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地方不必急于下结论
[慈氏学论坛] [回复] [引用回复] [表格型] [跟帖] [关闭] [浏览0次]

用户名: 光明照大千

因为问题实在太重要,也太容易搞错。

行相,前面解释了,指见相二分。简言之,诸心心所,皆名行相,非仅指妄分别或遍计执。前帖所引测疏文已明辨此义,兹再略引经论为证:

1。大般若经初分佛母品:
“佛言:善現!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由不緣色而生於識,是為不見色。故名示色相;不緣受、想、行、識而生於識,是為不見受、想、行、識。故名示受、想、行、識相。。。善現!由如是義,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能示諸佛世間實相,名諸佛母。”
 
2。大智度論釋三慧品第七十:
“般若波羅蜜行相者,所謂心、心數法不行。”
 
3。《辨法法性论》:
“悟入於性相當知由三種:謂由住法性,以住無二取,離言法性故。第二由無現,二取及言說,根、境、識、器世,悉皆不現故。
 
4。《摄大乘论》:
“諸義現前分明顯現。而非是有云何可知。如世尊言。若諸菩薩成就四法能隨悟入。一切唯識都無有義。一者成就相違識相智。如餓鬼傍生及諸天人同於一事。見彼所識有差別故。二者成就無所緣識現可得智。如過去未來夢影緣中有所得故。三者成就應離功用無顛倒智。如有義中能緣義識應無顛倒。不由功用智真實故。四者成就三種勝智隨轉妙智。何等為三。一得心自在一切菩薩得靜慮者。隨勝解力諸義顯現。二得奢摩他修法觀者。纔作意時諸義顯現。三已得無分別智者。無分別智現在前時。一切諸義皆不顯現。由此所說三種勝智隨轉妙智。及前所說三種因緣諸義無義道理成就。”
 
5。华严经十地品:
無分別如如智之所入處,離一切心、意、識分別想無所取著猶如虛空,入一切法如虛空性,是名:得無生法忍。。。住不動地亦復如是,一切心、意、識行皆不現前。此菩薩摩訶薩,菩薩心、佛心、菩提心、涅槃心尚不現起,況復起於世間之心!”
 
至于佛的分别是怎么回事,我上帖已说了一点,等等再说。


本贴于2010-02-09 13:55:43在 乐趣 哲学宗教慈氏学论坛发表.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推荐到首页]

 
加入我的乐趣收藏夹 乐趣举报信息留言
[发表新帖] [回复该帖] [引用回复] [表格型] [关闭]


快速回复:
主题
内容
图片链接
选项显示签名
        

郑 重 声 明
1. 任何言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与乐趣无关;
2. 禁止发表反动、色情和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信息;
3. 禁止利用本论坛进行赌博、非法买卖等违法行为;
4. 禁止发表恶意攻击他人的言论;
5. 任何转载或转贴都应注明真实作者和真实出处;
6. 禁止发表任何涉及政治、军事、外交等内容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