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这样。
[慈氏学论坛] [回复] [引用回复] [表格型] [跟帖] [关闭] [浏览0次]

用户名: 大 千

【二麻子】
光明兄用的异,是一般通用的名言共许意义。讨论时侯除非特别简别,用通用意义是正常的。千兄用异的时侯,其实用的是“不已不异”中的不一。这两个不同意义,没法用逻辑来达成共许。呵呵。
 【大 千】
一、光明兄用的异,不是一般通用的名言共许意义。把异解释为相关性,是没有根据的。一般而言异有五义:①有分别,不相同。②奇异,特别。③惊奇,奇怪。④另外的,别的。⑤分开,离异。从未见把异解释为相关性的。如果按照光明兄的解释:“不异”的意思就是“不是无关的两个东西”,因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着的,所以世界上就没有可以称为“异”的东西了,这样再说“不异”就没什么意义了。比如如果把胜义谛相与诸行相不异,解释为胜义谛相与诸行相是有关系的,那这种解释是可以用在一切事物的关系上,因为世界上并不存在“无关的两个东西”,这样的解释,除了告诉人们“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着的”道理外,没有对理解“胜义谛相与诸行相的关系”给出任何特殊的解释,也就是说,《解深密经》告诉我们胜义谛相与诸行相不异,被光明兄解释成了没有告诉我们仅仅是针对胜义谛相与诸行相关系的任何内容,这可能吗?

二、光明兄用的异,也是“不一不异”中的异,而且他用这种理解解释的也是《解深密经》)。比如他说:
我觉得这里“不异”的意思就是“不是无关的两个东西”,说“不能分开,相互依存”是过度解释了。如果“不异”是指“不能分开”,那么见谛者应不除遣诸行相才是,对不对?

三、我和光明兄从一开始讨论的就是《解深密经》中的异字的含义,所以讨论时侯除非特别简别,用《解深密经》中的异字的含义是正常的,而用除此之外的含义就是不合适的了。而光明兄就是犯了这样的错误,本来讨论的是胜义谛相与诸行相不异的意思,他却把“已见谛者”与“诸行相”的关系(他误认为也是不异的关系)直接就当成了胜义谛相与诸行相的关系,而忘了这两种关系是不同的:“已见谛者”已经除遣了“诸行相”(或用光明兄的话说是互斥关系),而胜义谛相与诸行相却是不能分离的(光明兄也承认不是互斥关系)。正是因为光明兄引进来一种不符合《解深密经》中异字含义的解释,由此造成了解释的混乱,所以才引起了我们这一场大讨论。

【二麻子】
其实这事可以用个事例来比喻,比较清楚。
比如,天上白云形成一只羊的样子。
凡夫认定是真羊,这是行相。此时白云还是白云,但凡夫确实不见白云,只见羊。
对凡夫来说,白云与羊,不并存(不见谛)。而且,不摧破羊相,也确实不能见白云。
见谛者知道白云,当然不会再执云为羊。是为见谛确实能摧破诸行相。
但是,见谛者照样可以知道这云的样子象羊。嘿嘿。所以,行相也可以照样继续有!
但要简别:这个知道象羊的行相跟凡夫执为羊的行相,似而不是,不完全一样,但也不能说完全不同。
 【大 千】
如果用这样的比喻,《解深密经》的意思就应该是这样的:云和羊都应该除遣。《解深密经》说:“由于今时非见谛者于诸行相不能除遣,然能除遣,非见谛者于诸相缚不能解脱,然能解脱。”诸行相主要是指云,也就是后边说的相缚。凡夫有两种执着,一种是现量执着,一种是比量执着。现量执着就是凡夫现量生起的色声香味触觉(可比喻为云),然后再在这上面生起比量执着(可比喻为羊)。比量执着要靠闻思修慧去除,本来就不容易,而现量执着要靠修所成慧圆满现量见道才能除遣,就更是难得多了。如果没有除遣比量执着的所依现量执着(即凡夫现量生起的色声香味触觉,这里比喻为云),就是还有相缚不能解脱,所以必须如《心经》所说现量“照见五蕴皆空”才是于诸相缚然能解脱。
凡夫就是因为被这种相缚限制,才只能见到自己心识显现的虚妄相,从而遮蔽了世界的本来面目,而圣者正是因为解脱了自己相缚的遮蔽,所以才能做到如实照见自己之外凡夫的相缚,如《金刚经》说“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所以佛陀能见众生苦。至于化身佛在生死轮回中的生活,那是佛陀为度众生在凡夫面前以神通变化的示现,不是佛陀还真的在生死轮回中生活,因为佛陀的一切生死轮回的业障已经全部彻底消除干净,所以不会再有任何生死轮回的业报报了。



本贴于2010-02-09 11:20:46在 乐趣 哲学宗教慈氏学论坛发表.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推荐到首页]

 
加入我的乐趣收藏夹 乐趣举报信息留言
[发表新帖] [回复该帖] [引用回复] [表格型] [关闭]


快速回复:
主题
内容
图片链接
选项显示签名
        

郑 重 声 明
1. 任何言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与乐趣无关;
2. 禁止发表反动、色情和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信息;
3. 禁止利用本论坛进行赌博、非法买卖等违法行为;
4. 禁止发表恶意攻击他人的言论;
5. 任何转载或转贴都应注明真实作者和真实出处;
6. 禁止发表任何涉及政治、军事、外交等内容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