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不是俺在造意思
[慈氏学论坛] [回复] [引用回复] [表格型] [跟帖] [关闭] [浏览0次]

用户名: 王老师饶命
东晋本:
解脱月菩萨言:“佛子!菩萨住初地,有无量身业,无量口、意业,已能过声闻、辟支佛地。”金刚藏菩萨言:“缘大法故过非实行力,第七地实行力故,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坏。譬如生在王家,即胜一切。何以故?地尊贵故,其身长大,智慧成就,尔乃真实胜于一切;菩萨亦如是,初发心时,胜于二乘,以发大愿,深心清净故,今住此地,以智慧力,胜于声闻及辟支佛。佛子!菩萨住七地得甚深远离无行身、口、意业,转求胜法而不舍离,以转胜心故,虽行实际而不证实际。”

唐本:
解脱月菩萨言:“佛子!菩萨从初地来所有无量身、语、意业,岂不超过二乘耶?”金刚藏菩萨言:“佛子!彼悉超过,然但以愿求诸佛法故,非是自智观察之力;今第七地自智力故,一切二乘所不能及。譬如王子,生在王家,王后所生,具足王相,生已即胜一切臣众,但以王力,非是自力;若身长大,艺业悉成,乃以自力超过一切。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初发心时,以志求大法故,超过一切声闻、独觉;今住此地,以自所行智慧力故,出过一切二乘之上。佛子!菩萨住此第七地,得甚深远离无行、常行身语意业,勤求上道而不舍离,是故菩萨虽行实际而不作证。”



经中讲的很明白了,七地的菩萨摩诃萨,智慧力才能超过阿罗汉。七地以下,超胜阿罗汉皆为“但以愿求诸佛法故,非是自智观察之力”
七地以下直至初地的菩萨摩诃萨,都是分破法我的,他们的自智观察之力都不能说胜过阿罗汉,由此可知,阿罗汉仅破人我,是不可设想的
涅槃经佛说阿罗汉不见法无我,和阿罗汉未能分破法我是不同的,未破尽法我,即有法我执覆盖,所以说不见法无我
从月称菩萨开始,就引华严经,论断阿罗汉亦分破法无我,俺上面的帖子举了月称菩萨的论名。至宗喀巴大师,甚至说不破法无我,阿罗汉不能证涅槃。
所以师兄好好揣摩一下华严,还可以看看六地菩萨般若功德,连六地的般若功德都不能真实超越阿罗汉,到第七地才能以“自智观察之力”真实过阿罗汉,怎么可能阿罗汉不破法我?只是未肯、未愿破尽罢了
该贴于2009-11-12 22:25:42被王老师饶命编辑过


受苦甚善而快乐不善
快乐点燃了五毒的欲望
而受苦则消除过去积累的恶业
苦难是上师的恩赐
受批评甚善而受赞叹不善
受赞叹是我慢庞胀增上的因
而批评则揭露了我的过失
贫穷甚善而富裕不善
越富越想招来和保有更多财物
贫穷是对妙法生信和成就的因
本贴于2009-11-12 22:23:19在 乐趣 哲学宗教慈氏学论坛发表.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推荐到首页]

 
加入我的乐趣收藏夹 乐趣举报信息留言
[发表新帖] [回复该帖] [引用回复] [表格型] [关闭]


快速回复:
主题
内容
图片链接
选项显示签名
        

郑 重 声 明
1. 任何言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与乐趣无关;
2. 禁止发表反动、色情和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信息;
3. 禁止利用本论坛进行赌博、非法买卖等违法行为;
4. 禁止发表恶意攻击他人的言论;
5. 任何转载或转贴都应注明真实作者和真实出处;
6. 禁止发表任何涉及政治、军事、外交等内容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