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人 |
主题: 大千师兄请进 |
楼主 |
|
用户名: |
王老师饶命 |
注册日: |
2008-08-29 |
|
发表于 2009-08-05 22:14:28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
楼太高了,开新帖吧
缘法实无生”,就是说缘起法实际上根本就没有生起来过,也就是说根本就没有缘起法。 ============================================================== 师兄前半句解释俺所引的经论,说“因缘法根本没有生起来过”,这俺同意 但后半句“根本就没有缘起法”,却是师兄的增益。缘起法不可得、非有与缘起法根本没有,是完全不同的。
佛说稻杆经:弥勒菩萨摩诃萨,答具寿舍利子言:今佛、法王、正遍知,告诸比丘:若见因缘即能见法,若见於法即能见佛者。又经云:世尊略说因缘之相:彼缘生果,如来出现、若不出现,法性常住。乃至法性、法住性、法定性、与因缘相应性、真如性、无错谬性、无变异性、真实性、实际性、不虚妄性、不颠倒性等,作如是说。
若因缘法根本没有,则不可见,亦不得见法,亦不得见佛,亦不得有如是因缘之相。注意,俺这样说并不代表俺认为因缘法为有
|
|
受苦甚善而快乐不善
快乐点燃了五毒的欲望
而受苦则消除过去积累的恶业
苦难是上师的恩赐
受批评甚善而受赞叹不善
受赞叹是我慢庞胀增上的因
而批评则揭露了我的过失
贫穷甚善而富裕不善
越富越想招来和保有更多财物
贫穷是对妙法生信和成就的因 |
|
发帖人 |
主题: 师兄到底认为因缘法为有为无? |
第2楼 |
|
发表于 2009-08-06 06:16:43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
【王老师饶命】 佛说稻杆经:弥勒菩萨摩诃萨,答具寿舍利子言:今佛、法王、正遍知,告诸比丘:若见因缘即能见法,若见於法即能见佛者。又经云:世尊略说因缘之相:彼缘生果,如来出现、若不出现,法性常住。乃至法性、法住性、法定性、与因缘相应性、真如性、无错谬性、无变异性、真实性、实际性、不虚妄性、不颠倒性等,作如是说。 【大千】 这里说的是真正的缘起法,也叫甚深缘起法,是圣者实证法,就是说,见到甚深缘起法的就是见法见佛的圣者了。并不是指我们前面讨论的凡夫名言安立的假名缘起法,凡夫所见的都是假名缘起法,而假名缘起法是“实无生”,就是说假名缘起法实际上根本就没有生起来过,也就是说实际上根本就没有假名缘起法。在下有个已经贴了数次的旧帖子供兄参考。
缘起法有两种
[内容摘要]佛教经论所说的缘起法有两大类:一种是假名缘起法,即凡夫所见闻觉知的一切法,其实质是毕竟空无所有的;一种是甚深缘起法,是佛菩萨后得智如实亲证的实际存在的缘起法,是超越名言的离言境界,凡夫不可见知、不可思议,见到甚深缘起法就是见法见佛的大乘圣者了。 —————————————————————— 缘起是佛法的基本理论,佛教经论所说的缘起法可以归结为两大类:一种是假名缘起法,一种是甚深缘起法。用凡夫名言假安立的缘起法是假名缘起法,是凡夫可以见闻觉知的一切法;而圣者如实亲证的实际存在的缘起法,是超越名言的离言境界,凡夫不可见知、不可思议,所以叫做甚深缘起法。
一、假名缘起法
(一)诸所有法无非假名 “尔时佛告天帝释言:憍尸迦!色乃至识但是假名。……尔时善现语帝释言:憍尸迦!如是如是,如佛所说:诸所有法无非假名。”(玄奘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大正藏》第五册,第四七五页上。)“是一切法但有假名、但有假相而无真实,圣者于中亦不住著但假名相。”(玄奘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百六十三,大正藏》第六册,第八七一页上。) 五蕴就是凡夫所见闻觉知的缘起法,说五蕴只是假名,就是说,凡夫所见闻觉知的缘起法都只不过是些假安立的名言而已,所以龙树菩萨称其为“假名因缘法”。①(坚意:《入大乘论》,《大正藏》第三十二册,第四○页上。)
(二)但有名字故谓为空 “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但有名字故谓为空。所以者何?诸法实性,无生无灭无垢无净故。”(鸠摩罗什译:《(大品)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奉钵品第二,《大正藏》第八册,第二二一页下。) “如是般若波罗蜜多但有名字,如是名字亦不可得,但依语言假施设有,是故般若波罗蜜多亦无所有实不可得。名字、般若波罗蜜多,如是二法展转相似,同无所有俱不可得。”(玄奘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四十五,《大正藏》第七册,第八○四页上。) 只有个名字的五蕴当然是“无所有实不可得”的,而且这个名字同样也是“但依语言假施设有”,所以名字和五蕴二法(这里指“名”与其所指之“义”)实际上是“同无所有俱不可得”,也就是说,凡夫所见闻觉知的一切法都是毕竟空无所有的。
(三)小乘经中方便说有 《杂阿含经》:“时有生闻婆罗门……白佛言:‘瞿昙!所谓一切有,云何一切有?’佛告生闻婆罗门:‘我今问汝,随意答我。婆罗门!于意云何,眼是有不?’答言:‘是有。沙门瞿昙。’‘色是有不?’答言:‘是有。沙门瞿昙。’‘婆罗门!有色、有眼识、有眼触、有眼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不?’答言:‘有。沙门瞿昙。’‘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三二○),《大正藏》第二册,第九一页中。) 这就是说,在小乘经中,十八界——凡夫所见闻觉知的假名缘起法都还是暂时方便说为有的,因为小乘佛法的主要目的在于断烦恼,其主要方法是如实了知人无我,要到小乘学人回小向大时,佛陀才会对其开示法亦无我的大乘般若教法。 这个方便说法的意趣,佛在《解深密经》中作了说明:“复次胜义生!若诸有情从本已来未种善根、未清净障、未成熟相续、未多修胜解、未能积集福德、智慧二种资粮,我为彼故,依生无自性性宣说诸法,彼闻是已,能于一切缘生行中,随分解了无常无恒是不安隐变坏法已,于一切行心生怖畏、深起厌患,心生怖畏深厌患已,遮止诸恶,于诸恶法能不造作,于诸善法能勤修习,习善因故未种善根能种善根、未清净障能令清净、未成熟相续能令成熟,由此因缘多修胜解,亦多积集福德、智慧二种资粮。”(玄奘译:《解深密经》无自性相品第五,《大正藏》第十六册,第六九四页下。) 对于初学佛法的人,佛是“依生无自性性宣说诸法”,生无自性性就是指依他起性,依他起性是佛菩萨后得智实证的实际存在的真正的缘起法,亦即甚深缘起法,即“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实叉难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十地品,《大正藏》第十册,第一九四页上)。“依”依他起性,就是依据、根据实际存在的甚深缘起法的性相作用等,而随顺凡夫名言暂时假立一套假名缘起法来方便宣说缘起法的道理,为的是让小乘人知道诸行无常、有漏皆苦,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鼓励他们断恶修善,以使其能够为将来回小向大走上究竟了义的佛乘,积累必需的福德、智慧二种资粮。
(四)大乘经中究竟说无 对已发菩提心的大乘行者,佛陀就在般若经里说出了这种假名缘起法的真相、实相:实际上假名安立的一切法都是毕竟空无所有的。这就是大乘法和小乘法的根本区别,大小乘法共同之处是都承认没有人我,而主要差别就是大乘法又多说了一个法我亦无,由小乘的“法有人无”,变成了大乘的“人法皆空”。人法皆空,就是说凡夫所见闻觉知的一切法空,一切法毕竟不生,一切法毕竟空无所有。 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说:“舍利子!我毕竟无所有不可得云何有生,乃至见者亦毕竟无所有不可得云何有生。舍利子!色毕竟无所有不可得云何有生,受想行识亦毕竟无所有不可得云何有生。……舍利子!由此因缘我作是说:如说我等毕竟不生但有假名都无自性。……诸法亦尔毕竟不生但有假名都无自性。”(玄奘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百二十二,《大正藏》第七册,第一二二页上—下。) 又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说:“缘起之法都无自性,若法无自性则无所有。”(玄奘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百七十二,《大正藏》第六册,第九二一页下。)再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说:“如是诸法皆无自性,若无自性则无所有,若无所有则不可说有合有散。”(玄奘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百五十九,《大正藏》第六册,第八四八页上。) 都是说,如五蕴等凡夫所见闻觉知的假名缘起法是毕竟空无所有、不可得和毕竟无生的。
二、甚深缘起法
(一)缘起甚深难见难知 “所谓缘起,倍复甚深难见。”(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二九四),《大正藏》第二册,第八三页下。) “智者之所说,十二缘甚深,难见难识知,唯佛能善觉。”(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卷第一,《大正藏》第一册,第八页上。) “此缘起极甚深,明亦甚深。阿难!于此缘起不知如真,不见如实,不觉不达故,念彼众生如织机相锁,如蕴蔓草,多有调乱,匆匆喧闹,从此世至彼世、从彼世至此世往来不能出过生死,阿难!是故知此缘起极甚深,明亦甚深。”(瞿昙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九七),《大正藏》第一册,第五七八页中。) 《大般涅槃经》:“我经中说十二因缘其义甚深,无知无见不可思惟,乃是诸佛菩萨境界,非诸声闻缘觉所及。……一切众生虽与十二因缘共行而不见知。”(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七,《大正藏》第十二册,第五二四页上。) 《中论》:“无我无我所者能真见诸法,凡夫人以我我所障慧眼故不能见实。”(龙树:《中论》观法品第十八,《大正藏》第三十册,第二四页下。) 这里说到的缘起,显然不是凡夫能够见闻觉知的缘起,而是凡夫甚至声闻缘觉都“无知无见不可思惟”的缘起,是只有实证真实境界的诸佛菩萨才能证见的真实缘起,凡夫正是由于不能见知这种甚深缘起而生死轮回,诸佛菩萨也正是由于能够实证甚深缘起而得觉悟。
(二)见缘起即是见法见佛 《佛说稻芉经》:“佛世尊常说:见十二因缘即是见法,见法即是见佛。……见十二因缘,即是见无上道具足法身。”(《佛说稻芉经》,《大正藏》第十六册,第八一七页上。) 《大般涅槃经》:“一切众生不能见于十二因缘,是故轮转。……是故我于诸经中说:若有人见十二缘者即是见法,见法者即是见佛。”(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七,《大正藏》第十二册,第五二四页上。) 《中论》:“是故经中说,若见因缘法,则为能见佛,见苦集灭道。若人见一切法从众缘生,是人即能见佛法身,增益智慧,能见四圣谛苦集灭道,见四圣谛得四果灭诸苦恼。”(龙树:《中论》观涅槃品第二十五,《大正藏》第三十册,第三四页下。) 这里说到的缘起,显然也不是凡夫能够见闻觉知的缘起,而是诸佛菩萨才能证见的甚深缘起,因为见到这种缘起的就是见法见佛的大乘圣者了。
(三)甚深缘起就是赖耶缘起 《解深密经》:“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暴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玄奘译:《解深密经》心意识相品第三,《大正藏》第十六册,第六九二页下。) 《摄大乘论》:“阿赖耶识亦复如是,异杂能熏之所熏习,于熏习时虽复未有异杂可得,果生染器现前已后,便有异杂无量品类诸法显现。如是缘起于大乘中极细甚深。”(无著:《摄大乘论本》所知依分第二,《大正藏》第三十一册,第一三四页下。) 《大方广佛华严经》:“如是甚深阿赖耶识,行相微细究竟边际,唯诸如来、住地菩萨之所通达,愚法声闻及辟支佛、凡夫、外道悉不能知。”(般若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九,《大正藏》第十册,第七○四页下。) “阿赖耶识……缘起于大乘中极细甚深”,“唯诸如来、住地菩萨之所通达,愚法声闻及辟支佛、凡夫、外道悉不能知”,显然赖耶缘起就是甚深缘起。
(四)甚深缘起就是心识 甚深缘起法是佛菩萨如实证见的实际存在的真正的缘起法,而这个世界上实际存在就只有心,心外的一切法实际上全都是心中的妄想。如佛所说“今此三界,唯是心有”(阇那崛多译:《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大正藏》第十三册,第八七七页中。)。又如《华严经》说“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即是说,三界中所有的存在,就只是心识而已。当然,这是针对一位有情而言,如果综合而言,那就是“三界唯心”(实叉难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五十四,《大正藏》第十册,第二八八页下。),三界之中,仅唯有心。甚深缘起法既是实际存在的缘起法,那就只可能是三界仅有的心识了。 再如《大方广佛华严经》说:“三界虚妄,但是心作。十二缘分,是皆依心。…… 了达于三界 但从贪心有 知十二因缘 在于一心中…… 如是十种观 甚深因缘法” 三界虚妄,只不过是心作的一场梦幻。十二支缘起,实际上都是依心行而言的。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因此所谓十二因缘,实际全在一心之中,这就是佛菩萨观见的“甚深因缘法”。(佛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二十五,《大正藏》第九册,第五五八页下。)
(五)甚深缘起才是真正的缘起 《成唯识论》:“如契经说:‘诸法于识藏,识于法亦尔,更互为果性,亦常为因性。’此颂意言:阿赖耶识与诸转识,于一切时,展转相生,互为因果。《摄大乘》说:‘阿赖耶识与杂染法互为因缘,如炷与焰展转生烧;又如束芦互相依住。唯依此二建立因缘,所余因缘不可得故。’”(护法等造:《成唯识论》卷第二,《大正藏》第三十一册,第八页下。) 这就是说,只有凡夫不可见知的甚深缘起法才是真正的缘起法,它包括两种因缘:第八种子识与前七现行识,除此之外就再找不到真正的因缘了。也就是说,其它所谓的“因缘”都只不过是用凡夫所见闻觉知的一切法假名安立的假名缘起法罢了。
(六)甚深缘起唯后得智能证 《成唯识论》:“非不证见此圆成实,而能见彼依他起性。未达遍计所执性空,不如实知依他有故。无分别智证真如已,后得智中方能了达依他起性如幻事等。……依如是义故有颂言: 非不见真如 而能了诸行 皆如幻事等 虽有而非真”(护法等造:《成唯识论》卷第八,《大正藏》第三十一册,第四六页中。) 这是《大乘密严经》中的一首偈颂,就是说,只有实证真如的佛菩萨才能证见甚深缘起法。不把遍计所执性的假名缘起法完全彻底地空掉,就不能实证依他起性的甚深缘起法。实证假名缘起法毕竟空无所有的就是根本无分别智,根本智证真如时一切境界都不显现,随之生起的后得无分别智才能证见世界的真实面目——甚深缘起法。
三、两种缘起法的特点和关系
(一)假名缘起法的特点 总结大乘经论中所说的假名缘起法的特点,其内涵及外延即是:凡夫所见闻觉知的一切法,如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和十二缘起等。其实质是毕竟空无所有、不可得和毕竟无生的。
(二)甚深缘起法的特点 甚深缘起法,就是佛菩萨后得智实证的三界唯有的心识。此证境本不可说,但佛为了开示佛之知见为我们凡夫方便开显为八识之说等。总结大乘经论中所说的甚深缘起法的特点,就是只有“三界唯心”之心,才是真正的因缘,也就是依他起性,凡夫不可见知、不可思议,只有实证空性转凡成圣后,才能以后得智证见。所以佛说:见缘起即是见法,见法即是见佛。
(三)两种缘起法的关系 两种缘起法中,实际存在的只有甚深缘起法,假名缘起法则纯粹是凡夫的妄想,只是凡夫颠倒执着是有,而实际上是毕竟空无所有的。 因此也可以说,这两种缘起法,实际上是对世界上的唯一存在——三界唯心的两种观法:佛菩萨的后得智是如实亲证,即本来是三界唯心,就证见三界唯心,是如实观,丝毫不差地直证世界真实面目,所以叫它甚深缘起法,在唯识中叫做依他起性;而凡夫识不能如实观见世界本来面目,由于无始以来颠倒执着的妄想恶习,在唯一实际存在的甚深缘起法上,用自己忆念中的假立名言,生起虚妄分别的幻象和妄想,这就是凡夫所见闻觉知的假名缘起法,在唯识中叫做遍计所执性。 这两种缘起法的关系是:假名缘起法就是甚深缘起法——凡夫心显现和生起的幻象和妄想。无始以来凡夫心就在显现这样的幻象和生起这样的妄想,幻象和妄想障蔽了凡夫潜在的认识世界真实面目的智慧,使得凡夫不能如实观见实际存在的甚深缘起法。如果凡夫能够按照闻思修佛法的步骤最终实证到凡夫所知一切法空的诸法实相时,“三界唯心”的世界真实面目就会自然显现在面前,最终像佛陀那样“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的正遍知大智慧也会现前,如佛所说:“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实叉难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五十一,《大正藏》第十册,第二七二页下。) 慈氏学的核心理论是三性,而这两种缘起法就是三性中的两性:假名缘起法是遍计所执性,甚深缘起法是依他起性。而彻底空掉遍计所执性就是实证了圆成实性,如《摄大乘论》说“若圆成实自性,是遍计所执永无有相”。(无著:《摄大乘论本》所知相分第三,《大正藏》第三十一册,第一三九页中。)实证了圆成实性,随之也就实证了依他起性。如《解深密经》(一切法相品第四)说:“若诸菩萨能于依他起相上如实了知无相之法,即能断灭杂染相法,若能断灭杂染相法,即能证得清净相法。”(玄奘译:《解深密经》一切法相品第四,《大正藏》第十六册,第六九三页下。)无相之法即是遍计所执性,如实了知,就是如实证见遍计所执性毕竟空无所有的实相,这自然也就是断灭了杂染相法——执着遍计所执性的染污依他起性,与此同时也就是证得了清净相法:根本智实证了圆成实性,随之而起的后得智实证了依他起性。 ———————————— ①坚意菩萨:《入大乘论》:“如尊者龙树所说偈: 十二因缘空 我今欲解说 假名因缘法 此即是中道”
|
|
|
|
发帖人 |
主题: 嘿嘿 |
第3楼 |
|
用户名: |
王老师饶命 |
注册日: |
2008-08-29 |
|
发表于 2009-08-06 09:34:28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
师兄所说的假名缘起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说:“缘起之法都无自性,若法无自性则无所有。”
在俺看,这个假名缘起之法的都无自性,就是难见难识知、唯佛能善觉的甚深缘起
嘴巴说说、脑子想想都无自性,并不是实证都无自性,都无自性是极其微细是心行,这才是佛菩萨的境界 |
|
受苦甚善而快乐不善
快乐点燃了五毒的欲望
而受苦则消除过去积累的恶业
苦难是上师的恩赐
受批评甚善而受赞叹不善
受赞叹是我慢庞胀增上的因
而批评则揭露了我的过失
贫穷甚善而富裕不善
越富越想招来和保有更多财物
贫穷是对妙法生信和成就的因 |
|
发帖人 |
主题: 无所有就是难见的甚深缘起? |
第4楼 |
|
发表于 2009-08-06 09:49:02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
该贴于2009-08-06 09:51:16被大 千编辑过 |
|
|
|
发帖人 |
主题: 嘿嘿,不错。理解似乎很容易,但凡夫都是能所对立的理解都无所有 |
第5楼 |
|
用户名: |
王老师饶命 |
注册日: |
2008-08-29 |
|
发表于 2009-08-06 10:17:23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
这种理解就一定有心行上的执实,就必然连都无所有的毛都闻不到一根
都无所有!别漏了“都” |
|
受苦甚善而快乐不善
快乐点燃了五毒的欲望
而受苦则消除过去积累的恶业
苦难是上师的恩赐
受批评甚善而受赞叹不善
受赞叹是我慢庞胀增上的因
而批评则揭露了我的过失
贫穷甚善而富裕不善
越富越想招来和保有更多财物
贫穷是对妙法生信和成就的因 |
|
发帖人 |
主题: 甚深缘起就是无所有? |
第6楼 |
|
发表于 2009-08-06 10:37:44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
|
发帖人 |
主题: 错 |
第7楼 |
|
用户名: |
王老师饶命 |
注册日: |
2008-08-29 |
|
发表于 2009-08-06 11:10:21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
俺说的甚深缘起是“假名缘起之法都无所有”
不是师兄说的“无所有”
两者不同 |
|
受苦甚善而快乐不善
快乐点燃了五毒的欲望
而受苦则消除过去积累的恶业
苦难是上师的恩赐
受批评甚善而受赞叹不善
受赞叹是我慢庞胀增上的因
而批评则揭露了我的过失
贫穷甚善而富裕不善
越富越想招来和保有更多财物
贫穷是对妙法生信和成就的因 |
|
发帖人 |
主题: 错大了。 |
第8楼 |
|
发表于 2009-08-06 11:25:16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
【王老师饶命】 俺说的甚深缘起是“假名缘起之法都无所有” 【大 千】 您这甚深缘起就是没有缘起法? 佛说的可不是这样啊,《大方广佛华严经》:“如是甚深阿赖耶识,行相微细究竟边际,唯诸如来、住地菩萨之所通达,愚法声闻及辟支佛、凡夫、外道悉不能知。”
|
|
|
|
发帖人 |
主题: 老兄怎么理解的啊? |
第9楼 |
|
用户名: |
王老师饶命 |
注册日: |
2008-08-29 |
|
发表于 2009-08-06 11:58:52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
您这甚深缘起就是没有缘起法?
=====================================================
师兄这句话中的“没有”,是不是断灭?
佛说的可不是这样啊,《大方广佛华严经》:“如是甚深阿赖耶识,行相微细究竟边际,唯诸如来、住地菩萨之所通达,愚法声闻及辟支佛、凡夫、外道悉不能知。”
=========================================================================
是呀,“如是甚深阿赖耶识。。。。”与“假名缘起之法都无所有”完全在说一回事嘛
|
|
受苦甚善而快乐不善
快乐点燃了五毒的欲望
而受苦则消除过去积累的恶业
苦难是上师的恩赐
受批评甚善而受赞叹不善
受赞叹是我慢庞胀增上的因
而批评则揭露了我的过失
贫穷甚善而富裕不善
越富越想招来和保有更多财物
贫穷是对妙法生信和成就的因 |
|
发帖人 |
主题: 打个酱油,一点意见.(找到原文) |
第10楼 |
|
用户名: |
无畏金刚 |
注册日: |
2008-09-01 |
|
发表于 2009-08-06 12:01:44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
王师兄的意见大概是所见假缘起法都无时能见真缘起. 大千师兄的意思大概是于出定位或俗谛无所执之假缘起法.唯有心识,此为甚深缘起. 但在在出定位或者俗谛中,确实有个假缘起都无却还没有见道的位置,大概就是只有个识,就是识的现量位.大圆满心性休息里面说为菩萨见道出定位,在其他一些书里面也有说见道位之前没有打破的时候也有这样一个状态.楞枷里述为瑜伽住无相,不见大乘意.(这个偈子很长,几个译法都不同) 原文 依止唯识宗,不察外境义,依止无相义,超越唯识宗,依止清净缘,超越无相法,瑜伽住无相,不见大乘道. 该贴于2009-08-20 02:12:20被无畏金刚编辑过 |
|
|
|
发帖人 |
主题: 嗯 |
第11楼 |
|
用户名: |
王老师饶命 |
注册日: |
2008-08-29 |
|
发表于 2009-08-06 12:25:36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
俺纠缠大千师兄的地方,是俺认为大千师兄认甚深缘起为实有
师兄所说识的现量,与俺强调的“假名缘起法都无所有”不同。识的现量虽然也是现量,但不具备决定证悟。俺在上面给大千的帖子中特别强调,俺那个表述中不能漏“都”字,俺的意思是,具备决定证悟,已竖决定见宗,即堪为“都”所摄;“假名缘起之法无所有”的这个表述,就不严密,将证或不证都含摄了。这里顺带赞一个,古人译经,真厉害,简简单单一个字的有无,那个含义的意境居然就在里面了。。。
俺估计大千师兄不会注意到这些实践的地方,呵呵 |
|
受苦甚善而快乐不善
快乐点燃了五毒的欲望
而受苦则消除过去积累的恶业
苦难是上师的恩赐
受批评甚善而受赞叹不善
受赞叹是我慢庞胀增上的因
而批评则揭露了我的过失
贫穷甚善而富裕不善
越富越想招来和保有更多财物
贫穷是对妙法生信和成就的因 |
|
发帖人 |
主题: 老兄怎么理解的啊? |
第12楼 |
|
发表于 2009-08-06 14:53:03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
【王老师饶命】 俺说的甚深缘起是“假名缘起之法都无所有” 【大 千】 您这甚深缘起就是没有缘起法? 【王老师饶命】 师兄这句话中的“没有”,是不是断灭? 【大 千】 “假名缘起之法都无所有”还不就是“没有”?如果你把“假名缘起之法都没有”,非要说成“假名缘起之法都断灭”,如果是指“假名缘起之法”一点儿也没有,毕竟空无所有的意思,也可以吧。
【王老师饶命】 是呀,“如是甚深阿赖耶识。。。。”与“假名缘起之法都无所有”完全在说一回事嘛 【大 千】 甚深缘起法与“假名缘起之法”完全在说一回事:都无所有?
|
|
|
|
发帖人 |
主题: 再仔细看看 |
第13楼 |
|
用户名: |
无畏金刚 |
注册日: |
2008-09-01 |
|
发表于 2009-08-06 16:11:45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
(假名缘起法都无所有,入定后得(唯识现量,甚深缘起),入根本定) 许于三自性 唯一常非有 一有而不真 一有无真实
-----辨中边论
|
|
|
|
发帖人 |
主题: 师兄没厘清 |
第14楼 |
|
用户名: |
王老师饶命 |
注册日: |
2008-08-29 |
|
发表于 2009-08-06 16:53:56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
无畏持明师兄上面总结了,俺赞同
彻证假名缘起之法都无所有,即见甚深缘起。简化一些,假名缘起之法都无所有,是甚深缘起。这话的含义是,虽然假名缘起之法的本性是少许也不可得的,是没有的,但却在无有的同时,假名缘起之法的显现还是现量可见的。
所以,假名缘起都无所有,即是现空不二,即是“如是甚深阿赖耶。。。”即是甚深缘起
也就是说,俺所说的都无所有,是在形容假名缘起的本质,这个都无所有,是离不开假名缘起的如幻显现的 |
|
受苦甚善而快乐不善
快乐点燃了五毒的欲望
而受苦则消除过去积累的恶业
苦难是上师的恩赐
受批评甚善而受赞叹不善
受赞叹是我慢庞胀增上的因
而批评则揭露了我的过失
贫穷甚善而富裕不善
越富越想招来和保有更多财物
贫穷是对妙法生信和成就的因 |
|
发帖人 |
主题: 师兄想说什么? |
第15楼 |
|
用户名: |
王老师饶命 |
注册日: |
2008-08-29 |
|
发表于 2009-08-06 17:18:25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
在俺看,三自性的非有、真实,恰恰是对假名缘起都无所有的系统展开
至于根本后得,其意义更倾向于实践的慢慢深入吧 |
|
受苦甚善而快乐不善
快乐点燃了五毒的欲望
而受苦则消除过去积累的恶业
苦难是上师的恩赐
受批评甚善而受赞叹不善
受赞叹是我慢庞胀增上的因
而批评则揭露了我的过失
贫穷甚善而富裕不善
越富越想招来和保有更多财物
贫穷是对妙法生信和成就的因 |
|
发帖人 |
主题: 师兄厘不清。 |
第16楼 |
|
发表于 2009-08-06 17:44:14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
【王老师饶命】 彻证假名缘起之法都无所有的同时,假名缘起之法的显现还是现量可见的。 【王老师饶命】 俺引一段经文 华严:佛子!此菩萨摩诃萨不见有少法生,亦不见有少法灭。何以故?若无生则无灭,若无灭则无尽,若无尽则离垢,若离垢则无差别。。。。。。 【大 千】 在下愚笨,师兄去请教高人吧。
|
|
|
|
发帖人 |
主题: 是这样 |
第17楼 |
|
用户名: |
无畏金刚 |
注册日: |
2008-09-01 |
|
发表于 2009-08-06 17:55:46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
许于三自性 假名缘起法都无所有, 入定后得(唯识现量,甚深缘起), 入根本定 唯一常非有 , 一有而不真 , 一有无真实
|
|
|
|
发帖人 |
主题: 略改 |
第18楼 |
|
用户名: |
王老师饶命 |
注册日: |
2008-08-29 |
|
发表于 2009-08-06 20:48:22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
许于三自性
假名缘起法 入定后得(假名缘起法都无所有、甚深缘起), 入根本定
唯一常非有 , 一有而不真 , 一有无真实
|
|
受苦甚善而快乐不善
快乐点燃了五毒的欲望
而受苦则消除过去积累的恶业
苦难是上师的恩赐
受批评甚善而受赞叹不善
受赞叹是我慢庞胀增上的因
而批评则揭露了我的过失
贫穷甚善而富裕不善
越富越想招来和保有更多财物
贫穷是对妙法生信和成就的因 |
|
发帖人 |
主题: Re:略改 |
第19楼 |
|
用户名: |
王老师饶命 |
注册日: |
2008-08-29 |
|
发表于 2009-08-06 20:49:06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
大千师兄似乎更愿意把入定与后得分开来
该贴于2009-08-06 20:49:57被王老师饶命编辑过 该贴于2009-08-06 20:52:34被王老师饶命编辑过 |
|
受苦甚善而快乐不善
快乐点燃了五毒的欲望
而受苦则消除过去积累的恶业
苦难是上师的恩赐
受批评甚善而受赞叹不善
受赞叹是我慢庞胀增上的因
而批评则揭露了我的过失
贫穷甚善而富裕不善
越富越想招来和保有更多财物
贫穷是对妙法生信和成就的因 |
|
发帖人 |
主题: 王师兄这样看经不累吗? |
第20楼 |
|
发表于 2009-08-07 11:01:27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
"在俺看,这个假名缘起之法的都无自性,就是难见难识知、唯佛能善觉的甚深缘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论按字面还是上下文意都不会是您理解的这样,如果是您想象的这样,那佛干吗不说:"假名缘起之法都无自性,无自性并不是没有而是难见难识知........."佛说法难道要这么绕人,故意不说清楚让我们猜字谜?我看师兄有抬杠嫌疑! 该贴于2009-08-07 11:57:40被vava99编辑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