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纲 说 明
|
万事开头难,更何况是学佛。所以不要上来抱住一本书就硬啃,啃倒了胃口就只好半途而废了。我们可以先以轻松的心情随便翻翻,看看大概有些什么东西,它有用吗?有意思吗?你就挑挑拣拣、蹦蹦跳跳地浏览,像入门、讲座等白话讲解类的都可以翻翻,不是一开始就非要看懂,像什么故事啦,譬喻啦,挑着有兴趣的、能看懂的先观观风光,不明白就跳过去,不感兴趣就换一本,反正材料多的是,等你这样走马观花地溜达一圈儿回来,你就已经接触了不少的唯识知识,对它也有个大概的印象了,这时再来按部就班地看入门书,恐怕与刚开始时的感觉就大不相同了。
初学概论,就像进山之前先观摩一下全景的路线图,心里先有个底儿。
无著菩萨所造的《摄大乘论》是对《阿毗达磨大乘经·摄大乘品》的解说,我们就以此论作为我们的学修大纲。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摄论》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一)总标纲要分一 也就是列个目录,提纲挈领地把全论的内容介绍一下。《摄大乘品》总结大乘有十相殊胜,《摄大乘论》从第二分开始每分介绍一相,加上“总标纲要分一”全论共十一分。这十相殊胜由因至果总括大乘修行的全过程,结构紧凑,逻辑严密。
(二)所知依分二 先说诸法之因阿赖耶识,使人了解现前诸法都是阿赖耶识种子的显现,而诸法现行的同时又在阿赖耶识中熏成新的种子,知道了现行与阿赖耶识相互熏生相续如流的关系,便明白现前一切其实只有两种东西:一种是暗流阿赖耶识,一种是明流前七转起识,合此八种都是识,所以佛说“万法唯识”。这就是唯识学的基本道理,是告诉人们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
(三)所知相分三 在知道这个世界是怎么回事之后,第三分就讲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看待这个世界,也就是说要树立怎样的正见才能引导我们走向解脱。佛把一切法归成三类,一类叫依他起性,就是缘起法,也就是上面所说的阿赖耶识和前七识互为缘起的现象。这是现前有的,但“此由依他缘力故有,非自然有”(《解深密经·无自性相品第五》),佛把它比作如梦幻泡影。再一类叫遍计所执性,就是在这种缘起法上我们的意识所起的分别。本来世界的真实状况是无分别的,而我们的意识却错误地认为有二、有三以至有千差万别,什么主观、客观世界啦,什么你我他啦,什么万事万物都分别出来了,实际上这些分别仅仅是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中,并不是世界的真实状况,这些分别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佛把它们比作龟毛兔角。第三类叫圆成实性,如果我们在观察依他起性的缘起法时,不在其上增加遍计所执性这些本来没有的东西,这就叫如实观,那你就是证见了圆成实性。圆成实性就是唯识性、真如、空性等的异名,所以证见圆成实性就是登地的菩萨了。
这就是三性学,它以承认依他起性是有而离无边,又以肯定遍计执为无而离有边,而成非有非无的中道正见。三性学的关键是区分依他起性和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是缘起法,是有;遍计所执性是我或自性,是无。然后修习在依他起性上不起遍计所执,或者说学习用佛菩萨的正见除掉遍计所执性的颠倒见,若你能够不增益遍计所执性,就是不损减圆成实性,离增减二边,就证见真如。所以三性学的核心是不增益我。
(四)入所知相分四 在知道怎样正确观察事物的理论之后,还要在修行实践中证入这个道理,就是由语言思维的观法修习纯熟而达到离语言思维之观,成为真正如实观。这个证入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闻思修。先要正闻熏习,通过学习经论,了解佛菩萨的观点,随之改变自己的凡夫邪见;获得正见之后就要学习如理思维,以正确的观察方法面对当前,练习时时处处保持正见,逐步除治自己已经习惯的错误观念;如是修习渐渐熟练,即可于定中修习四寻思和四如实遍智,这时已是加行位,经过暖、顶、忍和世第一四个阶段的修习即可证入唯识性,也就是证入初地。这就是慧度学。
(五)彼入因果分五 证入唯识性是靠慧度,但具体实现慧度还需要一系列必要的加行训练,这就是前五度。首先要学习布施对治贪欲,以便能够真正受持戒律;受持戒律不害他人,才能够修习堪忍他害;能够堪忍苦辱不移,才能够精进修习善法;精进修行相续不断,才能够专心一向深入禅定;深入禅定心行平稳,才能够获得如实观察之智慧;而只有获得智慧善择诸法,才能够证入唯识性。所以修行六度是证入唯识性的因,证入唯识性是修行六度的果。六度中前四度又可为戒学所摄,与定慧二度合称三学,由戒生定,由定生慧,这就是三学之间前因后果的关系。第四第五分是讲以慧度为核心的六度,都是为最终证入空性而设计的具体修证方法。
(六)彼修差别分六 见道之前叫资粮位、加行位,就是为走上修行道路积累盘缠和作上路的准备。见道之后开始上路修行,所以叫修道位。修道位共有十地,十地中要修十度,前六地分别修六度,后四地分别修方便善巧度、愿度、力度和智度,这四度都由慧度所摄。地上修行与地前大为不同,皆由无分别智和清净意乐摄持,各地所修亦与十度相互交融。
(七八九)增上戒学、心学、慧学分 “增上”的意思说是地上三学较地前更为殊胜,广大甚深,自在无碍。此三分中分述了菩萨三学的殊胜之处。
(十和十一)彼果断分和彼果智分 菩萨经过十地修行,三学圆满,转染成净,转识成智,得二种佛果。一是无住涅盘,离杂染而不舍生死;二是三行相佛身:法身、报身和变化身,受大法乐,成熟菩萨,度诸有情,无有尽期。
初学概论,可以先对慈氏学的整体结构和基本理论有个大概的了解,这样在进一步学习的时候,就可以明白轻重缓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安排学习次第和方法。现在看来,《摄大乘论》的内容可以分成四大块,就是唯识学、三性学、慧度学和地上三学。我们学习的重点是前三块,也就是慈氏学的三个组成部分。因为对我们凡夫来说,核心任务就是证真如,而登地之后,就是已生如来家的圣者,可以参加佛的报身法会,直接听佛说法,不是我们凡夫可以琢磨明白的了。
而前三块的重点是三性学,因为这是正见,三学六度都是修行方法,必须以正见为指导,无正见之修,叫做盲修瞎炼,或者歧路陷堕,或成世间福报,那就不叫度了,因为不能到达彼岸,所以八正道以正见为导首。得正见要靠慧度,六度以慧度为归宿,就是因为般若是佛母,诸佛皆由彼生故。而慧有闻、思、修慧三种,获得智慧的方法就是闻思修。勤奋正闻熏习可得闻所成慧,修习如理思维可得思所成慧,再于定中修观可得修所成慧。这样我们就找到了成佛之路的主线,那就是循着闻思修之路可得三慧,有智慧就能成佛。
初学概论看清楚了大乘宝山的全景图,现在就该进山了。迎面而来的是第一座高峰,叫唯识学。唉呀,刚进山就爬高峰,难了点儿吧?别担心。首先说它并不难爬,你只要顺着佛菩萨说的路线一阶阶地走就准能过去。再者就是,高峰自有高峰的壮丽,站得高才看得远,拼搏过后所得的境界也是低峰上无法望其项背的。
这个世界到底是些什么东西?真的像我们一般人认为的,是由物质和精神两部分组成的吗?佛陀却不这么看,他们说世界是无二的,释迦佛告诉我们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而这又与我们凡夫的观点相差太远了,怎么办呢?是固执我们凡夫的观点不变,继续在这生死轮回中苦苦挣扎?还是来看看佛菩萨说的究竟是个怎样的道理,他们真的找到解脱烦恼得大自在的全新境界了吗?等您看完我们列出的几本不算太长的书之后,您就会体会到,佛是真语者,实语者,不妄语者。其中《解深密经·心意识相品》中,释迦佛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是由阿赖耶识中的种子生起的。安慧的《唯识三十论》,是解释世亲《唯识三十颂》的,这个颂是集唯识学大成的根本颂。而世亲的《唯识二十论》,则是回答他人对唯识学的问难。这几本书看完之后,您就明白释迦为什么要说“万法唯识”了。
原来无始以来我们所有的起心动念都在阿赖耶识中留下了种子,其中机缘成熟的种子又在刹那刹那地生起现前的世界,这种现行可以分成七大类,叫做七种转起识,也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和末那识,所以佛说“万法唯识”。如佛在《大乘密严经》里说,阿赖耶识和前七识“更互为因,如河中流前后不断,如芽与种相续而生”。这些种子及其所生起的现行都是刹那生灭的,相似的现行相续地生起,我们凡夫的肉眼看不清楚,就觉得其中似乎有不变的东西在延续,所以我们就错误地认为这个世界上存在有很多各种各样的东西,由此执着起惑造业,轮回六道。而实际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阿赖耶识种子和由它显现的前七识以外,并没有任何人们想像中的东西存在,也就是说,并没有任何东西从前一刹那的显现延续到后一刹那的显现之中,一句话:实际只有种子显现,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比如人们所说的不死的灵魂啊,不灭的物质啊,原来都仅仅只是人们认为有,实际上是根本不存在的东西。佛陀把前者叫做人我、能取和烦恼障,把后者叫做法我、所取和所知障,如果我们能在心中消除这两个障碍,我们就能证见真实。唯识理论中把这两种东西都叫做“外境”,所以唯识的一个基本理论就是“唯识无境”。正如佛说“一切众色皆阿赖耶,与色习相应变似其相非別有体”(《大乘密严经·阿赖耶微密品第八》)。
知道这个世界的真实情况后,就会感到我们的世界观有了一个脱胎换骨的改变。就像韩镜清老居士在六十年前写的《略说唯识学》中所描绘的:“我们设想:诸佛菩萨的他心智观看芸芸众生的时候,专取这段景色却非常的妙了。众生是一大堆心心所法在生死流转中。……只是些能分别能遍计能戏论的虚妄识体,……他们恐惧根本没有恐惧的对象,他们喜爱根本也没有喜爱的对象,本空在那里放荡而无所归附。恐惧只是恐惧心所的能显现,而无一毫所显现的东西。”知道只有显现、没有东西之后,我们就会渐渐摆脱时时束缚我们身心的沉重感;明白起心动念会留下种子之后,我们就知道对治无明和积累功德也是要靠我们修正心念。这样我们就明白了一切修行的目的,都是为了修心,消除二障要靠智慧,智慧要从闻思修佛法中来,所以随着我们听闻正法而得到的正见越来越多,我们凡夫的错误知见就会被改造得越来越少,随着阿赖耶识中清净种子的比例越来越大,我们就会在闻思修的路上逐步接近佛菩萨的境界,这样就必有一天会转染成净,证得真如。
在明白了这个世界是怎么回事之后,下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看待它?释迦佛给了我们一个无比锐利的武器,这就是三性学。他说:“善男子!若诸菩萨能于依他起相上,如实了知无相之法,即能断灭杂染相法;若能断灭杂染相法,即能证得清净相法。”(《解深密经·一切法相品第四》)也就是说,你如果能在现前的依他起性上,认识清楚什么是根本不存在的遍计所执性(无相之法),你就能断灭杂染相法(依他起性)而证得清净相法(圆成实性)。这里的关键就是你能不能分辨清楚什么是依他起性、什么是遍计所执性?也就是你是否知道这个世界上到底什么是有、什么是无?或者说:要搞清楚佛教要空的究竟是什么?明白这个道理,就得正见;什么情况下都不动摇,就达胜解;能够随时随处看得清楚,就是如理思维;如是修观纯熟,就能实证真如。问题就这么简单吗?释迦佛也在上文中紧接着又强调了一遍:“如实了知无相法故,断灭一切杂染相法,断灭一切染相法故,证得一切清净相法。”道理就这么简单。
那我们现在就来具体地看看,佛教到底要空掉哪些东西?首先世界上有的东西不能空掉,否则就成断灭空。这世界上到底有什么呢?佛告诉我们说“万法唯识”,没别的东西。你如果说连识也没有,这世界上什么都没有,那就是边见邪见了。所以佛教空的不是识。此识又可分成两类:种子和现行,就是说世界上只有种子生起现行、现行熏成种子两种现象。现行就是前七转起识,而种子识又叫阿赖耶识,算是第八识,这些都是识,都是有的。那究竟没什么呢?问题就出在第六意识上,这个意识有个功能就是会瞎琢磨,佛教里叫“分别”,没的就是意识里头分别出来的那些东西,因为它们只存在于意识的想像之中,并不是实际的存在。人们说世界上有这有那,这只是人们“说”有,也就是人们“认为”有,不是实际有,实际有的情况不是人们想像的那样,实际当中没有人们意识中想像的那些东西,或者说用人的意识是认识不到世界的真实状况的。三性学里把人们意识想像中的这些东西叫做遍计所执性,就是意识周遍计度所执着的东西。世界上没有的东西,就是这个遍计所执性,佛教要空的,也就是这个遍计所执性。
有的就说有,无的就说无,既不增益,也不损减,这就是如实观,离增益和损减二边,就是中道正见。正如慈氏菩萨的《辨中边颂》开头两颂所说的:“虚妄分别有,于此二都无,此中唯有空,于彼亦有此。故说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无及有故、是则契中道。”虚妄分别就是依他起性,这是有的,于依他起性上人们所执着的二取:能取(人我)、所取(法我)都没有,在依他起中唯有空性,在空性中也有依他起。所以不能说一切法是空,也不能说一切法是不空。只有如实地说有(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无(二取:即遍计所执性)和有(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非一非异的互有),才是中道正见。
这里要区别清楚的是,意识是有,意识中分别出来的那些东西没有。意识在进行分别这回事儿有,意识也是由种子生起的,意识的思考活动是有,而意识想像中的那些东西没有。或者说,意识想像的过程是实际存在,是依他起性,而意识想像的内容不是实际存在,是遍计所执性。
这遍计所执性里都包括些什么东西呢?意识里的一切分别。山河大地,桌椅板凳,各种动物,你我他等,一切你分别出来的东西,都只是意识里的分别而已,实际都不存在。奇了,明明是有,怎么说不存在呢?举个例子。比如眼前这张桌子,人们都认为是客观存在,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而客观存在着,即使我这个人没了,这桌子还在。你怎么能说它没有呢?您听好了:这里有一个微细的差别,眼前并不存在一张桌子,实际存在的只是你的意识作出判断说“有一张桌子”所依据的五种感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和身识。这五种感觉都是你的阿赖耶识里的种子生起的,这些种子是你无数前世熏习积累而成,如今机缘成熟,你的眼识就生起了桌子形象的视觉,耳识生起桌子声音的听觉,鼻识生起桌子气味的嗅觉,你要不尝桌子的话那舌识生起的就是唾液的味觉,这暂时与判断是否有桌子无关,身识可以生起触到桌子的触觉。这些都是种子生起的识,是依他起性,是存在的。五识一生起,这意识一定同时生起,它就根据这五种感觉琢磨起来,经过综合、加工、想像、推理,最后作出了一个判断,说“眼前有个桌子”。这就纯粹是胡编乱造了,现实中明明只有五种感觉,意识却推理出在这五种感觉之外还有个桌子;明明是意识在五种感觉之上妄想出来了一个“客观存在一个桌子”的概念,而意识却在产生这个妄念之后倒打一耙,反过来说五种感觉是由它认为“客观存在的一个桌子”所引生的;这个桌子明明只存在于意识的想像之中,可意识却非说这桌子是在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着的,是一种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现实。真是越想越离奇,它把自己都绕晕了,它早忘了,离了意识,连桌子的概念都没有,哪里还谈得上推断它的有无等等主观客观的一大套呢。这就是意识在依他起性上增益出来的遍计所执性,就是实际上不存在、而意识却非认为存在的东西,这就是我们所有错误颠倒的总根源,就因为我们非认为有这个遍计所执性不可,非起这个惑不可,因此我们就造业,所以我们就轮回六道至今不能出离。真的是一切问题的病根儿就在这吗?我们仍以佛说为证:
“于依他起自性及圆成实自性中,执着遍计所执自性;由是因缘,生当来世依他起自性;由此因缘,或为烦恼杂染所染,或为业杂染所染,或为生杂染所染。于生死中长时驰骋,长时流转,无有休息。或在那洛迦,或在傍生,或在饿鬼,或在天上,或在阿素洛,或在人中受诸苦恼。”(《解深密经·无自性相品第五》)
这就是说,我们之所以轮回六道,受诸痛苦,就是因为我们在有的东西(依他起性)上,执着本来没有的东西(遍计所执性),就因为这个原因,就造成了生到来世的有(依他起性)。换句话说,我们现在之所以“有”轮回,就是因为我们把本来是“无”的东西执着为有造成的。问题的症结找到了,怎么解决它呢?改错为正,我们不执着没有的东西是有就行了。真的行吗?再重复释迦前面的话:“如实了知无相之法,……即能证得清净相法。”道理就这么简单明了。
总结一下三性学部分,我们犯错误的根源,就是在现前有的东西上增益本来没有的东西——遍计所执性,这遍计所执性就是意识的分别,而最基本的一种分别就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也叫能取和所取,也叫人我和法我,这人我的代表就是所谓不死的灵魂,这法我的代表就是所谓不灭的物质。我们就是被这种错误的思想束缚在六道之中,而只要抛弃这种邪见,我们就能解脱。已经如是解脱的释迦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具佛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华严经》第五十一卷),所以释迦佛的三性学就是告诉我们,不增益我,就证真如。
明白了如何才能解脱的道理,下面就要解决具体的操作方法问题了。众生靠什么才能从生死此岸渡到涅槃彼岸呢?《心经》告诉我们:“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有已经成佛、正在成佛和将要成佛的人,靠的都是慧度这条“般若船”。前面说过,慧有三种: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要靠正闻熏习、如理思维和法随法行依次而得。
为了这条般若船能够顺利到达彼岸,佛陀又开许了五条保驾护航的船,合起来就是六度。布施和戒律是为了去除对世间财色等的贪恋,以能够发心出离;忍辱和精进是为了防止因外部条件干扰和自生懈怠而停滞退步;静虑和智慧是为了防止因心散乱和误入邪慧而断送修行。若论六度之间的关系,则前四度都是为了消除使心散乱的原因,以能获得静虑,而获得静虑的目的则是为了成就般若,因为能够成就般若就能证见真如。
戒定慧三学的具体修行方法,在教材里都讲得非常细致,尤其是《瑜伽师地论》,是一部修行佛法的百科全书。最胜子等诸菩萨所造《瑜伽师地论释》中说:“无著菩萨位登初地,证法光定,得大神通,事大慈尊,请说此论,理无不穷,事无不尽,文无不释,义无不诠,疑无不遣,执无不破,行无不备,果无不证。正为菩萨,令于诸乘境行果等,皆得善巧,勤修大行,证大菩提。广为有情,常无倒说。兼为余乘,令依自法,修自分行,得自果证。”这部分教材都是让照着做的,若能如法修行,必得证果无疑,所以这里不用多嘴。
三座高峰过后,我们已经进入深山之中,现在的任务就是细细地玩味体会,为要悟得此行指点我们的一个道理。这个道理用语言描述不了,用思维想像不到,非得靠自己脚踏实地一步步走到这里才能体会得到。这就叫入唯识性,也就是证真如。这由凡入圣的关键一步是怎么个走法呢?
我们凡夫的世界是建立在能所对立的基础之上的,我们所有分别的基础就是所取和能取,一切分别都是从这里发展出来的。必须消除这个分别的总根源,能所双亡,才能获得圣者的无分别智。那怎么去除这个所取和能取呢?慈氏菩萨在《分别瑜伽论》中告诉我们:“菩萨于定位,观影唯是心,义相既灭除,审观唯自想。如是住内心,知所取非有,次能取亦无,后触无所得。”菩萨在定中,观见一切影像只是心识,外境既然是没有的,那就是只有自己的想像罢了。这样只住于内的心,知道所取是没有的,那么与之相对的能取也就不可能存在了,此后就能触证无所得的空性。
可见这个证悟的方法就是,先要了达所分别的外境是没有的,此时能分别外境的心识自然也就没有了。为什么呢?因为所分别和能分别是相对而成立的,有能时必有所,有所时也必有能,若失去一方,则另一方也就没有存在的依靠了,所以一方的消亡就等于是双方的消亡。由此可知能所双亡的突破口就是去除所取。当你一步步由正闻熏习得到胜解,如理思维达到纯熟,定中修观证悟没有外境的时候,那与它时刻相伴不能分离的能分别外境的心识自然也就没有踪影了,它不可能单独存在哪怕一刹那的。也就是说,当你不再执着被认识的所分别的外境的时候,哪里还会有能认识的能分别的心识呢?所以境的消亡与识的消亡必定是同时的,说先空所取、后无能取只不过是个思维路线和证悟的方法罢了。
到此时我们就知道,说到底唯识观也只是个方法而已,当你了达没有外境的时候,唯识的观念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当初说唯有识,是为了破除外境,当你真正破除外境之日,也就是应当抛弃唯识观之时,而唯识想被抛弃的刹那,也正是空性现前的时分。反之如果你抱着唯识观这条船不放,那是上不了彼岸的。
所以说,慈氏学整个体系,从唯识学的“唯识无境”,到三性学的区分遍计所执性和依他起性,以至于慧度学的修证方法,全都是紧紧围绕着证真如这个核心目标的,而它们的存在也仅仅就是为了证真如服务的,到了证真如之时,也就是慈氏学完成任务而被完全舍弃之时,那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无所得的圣者境界。
大学毕业了,就是登地的菩萨了。这第一地叫极欢喜地,因为无始以来第一次见到真实,如梦初醒,肯定是一种我们凡夫不可想像的大欢喜。但这才是初入圣位,要达圆满,还得接着读研究生,导师就是释迦,同学都是十地中的菩萨。怎么上课嘛,我们猜不着,不过还是可以根据课程表了解一下,这对我们在地前怎么证真如有很重要的指导和启发作用。因为这是我们的目的地,明确目标和方向,对登山者来说是最重要的。否则只顾埋头攀登,不管抬头看路,走上悬崖或是误入歧途都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大乘行者的目标是断尽烦恼和所知二障,证得无住涅槃和无上菩提二果。无住涅槃即非无余依涅槃,由大悲故不住涅槃,由大智故不染生死。无上菩提即非灰身灭智,而是一切行相智,亦即三行相佛身。只有此二果方为圆满究竟,才是具足万德的佛果。末法之中,正法难行,要时时对照目标明确方向,莫把他乡当故乡,枉费了诚心精进,白耗了难得人身。若有人说,我这里的佛果比释迦的好多了,又是世界最低价,找不到比这更合算的事了。那你就要想想连孩童都会说的老话儿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蒺藜扎脚。
人身难得,如盲龟浮海,而今吾等巧遇其孔,此时不学待何时?
佛法难闻,似长夜闪电,百千万劫幸得此刻,不取真经为大痴。
经论指示通途,路标段段分明,若是怕苦不前,比比三界火坑。
学佛乃真念佛,磨刀不误砍功,明理才能放下,全放才成一心。
释迦慈氏所开,印度大乘正宗,三时了义圣教,详尽瑜伽师行。
无著世亲玄奘,千辛万苦求得,只要肯开经卷,必是越走越明。
(妙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