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慈氏学论坛
[发表新帖] [回复] [置顶] [加粗]
[加颜色]
[设为精华帖子] [树型] [推荐到首页] [关闭]
你是第1个浏览者
下一页 1/4页
发帖人 主题:  请教: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 这句话指的是什么意思? 楼主
用户名: vava99
注册日: 2009-02-12
发表于 2009-11-11 08:42:20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发帖人 主题:  水里有虫﹐微生物﹐細菌﹐病毒也算吧﹐水里都有 第2楼
用户名: 智行
注册日: 2008-08-26
发表于 2009-11-11 11:06:28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发帖人 主题:  回复 第3楼
用户名: vava99
注册日: 2009-02-12
发表于 2009-11-11 11:45:42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那这些虫指的是什么呢?

微生物、细菌、病毒这些都不是有情,那么水里的虫是不是有生命的呢?为什么我们无法感知到这些虫呢?

我看过一部日本的卡通片《虫师》,那里说的虫是普通人的肉眼无法看到的,完全不同于我们常见的动物、植物、细菌、微生物,是完全另外世界里的生物,而且有的体积也不小,虫师天生具有特殊能力,可以看到这些虫,这些虫与我们人类关系密切,互相影响。不知道佛所说的水里的虫是不是类似这样的生物。

发帖人 主题:  细细 第4楼
用户名: 王老师饶命
注册日: 2008-08-29
发表于 2009-11-11 12:12:41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微生物、细菌、病毒这些都不是有情,
=======================================
有情无情的界限是难以划清的
受苦甚善而快乐不善
快乐点燃了五毒的欲望
而受苦则消除过去积累的恶业
苦难是上师的恩赐
受批评甚善而受赞叹不善
受赞叹是我慢庞胀增上的因
而批评则揭露了我的过失
贫穷甚善而富裕不善
越富越想招来和保有更多财物
贫穷是对妙法生信和成就的因
发帖人 主题:  请问王师兄 第5楼
用户名: vava99
注册日: 2009-02-12
发表于 2009-11-11 12:27:31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石头和人有什么区别?石头和人在什么地方难以划清界限?
发帖人 主题:  嘿嘿 第6楼
用户名: 王老师饶命
注册日: 2008-08-29
发表于 2009-11-11 13:14:55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所谓界限,就是有自他不同
所谓自他,即是众生妄想所计
妄想这东西,彻底虚妄,盯着在上面划刀子分块块有啥意义?
受苦甚善而快乐不善
快乐点燃了五毒的欲望
而受苦则消除过去积累的恶业
苦难是上师的恩赐
受批评甚善而受赞叹不善
受赞叹是我慢庞胀增上的因
而批评则揭露了我的过失
贫穷甚善而富裕不善
越富越想招来和保有更多财物
贫穷是对妙法生信和成就的因
发帖人 主题:  问题是 第7楼
用户名: vava99
注册日: 2009-02-12
发表于 2009-11-11 16:15:17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我们凡夫只会妄想,还无法见到真实。您总得先把什么是众生搞清楚吧。按您的意思您在发帖子也是在妄想,您能没有自他分别?都按您这样想,恐怕连经论在哪都找不着。
该贴于2009-11-11 16:26:27被vava99编辑过
发帖人 主题:  错 第8楼
用户名: 王老师饶命
注册日: 2008-08-29
发表于 2009-11-11 19:14:22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我们凡夫只会妄想,还无法见到真实。
======================================
这未必,嘻嘻。妄想和真实也不是那么壁垒分明


您总得先把什么是众生搞清楚吧。
======================================
金刚经:彼非众生,非不众生。
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按您的意思您在发帖子也是在妄想,您能没有自他分别?
===================================================
当然有啊
佛陀也分别,俺当然要和佛学啊

都按您这样想,恐怕连经论在哪都找不着。
==================================================
众生纠缠的是妄想,你咋理解成分别了?
受苦甚善而快乐不善
快乐点燃了五毒的欲望
而受苦则消除过去积累的恶业
苦难是上师的恩赐
受批评甚善而受赞叹不善
受赞叹是我慢庞胀增上的因
而批评则揭露了我的过失
贫穷甚善而富裕不善
越富越想招来和保有更多财物
贫穷是对妙法生信和成就的因
发帖人 主题:  回复 第9楼
用户名: vava99
注册日: 2009-02-12
发表于 2009-11-12 09:18:02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王师兄的意思是凡夫可以见到真实?能否举出经论依据?不知王师兄能见真实否?若能请大致描述下您所见真实世界的样子。我与您生在一个国家,还经常和您在论坛上讨论问题,应该说有一定缘分,您若真能见真实能否说出我叫什么名字、多高、多重?这点信息对于一个能见真实的人来说不是什么难事。

我认为,您并没有真正理解您所举的《金刚经》这句话的含义。

发帖人 主题:  哈哈 第10楼
用户名: 王老师饶命
注册日: 2008-08-29
发表于 2009-11-12 11:18:22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您若真能见真实能否说出我叫什么名字、多高、多重?这点信息对于一个能见真实的人来说不是什么难事。
=====================
见真实即见空性,您以为您的身高体重是空性代言人啊?
要是如此,岂不越胖越空性?
受苦甚善而快乐不善
快乐点燃了五毒的欲望
而受苦则消除过去积累的恶业
苦难是上师的恩赐
受批评甚善而受赞叹不善
受赞叹是我慢庞胀增上的因
而批评则揭露了我的过失
贫穷甚善而富裕不善
越富越想招来和保有更多财物
贫穷是对妙法生信和成就的因
发帖人 主题:  您需要好好反思 第11楼
用户名: vava99
注册日: 2009-02-12
发表于 2009-11-12 14:37:21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王师兄连什么是见真实、什么是凡夫的虚妄分别这些基本概念都没搞清楚,还在这里大谈空性,望师兄不要固执己见,好好反思。
发帖人 主题:  嘿嘿,倒请你谈谈什么是见真实,什么是凡夫的虚妄分别? 第12楼
用户名: 王老师饶命
注册日: 2008-08-29
发表于 2009-11-12 15:44:39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受苦甚善而快乐不善
快乐点燃了五毒的欲望
而受苦则消除过去积累的恶业
苦难是上师的恩赐
受批评甚善而受赞叹不善
受赞叹是我慢庞胀增上的因
而批评则揭露了我的过失
贫穷甚善而富裕不善
越富越想招来和保有更多财物
贫穷是对妙法生信和成就的因
发帖人 主题:  恩 第13楼
用户名: vava99
注册日: 2009-02-12
发表于 2009-11-12 16:23:45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见真实就是见空性,这没错,但是首先要明确,凡夫是无法见空性的,这在经论里说的很明确,能见真实的菩萨就必然能如实现量见依他起性,即众生心心所,初地菩萨可在百世界范围内如实了知众生的颠倒梦想,百世界内众生的信息对他一览无余。不要说初地菩萨,就连阿罗汉也能见到前后八万大劫的信息,何况阿罗汉还尚未证得空性。

凡夫所见闻觉知的一切法,都是虚妄分别即妄想,是毕竟空无所有的,无十八界、无十二缘起直到无所得。

空性即圆成实性,在甚深缘起法即依他起性的基础上,祛除凡夫的全部妄想,空性自然现前。


该贴于2009-11-12 23:33:23被vava99编辑过
发帖人 主题:  Re:恩 第14楼
用户名: 王老师饶命
注册日: 2008-08-29
发表于 2009-11-12 16:42:37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见真实就是见空性,这没错,但是首先要明确,凡夫是无法见空性的,这在经论里说的很明确,
=====================================================
你还是别修行了吧。
我等凡夫,修行就是为了见空性。你这倒成了无法见空性,还修个什么?

何况阿罗汉还尚未证得空性。
===============================================
哈哈,哈哈,谤圣人了吧?
你是俺见到的人中,第一个敢说罗汉未征得空性的!!!

凡夫所见闻觉知的一切法,都是虚妄分别即妄想,是毕竟空无所有的,无十八界、无十二缘起直到无所得。
=========================================================
所以,你分别的罗汉解脱不如菩萨,也是妄想

空性即圆成实性,在如实见到甚深缘起法即依他起性的基础上,祛除凡夫的全部妄想,空性自然现前。
受苦甚善而快乐不善
快乐点燃了五毒的欲望
而受苦则消除过去积累的恶业
苦难是上师的恩赐
受批评甚善而受赞叹不善
受赞叹是我慢庞胀增上的因
而批评则揭露了我的过失
贫穷甚善而富裕不善
越富越想招来和保有更多财物
贫穷是对妙法生信和成就的因
发帖人 主题:  智度论说:二乘得二空如毛孔空,大士得二空如十方空 第15楼
用户名: 王老师饶命
注册日: 2008-08-29
发表于 2009-11-12 16:46:03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阿罗汉没见空性?奇谈!奇谈!!!

受苦甚善而快乐不善
快乐点燃了五毒的欲望
而受苦则消除过去积累的恶业
苦难是上师的恩赐
受批评甚善而受赞叹不善
受赞叹是我慢庞胀增上的因
而批评则揭露了我的过失
贫穷甚善而富裕不善
越富越想招来和保有更多财物
贫穷是对妙法生信和成就的因
发帖人 主题:  二乘的"空",并没有离"能所" 第16楼
用户名: 情见
注册日: 2008-08-26
发表于 2009-11-12 17:24:59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惟愿为说自证圣智行相及一乘行相。我及诸菩萨摩诃萨得此善巧。于佛法中不由他悟。佛言谛听当为汝说。大慧言唯。佛言。大慧。菩萨摩诃萨依诸圣教无有分别。独处闲静观察自觉。不由他悟离分别见。上上升进入如来地。如是修行。名自证圣智行相。

云何名一乘行相。谓得证知一乘道故。云何名为知一乘道。谓离能取所取分别如实而住。大慧。此一乘道惟除如来。非外道二乘梵天王等之所能得。

大慧白佛言。世尊。何故说有三乘不说一乘。佛言。大慧。声闻缘觉。无自般涅槃法故。我说一乘。以彼但依如来所说调伏远离。如是修行而得解脱。非自所得。又彼未能除灭智障及业习气。未觉法无我。未名不思议变易死。是故我说以为三乘。若彼能除一切过习觉法无我。是时乃离三昧所醉。于无漏界而得觉悟已。于出世上上无漏界中修诸功德。普使满足获不思议自在法身。尔时世尊重说颂言

 天乘及梵乘  声闻缘觉乘

 诸佛如来乘  诸乘我所说

 乃至有心起  诸乘未究竟

 彼心转灭已  无乘及乘者

 无有乘建立  我说为一乘

 为摄愚夫故  说诸乘差别

 解脱有三种  谓离诸烦恼

 及以法无我  平等智解脱

 譬如海中木  常随波浪转

 声闻心亦然  相风所漂激

 虽灭起烦恼  犹被习气缚

 三昧酒所醉  住于无漏界

 彼非究竟趣  亦复不退转

 以得三昧身  乃至劫不觉

 譬如昏醉人  酒消然后悟

 声闻亦如是  觉后当成佛 

 

----大乘入楞伽经

发帖人 主题:  是呀 第17楼
用户名: 王老师饶命
注册日: 2008-08-29
发表于 2009-11-12 17:39:34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菩萨也是如此啊
但菩萨能正向一乘行相,声闻虽知而不圆满修
解脱就是离苦,佛陀彻离,菩萨渐向彻离,声闻离三界分段苦即心满意足
所以解脱都是一样的啊,都是离苦啊
离苦非实法,虽有优劣,而不见其一味无异,是执解脱为实法
受苦甚善而快乐不善
快乐点燃了五毒的欲望
而受苦则消除过去积累的恶业
苦难是上师的恩赐
受批评甚善而受赞叹不善
受赞叹是我慢庞胀增上的因
而批评则揭露了我的过失
贫穷甚善而富裕不善
越富越想招来和保有更多财物
贫穷是对妙法生信和成就的因
发帖人 主题:  这问题未必要有个很明确的答案 第18楼
用户名: 和气生才
注册日: 2009-09-14
发表于 2009-11-12 17:55:51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历史上也是极具争议的话题,经论中的说法也不一,比如若依我下面引的楞伽中的说法,则声闻未见法无我,未得解脱,也不能说是奇谈吧。你拿广论来搪塞了一下,其实你那种解释(说“未见”是“知而不修”)我也看不出何以能成立,或者你找找更有力的教证(宗大师的那种观点,其他人未必同意,毕竟不是经)。

大乘入楞伽經卷第二
。。。
大慧!云何知是聲聞乘種性?謂若聞說於蘊.界.處自相共相,若知若證,舉身毛竪心樂修習,於緣起相不樂觀察,應知此是聲聞乘種性;彼於自乘見所證已,於五六地斷煩惱結,不斷煩惱習,住不思議死。正師子吼言:『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修習人無我,乃至生於得涅槃覺。大慧!復有眾生求證涅槃,言能覺知我人眾生養者取者,此是涅槃;復有說言,見一切法因作者有,此是涅槃。大慧!彼無解脫,以未能見法無我故。此是聲聞乘及外道種性,於未出中生出離想,應勤修習捨此惡見。
发帖人 主题:  法我是什么心行?师兄能不能谈点实践上的体会? 第19楼
用户名: 王老师饶命
注册日: 2008-08-29
发表于 2009-11-12 18:00:10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该贴于2009-11-12 18:03:20被王老师饶命编辑过
受苦甚善而快乐不善
快乐点燃了五毒的欲望
而受苦则消除过去积累的恶业
苦难是上师的恩赐
受批评甚善而受赞叹不善
受赞叹是我慢庞胀增上的因
而批评则揭露了我的过失
贫穷甚善而富裕不善
越富越想招来和保有更多财物
贫穷是对妙法生信和成就的因
发帖人 主题:  干嘛呀 第20楼
用户名: 和气生才
注册日: 2009-09-14
发表于 2009-11-12 18:05:05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好好地在讨论问题,你突然要我谈体会!这“心行”是怎么转过去的?你能不能先回忆一下?

至于我,其实也没啥不能谈,我只有嘴皮子上的功夫,实践一点都没有。

[发表新帖] [回复] [置顶] [设为精华帖子] [树型] [关闭]
下一页 1/4页
 
加入我的乐趣收藏夹 乐趣举报信息留言


快速回复:
主题
内容
图片链接
选项显示签名
        

郑 重 声 明
1. 任何言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与乐趣无关;
2. 禁止发表反动、色情和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信息;
3. 禁止利用本论坛进行赌博、非法买卖等违法行为;
4. 禁止发表恶意攻击他人的言论;
5. 任何转载或转贴都应注明真实作者和真实出处;
6. 禁止发表任何涉及政治、军事、外交等内容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