大乘佛法,在大乘佛法裡面沒 
有薰習這個善根。 
二、非法朋,離善知識故。這個非法朋啊,可以做兩個解釋,就是有惡 
知識,非法的朋友,非法是個惡,惡朋友,就是惡知識。曾經在大乘佛法裡 
面,以前就曾有過這種栽哉,有這種惡知識的教導,是大乘佛法是非佛說, 
你栽哉過這個善根了,所以再遇見了大乘佛法,就是大乘非佛說,就是這樣 
子。或者是這個說是離善知識,他遠離了好朋友,這好朋友他沒有交好朋友 
,所以這樣子他今生就是這樣對大乘佛法沒有緣。 
三、少慧力,如果說是雖然是有惡知識,但是你本身智慧大還不要緊, 
你還是能相信大乘佛法的。如果不是,你少慧、智慧小、未解大乘法空故, 
他對大乘佛法他沒有去學習,他就武斷的就說:這不是佛法。未解,他不能 
解釋、不能理解大乘法,一切法空的道理,所以他就是這樣子了。 
四、少因力,先世不種諸波羅蜜自性善根故。這樣說呢,這個非種性, 
離菩薩性故,這樣說這個在唯識的經論上呢,就說是這個眾生裡面啊,就是 
有出世間的種性,有聲聞種性、有辟支佛種性、有佛種性,也有的眾生什麼 
也沒有,也沒有聲聞種性、也沒有辟支佛種性、也沒有佛種性,那麼這個非 
種性,離菩薩性故,就是這個眾生,他沒有佛性,這就可以這麼說。或者只 
有聲聞種性、辟支佛種性,沒有菩薩種性,從無始劫來,法爾就是這樣子。 
也可以這麼解釋,那麼這一段的少因力,先世不種諸波羅蜜自性善根故,就 
是過去世,過去世他沒有在佛法裡面栽哉過大乘六波羅蜜的自性善根。這個 
這裡說這個自性就是別的意思,這個自性就是別別的體性的善根,譬如說布 
施的善根、持戒的善根、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各式各樣的善根。這他 
先世沒有在大乘佛法,就是沒有學習過,沒有修學過大乘佛法,沒有栽哉善 
根,所以今生啊遇見大乘佛法的時候,不行,他不是那麼合適。由此因緣於 
甚深妙法橫怖想,就是有了害怕,心裡面不快樂。 
這上面說:怖此深妙法,退失大菩提。由此想故,由於有怖想,恐怖想 
,所以對這個大乘佛法,說這個無上菩提這個事情:福德聚、智慧聚,應得 
不得,他應該成就的,但是因為有怖想,所以不得,不能成就,是名為退。 
這個唯識上經論上說這個退有兩種退,一種是得退、一種是未得退,就是不 
得退。得退呢,已經成就了然後又失掉了,叫得退。第二種不得也名之為退 
,不得是怎麼叫退呢?就是你應該得而沒得,所以也叫做退。你有這個條件 
可以成就的,但是有其他的障礙,你沒有成就,那麼也叫做退。這裡就是等 
於說這個不得退,你應該於大菩提福智兩種聚,你應該成就而不成就,是名 
為退。就是退失大菩提,不是說已得大菩提而退,不是這個意思。說是這你 
現在應該知道啊,你因為這個怖想啊,而退失了這個大菩提的功德,你的過 
患是太大了,別的事情差一點不要緊,這個地方你不對,你的過失太重了。 
■已說怖過及怖因,次說不應怖畏因。 
前邊啊這兩段文,是第一段不應怖而怖,由怖被燒燃,這是說怖的過失 
。非性非法朋這一個偈說怖的因緣。次說不應怖畏因,這以下說這個不應該 
怖畏的原因。 
■偈曰: 
■無異即互無,有異即險處,無譬種種說,續說多門說。 
■非有如文義,諸佛甚深體,聰慧正觀人,應知不應怖。 
這是說不應怖畏的理由。 
■釋曰:無異即互無者。 
這個頌文上第一句無異即互無怎麼講呢? 
■若汝言聲聞乘即是大乘無異大乘體,若汝是者,即聲聞辟支佛乘復無有體 
■,何以故?由得佛故。如是一切皆是佛乘,何因怖耶。 
先來解釋這個,無異即互無怎麼講?若汝言,若是你這樣說,聲聞乘就 
是大乘,聲聞乘的佛法就是大乘佛法。無異大乘體,離開了聲聞乘,另外沒 
有大乘佛法了,假設你這樣說:聲聞乘就是大乘。若如是,若這樣講呢?即 
聲聞辟支佛乘復無有體,這樣講沒有大乘體只有小乘,你若這樣這個小乘也 
沒有了,是這樣意思。若如是者,即聲聞辟支佛乘也沒有體了。何以故?由 
得佛故,如是一切皆是佛乘,這個意思啊,這個地方說沒有詳細說,我們第 
一次講的時候講過這個道理,就是若你成了佛,得佛故,然後這個佛的大悲 
心不入無餘涅槃啊,所以他再來人間度化眾生,才能說這個小乘佛法,才有 
小乘佛法,若離開了小乘沒有大乘,就是沒有佛了,沒有佛就沒人得佛,也 
就沒有人來說小乘佛法了,是小乘佛法也沒有了,所以就是這樣意思。即聲 
聞辟支佛乘復無有體,也沒有了。如是一切皆是佛乘,這又說如果說你認為 
小乘就是大乘,就是大乘就是佛乘,那麼就都是佛乘,那麼你有什麼理 
由又害怕這個佛乘呢,就是這麼意思,那就不應該害怕了嗎。 
■有異即險處者,若汝許有異大乘體,此體即是一切智道,最為第一險處, 
■由難度故此應仰信,何因怖耶。 
  是第二句。假設你啊同意離開了小乘另外有大乘佛法的體,體性。你若 
是同意這樣說法的話,那麼此大乘佛法的體性,即是一切智道,即是一切智 
道啊,這個大乘佛法的體,這個主要就指這語言文字的大乘佛法,這語言文 
字大乘佛法呢,佛法的體,就是一切智,就是無上菩提,無上菩提,即是通 
往無上菩提的道路,這個大乘,語言文字大乘佛法是通往無上菩提的道,即 
是一切智道。是最為第一險處。 
這個無上菩提啊,是啊,求得無上菩提要在生死裡面流轉生死、廣度眾 
生,這件事是一個很苦的事情啊,難行能行、難忍能忍,是第一險處。由難 
度故,說這樣子這個大悲心這麼樣重啊,為了度化眾生在三界裡面受了很多 
的苦,這是一個不容易做的到的事情,難度,不容易過。那麼呢此應仰信, 
說這種難行能行的偉大的精神啊,我們應該生恭敬心才對,有這樣大菩薩、 
這樣佛啊,這樣的大悲心度化眾生,我們應該仰敬,恭敬生信心才對,何因 
怖耶?那有什麼理由害怕這件事呢,不應該嗎。何因怖耶?這是第二個,第 
二個有異即險處,這底下第三句無譬。 
■無譬者,於一時中無二大乘並出可以相比,何因怖一不怖二耶? 
這無譬啊,於一時中,就是同一個時間裡面,無二大乘,沒有兩個大乘 
,不同的大乘佛法,沒有。只有這麼一個大乘佛法,無二大乘。並出,沒有 
兩種不同的大乘佛法出現世間,同時出現世間,可以相比的。此大乘彼大乘 
互相對比的,沒有。那麼這樣說啊,何因怖一不怖二耶?那你有什麼理由, 
就害怕這個大乘,害怕這個大乘,你不怖另外一個大乘,你有什麼理由這樣 
子呢?因為這若是相比對的時候,我不害怕啊,我害怕那個,才有這些分別 
心嗎,現在沒有對比的,沒有對比,你還怕什麼呢?就這麼意思,這麼意思 
。所以何因於一時中無二大乘並出可以相比,何因怖一,害怕這個,害怕這 
個大乘,而不怖另一個大乘。這個意思我剛才說這樣,不知你們聽的明白不 
這個話,若有兩個對比,所以有個好的有個壞,我喜歡這個好的,我不喜歡 
那個壞的,若是不對比的時候就是這樣子嗎,你就沒有那個分別心嗎,你何 
必有這個害怕呢,就是這樣意思。 
■種種說者,今此大乘非獨說空,亦說大福智聚,應解此意,何因獨怖空耶? 
  這個種種說怎麼講呢?今此大乘裡面,不是單獨說空的,不是單只是說 
一切法空。亦說大福智聚,也宣說、也讚歎眾生發無上菩提心,也栽哉大福 
、栽哉大智慧啊,發大悲心啊,也說種種的不同的事情的。應解此意,這樣 
說呢,你也應該明白,明白啊佛在大乘佛法裡面說這麼多的利益眾生的事情 
,何因獨怖空耶?你什麼理由啊,你只是害怕空呢?害怕空做什麼呢? 
■續說者,一切時中決定相續說空。汝非乍聞,何因怖耶? 
續說怎麼講呢,一切時中啊,佛在大乘佛法裡面,一切時中不只是一時 
,一切時中決定相續說空,相續的說一切法空。那麼呢!以前這麼說,以後 
這麼說,一直相續這樣講解這個空義,是汝非乍聞,你並不是忽然聞才聽說 
一切法空的道理嗎,那麼何因怖耶?什麼原因會生恐怖呢?這樣意思。 
■多門說者,彼彼經中多門異說顯大要用,破諸分別得無分別智,若異此說 
■無大用者,如來但應言空不說如法性實際等,既說有多門,何因獨怖空耶? 
這又是這樣說。多門說者彼彼經中,就是華嚴經、法華經、般若經、維 
摩經,很多很多的經。多門異說。就是從不同的立場,不同的言說,不同的 
解釋。顯大要用,這個顯示出來這個大乘佛法重要的作用。破諸分別,能破 
壞眾生種種的虛妄分別,使令眾生得無分別智。若異此說無大用者,若是不 
這樣講,若不這樣講,若不是這麼多門異說顯大要用,不這麼說,無大用, 
沒有那麼多的啊,偉大的作用。如來但應言空,那佛就是說一個空好了,就 
不會再說如說法性說實際等。那麼說空、說如、說法性、說實際,這就是多 
門異說顯大要用,這樣意思。 
說如啊,是站在無差別的意思,說諸法空的,無差別,若有差別就不是 
如了,如是相通的意思。那麼這一切法的因緣生法,都是有不同的相貌的, 
但是他的體性呢,是無差別的,所以叫做如。從這一方面說。 
這個法性是不變的意思,性以不變為義,不變的意思。這樣一切因緣生 
法啊,是在時間上是有變化的,常常有變化,但是這個法的體性,諸法空的 
體性,是不變的,那麼叫做法性,從不變上說的,就是那個空性是不變義的 
。 
  這個實際,實際是什麼呢,就是不虛妄,這因緣生法是虛妄的,因緣生 
法是虛妄不真實,那麼但是因緣生法的體性呢,他是真實的,他不虛妄,這 
個虛妄這句話怎麼意思呢?就是欺誑的意思,這個因緣生法啊,有欺誑我們 
的意思。你看那個白雲,像棉花似的,但是過一會又像一棵樹,又像一個大 
魚似的,就是變的。那麼在我們世間法上說,我們感覺榮華富貴很快樂,你 
去貪求他去,結果你還沒成功那就不要說,成功了以後結果是苦惱,所以有 
個欺誑性,有欺誑性。你認為是快樂的結果是令你苦惱,不就是欺誑性了, 
有欺誑性。現在是因緣生法有欺誑性,但是因緣生法的性是沒有欺誑性,不 
欺騙的,是安隱處,所以叫做實際,是真實的境界,不欺誑,這個意思。 
就是同是諸法空,但是不同的立場呢,就說出了不同的名詞,不同的名 
,那麼他就顯示出來他的作用,顯示出來他的作用了,所以叫做多門異說顯 
大要用,這樣。如來但應言空,若異此說無大用者,如來但應言空不說如, 
不說法性、實際等,又是如來藏的,就不應該這麼說。即說有多門,既然佛 
說法有不同的立場,何因獨怖空耶?那你什麼原因,就是對於空特別害怕呢 
?這是沒有理由的。 
■非有如文義者。大乘甚深不如文義,何因隨文取義而怖空耶? 
非有如文義,這是第二個頌。這樣啊,不要我一個人講,你們如果有什 
麼疑問,或者我說的不明白的時候,你們可以提出討論,可以。那我們接著 
說第五頁,非有如文義者。 
這是第二個頌的第一句,解釋這個。非有如文義者,大乘甚深婀,這個 
大乘佛法是要比小乘佛法深啊,甚深。是不如文義,你不能夠啊只從文字的 
表面上去分別他的義理的,不能這樣子,不如文義。何因隨文取義而怖空耶 
?你什麼原因、什麼理由啊,隨文取義而害怕空呢?這個大乘佛法說一切法 
空,同時,空的同時一切法還是宛然而有的,不是斷滅了,不是這個意思。 
這個宗咯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後邊的毗婆舍那章,特別地提到這一 
點,當然現在是說的唯識,宗咯巴大師他是中論的學者,中觀論說一切法空 
,同時也一切法是宛然而有的,那唯識呢,說遍計執是空,依他起還是宛然 
而有的,所以並沒有斷滅。可是在強調一切法空的時候,那麼對於大乘佛法 
,沒能深入認識的時候,就隨文取義,就是認為是斷滅了,所以就有點害怕 
,那麼呢何因隨文取義而怖空耶?這樣意思。 
■諸佛甚深體者。佛性甚深卒難覺識,應求了別。何因怖耶? 
  這第二個頌的第二句。 
這個佛性的道理啊,是特別地深奧的,一下子你少時間很難去覺悟認識 
他的,不是那麼容易明白的。應求了別,你應該有耐心啊去尋求,尋求各種 
經論、尋求善知識,去認識、去了別這個道理。何因怖耶?你什麼理由一下 
子就會害怕呢?害怕這個道理。不應該這樣子。 
■由如是等因緣故,聰慧正觀人於此大乘不應怖畏。 
  由前面說這些因緣故,這個聰慧的人,這個正觀的人,於此大乘佛法不 
應該怖畏。這個聰慧啊,這個聰是約耳說,約六根說,代表那六根,慧就是 
意根。這個正觀呢是說聽聞佛法以後,他有能夠修行的人,前面聰慧是約解 
說的,正觀是約行說的,就是有行有解的人,你對大乘佛法,你有能力會通 
達的,你不應該怖畏,這樣意思。 
■已說不應怖畏因,次說能行此法智。 
■偈曰: 
■隨次聞思修,得法及得慧,此智行此法,未得勿非毀。 
這底下解釋。 
■釋曰:若人最初依善知識能起正聞。 
假設一個人最開始的時候,已能依止一個善知識,從他那裡呢能起正聞 
,正確地去學習佛法、聽聞佛法。 
■次於正義能起正憶。 
第二個階段呢,你學習來的佛法,學習來的佛法呢,就是有名就有義, 
種種的文啊,就有種種的義,文和義是不相離的,那麼呢你從文字上認識的 
義,從這個義上能起正憶,就是正思惟,這個正思惟啊,我感覺在我們漢文 
的佛教裡面啊,就是缺少這一樣,缺少這個正憶,缺少這個正思惟,只能有 
多少聽聞,少少的思惟思惟就停下來了,缺少這個正思惟的智慧。 
■次於真實境界得生正智。 
這個次於正義能起正憶,那麼正思惟的時候,這個正思惟如果長時期的 
正思惟,這個智慧會進步,智慧就進步了。正思惟的結果呢能降伏煩惱,所 
以正思惟以後啊,不但是智慧進步了,煩惱也輕了。你常常這樣做你會感覺 
到,這個正思惟有這種作用,但是只是煩惱輕微,並不是斷惑証真,還沒有 
。 
  這底下嘛,次於真實境界得生正智,次於真實境界得生正智,那麼就是 
啊,這裡說真實呢,就是那個憶,這個憶啊,不管是中觀論或者現在唯識論 
啊,都有相同的意思,相同的意思。什麼叫做真實義,我們現在啊,說明白 
佛法的道理,這個義,這個道理不能離開文,明白義,不能離開這文句去明 
白道理的,就是依文去解義,沒有文的時候也就沒有義了,這個義不是義, 
文所表的義還不是義,這個真實是什麼呢?就是文義都離開了,離開了文和 
義,那個義。就是什麼呢,我們依文去解義都是分別心的境界,這個不是真 
實義,那個真實義就是無分別的境界,無分別的境界就是了文義了,離開了 
種種文義而去,才能夠照見那個第一義的,才能照見那個第一義的,那個義 
是離一切相的了,那就叫真實義。那個真實義就是要憑這個修慧,憑修慧的 
用功修行,用功修行的時候得生正智,就無分別智出來了,那個是正智,這 
時候就是聖人了,就是得無生法忍了。說於真實境界得生正智。 
■次從彼彼得證法果。 
初開始得了初歡喜地了,或者得須陀洹果了,這是初開始的境界,還要 
繼續用功修行,從彼彼,譬如說是你從三十七道品說,這個初果就是七菩提 
分,初果以後這八正道分,繼續修行才得二果、三果、四果,這樣啊。從彼 
彼果得証法果,次從彼彼得証法果,那麼或者是得。這裡有幾種情形,就是 
得了正智以後呢,這個得初果的時候還沒有禪定,得初果的時候還沒有禪定 
,那麼你還須要修禪定,修禪定從禪定裡面又會得種種神通,那麼呢,你又 
會得陀羅尼、得種種三摩地門、無量無邊的三昧的。這個佛在海龍王經上說 
,對目犍連尊者說,說舍利弗入的三昧你不知名。對目犍連尊者說,說是舍 
利弗尊者入的什麼三昧,你不知那三昧的名字,但是佛入的三昧,舍利弗不 
知道名字啊。三昧是無量無邊的,所以次從彼彼得証法果,是無量無邊的勝 
境,還要繼續修行的。 
■次從彼後起解脫智。 
當然這得了根本智,那麼又得後得智,根本智也好,後得智也好,初開 
始的時候,若繼續進走就是逐漸的逐漸的深廣了。那麼呢,入了聖位以後得 
了正智,就是得了解脫,得了解脫是少份解脫,並不是無量無邊的解脫,所 
以你啊繼續用功的時候呢,是從彼彼法門,就會成就了,各式各样無量無邊的 
解脫智,就是解脫一切煩惱的智慧。 
■是人此智隨深入遠能行此法,汝若自無此智,不應決定言非佛語。 
  是人此智隨深入遠,說這個人啊得了正智、得了解脫智,得了種種法果 
,得了種種法、得了種種果,那麼他的智隨深入遠,就是隨順,也就是漸漸 
的,你的智慧深了。入遠,你的功德是廣,特別廣大了。福慧、定慧、慈悲 
,是愛見的慈悲,是無相的慈悲,無量無邊的功德,逐漸的逐漸的都深遠了 
,一直到成佛的時候才圓滿。能行此法,說這個人啊,他能在大乘佛法裡面 
這樣薰習,能行此法,就有這麼多的無量無邊的成就。汝若自無此智,說是 
你現在這就指那個小乘佛教學者,謗誹大乘的那個人,你若是在佛法裡面, 
還在凡夫位,虛妄分別心,你沒有啊,汝若自無此,你自無有這種智慧,就是 
沒有這個正智,以後的種種功德都沒有成就,你不應決定言非佛語,你不應 
該自己就決定說大乘不是佛說的,不應該這樣決定。因為什麼你的智慧太微 
小了,那裡知道這種事情,應該謙虛一點嗎,你謙讓一點反省自己,我現在 
是個什麼人,我怎麼可以說出這種話來呢。這上面是說啊,當然這個長行文 
是世親菩薩說,若是我們就從凡夫位說,我們就是對小乘佛法裡面,雜阿含 
經、長阿含經、增一阿含、中一阿含,還有很多的阿昆曇論,還有很多的律 
,我們都沒有看過,就看小小的一部份而已,是大乘佛法裡面更是很多的經 
論都沒有讀,只是一知半解一些些,然後聽人說:「大乘非佛說」,啊!大 
乘非佛說。對不對,對不對啊?真的,什麼事情要有反省,要反省一下。 
■已說能行此法智,次遮怖畏此法句。 
前面這一節是說「能行此法智,隨次聞思修,得法及得慧,此智行此法 
,未得勿非毀」。這地方說啊,若你說大乘非佛說,你在大乘佛法裡面若真 
實能修行得大利益啊,你要知道這件事啊。所以這是已說能行此法智。次遮 
怖畏此法句,遮就是不許,不同意你怖畏大乘佛法的法語,你不要害怕。 
■偈曰: 
■不解解不深,深非思度解,解深得解脫,諸怖不應爾。 
這是勸我們不要害怕,不要怖畏。這底下解釋。 
■釋曰:不解者,若汝言:如是深法非我所解。如是起怖畏者不應爾。 
第一句前兩個字不解者,像大乘佛法那麼樣的深奧,不是我能明了的。 
因為這樣的理由你就害怕了,不要害怕嗎。這是勸我們不要害怕,如是深法 
非我所解這種話呢,這種話啊,也倒是人之常情,我不懂就是我不懂,但是 
不懂並不是決定的,還是能懂的。 
  這個,我說一件小小的事情,就是現在這個在香港有個楞嚴王,你們誰 
知道叫海仁老法師,海仁老法師,香港的佛教徒,出家的佛教徒、在家的佛 
教徒都知道他是楞嚴王。他這個人呢,小孩子的時候沒有讀過什麼書,讀得 
很少,好像是放牛什麼的,但是因為有善根,所以出了家,出了家呢你看他 
是廣東中山人,好像是中山人,那麼呢出了家以後啊,他並不滿足現狀,在 
廟上住可能比家裡能好一點,可能,但是不滿足這種境界,就是到江浙一帶 
去參學,就到江浙一帶去參學。這是在抗戰以前,七七事變以前的事情,這 
事情就不簡單,你在廟上出家,有師父,還有這麼樣廟的生活,就這樣生活 
下去就好了嗎。不,我要去學習佛法,這就了不起,這件事啊,你看從廣東 
要到江浙一帶多遠啊,那麼那不是容易就去了。當然就是聽諦閑老法師講楞 
嚴經,講楞嚴經聽不懂,就是不明白,不明白那麼怎麼辦呢?你看這些問題 
就在這裡啊,如是深法非我所解,聽不懂就算了我不聽了,我回小廟去吧! 
不是,就想辦法,想辦法就有人告訴他,你到金山寺去坐禪,坐禪三個月, 
這一冬天坐三個月,然後再來聽就聽懂了。好,他就去,到那坐三個月,三 
個月坐完了果然是再來聽諦閑老法師講楞嚴經,聽懂了,就明白了。 
  說世間上的事情沒有決定的,如是深法非我所解,你說現在是這樣,但 
是不決定,你若慢慢的努力,他就能解,還是能解的,所以這個話呢就是, 
如是起怖畏者,不應爾。因為不解就起怖畏,這是不對的,你還應該想辦法 
才對。 
■解不深者,若汝言佛解亦不深,如其解深何故說深。如是起怖畏者不應爾。 
不解解不深,這解不深什麼意思呢?有這種智慧,若汝言假設你這麼說 
,佛他的解,佛的智慧啊,解的這個佛法也不深,你為什麼說出這種話來呢 
?如其解深何故說深,假設他若是能夠理解這個深奧的道理的話,為什麼說 
這個很深,為什麼說這句話呢?說這句話就表示他不解,表示他解的不深, 
這個在大智度論裡面說一件事,說這個大海,我們這人啊,有五尺、六尺或 
者七尺高,大海大海感覺到很深,但是阿修羅王他感覺大海很淺,阿修羅王 
站在大海裡面,他還能高過須彌山,他的身體,他就說大海不深了。佛解亦 
不深,為什麼呢?如其解深何故說深,你說深就表示你解的不深,就表示這 
個意思。那麼這是這麼說,你這樣子說起怖畏者,這是不對的。其實佛當然 
是佛對於一切法都不感覺深的,他說深說淺是給我們說的,我們要從這裡面 
說佛不解深,是說錯了,這是不對的。所以如是起怖畏者不應爾。是不對的 
。 
■深非思度解者,若汝言:何故此深非思量境界,如是起怖畏者不應爾。 
  這是第二句,這深非思度解這句話怎麼講?說是佛法裡面說那個第一義 
諦啊,那個深啊,不是用分別心能解的,就是深非思度解,這樣意思。的確 
是這麼意思。這個深啊不是用分別心能解釋的能明白的。若汝言:何故此深 
非思量境界,若是你提出來這個問題啊,說這個深,為什麼不是分別心的境 
界呢?如是起怖畏者不應爾,你說是不是分別心的境界,我又沒有無分別的 
智慧,所以我沒有辦法解了,這樣是不應爾,如是起怖畏者不應爾,這是不 
對的。因為這無分別智,不是天生的,都是修學來的,說我現在沒有,但是 
你不要失望,你還繼續用功修行也會成就的嗎,所以不應該怖,如是起怖畏 
者不應爾。 
■解深得解脫者,若汝言:何故獨解深義能得解脫,非思量人能得解脫。如 
■是起怖畏者不應爾。 
這是第三句。解深,得解脫者。若是你說呀,什麼原因啊獨解深義能得 
解脫?要明白那個深義啊,離一切名相的第一義諦,你要明白了才能得解脫 
,是的。因為你若是對這個義,你若不通達的時候,不能斷煩惱。我們從經 
論上文字上,去明白道理,這個義我們明白了,還不能夠斷煩惱,還不能斷 
煩惱,不能斷煩惱就不能得解脫,你若能明白那個超越一切名義以上的,離 
一切分別,離一切相的義的時候,那個時候才能斷煩惱,所以深入諸法實相 
的時候,才能斷煩惱的,斷煩惱才能得解脫,是的,說是何故獨解深義能得 
解脫,那時候能斷,能夠斷煩惱所以能得解脫,所謂斷煩惱就是斷煩惱的種 
子。非思量人能得解脫,你沒得無分別智,你還是要明白用分別心去分別的 
時候,這個人不能得解脫,但是要通過這裡,從這裡通過。要那樣太難了, 
那麼我就起怖畏,我害怕這個事情,如是起怖畏者不應爾,這樣是不對的。 
那麼很多的聖人都是修來的,他能成功得無分別智,你也一樣嗎!所以如是 
起怖畏者不應爾。 
■如是已遮怖畏此法句,次以不信成立大乘。 
這個頌啊,就是遮止這個怖畏,你不要怕。次以不信成立大乘。 
■偈曰: 
■由小信界伴,不解深大法,由汝不解故,成我無上乘。 
■釋曰:小信者,狹劣信解故。 
  就是你對於小乘佛法的信,那是很狹很劣的一個信解,對於小乘佛法。 
就是有對小乘佛法有信解,但是站在大乘佛法的立場呢來看,你的信解還是 
很狹劣的,這當然是指在凡位的學習的人,不是指聖位,聖位若是初果須陀 
洹以上,見到第一義諦了,也不可思議的,所以他也能信解大乘佛法的。 
■小界者,阿梨耶識中熏習小種子故。 
這個界就是種子的意思。這個小界上什麼意思呢,就是那個人啊,他在 
佛法裡面啊,也學習過、也修習過四念處的,他薰習了這個小乘佛法善根的 
種子故,那叫做小界,小界,在阿梨耶識中,阿梨耶識,阿梨耶識攝大乘論 
後邊有解釋,這裡不說了。 
■小伴者,相似信界為眷屬故。 
這個伴是伴旅,就是這裡就是朋友,相似信界為眷屬故,這個相似信界 
呢,就彼此相通的,彼此相通的在小乘佛法裡面栽哉過的人,這都是你的眷 
屬故,師兄弟這些人,有這些眷屬。那麼就是完全是在小乘佛法這個範圍內 
。 
■此三若小則不信別有大乘。 
說是這個信也小、界也小、伴也小,此三若是完全屬於小乘的範圍,你 
就不信別有大乘,你就不相信另外有大乘佛法。我那天好像說過,我在今 
年的四月間,到過新加坡,到新加坡去遇見一個錫蘭比丘,我上一次說那個 
比丘也是錫蘭比丘,但年紀大,我現在說這個比丘,年紀沒有那麼大,我問 
他,我說你相信大乘佛法不能,他說我從小出家,我的師長就告訴我,就是 
這個是佛法,其他都不是佛法,所以對大乘佛法、北傳佛教沒有信心,就是 
這樣子。所以這說此三若小呢,則不信別有大乘,就是不相信,不相信別有 
大乘。 
■由此不信則成我所立是無上法。 
由此不信,由這三種人的不信,也就可以成立我所立的是大乘法,我們 
的信心所建立的,我們建立了這大乘佛法的信心,這個大乘佛法是對的,這 
看出來什麼呢?因為我們和這一樣嗎,道理是一樣嗎,我們在大乘佛法裡面 
栽哉過大乘的種子,我的師長也是大乘佛教的學者,我的師兄弟也是大乘佛 
法的學者,周圍都是大乘佛教徒,當然我們相信大乘佛法,說是由此不信則 
成我所立是無上法。這是最高深的。 
  什麼世間上什麼事情,你沈一會,會好的多,你沈一會,你不要著急, 
你沈一會。那麼呢世間上事情啊是那樣子,就是我們出世間學習佛法也是, 
你沈靜一下,然後再決定一件事,可能會少犯錯誤,所以對學習佛法呢,尤 
其是我們是初學,說是我已經得了博士學位了,要我看來還是初學,要我看 
還是初學,只要你沒有入聖位,應該都說是初學,所以啊就是謙讓一點好。 
■已說成立大乘,次遮謗毀大乘 
■偈曰: 
■隨聞而得覺,未聞慎勿毀,無量餘未聞,謗者成癡業。 
這是遮謗毀大乘。 
■釋曰:汝隨少聞得有覺悟,不應隨聞復生謗毀。汝於未聞無信可爾,何以 
■故不積善故。未聞者多慎勿謗毀。汝無簡別若生謗毀更增癡業壞前聞故。 
這個意思。說是你啊隨順你的因緣,少少的聽聞一點佛法,有一點覺悟 
,有一點的覺悟,這樣的情形呢孤陋寡聞啊,是不應隨聞復生,你就不應該 
隨你所聞,被他困住了,對於你所末聞的就謗毀了,這是不對的,不應該這 
樣,不應隨聞復生謗毀。你對於那個沒聽聞的道理啊,沒有信心,當然這也 
是值得同情的,也值得同情的。 
有一句話是說「初生牛犢不怕虎,長出角來反怕貓」。這什麼道理呢, 
就是經驗多了,你看那些很有學問的,他就是特別謙虛啊,謙虛什麼?就是 
不知道事情太多了,那麼所以容易犯錯誤的是誰呢?就是才開始學的人,而 
學的人,啊!這是對的、這是不對的,就是那麼早就下武斷、判斷,就是容 
易犯錯誤。這地方說是,汝隨少聞得有覺悟,不應隨聞復生謗毀。就是這麼 
意思。 
汝於未聞無信可爾,何以故?不積善故。你沒有去栽哉善根。未聞者多 
慎勿謗毀。你沒有聽到啊的事情,沒有學習的事情太多了,太多了的時候, 
你的知識有所缺,智慧就不大,你要謹慎一點啊,不要謗毀,不要謗毀。這 
樣子態度才是對的,沒有聽聞的事情就叫你相信,也不合道理,也是不合道 
理,你聽聞了你再去思惟觀察,這樣子或信或不信,也還合乎道理。我沒有 
聽聞的事情就,喔﹗就決定怎麼樣,這是太武斷了,未聞者多慎勿謗毀。汝 
無簡別,若生謗毀更增癡業,壞前聞故。汝無簡別,你沒有聽到那件事,對 
那件事不是深入的研究過,深入研究過,你沒有簡別,就沒有辦法去簡別, 
這就是對的、是不對的,你沒有這個條件去簡別這件事,若生謗毀的話呢, 
更增癡業,本來你沒有學習過你就是有點愚痴了,你現在再謗毀呢,就是增 
加了你的愚痴,增加了愚痴的罪過。壞前聞故,把以前聽聞的少少的智慧自 
已也破壞了,所以不要謗毀。 
■已遮謗毀,次遮邪思。 
這些是不要有邪意念。 
■偈曰: 
■如文取義時,師心退真慧,謗說及輕法,緣此大過生。 
如文取義時,師心退真慧。第六頁後半頁第三行最下邊:已遮謗毀,次 
遮邪思。前面那個偈頌啊,是勸這些不相信大乘佛法的人不要謗毀大乘,這 
是已遮謗毀。次遮邪思,這下邊這一個頌啊,是遮止邪,偏邪的思惟,雖然 
沒有發言謗毀大乘,但是心裡面有不合道理的想法。 
■釋曰:師心者,謂自見取。 
這個如文取義啊,這個聞思修三慧,聞慧的人,多數都是這樣子,依文 
取義,多數是這樣子。思慧的人呢,就不一定。修慧的人,那就是更深妙了 
,這個如文取義啊,在大乘佛法裡面呢,不完全是適合的,所以這底下就勸 
我們不要這樣做。 
這個師心怎麼講,謂自見取,就是這個人,這個取這個字放在前面,就 
是愛著,這個取當愛著講,愛著自己的見解,叫自見取。我的看法是最好的 
,你的看法是不對的,那麼這樣的人啊,為什麼會這樣子呢。 
■非智者,邊求義故。 
說這個人沒有親近過善知識,他在那個無智慧的人邊求義,所以他就會 
有這種情況,有這樣的情形。自見取,我的見解是對的,這就叫做師心。依 
自己的心為師,不肯去參考他人的見解,叫師心。 
■退真慧者,如實真解未得退故。 
這個退真慧怎麼講呢,是這個真慧啊,是如實真解,就是如佛法的真實 
義,理解了,你理解了佛法的真實義,那就叫做真慧。如實真解叫做真慧, 
怎麼叫做退呢?未得退故,這我們前面解釋過,這個退有兩種,一個是得退 
,一個是未得退。得退就是你已經得到了,後來又失掉了,這叫得退。未得 
退就是你的條件、你的因緣,應該能夠成就,你應該能成就這樣的智慧的, 
但是有其他的障礙沒成就,那麼這叫做未得,未得退,這叫做未得退。現在 
說退真慧啊,是屬於未得退,而不是得退。這個退真慧的原因就是因為師心 
,師:依自己的心為師,所以就會有這樣的損失,有這樣的過失能退真慧。 
■謗說者,毀善說故。 
這個謗說怎麼講呢?毀善說故,他破壞大乘佛法的善說,微妙的佛法叫 
善說,他破壞大乘佛法嘛,叫謗說。 
■輕法者,嫉所聞故。 
那麼聽聞了大乘佛法的時候,他心裡面嫉恨,不高興,不高興。一聽說 
是大乘就不高興了。因為師心的關係沒得到真慧,因為師心的關係,就可能 
會發生這種過失,就會謗說或輕法,輕法者,嫉所聞故。 
■緣此非福次身受大苦報,是名大過起。 
緣此非福,這個緣啊就是因,因緣的缘,就是因的意思,也就是那個依 
止的依的意思。緣此,因此,所以這個非福,因此非福,因為你師心退真慧 
啊。這個師心呢,也就是那個邪思,就是邪思的意思,因為師心就會引起謗 
說和輕法的這種非福,有了這樣的非福的時候呢,次身受大苦報,在這個現 
在這個身體以後,就會受那個大苦的果報,那麼就是到三惡道去了嘛,受大 
苦報,叫做大過起,這是大過生起了。如文取義啊加上這個師心啊,這 
就叫做邪思,由邪思退真慧,由退真慧所以謗說輕法,所以大過生,這就是 
不要邪思。 
■已遮邪思,次遮惡意。 
這還有個惡意。 
■偈曰: 
■惡意自性惡,不善不應起,況移於善處,應捨大過故。 
這個頌。 
■釋曰:惡意者,是憎嫉心。自性惡者,此心是自性罪,尚不可於過失法中 
■起,何況於非過法中起。是故急應須捨大過患故。 
這個憎嫉心,這惡意是什麼呢?指憎嫉說的,這個憎啊和嫉,就是不高 
興,不高興大乘佛法,憎惡嫉恨,這是嘛自性惡,這個憎嫉之心啊,這個罪 
是自性罪,本身就是有罪過的,自性罪。這話怎麼講法呢,你譬如說是這個 
毒藥,毒藥本身就是有毒,那麼這個清水啊沒有毒,但是你把毒藥放在水裡 
面去的時候,這個水就有毒了,可是水加上毒,水成毒了,這個水本身並沒 
有毒,是外加上去的,這個水有毒和毒藥本身的毒對比起來呢,毒藥是自性 
毒,水不是,水是合和而成為毒,和毒藥合和起來而成為毒的,所以他是外 
加的,不是本身有毒。那麼譬如說自性惡,說憎嫉啊,那麼就是自性惡。這 
唯識的經論,分別的一切的名相啊,都比較微細,他把我們這個心啊,這個 
心意識的心啊,惡心所、善心所都把他列出來名字來,剩下來的一念心就是 
無記的,他也不是善也不是惡,但是他與惡心所在一起的時候叫做惡事,他 
與善心所在一起的時候叫做善事,那麼這樣說呢,這個心本身不是惡不是善 
,但是他同惡合作,同善也合作,那麼就是合和惡合和善。現在說這個憎嫉 
啊,他是自性惡,他本身就是惡的,所以此心是自性罪,他本身就是有罪過 
的。站在佛法的態度來說呢,這種憎嫉這種心情啊,尚不可於過失法中生起 
,何況於非過法中起。 
這樣意思,譬如在佛法裡面,站在佛法的態度啊,那個人啊沒有杵惱我 
,這個人杵惱我了,他杵惱我的時候,我就不高興了,那麼這是一個情形, 
另那個人沒有杵惱我,我就不高興了,這是兩個情形。兩個情形在這裡就表 
示這個意思。是尚不可於過失法中起,就是那個人杵惱我,我都不應該煩惱 
嘛!何況那個人沒有杵惱我呢,這是這樣意思。說是憎嫉心啊,尚不可於過 
失法中,在惡法中都不應該對他起憎嫉心,不憎惡人,對惡人我們不要憎恨 
,應該發慈悲心才對,所以尚不可於有過失的事情裡面起憎嫉心,尚不可於 
過失法中起,何況於非過法中起,何況在沒有過失的大乘佛法裡面起憎嫉心 
呢。 
是故急應須捨大過患故。所以啊,就是勸這個小乘,貪著小乘三藏學者 
,就是勸這個人,這樣的人啊急速的啊、趕快的啊,要棄捨這種憎嫉心,因 
為這種憎嫉心有大過患啊,你們趕快地要棄捨啊,這個地方是遮惡意,就是 
勸這樣的人啊,你不要對大乘佛法有憎嫉心,不要這樣子。 
■成宗品究竟。 
這個大乘莊嚴經論,這個第二品的成宗品完了。在這一品裡面,完全成 
立大乘佛法是佛說,勸不相信的人,你不要謗毀,也不要有憎嫉,是這樣意 
思。 
  這一段啊一共是在這第三頁上,一共是說成立大乘略有八因,有八個原 
因、八個理由。我念一遍,不記,一是不記,第二是同行,這個第一不記, 
第二同行應該是容易理解的。第三個是不行,這個不行就是啊,這個小乘佛 
教的學者,那上面說是大乘佛法是深廣的,非忖度人所能信,現在知道啊, 
如果按照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上的法語,那麼就可以知道這一句話,「非忖度 
人之所能信」這句話,就指沒入聖位的小乘佛教學者,若是入了聖位的,譬 
如須陀洹以上的聖人,對大乘佛法還是有信心的,還是能信的,就是未入聖 
位的人,就是忖度人,他就有困難,加上有外道都是,都於佛法更不用說了 
,更是不相信的。那麼這兩種啊,這些凡愚的人啊,他們程度太低了,所以 
這個對於深廣的大乘佛法是不能夠信,也不能去流通弘揚,也不能修行了。 
那麼這就可以知道大乘佛法的深妙,也可以知道這就是佛說,這是這一個解 
釋一下。底下那個第四個成就,第五個體,第六個非體,那麼這個也容易懂 
。那意思就是說,說釋迦牟尼佛沒有說大乘佛法,但是他方世界的佛說大乘 
佛法,那麼當然佛佛道同,他方世界的佛說,那麼當然指釋迦牟尼佛也能說 
的,那麼大乘還是佛說,這個是成就和體非體。這個反倒是非常重要的一個 
理由,成立大乘是佛說的一個重要的理由。就是如果沒有大乘佛法也就是沒 
有佛了,沒有佛誰來說小乘佛法呢?那麼就是連小乘佛法也沒有了,這樣解 
釋的話呢,我們想一想,如果說小乘佛法是根本佛教,這句話對不對,應該 
說大乘佛法是根本的佛教,因為小乘是由大乘而來的,所以大乘佛法應該稱 
之為根本佛教,但是我們現在的佛教,一般流行的這句話,事實上是指阿含 
經為根本佛教,這個大乘佛法是由阿含經流出來的,可是在這裡這個頌啊, 
這個大乘莊嚴經論這個頌上面說呢,我們從這個頌上的義,來觀察這句話, 
應該改變一下,「大乘佛法是根本的佛法」,應該是這樣。第七是能治,第 
七是能治這句話呢,就是不管你說大乘是不是佛說,而修學大乘佛法的能破 
煩惱,能得無上菩提,那麼你說他是佛說不是佛說,這是這個能治,這是第 
七。第八是文異,大乘佛法的文啊文句,和小乘佛法不一樣,那麼這一共舉 
出來,我一開始的時候提過,這八因啊,這個頌:「不記亦同行,不行亦成 
就,體非體能治,文異八因成」。在成唯識論述記上,窺基大師說呢,這是 
彌勒菩薩說的頌,這可見那個八因是彌勒菩薩說的,是彌勒菩薩說的,彌勒 
菩薩衰愍我們人間的佛教,有這個大小乘的不合和的問題,說出來八個理由 
,來開示我們,我們心裡面想一想,看看究竟應該怎麼樣,這裡就說到這裡 
。 



本贴由转贴于2001年3月05日09:58:43在脉搏乐趣园〖慈氏学论坛〗发表.

本贴内容不代表脉搏乐趣园立场,欢迎在netsh.com开创自己的俱乐部!

本贴跟从标题: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浏览次]

选择类别: 
朋友Email:
您的Email: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