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推理一下:为什么由“见谛”与“具诸行相”互斥,就可知胜义谛相与诸行相“不异”? 《解深密经》说:“若胜义谛相与诸行相一向异者,已见谛者于诸行相应不除遣。” 如果胜义谛相与诸行相一直是分离的,二者就不能相互发生作用,这样就不能用胜义谛相去除遣诸行相了(这种情况只可能发生在未见谛者那里,因为大家知道,在已见谛者那里已经没有诸行相了,或者说只有已经除遣掉诸行相的人才能被称为已见谛者),因此就会得出下面的错误结论:在已见谛者那里诸行相也应该是没有除遣掉的。 《解深密经》接着说:“由于今时非见谛者于诸行相不能除遣,然能除遣……是故‘胜义谛相与诸行相一向异相’不应道理。” 由于现在的事实并不是已见谛者于诸行相不能除遣,实际上在已见谛者那里诸行相已经被除遣掉了,这就证明:说“胜义谛相与诸行相一直处于分离状态”是不合道理的。或者说,胜义谛相与诸行相一定是共存过,因此未见谛者才能够用胜义谛相去除遣诸行相,当用胜义谛相去完全除遣诸行相的时候,“具诸行相”的未见谛者就才能够变成完全除遣诸行相的已见谛者。 再重复一遍: 如果胜义谛相与诸行相一直是分离的,二者就不能相互发生作用,这样未见谛者就不能用胜义谛相去除遣诸行相,这样就应该永远不会出现已见谛者了。而事实上现在有已见谛者,而且在已见谛者那里已经没有诸行相了,也就是说,已见谛者是能够除遣掉诸行相的,所以可以证明:胜义谛相与诸行相一定是共存的,而不应该是分离状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