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是我们对经文的理解,师兄敢保证与弥勒菩萨的本意一致吗?
从梵文到汉文,再加之千百年汉字本身的演变,我们现在读起来,未必真能贴近弥勒菩萨的本意。所以,俺读经时,都要本着三法印的精神,再三斟酌经义,经云亦云往往会不求甚解
举个例子:汉传心经中“无智亦无得”,在藏传心经中为“无智亦无得,亦无不得”,就能明显看出岁月对经义产生的痕迹
现在我们在谈这个“有”的时候,往往当作真实存在、实有来理解,俺认为这其实是法我执。以俺所解,这个“有”的古意应当更贴近“非断”,不但一样说得通,而且更通。
在禅宗里也讲“知有”,嘻嘻,用现代人对“有”的理解去套“知有”,肯定不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