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为“无所有”和“显现”并不是遍计所执性中可以划分开的两个部分,所以论才说:”
不许无所有、及以显现、其任一为无”,颂子才说:
“二者之中若一无,迷乱及以非迷乱、杂染、清净、不随转”。
用大白话说,如果二者缺一,如本来不存在的东西不显现,或本来有的显现,那就天下太平了,则无所谓迷乱、不迷乱,清静、不清静。
大千师兄,我的意思并不是说您讲课讲错了(您是我最好的老师,我听您讲课得利益太大了),而是认为像我这样理解也是一个进路,可能会更加简单明了一些。我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理解,关系到对“法”和“法性”的理解。听您讲课时,我觉得您开始是把“法”和“法性”理解为“依他起”和“圆成实”,后来随着课程的进行,您渐渐有把“法”和“法性”理解为“遍计执”和“圆成实”的趋势(也可能是我的误解),我记得录音中有一个姓孙的女士也说把“法”理解为“遍计执”义理会更顺一些,因此我才又回头再看前面的颂和论,也有同样的感受。如果把“法”和“法性”理解为“遍计执”和“圆成实”,我的观点好像在义理上会顺一些。如把“法”和“法性”理解为“依他起”和“圆成实”,那就是您的讲解在义理上更顺一些。
另《辩法法性》颂和论的新译本整好了没有,能否讨一份。韩老的译本如有人就像您一样做讲解,会慢慢品尝出味道来,但若无人讲解,毕竟觉得别扭。
希望师兄以后讲课时,最好是全程录音,连课间的讨论、闲谈最好也录下来,因为往往是彼此的交流探讨会触发听者的思路和灵感。这也是我觉得听《辩法法性》最过瘾之处之一。听《摄大乘论》时,因没有课间录音,就没有这种感觉。师兄以后讲课一定要录音给我等闻思啊!
该贴于2010-01-05 00:45:33被昆仑之颠编辑过 该贴于2010-01-05 00:52:50被昆仑之颠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