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坛的原来好象不是网海坛的原来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我认为一般人认为的空是一种观待意义上的认识判断,用空不空来探讨是否法有我并衡量宗派差别有时不免各说各的。

我认为南传所说的名色之“有”是在经验意义上的自然状态(如实知见中的显现,但非必为离认识的客观谛实存在),而唯识的“无”境之无是同时有哲学意义和观行转依意义的,不是对南传那个“有”的否定。大乘中观唯识要空的都不是世俗认识状态的观待之“有”,而是诸法谛实的堪忍自性。

我认为南传上座部与一切有部的“小乘”哲学观是不同的。南传没有正面谈“毕竟空”这类命题,但也没有说过“法有我”的自性。
原来所引的一段我认为的确着重于“人无我”,但在南传论的其他之处还是讲到诸法的缘起性,从名、色的依缘非谛实、无自性、空中确实可明确“法无我”的内涵。清净道论的慧学部分记不清了,有此印象提请查阅留意。

北传也有认为阿罗汉证到法无我的。入菩萨行释澄清宝珠论、定解宝灯等提到阿罗汉于法无我如尝一瓢水(非未尝),菩萨道如遍尝大海水,如果不证法无我则人无我也不究竟,意中有法如何契证无生涅盘?

从解脱学观点,关心五蕴之外的“法”是多余的。“法”如果在经验认识范畴,则与“人”同边界。是否“法”无我关键看这些名、色等是否是因缘观待、缘起无自性的。如果在表述上黏着不澄清“有”的真义,那么唯识认为名、色各自种、现自类相续而不乱,因缘、增上缘是有界限的,如果这样也认为唯识是“法有我”,岂不可笑吗?

范畴意义的自性(现象)有和谛实自性的有,意义还是不同,不应该混的。空非有之反,有之反为无,空非等于无。

本人对于南传和唯识都属于初学,对于其中 共属的“有”宗之学、修2方履实之道甚觉一味而无豁达空、大我常等流弊,所呈浅见主要想说明有些差距隔阂的夸大恐怕是时(佛教沿化)空(南北传)所致。作为北传学人不要先入为主轻视南传上座部(上座者,于佛世僧团为解脱道之核心、翘楚、精英、先锋也),南传学人也不必轻易谈“大乘非佛说”,大家该无我就无我,人无我也罢,法无我也罢。该有的不无,该无的不有就行了。


本贴由1234于2001年4月11日15:03:14在乐趣园慈氏学论坛〗发表.

本贴内容不代表乐趣园立场,欢迎来netsh.com建立自己的乐趣俱乐部

原标题:【请问这个南传弟子对法无我的阐述对不对他认为在南传法中本来就有法无我了】是DDD在2001年3月18日09:32:21发表
本贴跟从标题: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浏览次]

选择类别: 
朋友Email:
您的Email: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