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讨论的重点在于: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其实大乘认为无余涅盘与无住涅盘等质。有一种强调差别的观点我觉得可能过分一些:即认为大乘菩萨游戏生死,而阿罗汉害怕生死的扰乱,追求灰身灭智。我是通过看阿含及接触南传典籍而了解并非如此。如果真是那样,应该难以称得上见道,何况成就阿罗汉?

如实知见身、受、心、法,以至爱取不生。如果求灭,只是无色爱等,不是真实见道者离我、我所见后的智慧表现。一般人想象阿罗汉的“厌离”是讨厌、恐惧、躲避的意思。其实厌离是无所执取、无“境界的偏爱”、于生死无惧、于顺逆无扰的精神解脱质量;这和大乘菩萨对于六识境界的态度并无差别,是二者一味之处。

以前我在别文中提到:“厌离者,基于“妄想情执习惯及苦果之无谓”也,真正的出离是断执不断法,南北传都如是。不增不减,味时只是知味(不助长,也不压制,不同禁欲主义苦行),然内观渐熟则烦恼错觉必有规律地消减,苦、空、无常、色心无常及因缘观待、无我的共相以自然显现于经验的方式增明(人的“努力”在于培养如实知见的内观正知、正念,作为真相显现(智慧)的因缘而已,并非指努力主观思考、创造道理,或企图改变色、心法的本质),....患时只是知患...离时只是知离,但虽然不加修造,而妄情按照法尔的规律必然消退(由味知味,至患知患,至离知离,乃至自知生死已尽、所作已办、梵行已立、不受后有);由于如实知见(因),无谓的抱持取着如日出霜自消(果)。无取舍中,取舍情尽;爱取斯断,则虚妄生死所不能留。是以双林树下,世尊安详入寂,既不是急求入灭,也不可能有所返缘牵恋,而是无悔无求的,如薪尽自然火灭;釜底抽薪,沸涌幻泡不求而自息。所有真实证道的阿罗汉难道不都是如此?“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这是法尔真理,依12因缘规律,生命趣向必然表现为流转、还灭之二途。有无明则有生死,无明灭则生死灭。解脱道哪里是主观人为的厌生取灭、外道冥谛的求死自杀可比?

遗憾的是某些大乘学人对上座部、“小乘”多会产生这类混同误会的成见。佛说世间五蕴,苦、痛、如疮、如刺、如毒、如泡,这是冷静、积极、理性观察发现世间存在状态的真实性质,不是人的主观情绪、消极悲观想象。汉地大乘学人中一种较普遍的误区就是没有切实地按照戒(规范调整)、定(有为心理状态、心学范畴)、慧(内观原则)学的瑜伽方法要求实践,而是急于取证,以为顿然大悟无为性体则一了百了,具足圆满一切有为神通功德,内观道基础进阶都没达到,如何可能证得慧解脱?(用生死涅盘等空花,无取无舍、大休大歇作为托词和意境观念替代了如实知见的现观程序)再如于禅定的状态上没有任何经历,那断除五欲、色界爱、无色爱都是只能嘴上说说,并没有事实经过考验,正定等没能开发圆满,如何可能解脱圆满?这时候如果用不断烦恼,不求涅盘标榜自己为“无上乘”,反过来影射和歪曲精进三学、知苦断集、慕灭修道的上座部、阿罗汉道为厌喧取寂的冥谛外道或“下根”种姓,岂非大愚痴人?这好比世间身无分文的乞丐声称自己清廉不沾、不奢侈、腐败,却笑话富人太爱金钱,但又怎么知道富人是否一定比乞丐执着、穷人一定比富翁自在呢?

西藏佛教基本上认为大乘也必须以解脱共道为基础,知苦、无常、发心出离、止观都是菩提道必须的前提资粮。

从灭道说,涅盘是“就地熄灭”(当体、当际)。“烦恼生起之处就是熄灭之处”,这是念处的特征,灭谛的依据还是自性涅盘的实相。

那么,为什么解脱道特别强调苦谛等,给人似乎消极的印象呢?

借用北传的话,因有求之心、错觉之见不死,则心与智慧不得自在故。
“不能彻见苦空无我的行相,也就难以彻底放下深微的常、乐、我执,获得大乘菩萨的自在。如果没有这样的前提而安乐于现状,结果不是真正的超然而只会是轮回。错误的自我感觉(凡夫菩萨的乐住)缘于缺少实践观察以及现世太顺,对于常乐我净的亲切感胜过“纯大苦聚”,没有闻、思、现观体认到苦谛,不求苦灭,如是而已。

这样,关于本题的讨论就有所转移——

就是基于无余涅盘、无住涅盘是同质的,都是心无爱取趋向的和无能扰所扰的,因此阿罗汉和十地菩萨/佛不是在解脱基础前提或解脱质量状态有所区别,而可能是在无余涅盘以前走过的道路、发心利他方面、以及现时构成生命状态的差别因缘(?)的区别?

具体而言:无余涅盘的前提不是逃离生死之谓,而是没有了显现生死的条件(缺少无明爱取烦恼的因缘),故不再构成三界心、心所法等的后有显现;而无住涅盘按照其定义,在有异熟身显现、有余依的情况下无住(在无余依的情况下更是本来无住也无不住),按照前面所说,在生死六识显现时,阿罗汉与佛菩萨都是无所回避,而是都清醒彻见苦、空、无常、无我而能坦然于各种色、无色等呈现,这样,大小乘有余/无余依涅盘和无住涅盘还是比较难极化地区分(就像俗谛中四无量心与菩提心界限难分)出来。

而无住的前提,从有余角度说,必须有(前世惑业的现报异熟)六识生死的条件,才能说于此生死无住,如果六识生死的前提没有了,就谈不上住或不住了。如果爱取断尽还能有其他因缘构成“来世”后有吗?有没有离开惑、业前提而有“坚持不入无余涅盘,非留在生死中”的生死状态呢?为此,大乘提出了除12因缘的无明业力外,智慧与慈悲愿力可以成为在生死中显现化身的因缘,既享受涅盘又不碍度生;有些观点认为佛还是入无余涅盘(非生死的),但因地的行愿以任运方式于众生心识境界中随其相应而现起功德力用(大菩提),这样理解的无住涅盘还是与无余涅盘等质,只是偏重说其力用而已;第三种是认为因地要广发大愿,长远广摄度生因缘,为此不惜“留”惑“润”生,推迟自我解脱的步伐(凡夫的情欲爱恨对象成为来世相度的因缘)而未结束生死轮回;第四种干脆否认无余涅盘,认为解脱后东家作牛,西家做马,永远在轮回度生但心境得到自在无碍(认识也许是非灵魂的,表现却与永恒灵魂的表现相近)......

红教的看法是:基为显现与空性的无二双运,道为慈悲与般若的无二双运,果为色身与法身的无二双运;他们且认为黄教的中观见是单空见,最高“只证到阿罗汉”。红教认为初地菩萨必为阿罗汉,而黄教认为阿罗汉位齐八地......

看来值得讨论的主要在后者(北传大乘)的不同认识之间。
原始佛教/上座部关于阿罗汉对生死显现的态度、境界、还灭原理、无余涅盘的自恰应该是不难澄清的。

第一个澄清:阿罗汉不是以畏生死、有“住”心而证二涅盘(有/无余),他们的涅盘也是无住的境界。这与第二澄清也有关系:阿罗汉不是将心求取五蕴的法灭,而有断寂的取趣;而是于一切蕴、界、处乃至于生死非生死、涅盘非涅盘都没有挂碍取舍,恰恰如此才能“自知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我的结论符合这样的逻辑:有住不能涅盘,无住恰能无余。

(若是有住而求无,有余也不能证得何况究竟无余?)

北传的观点我虽然了解一点点,但智慧有限而难以评价,留着听听大家。


本贴由1234于2001年4月23日10:33:59在乐趣园慈氏学论坛〗发表.

本贴内容不代表乐趣园立场,欢迎来netsh.com建立自己的乐趣俱乐部

原标题:【无余涅盘与无住涅盘是两个概念——讨论?】是二愣子在2001年4月22日20:02:33发表
本贴跟从标题: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浏览次]

选择类别: 
朋友Email:
您的Email: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