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讲:六到彼岸

  (2000年3月19日)

  

  到彼岸都离不开咱们前头所说的“通过义想违反已,孰为自想决定持”这两句颂子,大家都熟悉了吧?我们凡夫都因为对于“遍计所执性的根本没有”不那样认为,觉得遍计所执性无论如何它还是存在的,所以这根本问题就是,我们凡愚,就是因为根本没有遍计所执性的存在,我们非认为它存在不可,就在这一点上,我们把自己认为最重要的能任持的是什么呢?就是所谓补特伽罗我,就是法的自性。我们一贯地就把遍计所执性的东西,认为真真实实。所以我们要证真如的话,一定要断离、远离二取,远离能取所取。

  上次我们也特别提到,色根跟色境,使我们离不开两种色的体性。实际上,色的体性根本是不存在的。可以说色的体性、色的自性就是遍计所执性,根本不存在的。我们认为真实有的,都是在依他起性之上给增益出来的有我、有常的东西,有自性的东西,都是由我们自己遍计所执性的原因增益出来的。这点非常重要。本来这是“通过义想违反已”,我们知道了义想,所谓自性的想,违反已,唯是我们凡愚所认为的。“孰为自想决定持”,你到底拿什么想作为自己决定来任持的?我们每时每刻都认为自己有一个自性存在,可是根本就没有这么回事儿。所以偏偏自己非要拿这个有个自性的东西作为自己决定任持的东西。是不是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子生活、认识一切事物?

  所以问题最主要的是要认清,既要远离所取,也要远离能取。这在我们色根好象是能取,色境好象是所取,又有根和境来支持,那是认为主观世界、跟客观世界没有问题是存在的。实际上,说这没有问题存在的东西,正是一点儿也不存在的。是不是这样的?所以“通过义想违反已”,这义想就是我们凡夫、凡愚一定要认为有的。而实际上,一定是没有的。这一点在慈氏学里头说得再明白没有了,说得很清楚。所以我们要证真如的话,就是一定要远离所取、远离能取这二取分别。你要不离开这二取的分别的话,就没法子证真如。所以我们凡夫的位置上,最主要的是证真如。最主要的是远离自性,远离认为有个自性的东西。一定要把没有自性的问题,要彻底解决才成。因为什么?这个自性是根本没有的东西,是凡愚增益上去的。这一点必须要弄清楚。

  上次咱们也提到,这色法,既有能取、又有所取,既有根、又有境,好象这个势力非常大,你说你能离开色法吗?其实,这色法,最主要的是它这个形色方面,点、线、面、体这个形色的方面,根本是假法。你看他庞然大物,整个世界、整个太阳,整个大海,好象非常壮观,非常……,你没法子认为它不存在,其实它都是假法。点的话,就没法子拿点来把它作为真实的东西。点,必须把点来消除以后,找出那个点的原因,才能说是能够成立的点。所以真正能成立点的,并不是点,能成立线的,也不真是线,必须都是从非长、非宽、非厚的东西作点的基础不可。所以讲形色,你看起来它是好象非常重要,实际它本身就是自个的一个否定。点,就是自个否定点的这个形。

  所以中国一种看法就是“形形者非形”,使形成为形的,必须是无形。咱们上次也谈了,内里头根身、外头的器界,好象庞然大物,都离不开色法。可是这种色法本身,你要把遍计所执性的色真正能够把它提出去的话,那就是色法的色性、色的自性是不存在的。只能是有色的能显现的识,能显现色的识存在。大家应该特别要把它分析清楚。那就是色法离不开识的显现。倒不是说是识的显现离不开色。大家是不是把这个问题弄得清楚了?

  我们所说色的自性,的确也是遍计所执性,它并不存在。就是我们在依他起性上,执着有一种常一不变的、有自己能存在的那种体性的色法,那种体性的色法根本是人的遍计所执性。所以真正讲起来,还是色的能显现,比色的所显现还要真实,还要重要。上次咱们也提到,今天我们再提醒大家把这问题弄清楚。

  所以什么是存在的?什么是不存在的?这个必须根据三性、三自性来规定,来把它界定,到底是什么有?什么是没有?应该有一个界定。根本的一个界定。这根本界定就是三性问题,就是对于三所知能相有所觉悟的问题。我们主要的问题都是因为不对三所知能相不觉悟,才造成了很多的障碍,造成这障碍主要的就是一种所知的障碍,另外一种是烦恼的障碍,这两种障碍都是根据我们凡愚认为存在的实际不存在,都是这样才(造成的)。

  

  那么现在咱们《总摄大乘纲领论》里头,又打开一个新的方面,就是六到彼岸,或十到彼岸。到彼岸跟对于所知能相的觉悟有一定的联系,那就是现在我们要讲六到彼岸,先讲六到彼岸可以作为我们认识唯识无义的原因,来叫我们理解,只有唯识,没有义,没有自性。我们在胜解行地的时候,顺抉择分这一方面,就是还可以依靠六到彼岸来认识真实,认识唯了别识性,认识所知能相。六到彼岸有这个作用。

  这六到彼岸每一个到彼岸都有它自己到彼岸的意义。所以在我们这个顺抉择分的四加行位的有情,应该多注意一下六到彼岸,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三种所知能相。至于底下,说我们所知能相的认识,更进一步能够使得六到彼岸、或十到彼岸成为一个整个的到彼岸的学习的范围,六到彼岸、十到彼岸成为一个整体的到彼岸的行为,整个到彼岸就成为另外一种对于到彼岸的认识,这个六到彼岸的行程(形成?)是有它特殊的背景的。所以这个六到彼岸整个我们要学习的话,这跟三所知能相有什么关系?最初我们说六到彼岸可以生起三所知能相的觉悟,到了整个六到彼岸成为一个体性的时候,那时候三所知能相起什么作用呢?

  在文字上来看,那时候的六到彼岸成为一个整个地学习的一个范围,这个范围跟三所知能相的觉悟是什么关系呢?可以说,那时候我们学习六到彼岸的时候,是以平等智为原因,也就如同那时候它也是离不开三所知能相,那时候三所知能相就成为平等智。平等智这三个字,大家特别注意,那就是根据我们证知真如以后,有一种特别能够遍知一切众生的心平等,不但能够证知一切众生心平等,还可以证知一切菩萨心平等,不但可以证知一切菩萨心平等,还能证知一切如来的心平等。所以今后对于特殊的一个六到彼岸,成为一个一体的六到彼岸,这个时候用什么智呢?用什么所知能相来学习呢?那必须是咱们能够证到真如以后,由平等智,由众生、菩萨以至于如来,他们共同的平等智,用这种共同的平等智才修习整体的六到彼岸。

  这个整体的六到彼岸是有六种最清净意乐所摄持的六到彼岸,这个六到彼岸是以最清净意乐所摄持的意乐,这个意乐来成为整个到彼岸的一个内容。像安慧解释《庄严经藏颂》的时候,他就用作种种的作意,来谈到十到彼岸,种种的作意成为十到彼岸的内容。这个在以后再讲。我们现在主要就是要认识到,现在六种最清净意乐所摄持的六到彼岸,也就是根据证真如以后那个平等心,那个平等心是众生跟菩萨、跟如来不分家的那种平等心,分不开的平等心,那个平等心实际可以说是能觉悟到三所知能相的最高的地步,就是平等心。这个平等心大家要好好地分析一下,什么叫平等心?它是跟所知能相的心,这觉悟的心,跟唯了别识性的后得智,都是有关系的。要真正讲众生的心,菩萨的心,跟如来的心是不是能分开?真正的心是法性心,那时候这个法性心、平等心,那是其中根本没有遍计所执性东西,所以才叫平等心。

  今天咱们特别提出来,底下修习六到彼岸、十到彼岸的总的到彼岸,有一个特别的问题,那就是我们自义利、跟众生的他义利,能够打通。怎么能够打通呢?主要是心的问题,就是平等心的问题。今天我们特别提出大家注意的,什么叫平等心?而且这个平等心正是菩萨整个能够修习六种最清净意乐所摄持的六到彼岸,有这平等心才能修持。所以我今天的意思是这样的,咱们应该注意到证真如以后,这个平等心问题,但是,我们没法子越级体会到这个平等心。我们只能作为一个认识,将来我们证真如以后,怎么修学六种最清净意乐所摄持的整体六到彼岸。现在我们还没法子真正做到。

  所以我们现在还要注意到所有的六到彼岸,能作为我们认识三所知能相觉悟的心,跟六到彼岸有很重要的关系。那就是咱们是要注意平等心,虽然不是我们现在所能做到的,但是我们应该现在所能够知道的。还要把我们对三所知能相的觉悟的心,还继续要发扬。 所谓修习六到彼岸,有两种修习,一种是我们凡愚为证真如的时候,以这六到彼岸,真正帮助我们认识三所知能相。另一种修习就是在认识了以后,再进一步要学习六到彼岸和十到彼岸,那时候的六到彼岸、十到彼岸就成为一个整体的六到彼岸。这个整体的六到彼岸的学习,是要有平等心在其中起作用。现在我们还是把六到彼岸能作为觉悟三所知能相的原因来修习。(休息)

  平等心,跟法性心,本来是存在的,如果说是遍计所执性的心根本不存在,那就是遍计所执性的心跟依他起性的心,也可以随而成为法性存在的心。法性心跟平等心,按说是对着遍计所执性的心、跟依他起性的心来说,它是根本存在的,这个根本存在,是由它真实性的方面来讲的,而且是要由菩萨的、跟众生的自义利跟他义利汇合起来能起作用的话,那就必须讲到法性心跟平等心。

  所以要使六到彼岸、或十到彼岸真正发生自义利跟他义利汇合在一起,来谈到自他共同的到彼岸,必须理解到菩萨跟众生的心是同等的。但证实这一点的话,那还得由能够远离二行相,远离遍计所执性跟依他起性,真正达到法性的直接存在。所以法性心和平等心,这是以后菩萨跟众生怎么一块儿修行六到彼岸、十到彼岸一个最重要的一个基础。这个问题还是在认识真实的方面是一样的重要,那就是你要认识自义利跟他义利都是没有自性的,都是没有遍计所执性的,这个曝露出自他两方面的义利,自他的义利,中心的问题还应该是法性心跟平等心的存在,要没这个法性心和平等心,就没法子修行共同的到彼岸。后来这个到彼岸就不是菩萨一方面的修行,也不是众生一方面的修行,这个到彼岸是菩萨跟众生、自义利跟他义利都汇合到一起来修习六到彼岸。所以这个地方特别要强调法性心跟平等心。可是怎么认识法性心跟平等心?最主要的那还是我们得证真如,在初地的阶段才真正能解决这个问题。在四加行位,还是只能够看到,而不能真正做到。

  所以底下咱们注意,六到彼岸,每个到彼岸的意义是什么?在我们六到彼岸分别地能够生起能了别识、三种所知能相的觉悟的话,就是六种到彼岸中每个到彼岸都有它一个真实性。我们应该先注意到每个到彼岸都有它一个能达到、能觉悟到所知能相的方面。

  底下就希望大家注意每一个到彼岸它的意义是什么?先提到布施,怎么说的?“此中菩萨于诸享用遍无染著”,这是它根本的意思。好象是六到彼岸都是谈到行为的问题。行为都是有自有他,所谓到彼岸都是自他共同修行,布施的特点很鲜明,就是我们对一切享用都不染著,这是个最主要的意思。人一般地都认为享用是个人的事情,可是这里头,所有的享用要都能够没有染著心在内,没有贪著心在内的话,这个享用才是布施到彼岸。(吕新国:那就是说,不贪是最大的布施。)不贪是不贪著享用,这个享用包括得很广,后头讲的这个享用,这菩萨把时间看得非常广阔,这时间也可以变成每一分钟、每一刹那,很长的时间可以作为每一刹那来看,每一刹那把自己的身体都可以贡献出来,都可以牺牲,这种也就是在享用上一种想像,这个享用的范围是很广泛的。后头他解释每一刹那都可以牺牲自己的身体,每一刹那都可以把所积累的无数财宝贡献给佛陀。把这个所谓享用想像到非常具体的那种,也可以说是个人很难做到的那种对享用的一种不染著的情况。可以想像到很广大,很细微。

  所以这个享用不是一个随便谈的吃几块糖的问题,整个人的生活、苦乐都离不开这个享用两个字,所有的你能想像出的这种享用,都不能使有菩萨一丝一毫的贪著的这种想法。你说他所谓享用那包括非常多,包括所有种种享用,都是自己能够一丝一毫都不贪著的那种情况,都不去贪著,不去染着。(吕:能不能这么理解:布施对治的是贪,你能够做到不贪著了,那就是布施到彼岸?)对。不贪著指的什么呢?指的是享用,对享用不贪著。所以对所有的享用都能够达到不贪著的地步,那才叫布施。那也就是在这表现上来说,不悭吝,对施舍不悭吝。不悭吝也就是不贪著的意思。可是不悭吝正是布施里头所对治的恶行,悭吝正是对于不贪著的相反的表示,悭吝就是贪著的对资财、跟享用的资源不肯施舍的一种具体表现。

  所以布施,在六到彼岸里头最初的可以说是不悭吝,不贪著,要真正讲起来,布施还有这种意思,底下讲到了,布施还有能使享用更丰富的意思。不只是不悭吝,不只是说是享用的很丰富,它里头还有这意思,因为你不贪著享用,这享用还更随之而来,你越不贪著这享用,这享用反倒是更丰富起来。(吕:这是因果关系,越悭吝越缺乏。)就是说布施不是片面地反对贪著,真正布施实际还是大家得到幸福的一个根源。所以在享用上头,正面、反面,跟它真正的影响的话,不只是贫困问题,不只是悭吝问题。这悭吝、贫乏、亏损,都是布施里头反面的。(吕:下边训释词里谈到:“能摧毁悭吝、贫乏,能获得大享用、及福德资粮故,为布施。”)所以布施的意思不是很狭隘的意思,是有很广大的内容。(吕:时间到了。)看大家有什么问题?(因为见韩老太累了,大家没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