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an:<金 刚 经 释 >(7)----索达吉堪布 著疏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手机短信 ]
本贴内容为转载作品,版权为原转载处所有,内容观点不代表乐趣园立场。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稀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任何一个人随时随地能说此经,能持诵此经,不说整部经,甚至仅能念诵经中一个四句偈,应该知道此地已变成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供养的对境,他们会象对佛塔、佛的殿堂一样恭敬供养,更何况能具足受持、读诵全经者呢!当知其人成就最无上的稀有法要,而且哪儿有此经典,那里就有佛陀、有四众弟子,就已成为佛与菩萨所居的圣地。 


  此处字面意思非常简单,但真正的内涵不容易被理解和接受,特别是有些人对佛经和论典不太精通,容易对经义产生怀疑,如为什么此经所在之地佛陀即在那里?为什么念诵的人同佛塔、佛庙一样呢?等等。 


  用经论教证详细分析开显义理时,“随说是经”有多种解释方法。汉地法师解释为随时随地,即不管什么身份的人,出家人还是在家人,凡是读诵或者宣说,甚至仅仅为他人宣讲一个四句偈,那么他所在的地方是一切天龙夜叉所供养、恭敬的地方,就象佛塔一样。依藏文本解释:不管什么人,自己念诵或为他人宣说这部经,乃至经中四句偈,此地天龙夜叉皆会恭敬供养。恭敬的对境可以从两方面理解,将说金刚经的地方当作佛塔来供养恭敬,或者将宣说金刚经的人,当作佛的塔庙来恭敬。 


  唐朝时期,某公一向清贫,后见一处非常广阔清净的地方,内心生起欢喜心,于是在地上抄写《金刚经》。从此以后众天人日夜守护此地。年深日久,经文的字迹已消逝不现,但每当雨雪,四方皆被雨淋时,唯有此地旱然无雨,地方乡民常至此处避雨。当时有一位得道的和尚入定观察后,知道曾有人于此处书写《金刚经》,天人保护此地故不为雨淋,村民无知践踏经文会造极重恶业。僧人知此因缘后,劝阻乡里无论以后下再大的雨,亦不可到此处躲雨,践踏经文。诚如佛陀所说,此经所在之处及念诵受持者,天人会日夜予以保护,诚心诚意念诵的人,非人邪魔外道不会造违缘。 


  本经所宣示的般若空性,是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出生处。另一方面如《极乐愿文》中所引用教证云:“浊世五百世,我现文字相,作意彼为我,尔时当恭敬。”既然释迦佛以文字形相住世,以文字形相利益众生,经文即是佛陀;再者如《大乘密严经》中所示:谁能持诵或携带密严经,造五无间罪也能清除,念诵、持诵者已变成真实的佛塔,供养处,持诵《大乘密严经》的人不管在哪里与真实佛塔无有差别。凡是持诵般若波罗密多经者与佛的形象无二无别,实际是佛的化身,为佛所遣之使。《妙法莲华经》云:“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灭度后,能为一人说法华经,乃至一句,当知是人,则如来所遣,行如来事。”受持、读诵者可能心生诧异:不可能,我不是如来派来的。但佛已于经中明示,依《法华经》所述,随便仅为他人说四句偈也是如来派遣,行如来事,所有天、非天、人、非人值得恭敬,因此般若波罗蜜多经与佛塔、佛庙无有差别。法王如意宝在《窍诀宝藏海》中,曾引用过嘎当派一位尊者的教言:在一个人的家里,如果有般若经、佛塔、佛像,他的家已经成为真实的佛堂。古代人有将此经系带在身上,多有感应功德。唐朝时期,某人将《金刚经》装入口袋带在身上,很多魔众危害他无法得惩,一次怨敌射箭时,虽然射中心间却未穿入受伤。通过以上教证公案可使人了知:念诵般若波罗蜜多经,能忆念佛陀,则佛陀已在其人身边,故说持诵般若波罗密多经的人与佛塔、佛庙无有差别,甚至仅念其中四句偈,也有不可思议无量功德。《三昧王经》中说过:“何人忆念佛,彼人佛所在。” 


  唐玄奘所译“受持、书写、读诵、究竟通利、如理作意”与藏文较相合,而义净与鸠摩罗什所译基本相同,鸠摩罗什译本上只说读诵和受持,义净本里只有受持。“究竟通利”即究竟圆满通达本经所有的意义道理。为人讽诵、受持、书写,能真正成就最无上微妙之法,若于此经内容究竟通达、如理作意、恭敬持诵,功德更是不可思议。汉地有些讲义中是分开讲“受持”之义,受是完全领会密义,持是正念密义不忘。般若四句偈的意义即是诸佛法身,圆满了般若的功德,憨山大师的《决疑解》中亦云:“此四句偈,即法身全体故。”念四句偈有如是功德,那么精通此经所有意思并受持、缮写的功德更无法思量分别。所以汉地的高僧大德自古以来对此经非常重视,如六祖的第三传弟子大颠禅师一生中曾抄写1500卷《金刚经》,30部《法华经》。受持、读诵、圆满精通经义者能成就最无上的稀有之法,能现世获得如来正等觉的果位,如水里莲花火里生一般,非常稀有罕见。业障深重的凡夫众生,依靠般若经即生能获得无上圆满的佛果,或者往生极乐世界,若此不稀有则更无有可称稀有之事。 


  此经所在之处,必定有佛,一方面经典是佛显现作文字的形相,另一方面在《般若经》云:“般若所在之处,十方诸佛常在其中,故欲供养佛,当供养般若,般若与佛无二无别。”与此相同,般若就是佛的智慧,佛就是般若,二者无二无别。藏文本中此处译为“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即为有上师”。佛在世时,般若在的地方释迦佛也在那里,佛涅槃后般若所在的地方,是能为所有众生指路的人天眼目——高僧大德善知识驻足之处,真正的佛之道场也在那里。因由善知识导而入经义,师即是经,经即是师。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尔时,须菩提请问世尊:应该怎样给这部经命名?在座及未来世有缘者怎样信受奉持呢?世尊将这部经立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并咐嘱应当以此经名而信奉受持。为什么要用此名呢?因为佛陀所说的般若波罗蜜,并不是实有的般若波罗蜜,而在名相上称之为般若波罗蜜。为根除对法相的实执,世尊又提问须菩提,有没有如来所说的法?须菩提如实回答:胜义中如来并未说过任何法。 


  经典不同于论典,一次只讲一个问题,经典有自己的特点,其含义就象珍宝仓库一样。珍宝库里有金、银、珊瑚等丰富多彩琳琅满目的各种珍宝堆积在一起,取宝时,首先拿贵重的如意宝,再拿宝石、金、银等。经典内容也如珍宝杂在一起,后来高僧大德作论典时,有必要将经典中的内容如珍珠宝次第归纳、结合在一起。佛弟子结集经藏时,并未象写文章事先考虑次第顺序,而是忠实汇录佛与弟子的言行。此经所记录的,是须菩提先提问题,然后佛陀说法,形式上是这样。内容方面,佛经每一个问题都有凡夫难以揣度的不同密意。佛陀有目的为弟子们阐述,比如上面讲身体象须弥山大,是针对某些对身体执着的弟子而言,又问世界是不是广大,是针对于世界有实执的弟子而宣说。 


  对于命名的原因,久尼夏智大师认为:佛在世时外道也有多种相似的论典,为了与外道的论典区分开,使后学依经名入门研究修学,故而立名;若无名称则无法趋入,所以将此经取名为《金刚经》。对于须菩提的提问,佛以其深广如海的智慧结合众生根基作了回答。凡夫人说话办事大部分都是随随便便、恣情任性,小乘圣者有时也会有非语之说。《俱舍论》中例举阿罗汉未如律观察思维时,也会随便乱说话,信口开河。不离等持时,阿罗汉的行为如法如律,可当他不注意的时候偶尔也会颠倒言行,有时还会哈哈大笑。但佛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皆为利益众生,皆有不共的密义,如《四百论》中云:“诸佛所动作,都非无因缘,乃至出入息,亦为利有情。” 


  藏文此经之名与义净译名皆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以此名令后学得以受持、读诵、书写。《大智度论》第四十五卷中云:“一切结使烦恼所不能动,譬如金刚山不为风所倾动……诸虫来啮,无所亏损,是名金刚心。”唐代的高僧大德谓“般若”是“智慧”,《六祖坛经》中云:“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语,唐言到彼岸。”西国语指的是印度语,印度梵语“般若波罗蜜多”译为汉文即“智慧到彼岸”。“到彼岸”有两种解释方法,即道智慧和果智慧。从道智慧方面而言,彼岸即是现在我们所修的般若波罗蜜多智慧,正在趋向果智慧;从佛地的果智慧而言,证悟般若实相就已经真实达到佛的智慧彼岸。般若类别又可以分三种或四种,印度法友论师的《现观庄严论释》云:般若分文字般若、自性般若、道般若、果般若。萨迦派果仁巴大师根据陈那论师的“智慧即无二,道文亦立名。”将般若分为道般若、文字般若、果般若三种,其中最究竟的果般若智慧是秘密实相,道般若和文字般若是相似般若,虽然可以称般若的名字,但不是最究竟的般若。萨迦派认为文字般若与道般若是一地到十地时菩萨相续中的智慧,故称为相似般若,真正了义的实相般若是佛的圆满智慧。宗喀巴大师在现观庄严论注释《金鬘疏》中又将般若分为基般若、果般若、道般若和文字般若,其中道般若和文字般若是相似般若,果般若和基般若是实相般若。宁玛派的华智仁波切在《现观庄严论总说》中也如此分类。全知麦彭仁波切在《现观庄严论释》中随印度法友论师的观点而分类,并且认为不管依哪一种方式解释般若之意,真正理解时,应知最究竟的般若就是佛果,是佛智慧所到达的了义涅槃境界。 


  世界上的邪门外道及无宗派者,根本不愿意也无缘听闻般若法门。有一部分内道信徒虽然已有缘听闻,但对般若空性生起了怖畏和恐惧。只有那些因缘成熟,正处于道位者是般若空性的法器。所以在诸多经典中,为引导众生舍弃邪执、趋入般若究竟境界,佛陀宣说了般若波罗蜜多。所谓的般若波罗蜜多,暂时在名言显现前可以如是解释,但是以胜义理论抉择衡量时,般若波罗蜜多空性法无垢无净,远离染污迷乱无有任何相。如《华严经》云:“法性清净,无染无乱。”在胜义谛中,般若度的是与非,暂时与究竟,到彼岸的分别都不存在,世俗角度万法是缘起显现,因此可以立名为般若波罗蜜多。为令成千上万无量众生到达最究竟的般若境界,证悟一切诸法本面空性,佛陀也显示成道、转法轮、涅槃等十二相。 


  所谓如来所说的法是否存在?前面已研究过,在此再述有不共的意义。因现前正在讲第二转法轮的般若空性——无相法门,佛陀用最究竟的智慧作衡量,诸法本来清净,在名言中广转法轮等全部不成立。须菩提已完全证悟、理解佛法隐含的密意,因此以自己所理解的实相来回答:如来无所说法。《维摩诘经》云:从真正实相来说,如来所说的法无任何相状,亦无任何所言,远离诸相、无有染污。因此如果真正去执著如来所说的法则非究竟,如经中所云:“我已成如来,未说一字法。”而暂时针对众生的不同根基,佛说种种的法以引导,这观待凡夫众生全部可以承认为有。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世尊说:须菩提,你是怎么想的,三千大千世界的微尘是不是很多?须菩提说微尘非常多。佛告诉须菩提,应当了知所有微尘,胜义中并非存在,只是名字上假立的微尘。如来也已经说过所谓的世界,并非实有世界,以不是世界的原故可以立名为世界。 


  此处以微尘和世界之间的差别来抉择诸法空性。这些玄奥的义理对于不懂胜义和名言的人来讲,就象不了解《心经》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样,认为这是明显的矛盾。众所周知,三千大千世界有无量的微尘,在凡夫众生的心识前无欺存在。在显现方面也可以这样承认:三千大千世界的一团泥土有无数的微尘,整个大千世界的微尘数非常庞大,无法衡量。须菩提以阿罗汉的身份,故此时作了如是回答。依中观见,小乘阿罗汉只证悟了人无我和部分法无我,而未通达无分微尘和无分刹那分别心的空性,所以须菩提此处好象未了解佛的密意。对于世人而言,整个世界的微尘无处不在,周围随时有接触微尘的机会。刮大风时,室内室外,锅内、佛像上都有大量微尘现见,所以世人对微尘的常有执著非常严重。为使此执著染污消除,世尊说:从胜义中谛来观察,无分微尘与众生所见到的无数微尘一样,都是名言假立,而非实质性具有微尘,无论无方微尘还是有方微尘都不成立。 


  微尘如果有东方,必须有东方的一分,但微尘如果可以分析,应不是无方微尘,而成了有方微尘。有方微尘也不成立,因为有方分的就是因缘法,因缘法即是无常刹那变化的非实法,无实之故仅成立微尘为无自性的显现。《中观四百论》亦云:“微若有东方,必有东方分,极微若有分,如何是极微。”未观察时显现有种种微尘,但详细观察后实际没有任何微尘成立,因此世尊说:微尘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微尘,如果是真实恒常的微尘,则任何人不论怎样以理观察也破除不了,一定恒常实有存在,正因为微尘是众生的迷乱显现,非实有故,所以观察可以破除这方面的实执。又云:“若实有所做,此法非能灭。”诸法本性空,而“非不空观空”,了知此理可以破除人们对诸法的实有执著,将能取所取消于法界。在显现此境界之前,虽知诸法本空,因尚未灭尽二取故,缘起显现不灭,微尘还是于己有害,如果微尘落到眼睛里或火星碰到手时,还是会感受痛苦,还是不空。二取未消于法界前,微尘还是依名言而存在,是名微尘即是此意。既然微尘是名言假立法,则由微尘组成的世界也就不是真正的世界。《华严经》云:“三千大千界,以无量因缘,乃成一切众,起外此而别,非有世界耶?”或者说“一尘中有尘数刹”,一微尘中有微尘数之多的世界、刹土,若微尘真有本性存在,怎么能容纳如此不可计数的刹土? 



本贴由云飞月于2002年10月10日13:01:31在乐趣园慈氏学论坛〗发表.

欢迎在netsh.com建立自己的乐趣俱乐部

原标题:【zhuan:<金 刚 经 释 >(6)----索达吉堪布 著疏 】是云飞月在2002年10月10日12:59:20发表
本贴跟从标题: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手机短信 ] [浏览次]

选择类别: 
朋友Email:
您的Email: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