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的心识仿佛明镜中的色光明,其色光明为异熟识相分的根身、器界,即这一期生命的异熟体,根据众生所生界地的差别而显广狭,由于其甚深微细,众生难可了知,也就是未知,(用第六意识于当下已知反向去缘,第六意识会变现出个模模糊糊、黑不溜秋、茫茫无知的相貌,突然想起了老子说的”负阴抱阳,中气和之”,可惜后来的人理解为在已知中去分阴阳了)。
而这已知部分,即众生当下前六意识的分别,是在那异熟识的异熟体上,明镜中显现的色光明上,去分别出并执着为原本没有的人、事、物,因此叫异熟生,覆盖隐没了明镜,此时就叫阿赖耶识了,这可以理解为面对强光,迎面去看,于是无明(突然全黑,晕厥)而眼瞎,于茫茫黑暗中妄想出了原本没有的诸法,于诸法上作诸造作,复造新因,不能自拔,这就是凡夫境界了(我爱执藏现行位)。
而那异熟识的相貌,还复真实,乃是原本一味一相,唯是真识,唯是明觉、如秋水轻波、湛空明霁,哪里能去分个能所,偏偏却要生起一分心识,去强分能所,就像面光平看,眼起昏花(此与迎光强看而眼瞎有区别),分出个能觉的见分执之为我,分出个所觉的相分(即异熟体的整体)执之为法,使原本清净的阿陀那识成为了异熟识(善恶业果位),嗯,能证到这,菩萨十地了。
当破尽此位我执、法执,还复真识(阿陀那识),回复那唯是明觉、如秋水轻波、湛空明霁,一味一相的众生本来面目,也就成佛了(相续执持位)。
嗯,难怪佛经里总说我们凡夫看见的是第二月,这第二月原来是于第一月上分别而来,第一月都已经搞错了,这第二月就更甭说了,而明镜,原本哪里有什么明镜,唯是湛觉,一分心识执着,强分出镜像,又于那镜像上勉强,于是连镜子这一层也被覆没了,唯见了凡夫在那瞎鼓捣出来的根本没有的东西。
俺怎么突然觉得,性相二宗、古意新意、禅密净土,全在说一件事,不知有错没错,望大家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