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应大家要求,为纪念韩老,现将已经输入电脑的韩老的部分译稿放在网上,供大家学修时参考。因为这都是根据翻译草稿输入的,尚未经过与藏文原文的校对,不可用于出版、发表和引用。
——————————————————————
          慧度总摄义


          贤童子(Kumarasribhatra)造


  最初显示为能于佛陀母生起净信以三智功德为门敬礼佛陀母。
  其次由圣慈氏本身许显不具有五义之论典故显示为所为。所为者:有二:一、以相续为
门。二、直接所为。所谓由诸具慧菩萨当能现证一切行相智之道者、为相续之所为。易证得
者、为兴作之直接所为。
  其次由十五颂显示安立慧度所依身。此中由初二略显示。由十三显示稍微广详。
  由契经初二颂文显示一切慧度摄八现观。此中有二:一、决定数。二、决定次第。此中
决定数者:谓八现观。由以因及果为体性分二行相。因者:谓由具有所缘之加行差别故、即
是七行相现观,第八者为果。三智者:显示所缘。其余者:显示所缘,即加行。果者:谓法
身。此中唯由七者、不圆满。九以后者由无果故、即决定数。
  决定次第者:谓为于果中能生暧显示为第一一切行相智体。即此由串习道所生故,于此
后显示道智。即此者由以断离所对治分为体性故,四所断离智于此后显示。由欲获得一切果
智故、由须采取胜行故、又由此亦从最初分位起故、于初业分位中此所谓能圆满证得以披甲
胜行为体性一切行相之加行。即此依究竟而转起之胜行为体性所谓顶现观之加行。由即依此
顶之增上力故,或由若退转则后苏之义、以资粮胜行为体性所谓能究竟故,而加行。由即此
能究竟故、以出离之胜行为体性所谓于一刹那中现观即究竟之加行。由于此第二刹那中法身
果出现故,于第八中法身果具有能作。此者为决定次第。
  若又总摄此八义者,则为二行相:谓因与果。复次、为三行相:一、所缘。二、加行。
三、果。此中初三品者即所缘。所谓由此之加行、最胜、次第、及究竟之差别一切行相圆满
知等四者、为加行。法身者:为果。
  决定显示为八现观者、乃依钝根之增上力而说。于锐根中者、谓由六最胜。若四胜行随
应为道者,则为披甲加行道、悟入证见道、资粮修习道、及出离修习道之胜进道所摄。若简
略者,则圆满证知一切行相等以四现观为自性。圆满证知一切行相岂非资粮道所摄耶?云何
为非披甲加行道耶?披甲加行者:谓由意谓于圆满加行道时故、说为加行道。如是悟入、资
粮、及出离者:谓由圆满证见、修习、及胜进之分位故,说为此等道之自性。此者即是前二
略显颂之义。
  此八义者由亦各别显示故,第一切行相智体者、由十义显示。此中较异生、声闻、及独
觉之发心为殊胜即发菩提心,及由为现证发心或为当增长故,即教授。
  以教授为门云何增长耶?若有教授者,则于菩提发心时由净信、勇悍精勤、及于菩提心
心一境生出现故,即三摩地。
  由菩提心数数念出现故,即念。
  由以如其菩提心如是了知为慧等顺解脱分及如是如其次第出现故、若如是者,以教授为
门即发心增长。
  由依具有教授能生起以根及力为体性之净信等故,显示四行相决定择支分。此中犹如于
钻钻木分位、最初不能除遣冷触之暧出现,较不信等微有力势之净信等五者、说名为暧。于
平等分位中者、说名为顶。暧及顶分位之净信等五者、由能作涅 犜錾稀⒓安荒芏侠胨瞎蕧
、说名五根。于较不信等强有力分位者、说名为忍。于能无余断离不信等分位者、说名世第
一法。于忍及世第一法分位者、由能摧毁不信等故、说名为力。此等发心等法由亦具有种姓
时生起故、显示胜行之所依为大乘之种姓。于此具有种姓中亦依采取胜行而生起故、显示勇
悍精进之披甲胜行。由依此正解熏习而悟入生起故、显示悟入之胜行。依具有悟入福德与智
慧之资粮生起故、显示资粮之胜行。依积集资粮出离之胜行生起故、显示出离之胜行。若简
略者,则四行相胜行者以圆满证得一切行相等四加行为体性。此者即是一切行相智体。由一
切诸菩萨道须要所知故、最初声闻菩萨之道智。由佛陀光覆蔽诸天之异熟光等五行相者、即
道智之加行。如是由具有适宜根器等五行相故、由须要一切道所知故、第一显示声闻及独觉
之道。以此及其他之功德为门显示菩萨之证见道。此之功德不退转、其他之功德者即先后生
之慧。顺决择分云何不说耶?由第一品已说故、此处不说。然而证见道由亦已说故、于此云
何说耶?非是。由诸如来者以法性之行相道理观照、而由诸菩萨唯知为能对治道理故,与第
一品证见道不同另外显示菩萨之见道。顺决择分者乃由初业者所摄。于初业分位中由二者无
有差别故、不另外说。由此者以前未得初获得故、显示证见道。由趣向殊胜获即是修习道故
、显示修习道。若简略说,则为二行相:有漏者与无漏,此中有漏者:谓由加行、根本、及
尾随之差别故,即是胜解、回向、及随喜三。而无漏者:谓胜行及极清净二。若如是者,则
为五行相差别故、不另说。称赞、敬奉、及颂扬成为二十七;如是于三组九项中称赞、敬奉
、及颂扬者:谓胜解由于自、他、及俱差别二行相中为三故,胜解者不另说为分位。如其每
一胜解中由软品等差别成为三组九项故,此即成为二十七。如是修习道者为五行相。

  即彼彼五为此此地所摄耶?胜解者、由第二、第三及第四地所摄。回向者、由第五、第
六、第七地所摄。随喜者、由第八、及第九地所摄。胜行及极清净者、由第十地所摄。何故
胜解为三行相耶?此中为自胜解者、谓能获得法身之原由。为他胜解者、谓能获得变化身之
原由。是故胜解三三行相。胜解、回向、及随喜者、于初业分位亦非有耶?何故于修习地安
立此三耶?由能相者者、于修习道中有故、于修习道中说。由为显示诸菩萨中之所对治分故
、显示声闻之一切智体。此中直接者、由是所采纳故,显示菩萨道为所显示。此中由显示诸
佛陀及菩萨者由证知空性之慧能有此方不住生死、由大悲寂静另方不住涅 牴剩钌耪哂蓫
远离慧与悲故、当然了知为由生死与涅 牰 V钌胖勒哂煞鞘欠奖愎省⒕嗷鄱仍叮欢鴯
诸菩萨之道者由是方便故、乃临近性。声闻之道者、由非方使故、是所对治分;而菩萨道者
由是方便故、是能对治。
  此后于另行及平等性显示:此中加行者、谓暧及顶之十自在。平等性者、谓忍及世第一
法之十力。声闻之加行及平等性者在此之余证得。如是菩萨之证见道显示加行道已、声闻道
当证得。菩萨之道于声闻品中亦非显示耶?若此亦是道者;何故不重复耶?喻如虽是一火体,
然而由燃烧、明亮及能生烟之差别而有不同,如是三智虽已是道,然而由第一者显示为法性
行相之道理、由第二者显示为唯能对治、由第三者显示以能对治与所对治分为门故、无重复
之过。如证见道为附带显示所对治分修习道云何亦不显示耶?由诸菩萨当现证声闻道故、证
见道者显示,而由道果者非是当获得故、不显示声闻之修习道。然而证见道亦非为异义耶
?虽为实然,然修习道者由为直接获得菩提之原由故、由诸菩萨亦希欲获得声闻之菩提时恐
败坏誓言故、不说修习道。
  若如是者,显示三智所缘境界已、由能获得一切果智之初业者地所摄加行当显示为能现
观一切行相之加行,此中能现观三智之一切行相者、有二:一、由异行分位所摄。二、由瑜
伽行者之相续所摄。此中异行相续所摄之行相者、谓比量智,而瑜伽行者相续所摄之行相者
、谓由瑜伽现量所知。此中异生相续所摄之行相者、为因,瑜伽行者相续所摄之行相者、为
果。一切十一义第一由决择及采纳胜行之差别故、成为所谓二行相:一、寻求之加行。二、
采纳胜行之加行。此中能知从最初未发心以前所谓行相起乃至方便善巧者、为遍寻求之加行
。既知以后采纳此一切者、为采纳之加行。此中显示三智之行相为异行所摄,依修习诸异行
相续所摄之行相为能生起瑜伽行者之行相显示二十加行。此中五者为资粮道所摄。十五者为
加行道乃至十地所摄。此中若修习无倒加行者,则由功德行起故、显示十四功德。十四功德
若随应诸地说者,则四者为出离地所摄。其作余十者为初地乃至第十地所摄。若修习无倒加
行者,则由出现过失故、显示四十六加行之过失。此中十者为资粮道所摄。十者为暧所摄。
十者为顶所摄。此中具有殊胜加行于相续生起时由以能相为门而了知故、显示九十一能相。
智之能相者:谓部分法。能作之能相者:谓于所对治分中为有之道理。殊胜之能相者:谓与
所对治法相反之道理。自性者:谓由标志所表示。
  此中由于自相续中能决择之时者、即三智有法。于他相续中能决择之时者、即士夫有法
。由标志及五因标志所表示之加行者、谓由依具有顺解脱分及顺决择分之士夫所行起故、显
示顺解脱分及顺决择分。于未获得决择时心不稳定,而从获得决择以后者、即是能获得无间
三摩地之因。方便善巧者、即是除遣虚妄分别之因。
  然而顺决择分于后二品中何故显示?由软品、中品、及上品差别故,于此、及以后二、
即三品中显示。若简略者,则于初业分位中于初业分位中一切道者、谓采纳方便、方便所生
智、及一切道之加行者,说为圆证知一切行相分位中采纳一切道之加行者、说为此之加行。
由依究竟圆满证知生起故、显示顶现观。此中由于一切行相现观品中采纳一切道故、由一切
道圆满生起故、说为顶现观。此中最初显达顶之标志,此后显示福德资粮增长,此后显示稳
定,此后显示心遍安住。于稳定与心遍安住国有何差别耶?虽能作种种有情利益,但由从不
远离真实性三摩地故、说名稳定。由于真实性心一境性故者、说名心遍安住。此中圆证一切
行相之暧等者:谓标志、增长、心遍安住。此者为顶决择。然而与第一品之决择有何差别耶
?于第一品中唯显示能相,而于此中直接显示果。然而与最终之决择有何差别耶?有中品及上
品之差别。此后显示证见道,此后显示所断离所取分别与能取分别。此中由具有流转分与能
取分依持之差别故、为二行相所取分别。如是由实有补特伽罗与假有士夫之差别故、能取之
分别亦二行相。此中所取分别流转分者为菩萨道中所取。逆转者为声闻及独觉之道中所取。
此中能取分别补特伽罗实有者:谓执著以补特伽罗实物为我。士夫假有者:谓执著以法为我
。此中证见道为十六刹那。由证见此故、所断离圆满为十六已断离。此中由修习道所断离之
烦恼软品、中品、及上品之差别故,如其次第于九地中为九行相、此观待能断离;修习道亦
为九行相。此中九者:谓欲界、四静虑、及四无色等至为九。此中由修习道软品者断烦恼上
品。如是由能对治软内软品等次第依次断离烦恼上内上品等。此中烦恼者、具有流转分之所
依等。于每一中亦由上内上品等次第故、为九九,如是能对治亦由软内软品等次第故、为九
九。若如是者,修习道当成为三十六。
  此后显示所谓无间三摩地修习道中之胜进道。于胜进道分位中由遍断离虚妄分别故、显
示除遣虚妄分别。此中因果次第者:谓诸圆满证知一切行相之决择以顶为标志等四行相之加
行。不退转者:谓证见及修习之加行。清净刹土者:谓无间三摩地之加行。方便善巧者:谓
除遣虚妄分别之加行。
  显示所谓顶最极之加行已、由即此为当增上故、或由若衰落则当复原故、所谓究竟次第
之加行。此中前时中者采纳寻求随顺原理及超越等至。于究竟分位中者谓从六度、六随念、
一切法无自性、及十三加行道起、乃至十地,由如其次第修习故、说名究竟。此中由六度者
摄十度。此中六随念者:谓佛陀、法、僧伽、布施、戒律、及静虑之功德、如其次第意念之
随念。此衰落者、谓第七地以下。观待于此而复原。当增上者:谓由为获得十地所当作故、
如其次第修习。
  此中第七地以下者由是部分故、集合假立为顶。观待所谓彼衰落而恢复者、说顶为复原
。能相者者、谓于十地分位中复原有不再出现衰落。依此增上即由此增上力故、修习究竟。
若如是者,则究竟者为二行相。此中所谓复原者、谓于钝根中。由是增上力故而修习者:谓
依于中品所有圆满究竟、由所谓一刹那圆证菩提加行已出现究竟故、显示一刹那圆证菩提。
此中由一切前进修习道于一刹那圆满故、说名一刹那圆证菩提。又此能相之四行相:一、不
成熟。二、成熟。三、无能相。四、无二。
  即此于第二刹那中由果法身生起故、此后显示法身。此中佛陀身者、谓四行相:一、自
性身。二、受用身。三、变化身。四、法身。此中自性身者:谓自性清净。法身者:谓秽垢
清净。受用身者:谓与十地同享法受用。变化身者:谓于声闻等显现,由种种色身恒常能饶
益有情。又此乃依法身所生故、说为法身具有能作。如是为四身。有说:法性与法身为同一
故者、即唯三身。此者非是。由于自性身中无有能作故、不应许说为具有能作。因此、说言
具有能作故,身者许唯为四。
  若如是者,为八品。此中八品之次第者有二:一、显示之次第。二、生起之次第。此中
显示之次第者:谓一切行相智体于果中第显示已,以后解说因。生起次第者:谓由所谓此之
加行、此最极、此之次第、及此之究竟所有差别故,圆满证知一切行相等。四加行者、如前
显示。果法身者、以后显示。此中八品由一补特伽罗采纳之次第者、由闻慧决定三智已、即
此于遍寻求圆满证知一切行相时、由从行相乃至方便善巧一切道及道之次第思慧决择已、采
纳从发心以下世第一法以上一切之加行者、圆证一切行相。圆满证知一切行相由采纳一切道
之次第即一切加行故,一切道圆满者、为顶。即此由衰落复原、或虽不衰落亦当增上故,如
其次第修习者、即是究竟。如是依如其次第修习、一刹那圆证菩提生起。即此于第二刹那中
法身生起。此者为采纳之次第。

   慧度摄义
        印度堪布贤童子面前造讫
        即此班 达及译师福幢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