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大乘论】讲座

(精简本)
韩镜清

 说明:为方便研习与
修学,现将韩镜清先生
的《摄大乘论讲座》百
余讲整理删简,预计精
简为30讲共20万字。

  ◇ 第一讲

  ◇ 第二讲

  ◇ 第三讲

  ◇ 第四讲

  ◇ 第五讲

  ◇ 第六讲

  ◇ 第七讲

  ◇ 第八讲

第七讲

  “又若略说阿赖耶识用异熟识一切种子为其自性,能摄三界一切自体、一切趣等。” 

  略说就是总略来说,就是结论的性质,阿赖耶识以异熟识一切种子为自性。

  所谓三界的一切自体,一切趣的自体,都是相似相续的东西,不是一直不变的,这相似相续,一种是由异熟的缘起,一种是由分别自性的缘起,这样综合起来构成的。所以这两种缘起就构成了所有的世界、所有的宇宙,无论是有情世间还是器世间。

  “此中五颂:

  底下它总起来谈种子的问题。有五个颂子,首先讲种子的种类差别。

  “外内、不明了、于二、唯世俗,胜义。

  种子有外种子、内种子两类。外种子就是指的稻、麦这些种子,那么还应该包括动物的种子,胎、卵、湿、化,象人的卵子、精子,合起来胚胎,这也是外种子;内种子是什么,就是阿赖耶识。这个种子又有点摸不着边儿,猜测起来就跟无明生盲摸象一样。

  不明了就是无记的意思,不能分别它是善是恶。无性的解释认为这个“于二”应该跟后面的“唯世俗,胜义”断成一句,意思是外种子是世俗安立,内种子才是胜义有。普通的外种子是世俗,就是一般公认的,它不是真实的东西。这世俗对真实的东西有掩盖作用,不能一下就看到真实。胜义种子是阿赖耶识,而外种子也是阿赖耶识所变现的,所以阿赖耶识这个种子才是一切法的真实种子,万物生起的真实原因。

  “诸种子,当知有六种:刹那灭、俱有,恒随转应知,决定、待众缘,唯能引自果。”

  这是讲种子的六种特征,1、刹那灭,2、俱有,3、恒随转,4、决定,5、待众缘,6、引自果。无论是内种子,外种子,都要有这六种特点,它才能生起东西来。

  第一、刹那灭,种子都是生起以后,一刻也不能停留就灭了。这个说法大概跟一般常识很不相同,一般的科学家也不会承认,它刚生起就灭了,怎么能生起东西呢?很纳闷。而真正的原因必须如此,必须刚生起来就灭,它才能发挥一个种子的作用。这就是佛教说的灭不待因,事物生起是需要原因的,而灭掉一定是当生即灭不需原因的,是一个很重要的原理。关于这个,世亲就说:“不应常法为种子体,以一切时其性如本无差别故。”恒常的法不能作种子,为什么呢?“一切时其性如本”,它跟原来一样,前后没有差别,没有变化。所谓“无常法是因,无有常法能为因。”如果种子生起来还能停留一会儿,它这一会儿它就成常的东西了,常的东西不可能存在,也根本不能作原因。

  第二、俱有。也就是果俱有,即因果同时。不是过去,不是未来,不是相离,就是同时同地俱生俱灭。无性解释说,不是因已灭后生果,一个东西已经灭了你还叫它生起,这不是跟死鸡下蛋一样吗?“已灭生果不应道理”。“应许种子与果俱时而住”,这样完全揉在一起同时而有,才能生起,才能作种子,这是第二个条件、第二个特点。

  第三、恒随转,这个恒随转,不是一两个刹那地存在,不象电光石火的样子,要经过长时间随转,一直到生成现行或是阿赖耶识被转识成智以前,这种子虽然刹那灭,而生现行的功能却相续不失,还会发挥作用,随着我们的生命,阿赖耶识都恒常随转。

  第四、决定。性决定。就是善、恶、无记三性,什么性的种子就生起什么性的现行,不是泛泛的都可以生起。这决定很厉害,决定是这个,不是那个,决定生起白不是黑,种子的功能,效用已经定了。

  第五、待众缘。种子不是一切的时候都能生起现行,一定的时间才能生起?这就是们必然性跟偶然性,必然性是性决定,可是还得有所待,缘成熟时才能生起,不是每一时刻都能生起。

  第六、引自果。种子各自生起自己的果,种瓜得瓜,种豆就不得瓜,得豆,这是不会混的。

  底下的颂子讲薰习。这个熏习呢,就有能熏、所熏的问题。

  “坚、无记、可熏,与能熏相应,所熏、非异此,是为熏习相。

  先提的所熏,所熏就是指的阿赖耶识,只有它能够储藏这个熏习,这个种子。所熏有四个条件,第一就是坚,第二是无记,第三是可熏,第四是与能熏相应。

  首先要坚住。阿赖耶识从无始以来到现在,以至到将来转识成智之前这一长的时期,固然是要刹那刹那生灭,不能有一点停留的,但是它一类相续坚住,长期保持稳定,这就跟普通的风、声、电,以至于我们的前七识,都不同。色法以及前七转识,都不是一个稳定的体态,都是有间断的,所以不能受熏。

  第二个条件就是无记。这就简别善、恶这两种很鲜明强烈的性质,阿赖耶识本身要是善性的话,它就不能再被恶熏了,只有无记的、中性的东西才能兼收并蓄这个善、这个恶,才能受熏。如来的转依后的第八净识它不受熏,原因是什么呢?就是不合乎无记性的条件。因为如来的第八净识——大圆镜智是无漏善,它就不能再受熏了。

  第三个条件就是可熏。它这个可熏的意思,《成唯识论》说是“若法自在,性非坚密”,“若法自在”是简别心所,一般比喻识是心王,心所好象是臣,王来臣随,它好象是被领导的,不能独立、自在。所以,心王才能受熏,心所不行。阿赖耶识是心王,它的五种遍行心所就不能受熏;“性非坚密”就是这东西不能太密实,得能受影响才行,比如水跟奶,两种的液体能互相揉和,互相影响,这就是可熏,阿赖耶识能够受前七识的熏习,就是我们现在一起心、一动念,跟第八识都密切地揉和在一起,这个密切的程度恐怕比任何的气体、液体揉和的情况都要密切。

  而象真如就不可熏,世界上没有比真如再坚强、再细密了。《大乘起信论》提出真如可以受熏,这是很特别的说法。佛教么,真如是无为法,无为法如何受熏?现在说,它又坚又密,怎么能受熏?假设真如都能受熏,它还能生出小真如来,那就很奇怪了。

  第四是与能熏相应。相应指的是同时同处,非一非异,跟能熏的关系非常密切。凡是互相离开了、不和合、不同处、不相应的都不能够受熏。别人办的事就不能直接熏我的阿赖耶识,不是相应。

  大家不要忘了,这里所讲的都是在排斥所谓的独立存在、所谓的常一不变,我们应该理解阿赖耶识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了,这是很大的问题。所以一般的人一讲阿赖耶识,就认为它是一种常体,于是就形成了现在的一般所谓唯心论,拿阿赖耶识当成本体了,跟真如简直就不能分开,于是阿赖耶识能受熏,真如也可以受熏了。

  佛学里头的本体,跟世间所有哲学里头的本体,完全不一样,因为世间哲学都逃不出有为法的范围,它找本体也是从有为法这方面找,不能认识什么是无为法,于是常常就根据他所谓的理解,来认识佛学,完全造成了一个相反的东西。

  熏习的问题是我们一个核心的问题。现在我们抓住真正原因了,就好办了,我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应该做我们的事情了,不至于走许多冤枉路,不至于在轮回中受许多苦。

  “所熏、非异此,是为熏习相。”

  所熏必须合乎这四个条件。这就是所熏的能相,能划定所熏。

  “六识无相应,三差别相违,二念不俱有,类例余成失。

  这个颂子是简别前六识,只有阿赖耶识是所熏。而小乘经部譬喻师却说前六识就有薰习义。

  “六识无相应”,这相应,跟前头讲的相应是一样的,就是所谓这个同时同处、非一非异,不能分离,共和合性。第六识为什么不能够跟前五识相应,成为所熏与能熏的关系呢?

  “三差别相违”,三差别指的是所依、所缘跟作意三种,前六识它们各有各的所依根,各有各的所缘,各有各的作意心所,都不是长期稳定、一类相续的,不能同时同处、和合生起,所以能熏、所熏是没法子相应相合的。所以第六识不可能是所熏,前五识更不能是所熏。

  “二念不俱有”,经部譬喻师说,前念意识跟后念意识可以是能熏、所熏的关系。前头讲能熏、所熏必须俱有,而这前念跟后念不能同时存在,前念灭,后念才生,根本不是俱生俱灭,所以互相不能形成熏习的关系。没法子认识阿赖耶识,于是把阿赖耶识的任务搁在第六意识上,就非常勉强,没法解释,根本不相应,说前念后念熏习,这是小乘没办法就举出这么个说法。

  “类例余成失”,经部师又说,二念虽不同时有,却都是识类,所以可以受熏。这是找一个变通办法,同类相熏,前一刹那后一刹那,都是识,或者第六识跟前五识,都是识,都是同类的东西,咱们就以同类的东西,为相应的东西。

  种类要例余,如果你要拿同类作为能受熏的理由,认为种类相同,就可以有能熏所熏的关系,那么,两个人的识也都是识类,是不是也可以互熏了,有为法和无为法还都是法类呢,照这样也可以互熏了。这样例余,拿它跟其它类比的话,就有问题了,就成过失。

  “此外内种子,能生引应知,枯丧由能引,任运后灭故。 ”

  不管内种子还是外种子,作用都有两个,能生和能引。就外种来说,种子发芽长出根茎叶,这是生因,植物死后,残枝败叶不是立刻消失,而是慢慢枯死,这是引因的作用。内种子也是这样,生命的开始和延续是生因,丧命后诸识虽然不再执受色身,这尸体也不是马上消散,而是慢慢烂坏,这也是引因在起作用。所以,这能引之因有点儿惯性的意思,草枯死和人死亡后并不立即消失,是自然而然地灭掉。

  “外或无熏习,非内种应知,闻等熏习无,果生非道理。作不作失得,过故成相违,外种内为缘,由依彼熏习。”

  这个外种不一定非要有熏习不可,比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它的种子就没有受熏,否则就成臭花了。但是内种子不是这样,内种一定是有熏习的,要没有积极的多闻熏习,就不会有于法忆持以及如理作意的结果。

  为什么这样?“外种内为缘,由依彼熏习”外种它其实不是真正的种子,它本身也是阿赖耶识种子生起的显现,也是依内种的熏习而生起的。比如我们认为这个精子与卵子和合就能产生新生命,实际上这只是个助缘,没有阿赖耶识的执受作用不成。所以外种它只是个显现的假相,有没有熏习没太大关系,而内种是亲因亲缘,是宇宙人生的真实原因,必须有熏习,否则就是断灭见!就好像凡夫就盯着这一期生死,看不到真正原因,老觉得好人没好报,但是,就阿赖耶识种子来说一定是因果毫厘不爽,若不是这样,“作不作失得”,作了反而失,不作反而得,劳而无获,不劳而获,这是拨无因果,成大过失了。

  外种它是色法,它离不开心法的感觉和显现,所以色不是真正的原因,原因是心法,是阿赖耶识,色依心现,这与我们普通认为的物质决定意识是不是一样?这里我们要多思考一点,色法在我们细分析起来,并不象我们原来想象的,我们知道,佛教里头,色法里有显色、形色,还有大种跟所造色。

  颜色是显色,体积、形状是形色。佛教认为显色是依他起性的法,是实法;形色是假法,是依靠显色建立的,显色的不同分布就成了形色。长短方圆、立体、平面的,实际上都是假安立,都是依靠青黄赤白这个显色,这一方面多点、那一方面少点这样造成的。我们先拿太阳来说,是个大火球,在我们这个角度看起来太阳是个红的东西、黄的东西,显色是这样。立体的,圆的、球形的,这都是形色。太阳这个大火球,就是一个显色的问题,太阳没边、常常在变动,你说哪个是太阳的体,形色,很难说。所以,只是一个显色的物象的感觉,而没有形色一个的实体。

  再者,佛教里说,组成物质的大种是坚湿暖动,就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是能造,所造色就是色、香、声、味、触。 这坚湿暖动,有个坚、硬的问题,我们现在站在地球上,感觉是硬的,是依靠,要是离开你的感觉以外,是不是还有个硬?就是咱们两脚一抬,这硬还存在不存在?所谓的地水火风这些基本物质,实际上只是坚湿暖动的感觉。刚才说的青黄赤白,白色跟眼睛的这个白觉,是不是能分开?离开白觉是不是另外有个白色?当然人老这么想,离开能感觉一定有那个所感觉的东西!这种假设、是不是真实的、合理的,这还是个问题。我们习惯的看法可能跟真实的看法不一样。所以,所认识跟能认识的关系,是什么?所认识能不能离开能认识,离开能认识它还存在不存在?这都是问题。。

  无性这个颂子大家可以考虑。他说“天地、风、虚空,陂池方大海,皆真内所作,分别不在外。”他就认为那都是假的,“分别不在外”,分别就是青觉,或是能触,这所触东西都不在外。我们都认为离开这个能触、离开这个青觉,有个青色有个所触,实际上青色、所触是不存在的,你没法儿证明,你要证明那还得通过能触,再触一触,拿眼睛再看一看。

  所以讲这个颂子,就牵涉到讲佛教里头怎么看色法的问题,我们看庞然大物,简直好象色法最了不起的,离不开的,生于斯、死于斯的这样一个地方。我们要反过来,说生于斯、死于斯在什么地方?这问题就很大了。我们现在觉得生活在地球上,生活在北京、生活在法华村这个地方,但实际上我们生活在什么地方?这是值得大家考虑的。是不是我们在这做梦呢?觉得怎样怎样,这个觉得怎样怎样是不是可靠的?这都是问题,一连串的问题,值得我们好好想一想。如不细追究还就罢了,要细追究,是不是有许多问题?是不是我们有许多认识是不正确的,是应该再考虑的?底下就继续讲。

  “复次,其余转识普于一切自体诸趣,应知说名能受用者,如《中边分别论》中说伽陀曰:

  一则名缘识,第二名受者,

  此中能受用,分别推心法。

  “其余转识”,就是除开阿赖耶识,其余的识,常常能转起,有变化,尤其前六识,第七识有时也有变化,但是比较少一些,所以叫转识。前面说了阿赖耶识能摄三界一切自体、一切趣等,那么,其余的转识对于一切自体诸趣,是什么关系呢?“普于一切自体诸趣,应知说明能受用者。”这是能所的一个区别,所以我们在这儿,怎么认识我们人生宇宙?怎么对待我们的环境?这都是我们前七识,就是能受用者。所受用者呢,就是缘,就是阿赖耶识。

  这里引了圣教量。我们考虑问题,一是要依靠逻辑,所谓因明,现量跟比量,来决定是有还是无,是怎么回事情;而最重要的还是依靠圣教量,就是修学圣教有证悟的人,他的现量,出世间现量,就是我们研究的原典,它能够作决定的依据。

  《中边分别论》,后来,玄奘法师翻译的时候叫《辨中边论》,“分别”翻成辨,《辨中边论》还有真谛的翻译。这也是慈氏学五个颂子之一,汉文里只译了三个,藏文里五个颂子都有。按说这地方应该叫《辨中边颂》,论都是对经来说的,是分析经,解释经的。有时把慈氏的五个颂也叫做论,现在藏族就管它叫做慈氏五论。我觉得还是叫慈氏五颂合适,因为都有后来人们的解释,象《辨中边颂》就有世亲的解释,叫《辨中边论》。

  我们慈氏学最主要的是根据慈氏五个颂子跟一个大论《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是无著菩萨听慈氏讲话记录下来的。所以我们知道慈氏学是很丰富的,它的道理,可以说是把释迦学跟龙树学中道的解释到了究竟。

  这个颂子说什么呢?

  “一则名缘识,第二名受者,此中能受用,分别推心法。”

  两种识,一种缘识,一种受者,就是受用识,能受用识。一切一切,无论内的外的,都是阿赖耶识种子生起的,这是作为缘的识。而我们依阿赖耶识生起的转识就成了受用识,享用阿赖耶识提供的一切条件,这里就有能受这方面的问题,就是受蕴。分别呢,就是想蕴,推是行蕴。受、想、行、识这些都是心法。

  “如是二识更互为缘,如阿毗达磨大乘经中说伽他曰:

  诸法于识藏,识于法亦尔。

  更互为果性,亦常为因性。”

  这里引用阿毗达磨大乘经的一个颂子,阿赖耶识与前七转识是互为因果的关系。转识在阿赖耶识里熏成种子,阿赖耶识又现行成为转识诸法。种子是一个潜隐的状态,可以说是暗流,现行是一个显现的状态,是明流,这样明流与暗流互为因果,互相交替,就构成了我们的一切。

  “若于第一缘起中,如是二识互为因缘,于第二缘起中复是何缘?是增上缘。如是六识,几缘所生?增上、所缘、等无间缘,如是三种缘起,谓穷生死、爱非爱趣及能受用,具有四缘。

  第一缘起是分别自性缘起,第二缘起是爱非爱缘起。第一缘起大家都熟悉了,阿赖耶识跟前七识是互为因缘的。第二缘起就是是增上缘的关系,阿赖耶识对前六识是增上的,前六识对于阿赖耶识也是增上的,这个前头还没有特别分析。

  总结起来,缘,大体分别起来是有因缘跟增上缘;要细分析起来有四缘:因缘、增上缘、所缘缘、等无间缘。前头说的三种缘:增上缘、所缘缘、等无间缘,实际上都属于广义的增上缘。阿赖耶识对于前六识是增上缘,这里头就包含了所缘缘跟等无间缘。

  我们知道,前六识起惑造业对于阿赖耶识形成异熟因,那么阿赖耶识对于前六识,是怎么形成增上缘的?

  现在我们享受这个世界的时候,也就是有情世间跟器世间发生关系的时候,一定有器官的问题,也叫作所依或根,一定有境界的问题,还一定有等无间的问题,也就是识体的前一段让路后,后头的识才能生起。一般认为,诸识起现时,以根为增上缘,以境为所缘,以前念无间灭识为等无间缘。这些条件都是阿赖耶识提供的增上缘。

  总起来说,可分为三种缘起:一是穷生死,实际上讲的就是分别自性缘起,从无始无明以来,一直到涅磐,都有分别自性缘起,叫穷生死。

  第二,爱非爱趣,因为有恶业、善业、无记业,就使得有爱趣跟非爱趣,也就是善趣与恶趣,这都是异熟因和异熟果,属于增上缘的范围。

  第三,能受用,爱非爱里头还有一个受用问题,就是刚才说的能受用的现行六识,它必须有三种缘:增上缘、所缘缘、等无间缘,也就是必须有色根、色境,和无间灭识。所以这三种缘起就涵盖了四缘。

  前头说了阿赖耶识的异门,异名,跟阿赖耶识的相,能相,包括因相、果相跟自相。佛教的因果律跟其他世间的所谓因果都不太一样,就在于它是刹那刹那生灭,是灭不待因,同时又是相续的,相续恒转,这样一个识体,才能受熏,才能摄藏种子。前头讲的能熏习跟所熏习,大家要特别注意,什么法能够受熏?什么法能熏?这是一个佛教里头讲因果的一个中心问题。

  前面所讲的,阿赖耶识也叫所知依,它的作用,虽然跟前六识是互为因缘、互为增上缘,但是它还有比六识殊胜的地方,那就是前六识办不到的,必须是阿赖耶识才能办的到。后面还会特别分析前六识是不是能作所知依?前六识能不能代替第八识的作用。所以希望大家前头要复习一下,后头也预习一下。

  今天讲完以后,我希望大家写一个小的总结,我提出两个题目来,一个是解释讲熏习的五个颂子的要点,第二是描述一下佛陀学因果规律的特点,一个要点一个特点。写的时候可以参考《摄大乘论》两个释,一个世亲释,一个无性释。另外还可以参考《成唯识论》第二卷能熏所熏的问题,最主要的是根据《摄大乘论》前后讲的,可以锻炼自己写作能力,把问题廓清,把理论彻底分析清楚。我觉得这步作完后,对以后讲第六意识、前六识它能不能代替阿赖耶识的作用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