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何种意义上说唯识是多元论

在何种意义上说唯识是多元论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手机短信 ]
本贴内容为原创作品,版权为作者和版主共同所有

首先,大乘佛教并非只唯识学带一唯字,中国传统的判教理论中,(虚妄)唯识与(真净)唯心见地本自不同,而皆称唯。
唯识之唯也非唯独,独有之义,唯具三义此窥基大师所明论,谓显胜简择及决定义,唯识并非唯有心识之义(否则法相门中何更开五法中之余四法如色法等?)——此义暂不多论。
说唯识学为多元论者乃从哲学形态上考察。虽佛法决不能仅以哲学思辨视之,然也必包含哲学的层次。唯识学以阿赖耶识为万法生起持住依托之本,而阿赖耶乃一一有情各各平等具有,故论中特明释唯识之义非谓只一有情之识,此即显见唯识教理从哲学上看乃是多元论之体系,更有何疑?所以更加一绝对者,只为强调其多元论特性,以有情既自无量则阿赖耶识也自无量,此无量之第八识为本,一一一有情如是各各得现自界,如何不是绝对多元论。
   与此相对,则如来藏体系可称绝对一元论,彼教以一切有情同共唯一如来藏故。
   唯识学堪称教海,本欲以八识五法三自性收括诸法,从正面解说其性相,与中观唯以破为显不同。然正以正面解说之故,理论上必不能做到完全自洽,此实为任何一种哲学体系所共有之特性,今问难者,只为显示决不可以为一切疑难皆以于经论中显了解释。那些以唯识为究竟了义更无有疑,更以此而非难他宗者,恐实由于未深入之故。
    说唯识理论上之根本难题类似于唯我论,只是就其某一点上的相似性而言,此即对象存在之客观性问题,对于唯我论而言,不存在所谓客观对象,一切对象皆是为我存在之对象,因在我之外者实已不可知不可论。这在认识论是实有其价值的,因为认识只能以各自经验的内部为出发点和地基。但是常识会有一种根本性的直觉,我们生活于中的世界乃是一公共的客观的世界,我们对它的经验可以是各自私有而不同的,但世界之存在则是客观的。从唯识的理论来看,这种直觉正中一种迷执,世界本来就不是公共的,各有情实际上是生活在各自的世界中,客观性只是一种因相似性而产生的错觉。因此真相是,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做一个相似的梦。单从理论的建构来说这可以自圆其说,但是真能让人信服地接受这样一种理论吗?这将意味着这个本自为各有情各自所作的梦竟然会如此的相似乃至其中的每一粒尘埃也是相对应的。如若你真的明白了唯识学在这一问题上的解释,你会明白这确实是太“不可思议”。但佛教既是理性的宗教,在一切问题上都应以理抉择则决不能用不可思议作为逃避思考的借口,再一次用一种浅显的方式来表述唯识学的这一根本难题:
    当我喝茶的时候,我所用的杯子乃是己分阿赖耶识所变之色法,而如果此时你就坐在我的身边,你所能触及的那看似同一个杯子实际上是“你的”阿赖耶识所变,它们根本就不是同一个杯子,实际上这里有无数个杯子,每一个人都只能用其自身阿赖耶所变者,你能想象这情景吗?


本贴由慕藏于2002年1月30日15:22:18在〖慈氏学论坛〗发表.


原标题:【说得是呀,是有这问题的人的问题。】是大千在2002年1月30日08:00:02发表
本贴跟从标题: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手机短信 ] [浏览次]

选择类别: 
朋友Email:
您的Email: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