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是在说:凡夫所见的这个身心世界根本不存在,唯是假名。
《中论》解释“不生不灭”:生相决定不可得故不生。不灭者。若无生何得有灭。
《中论》对诸法的本质的揭示是:唯是假名(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是假名,亦名中道意)。
也就是说,诸法根本不存在,所以说不上生灭,众生所以错认诸法有真实的体性,是因为对诸法唯是假名这个本质未能如实观察,也就是说,在龙树菩萨的中观的观法中,是要观察到“假名”这个层面的,诸法本非凡夫所认为的那样客观存在---观性空,诸法唯是假名---观缘起,如此性空缘起互不相障,遮止增益与损减,不增不减,增无所增、减无所减,中道现前。如果说中观时,唯是假名这个不说,那样只能证到生空,也就是小乘的修法,你要生,俺就灭,灭无所灭,生空现前。
唯识是在说:凡夫所见的身心世界是自己想出来的,根本不存在,然后告诉你想出来的过程。
唯识的好处在于,能遮止空见为见,即以不做肯定的否定的心观察诸法,那样虽能证到生空,但不能证到缘起,得个小乘的果,正确的观察诸法的心的相貌是离四句:是、非、是非、非非、远离一切定义、概念、妄想、离无所离,诸法实相即现在前。
举例而言:众生的心仿佛被妄想的乌云遮住的晴空,证生空,是在乌云中吹气吹去此处乌云而露出晴空,但乌云还在四周环绕,仿佛暴风眼。证缘起性空,乃是证得虚空与云原本互不相障,晴空能容云腾,云腾不坏晴空,此心之体即晴空,此心之用即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