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不常来,还是关注着这里.毕竟这个程度的论坛还少有.
这个问题末学一直以参学,可以说是学习佛法、唯识的根本立足点。也是了生脱死的基础。大家的看法末学觉得有一点过于“文字功夫”了。这个是必须要有一些修行体验才可得解的。末学把前些时自己关于这个问题所写的文字贴上来,大家可以批判或评论一下。
接触唯识一年多以来,一直以为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开,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唯识?它对修行有什么帮助?目前在网上看到的大多在研究理论,但看不出对日常修行有什么作用。如何真正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而作为世界观必须首先要能够回答一些最基本的问题:比如,我伸手把杯子打碎了这一个动作的解释是什么?我决定走这条路而不是走那条路这种思维决策的解释是什么?带着这个最基本的问题我听了一些讲经磁带,看了一些网上的讨论,感觉都是在反着说话,解释不了这最基本的问题。没办法,遍查经论又没那个水平和时间。只好试着自己解释一下。
其实,总的结论已经不用争论了,“一切法无有自性”这句话已经定死了,就是没有这个能思维能作主的“我”。问题是我们很难接受。因为如果没有我,没有作主的自由意识,那岂不是说我们修与不修都一样了?就成了纯宿命论。这是任何一个“头脑正常的人”所不能接受的事实。于是一些人安立了自由意识这个名词,说通常的六识中有异熟生的部分,还有自由意识。这的确是个矛盾的结论。一方面我们不能承认宿命论,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认有自由意识的存在。
值得大家注意的一个事实是,佛可以为人授记,那也就是说佛对我们所谓的未来的事情也是知道的。
为什么会有这样矛盾的结果呢?本人认为是由于我们凡夫众生的思维局限性所致。我们凡夫的思维是二端的,要么宿命的对,要么自由的对。很难懂得二者同时成立或不成立的道理。本人的结论是这样的:
第一, 首先要解决凡夫思维局限性的问题,否则根本无法理解这种根本性的大问题。必须建立起突破二元的思维模式,而这一点是需要真实的智慧方可建立的。佛法的许多教法其实就是为了引导我们建立起这种思维模式,可惜,所见不多,仍然是大家争来争去。
第二, 建立了正确的思维模式以后,就不难理解宿命和自由意识的关系了:在凡夫位上,必会有自由意识的感觉生起,这是凡夫的我执使然,不是想不生起就可以不生起的问题;但是在佛位上,就是没有这个作主的自由意识——你会觉得计算机智能机器人在作决策吗?你会觉得摇动的火圈是真实的吗?在不同的位置上,结论是不同的。
第三, 这样,前面两个最基本的问题,关于动作和思考决策的问题也就不难解释了:这是一种业力互相作用中平衡的结果,众生的业缘种子遍布虚空,如同一张无形的巨网,网上结点间存在多种通道,因缘者,即连通这些结点而已。现前成熟之业因正是这张网中“亮起”之结点,只是所有结点中之一少部分。有许多影响因缘在相互作用,存在多种可能的方向(选择),即路径。最终机缘成熟成为某种结果,即表现为实际经由某条通路。由于“我”执的作用,会认为有个我在中间起的决策作用,是我把杯子打碎了。这正是凡夫的我执表现。业因成熟的过程(往往是根本定业决定了结果)结果被凡夫误执成为决策思考的过程。
第四,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还要修行的问题,其实也就同时消失了:因缘决定了,“你”该修行的话想不让你修行也不行——正如同不该修行的人想让他修行一样。因缘到了,自然成佛。因缘到了,自然下地狱。一切法本来如幻。但是如果站在凡夫位来讲,就不是这样:自由意识的取舍选择就造下了新的业因种子,种子起现行,再熏成种子,这种选择不断地进行,因果链不断地完善,最终成佛。同一回事,两个角度,两种结论。一般的思维方式是很难理解的。
第五, 凡夫有内外的执着,有我有众生。其实,这正是我执的根本立脚点。五蕴聚集而成为“我”,其实质都是一样的法性。
结论:“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是名为我。”“凡夫之人以为有我。”所谓精进则速成,懈怠则迟成仍然是凡夫是错误知见:精进者,即本具向善之解脱因缘,其五蕴身果报体自然会表现得如是。但回到凡夫位来看,确实是自己通过积功累德,修习戒定慧提高了自己的智慧,是努力的结果。这就是我执,与生俱来的一种深深执着。现在是“革命革到了自己的头上”,谁还肯继续革命?这也才是真假修行的堪验石:转得过,突得破,就能进阶。这个突破的过程正是真正修行大乘无我观的过程。
晚读法华,会通上文。既纯因缘,无作主意识,何以有成佛有堕落?这正是佛法的作用了:佛种从缘起,因为有佛法在世间,众生与佛法接触,善要不断增上,终究会走上不退路——良性循环。这就是为什么佛一再强调善根的重要性所在!其实佛菩萨对众生的真实帮助是什么?就是种善根。
这篇在思考和体验中反复多次的文章,写到这里真的是如释重负,心灵洞开——这才没有白白在唯识场里走一圈!那些个名相真的没有用处的,能够破开我执法执才是真正的目的。路走对了,突出重围,岂不快哉!
这就是自(己的佛)经,非意识界的佛经所能比。
末学博客://yunlongniepan.blo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