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阅读了上贴,说说个人的理解和看法。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手机短信 ]
本贴内容为原创作品,版权为作者和版主共同所有,内容观点不代表乐趣园立场。

    首先,《楞伽经》该段文字及憨山大师的注释有两个背景或前提:(1)为破外道断灭见。(2)以前七识(转识)、八识(藏识)和真如的相互关系来论说。
    其次,这里并没有提到唯识学中所定义的识与智的相互关系,也没有转识成智的概念,这就与《成唯识论》中由识而智的说法,在概念上有区别,这是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
    下面谈谈后学个人的理解和看法。
1、关于藏识是灭、还是不灭的争论。
(1)、憨山大师注释中说“正示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成第八阿賴耶識。以顯真妄非一非異。以示聖凡之相亦如此。”,即阿赖耶识具有生灭与不生不灭的一体两面性,这一点是大千师兄依唯识学也认可的。下面一句“以示聖凡之相亦如此。”,由此可以看出,《楞伽经》中,藏识通于凡圣,即在凡在圣都用这个名相。但在唯识中的说法就不同了,唯识认为在凡夫而言是如此,但在圣者而言,已转识成智,没有阿赖耶识之说了,取而代之的是大圆镜智,即不用藏识的名相,而用镜智。这是二者的区别所在。
(2)、这样问题就很明显了,二者的分歧点在,由凡夫到圣者后,藏识是灭、还是不灭。大千师兄依唯识认为“藏识灭”,《楞伽经》中明确说“藏识不灭”(这是常青师兄反复提请注意的地方)。这里是否有个依经依论的问题,难道大千师兄错了吗?后学的理解和看法是:没有!二者是一致的!只是我们被名相骗了。为什么呢?请看憨山大师注释“藏識若滅。誰證無生。是則八識但滅戲論虛妄習氣。名為滅耳(常青:请注意!)。”即藏识的业相灭了,这与唯识所言一致,接下来,唯识中说,妄想执着既灭了(藏识业相灭),凡夫也就成了圣者,此时,藏识的本体转为大圆镜智,对圣者用智的名相以区别凡夫的识,由于到圣者境界后不再用“藏识”的名相,故唯识中说“藏识灭”。但《楞伽经》中,到圣者境界后,仍然援用“藏识”的名相(这就成了争论的分水领),如憨山大师说“所言滅者。唯心相滅。非心體滅。”,这里心相(妄心相)是指藏识的业相,心体是指藏识的本体,在《楞伽经》中由又称为“真相识”,如经中“是故大慧。非自真相識滅。但業相滅。若自真相識滅者。藏識則滅。大慧。藏識滅者。不異外道斷見論議。”,所以,这里的藏识本体或真相识等同于唯识学中的大圆镜智,故说“藏识不灭”,对应于唯识,等于是说“大圆镜智不灭”。由此可见,原本是没有冲突的啊!只是我们被名相骗了。
2、关于无始流注的问题。
   《楞伽经》中明白说“无始流注不断”,又说“流注。即八識自體。及七識細相也。”,八识自体即真相识,上面已分析,对应于大圆镜智,放在唯识中就是说:大圆镜智的清净流注不断,即后学从《成唯识论卷十》中所理解的:清净的种子与现行相续不断。比如,因地发菩提心,作为清净的种子,成佛(清净现行)后,转为本愿力,此本愿力又成为佛陀度生之因,如此清净流注不断。
3、一点感慨!由于二者在“藏识”这同一名相的内涵和使用上有一些差别,如果我们各抱定一本经论来讨论,不注意这种差别而以期达成共识,真有点象麻叔所言“鸡同鸭讲”各出其音,往往绞成一团乱麻。看来,我们以后讨论学习,还是先在同一本经论中好。
    以上个人理解和看法,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本贴由云飞月于2002年7月01日00:42:49在乐趣园慈氏学论坛〗发表.

欢迎在netsh.com建立自己的乐趣俱乐部

原标题:【憨山大师的注释:】是常青在2002年6月30日11:36:56发表
本贴跟从标题: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手机短信 ] [浏览次]

选择类别: 
朋友Email:
您的Email: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