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探讨。
[慈氏学论坛] [回复] [引用回复] [表格型] [跟帖] [关闭] [浏览0次]

用户名: 大 千

问题1:辨别的具体功能就包括了作意、选择、组合色声香味触的材料、推理、思考等等功能。

问题2:从我们凡夫的角度看,我们之所以感觉到了佛菩萨摩诃萨的大慈大悲和普渡众生,是因为我们的了别识对佛菩萨摩诃萨清净的了别识遍计所执的结果。佛教导我们要发菩提心,渡众生,原因是:我们觉知到的一切法虽然是遍计所执性、实际是不存在的,但觉知遍计所执性的心识却是实际存在的,我们修行的目的是通过实际并不存在的幻境,来修行我们这颗心,使它转染成净、转识成智、转凡成圣。



本贴于2009-11-27 14:09:35在 乐趣 哲学宗教慈氏学论坛发表.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推荐到首页]

 
加入我的乐趣收藏夹 乐趣举报信息留言
[发表新帖] [回复该帖] [引用回复] [表格型] [关闭]


快速回复:
主题
内容
图片链接
选项显示签名
        

郑 重 声 明
1. 任何言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与乐趣无关;
2. 禁止发表反动、色情和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信息;
3. 禁止利用本论坛进行赌博、非法买卖等违法行为;
4. 禁止发表恶意攻击他人的言论;
5. 任何转载或转贴都应注明真实作者和真实出处;
6. 禁止发表任何涉及政治、军事、外交等内容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