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慈氏学论坛
[发表新帖] [回复] [置顶] [加粗]
[加颜色]
[设为精华帖子] [树型] [推荐到首页] [关闭]
你是第1个浏览者
下一页 1/1页
发帖人 主题:  请教大千兄关于末那识的问题…… 楼主
用户名: 散人问道
注册日: 2009-06-18
发表于 2009-10-14 09:23:59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前六识比较容易认识和体认,第七末那识好象不太容易认识和定位,不知大千兄能否开示一下。最好能举例说明。
该贴于2009-10-14 10:54:24被散人问道编辑过


发帖人 主题:  大千没来! 哪位师兄进来谈谈关于末那识的体会? 第2楼
用户名: 散人问道
注册日: 2009-06-18
发表于 2009-10-19 16:52:21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前六识比较容易认识和体认,第七末那识好象不太容易认识和定位,不知你们是如何认识的? 最好能举例说明。

该贴于2009-10-19 16:54:40被散人问道编辑过
发帖人 主题:  這個識又叫意根 第3楼
用户名: 智行
注册日: 2008-08-26
发表于 2009-10-20 22:48:49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意識(第六識)的根﹐又叫恆審思量﹐愚也見有人叫它為志或願﹐俺不敢說這個用詞一
定准確﹐但也可以把志﹑願等用詞﹐解釋到準確的地步。但基本上是恆審思量﹐也
就是一直不停地在分別﹐有個特點是﹐你沒動念頭時﹐也在分別的那個就是它﹐動
了念頭的是第六識。

沒動念頭的分別很多﹐相當廣大﹐好比各種習慣和執著和所帶的習氣。吾人走路吃
飯﹐輕車熟路時的駕車﹐日常很多作為﹐都不動腦筋就做了﹐或者明明腦子里在想
A﹐而同時又可以不用作意自然而然地執行B﹐那麼執行B的是靠第七識。演奏樂器﹐
體育等等要做一系列快動作﹐不大可能用腦筋想下一步做什麼﹐根本沒時間想﹐都
靠平時練﹐變成第七識﹐這個的確是靠平時的志願積累起來的﹐所以也可以叫"志"或
"願"。我有個大學同學﹐一天讀道經"無為而無所不為"時﹐恍然大"悟"﹐說原來不
動念頭自然而做就是無為。我告訴他那個還不是真正的無為﹐是第七識。我估計他
因未學佛法﹐一時理解不了﹐也就沒談下去。

修行也要先借用第七識﹐立志發願﹑修定﹑參禪﹑持咒﹑執持佛名號﹑不動意念的
背誦經典﹐都是基於第七識之上的。如果只靠第六識﹐想過之後就沒了﹐不成勢力﹐
轉不動煩惱根。背誦經典的例子特別明顯﹐師兄可以自己去試試。當經典背誦熟練
時﹐不用動念頭想以下的經文﹐而經文自然如泉水涌出﹐字句無錯﹐這是靠第七識﹐
而第六識不動。如果要去想下頭的經文﹐那個動念是第六識。

第七識里有兩個重要成份是要被"革命"的對象﹐一是恆執諸法為實﹐這是個根深蒂
固的見習﹐另外一個是恆執能見聞覺知的是我或再粗一點認人肉身是我的習慣﹐這
些根深蒂固的見﹐是長期薰習錯見形成的執習。一個叫界內外通惑﹐是根本見惑﹐
通常就簡稱根本惑﹐即無明是。另外一個常也叫見惑﹐是界內見惑﹐通常講的見思
惑中的見惑即此。

歸納以上﹐不需要動念頭它就在哪裡分別執取的就是第七識。修行借用此識比較容
易入定起觀﹐這裡第七識是起橋樑作用﹐讓第六識不動﹐入第八識恆而非審(此處之
"非審"﹐俺個人理解是無分別執著﹑能所一體的了別﹐無分別而自然呈現)﹐就很接
近破根本惑的地位了。俺個人對此恆審思量的"恆"字的看法是﹐這個恆不是永遠不
改的"恆"﹐而是一種習慣勢力﹐類似慣性﹑轉動慣量﹐朝某個方向帶動的勢力﹐是
相對於第六識之非恆之審而說的。但是在甚深的禪定中﹐以智的觀照和慧的揀擇﹐
這些習氣都是可以轉變的。轉二執成平等性智﹐大概就是如此吧。愚見修行就是把
第七識違背法性的見習轉成和法性相應的智慧。常講阿羅漢滅第七識﹐我覺得該是
滅第七識中的我執的見習﹐不是第七識的功能。如果真滅了這個功能﹐反而是一種
殘廢了。
该贴于2009-10-20 22:53:33被智行编辑过
发帖人 主题:  第七识不是第六识的根,不能叫意根. 第4楼
用户名: vava99
注册日: 2009-02-12
发表于 2009-10-21 08:58:46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其实八个识只是一个方便说法,它们是一个意识整体.第六意识有它自己的种子生起,第六意识的种子才叫意根.第六识与第七识均是现行,现行是不能生起现行的,只有种子才能生起现行,现行会再熏成种子.

举例来说第七识就是执著第八识那堆种子流变体恒为"我"的一种微细意识.比如你深度睡眠时,第六意识已经不生起,但是还有第七识活动,当它感觉到冷时会将你的身体自动缩成一团.

发帖人 主题:  谢谢! 感觉你的理解比较深入! 第5楼
用户名: 散人问道
注册日: 2009-06-18
发表于 2009-10-21 11:01:43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发帖人 主题:  Re: 第6楼
用户名: 释正玄
注册日: 2009-09-18
发表于 2009-10-21 22:29:43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第六意识的种子才叫意根
-------------------------+
这个说法好像不对哦
发帖人 主题:  稱末那為意根的說法很常見 第7楼
用户名: 智行
注册日: 2008-08-26
发表于 2009-10-21 23:19:07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至于有沒有不同定義的"意根"﹐我想很可能有﹐但是愚沒有系統調查研究過。

說八個識是一個意識整体很對﹐所以它們之間有密切關聯。一般說﹐第八識是這個
整體之本﹐故常稱為本識﹐也叫心﹐依於真如本性。第八識本淨﹐而因有六七識之
染而染﹐六七識若淨﹐第八識則返本淨位﹐一切色心諸法皆因此識而起﹐故常稱心。
第七識攀援第八識見分﹐依第八識而有作用﹐其作用是思量﹐常名意﹐無有間斷﹐
故曰恆。第六識乃依第七識而起分別和了別作用﹐常稱識﹐常間斷。第七識則無間
斷﹐遍一切法﹐第六識之起必須靠第七識而起作用。實際上第六識就是第七識的延
伸﹐只是更染了一步。第六識的種子其實就是第七識的執著和習慣思慮而造成的。
第六識除了阿賴耶識以及不壞的五根身以外,另外還有一個俱有依,這個俱有依就
是第七末那識;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意識自體在眠熟無夢等五位(尚有悶絕、正
死位、無想定、滅受想定)暫滅不起,必須藉著第七末那識為俱有依,方能重新現
起運轉。

发帖人 主题:  回复 第8楼
用户名: vava99
注册日: 2009-02-12
发表于 2009-10-22 08:51:01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根是生起识的种子,这是通过对经论的学习得出的.因为佛在给小乘说法的时候没有讲唯识,所以安立了“根”一词,六根与六境相触便生起六识,这只是一个方便说法,其实学了唯识后就明白了,六根就是生起六识的种子。
该贴于2009-10-22 08:58:28被vava99编辑过

该贴于2009-10-22 09:26:25被vava99编辑过
发帖人 主题:  讨论下 第9楼
用户名: vava99
注册日: 2009-02-12
发表于 2009-10-22 08:52:19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也许很多人按师兄的解释提出这样的说法,但是我觉得这和经论不符。比如师兄说:"第六識的種子其實就是第七識的執著和習慣思慮而造成的。"我觉得这样说不够准确,第六识的我执种子受第七识的熏习的影响,其他一些种子是自己熏习留下的。唯识理论中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安立种子与现行互为因缘,种子才能生起现行,所以我们还是应该按照经论来分析讨论问题。
该贴于2009-10-22 09:03:44被vava99编辑过

该贴于2009-10-22 09:38:32被vava99编辑过
发帖人 主题:  和哪部經論衝突﹐是否可以說說? 第10楼
用户名: 智行
注册日: 2008-08-26
发表于 2009-10-22 09:27:23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发帖人 主题:  另外俺有一問 第11楼
用户名: 智行
注册日: 2008-08-26
发表于 2009-10-22 09:28:38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接師兄上次說的八識是"一個意識整体"的說法﹐這個我很同意﹐那麼在師兄的理解
里﹐六七二識是什麼關係? 如果沒有關係﹐各自運作﹐如何與"一個意識整体"相合
?
该贴于2009-10-22 09:34:14被智行编辑过
发帖人 主题:  回复 第12楼
用户名: vava99
注册日: 2009-02-12
发表于 2009-10-22 09:53:14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第七识和第六识均为现行,现行是不能生起现行的,唯识理论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安立种子生起现行。
发帖人 主题:  回复 第13楼
用户名: vava99
注册日: 2009-02-12
发表于 2009-10-22 10:07:17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这要看针对哪一个问题来说,根据不同的情况解释不同的问题唯识理论有着相应的说法。其实古唯识就仅仅安立了种子与现行来解释世界。安立八识、新唯识的四分等都是为了接引小乘回小向大,教化众生的一些方便说法。
发帖人 主题:  這裡﹐ 第14楼
用户名: 智行
注册日: 2008-08-26
发表于 2009-10-22 11:23:20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說末那為意根應該也出自經論﹐但這個說法似不等於說第七識現行生第六識現行。
发帖人 主题:  末那是第六意识生起的增上缘依,非是因缘依! 第15楼
用户名: 散人问道
注册日: 2009-06-18
发表于 2009-10-22 12:24:12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在“摄大乘论”和“成唯识论”里都有明确说明,说末那识是第六意识的根,如同眼识必依眼根才能生起,第六意识必依意根(末那识)而得生起。此中末那识是第六意识生起的增上缘依,非是因缘依。
发帖人 主题:  意根的梵文就是MANA 第16楼
用户名: mikeliuxuan
注册日: 2009-10-22
发表于 2009-10-22 19:01:58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发帖人 主题:  Re:第七识不是第六识的根,不能叫意根. 第17楼
用户名: mikeliuxuan
注册日: 2009-10-22
发表于 2009-10-22 19:04:30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唯识各派对识所依根的理解不同。
安慧论师应该是认为胜义根是细微种子吧。
护法论师和我们传统理解的根 意思差不多。
发帖人 主题:  有的 瑜伽论 第18楼
用户名: mikeliuxuan
注册日: 2009-10-22
发表于 2009-10-22 19:09:55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瑜伽师地论》卷51:「又由有阿赖耶识,故得有末那;由此末那为依止,故意识得转。譬如:依止眼等五根,五识身转,非无五根;意识亦尔,非无意根。」
发帖人 主题:  多謝介紹 第19楼
用户名: 智行
注册日: 2008-08-26
发表于 2009-10-23 22:49:13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发帖人 主题:  Re:多謝介紹 第20楼
用户名: mikeliuxuan
注册日: 2009-10-22
发表于 2009-10-24 00:53:27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今义 根不是识的亲因缘。 而是所缘缘之一。这样解释也并没有什么错误,或者不了义的。只是定义不同。 哪种定义正确 也不是我们说的算的。
所以所谓 末那和意识都是现行 而坏 末那是意根 是不成立的
[发表新帖] [回复] [置顶] [设为精华帖子] [树型] [关闭]
下一页 1/1页
 
加入我的乐趣收藏夹 乐趣举报信息留言


快速回复:
主题
内容
图片链接
选项显示签名
        

郑 重 声 明
1. 任何言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与乐趣无关;
2. 禁止发表反动、色情和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信息;
3. 禁止利用本论坛进行赌博、非法买卖等违法行为;
4. 禁止发表恶意攻击他人的言论;
5. 任何转载或转贴都应注明真实作者和真实出处;
6. 禁止发表任何涉及政治、军事、外交等内容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