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唯识的理论,整个三界唯一存在的就是一个一个的意识(即我们的心,把八识看作一个整体意识),每一个意识就是一个有情。这个意识也起名为了别识。所谓唯识就是指三界里唯有众生的了别识,除了这些了别识没有其它任何东西。了别识本身便具有一种功能(与生俱来),这种功能就是对其他有情的了别识进行辨别而产生信息并反馈给自己。这种功能起名为辨别识。比如我们凡夫,对其他有情的了别识辨别后就给自己描画了一个虚幻的世界,在自己的错觉幻梦中开始了颠倒梦想。
问题1:了别识是不是应该与生惧来就有两种功能?一是对其他有情的了别识进行辨别,二是作意的功能?比如作选择、组合色声香味触的材料、推理、思考等等。
问题2:到了佛的境界无需作意要渡众生,而是众生自渡。众生依自己的福德、善根和因缘对佛菩萨摩诃萨有强弱不同的感应,众生修行自渡的程度便依此感应不同而有差别。成佛后,佛的了别识已经圆满的转识成智,这时佛的了别识已达到本自清净,不生烦恼,无碍自在,寂静涅盘的境界。这样的了别识自然而然的就具有清净慈悲、普渡众生的性质,就象经论里说的,八地以上的菩萨到佛无需作意渡众生,而是一种自动运行机制,我想这也是一个方便说法。从我们凡夫的角度看,也可以这样说,我们之所以感觉到了佛菩萨摩诃萨的大慈大悲和普渡众生,是因为我们的了别识对佛菩萨摩诃萨清净的了别识遍计所执出的自然而然的结果。我认为,佛教导我们要发菩提心,渡众生,原因有二:一是因为如师兄所说把以前欠众生的债还清,这样有助于我们摆脱业力而出轮回,二是因为我们在没有达到佛的境界之前,必须按着这样的方法修行才能破除虚妄,走上正路,最后成佛。不知道我的理解对不对,请师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