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贴子:)人的本质就是选择。
唯识学认为,对于每一位有情来说,“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心外一切法都只不过是心中的妄想而已,换句话说,只有能进行妄想的心,而没有所妄想出来的一切事物。
师兄说:“既然世界只有心识,心识的运行机制是依他起性的,种子遇缘才能生起现行识,也就是说识的现行不能选择的。”都是对的,但话还可以接着往下说,“识的现行”,也就是每一个念头从因缘聚合的种子中生起的过程,都要经过五个程序(五遍行心所):作意,触,受,想,思。作意是因缘成熟的种子准备生起现行的状态。触,如果是眼识的触,那就是眼识种子生起的现行与它要观察的对象接触了;如果是意识,那就是意识种子生起的现行与它要观察的对象(过去某种记忆的恢复,其中记忆就是种子,恢复就是现行)接触了。受是由于接触产生的直觉。这前三步的内容,我们的粗显意识都是感知不到的。想,是取相——形成概念,就是感知到了是什么。思,是造作——作出抉择,这就是选择。每一个念都经过五遍行心所的过程,所以每一个念头都是一个选择。比如说,我看到白墙,然后就什么都不想了,这是什么选择?这就是选择放弃继续观察,因为无始以来无数次的这样选择形成了下意识的选择,或说形成了选择定势,造成这次看到白墙,就自然或说习惯性地选择了放弃继续观察。而如果你正在侦察犯罪现场,你也可能会选择继续观察。在你见闻觉知包括能够回忆起来的一切事物的范围内,你也可能会选择观察思维另一种事物。所以说每一个念头的最后一步都是一个选择。这是个程序性规定,不管内容如何。比如说,有人拿枪抵着你的脑袋说:“说!否则打死你!”你就说了,这还是你的选择,因为你也可以选择让他打死。如果说:这种选择受限制也太大了,那咱们就看看:这种限制是哪里来的?这只不过是你此前(从无始以来到此前)曾经作出的选择造成的后果罢了。也就是说,限制选择的环境条件是以前你自己选择的结果,你现在的每一个现行识仍在进行选择,所以说人的本质就是(无数的)选择。
【大千】17:03:09 8/23/06[1] (1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