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佛法真义,永远随喜;为求闻思修慧,最为赞叹!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手机短信 ]
本贴内容为原创作品,版权为作者和版主共同所有,内容观点不代表乐趣园立场。

  1。一个人的识和其他人的识(外识)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外识相对于内识而言,是一种客观存在,我们不能直接认识他们,但可以在内识上现出他们的影像。这是就凡夫而言的理论即不了义的理论,还是就佛而言的理论即了义理论?
————————————————
    这显然是就凡夫而言的理论,但却不能因此说这就是不了义的理论,因为判断是否了义的标准不应是就谁而言,而应看它是否直接说明真实情况,直接说明真实状况为了义,带有隐含用意的方便说为不了义。依此标准判断,上面的说法,直接表达真实状况,没有隐含用意(密意),就应是了义。


  是否存在多种逐级究竟的理论,讲述初地到十地菩萨的见解?
——————————————————
    佛法本身可以说就是“多种逐级究竟的理论”,从另一个方向看也可以说是“多种逐级方便的理论”,也可以说它全部都是方便说,也可以说其中全都在表达着究竟的真谛。但具体说到“讲述初地到十地菩萨的见解”还没见过,我看的经很少,大概印象一般经里都是佛或十地菩萨的见解,也有声闻弟子的见解,但没见过他们“讲述初地到十地菩萨的见解”。


  可否认为:一个佛的净识和其他佛的净识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佛外识相对于佛内识而言,是一种客观存在,佛不能直接认识其他佛的净识,但可以在内识上现出他们的影像。
————————————————
    不能用凡夫的这种认识方式比拟佛境,圣者肯定完全突破了凡夫这种不能直接认识的限制,在佛位的所谓“认识”是亲证,绝不会是像凡夫那样变相而缘,因为佛的境界里根本没有见分、相分的分别,也没有所缘、能缘的对立,而是直接亲证世界本来面目,当下现量全体亲切(无间隔地)证知一切法的实相。
如《成唯識論》中第二十八颂说: 
28若時於所緣 智都無所得 
    爾時住唯識  離二取相故 
  論曰。若時菩薩於所緣境無分別智都無所得。不取種種戲論相故。爾時乃名實住唯識真勝義性。即證真如智與真如平等平等俱離能取所取相故。能所取相俱是分別。有所得心戲論現故。有義此智二分俱無(即没有见分、相分)。說無所取能取相故。

(第二十九颂说:) 
29  無得不思議 是出世間智 
  論曰。菩薩從前見道起已。為斷餘障證得轉依。復數修習無分別智。此智遠離所取能取。故說無得及不思議。或離戲論說為無得。妙用難測名不思議。 
…… 
如契經說 
如來無垢識 是淨無漏界 
解脫一切障 圓鏡智相應 
  然第八識總有二位。一有漏位。無記性攝。唯與觸等五法相應。但緣前說執受處境。二無漏位。唯善性攝。與二十一心所相應。謂遍行別境各五善十一。與一切心恒相應故。常樂證智所觀境故。於所觀境恒印持故。於曾受境恒明記故。世尊無有不定心故。於一切法常決擇故。極淨信等常相應故。無染污故。無散動故。此亦唯與捨受相應。任運恒時平等轉故。以一切法為所緣境。鏡智遍緣一切法故。 


  2。大千兄提到“纯粹的”名言种子,以和业种子相区别,我很赞同。成佛后还有名言种子,没有了业种子。可否认为,纯粹的名言种子就是清净种子,业种子才是染污种子?
————————————————-
    不能这么说。名言种子可以有染污的和清净的两种,凡夫的名言种子就是染污的,它能生起污秽根身和器世间,当转染成净而为圣者时,这时的名言种子就发生质变,变成清净种子了。



本贴由大千于2002年4月01日10:08:39在乐趣园慈氏学论坛〗发表.

欢迎在netsh.com建立自己的乐趣俱乐部

原标题:【想和大千兄讨论】是界圆在2002年3月31日16:56:21发表
本贴跟从标题: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手机短信 ] [浏览次]

选择类别: 
朋友Email:
您的Email: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