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大乘论】讲座

(精简本)
韩镜清

 说明:为方便研习与
修学,现将韩镜清先生
的《摄大乘论讲座》百
余讲整理删简,预计精
简为30讲共20万字。

  ◇ 第一讲

  ◇ 第二讲

  ◇ 第三讲

  ◇ 第四讲

  ◇ 第五讲

  ◇ 第六讲

  ◇ 第七讲

  ◇ 第八讲

第八讲

  “如是已安立阿赖耶识异门及相,复云何知如是异门及如是相决定唯在阿赖耶识,非于转识?由若远离如是安立阿赖耶识,杂染、清净皆不得成,谓烦恼杂染、若业杂染、若生杂染皆不成故;世间清净、出世清净亦不成故。

  这一段,是说如果离开阿赖耶识,就没法子解决杂染清净的问题,就没法子解决因果问题。

  佛教有一个重要的地方,跟其他的不同,它有杂染跟清净。杂染是浑,是浊,不清净。现在讲美丑的问题,美可以归到净,不净就是丑,这都可以形容污染。本来没有的东西你认为有,因此就造成染污,不清净。清净是什么呢?是鲜,是洁,是扫除意,佛教认为我们这个生活都是浑浊不净、丑恶的,还得要扫除,打扫卫生,要它还原,也就是还灭的过程,还其本来的那种清净。

  一般世间的规律,是杂染的规律,没有清净,限于杂染,限于前六识或者前七识的因果关系,只有佛教才讲清净的问题,才讲到对治杂染的问题,佛教认为现在的生活是病态,是不正常的,要治病。可我们总认为现在活的很好,有什么可治的?世间规律只有改善,没有整个反转的问题,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办法,它还是在结果上加工,不是彻底反个儿。所以佛教跟跟一般哲学不同,跟儒家、道家哲学以至外国哲学整个不同,而一般很容易把佛教也当成一种哲学,我们现在主张佛教是另外一种学说,跟哲学不同,更不用说跟信神的宗教了。

  我们这都是病态的生活,能使它健康,就要对治,用药治疗,药是能对治,病是所对治。佛教最大的矛盾,就是所对治和能对治,也就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道跟魔这两个互不相让,正确的跟不正确的互相对立,时时刻刻在我们身上都有表现,时时刻刻在斗。

  离开阿赖耶识,不但杂染不能成立,清净也不能成立。我们这种不正确的生活——杂染,可以分成三种,一种是烦恼杂染,一种是业杂染,一种是生杂染。这三种杂染,也叫惑、业、苦。

  清净,有世间清净和出世间清净两种。什么是世间清净呢?就是有漏道,暂时的压制,烦扰恼乱少一点,但还有漏,还有烦恼,临时把它制约一下,我们一般的做点好事、思想上解决什么问题,这是世间清净;出世间清净是彻底解决,无漏道,没有烦恼的道。

  安立这个阿赖耶识,前头大半根据圣教,就是契经上所讲,下面都是在正理上辨别。无性有一个颂子,“圣教及正理,各别有功能,为生于信慧,无一不成故。”圣教和正理,缺一个就不成了。为什么有教跟理的分别?这个颂子说,各有各的功能,圣教就是生信,正理就是生慧,因为经部一般是结论性的判断,论部是讲所以然,是解释为什么这么说,所以一般的讲正理的都是阿毗达摩,是论部,

  “云何烦恼杂染不成?以诸烦恼及随烦恼熏习所作彼种子体,于六识身不应理故。

  先来说离了阿赖耶识,烦恼杂染不成立。烦恼包括根本烦恼和随烦恼,贪、嗔、痴、慢、疑六个是根本烦恼,随根本烦恼烦恼而起的有二十随烦恼。这些烦恼的熏习,也就是习气、种子,在前六识中摄藏是不合理的。

  “所以者何?若立眼识贪等烦恼及随烦恼俱生俱灭,此由彼熏成种非余,即此眼识若已谢灭、余识所间,如是熏习、熏习所依皆不可得,从此先灭、余识所间、现无有体,眼识与彼贪等俱生不应道理,以彼过去、现无体故。如从过去现无体业异熟果生不应道理。”

  为什么呢?以眼识为代表,如果说就是眼识摄藏贪欲等等烦恼的种子,而不需要另外的阿赖耶识,也就是说眼识能和贪等烦恼同时生灭,此眼识能持烦恼熏成的种子。那么,就有问题了。眼识它不是一类相续恒转的,它会灭,被其它的识打断,既然灭了,它携带的种子(熏习)以及这识体本身(熏习所依)都不存在了,现无有体,自然不能与贪等烦恼俱生俱灭,也就不能摄藏种子生起烦恼的现行,就好象已经过去、现无有体的业不能再感果一样。

  “又此眼识贪等俱生,所有熏习亦不成就,然此熏习不住贪中,由彼贪欲是能依故,不坚住故;亦不得住所余识中,以彼诸识所依别故;又无决定俱生灭故。亦复不得住自体中,由彼自体决定无有俱生灭故,是故眼识贪等烦恼及随烦恼之所熏习不应道理,又复此识非识所熏。如说眼识,所余转识亦复如是,如应当知。”

  不单眼识不能持种,它自己的种子也没法子成立。就是说,眼识是由那里的种子生起的?⑴这种子首先不能住在贪等烦恼中,因为贪欲等是能熏,不是所熏,它也不是坚住相续恒转。这个贪是心所有法,不是心王。前头有一条,必须自在、是心王才能受熏,心所不能受熏;⑵这种子也不能住在耳识等其它识中,因为所依不同,眼识的所依是眼根,耳识的所依是耳根,而且它们所缘也不同,所以不能相应,也就是前头讲的“三差别相违”,眼识与耳识等其它识也不一定是俱生俱灭的;⑶这眼识的种子更不可能住于眼识自体之中,前头说熏习,能熏、所熏必须同时而有,而这里不可能同时存在着两个眼识,就是“决定无有俱生灭故"。因此,说眼识是贪等所熏而成是不合理的,也不可能是自识或其它识之所熏。前面是以眼识为例来说明,其它的转识也都是一样的道理。

  “复次,从无想等上诸地没来生此间,尔时烦恼及随烦恼所染初识,此识生时应无种子。由所依止及彼熏习并已过去,现无体故。”

  “无想等上诸地”指无想天以上诸天,无想天是色界第四禅天,已经灭尽念想,可是,从这些地方死以后,如果又生到欲界,这种欲界的染识会立刻生起,如果不承认有阿赖耶识而是前六识受熏持种的话,这个“烦恼及随烦恼所染初识”就成没有种子蹦出来的了,因为在无想天呆了这么长时间,种子的所依的六识以及以前熏的烦恼习气早就没有了,已经是现无有体。

  “复次对治烦恼识若已生,一切世间余识已灭。尔时若离阿赖耶识。所余烦恼及随烦恼种子。在此对治识中不应道理。此对治识自性解脱故。与余烦恼及随烦恼不俱生灭故。复于后时世间识生。尔时若离阿赖耶识。彼诸熏习及所依止久已过去。现无体故。应无种子而更得生。是故若离阿赖耶识。烦恼杂染皆不得成。”

  “对治烦恼识”就是出世的无漏识,它是能对治,烦恼是所对治,二者势不两立。这个无漏识的最初生起,小乘是在初果,大乘是在初地,这个时候一切的世间杂染识都已经灭去,因为这二者不能共存,但是这里并不是修行的终点,只是暂时伏除了烦恼现行,所余烦恼种子在以后还有可能起现,还需要在以后的修行中继续对治。如果不许阿赖耶识,这时又没有其它的识,这些烦恼种子就只能住在对治识中,但是,这对治识是以解脱为自性的,与烦恼是死对头,不相应,不是俱生俱灭。所以,这烦恼种子就无从安立,如果后时还有世间的染识起现的话,便又成了无种而生。

  “云何为业杂染不成?行为缘识不相应故。此若无者,取为缘有亦不相应。”

  上面说烦恼杂染,离开阿赖耶识不能成立,现在呢业杂染也是这样。业杂染它也有个熏习问题,熏习成种子然后才能感生成异熟果识,没有种子,过去造的业已灭,怎么能于未来感果呢?“行为缘识不相应”,行就是业,以业为缘而有识,要是离开了阿赖耶识,在哪里保存种子呢?前六识前面已经说了,肯定是不行的。

  行为缘识要是没有的话,以取为缘而生有也不成立。十二因缘里的“有”,大家好好考虑一下。为什么叫有啊?是有没有的有?空有的有?有什么不同啊?这有,有时候翻作“能有”,就是能有生起、能有后有的意思。种子被爱、取所润泽以后,就跟种子受水的滋润以后一样,就要发芽了,那时候叫有。

  下面讲生杂染离阿赖耶识不成。

  “云何为生杂染不成?结相续时不相应故。

  我们从中有身到生有这一步,叫结生相续。这个环节,要是没有阿赖耶识的话,就没法子解释。

  “若有于此非等引地没已生时,依中有位意起染污意识,结生相续。”

  等引,“等”就是平等的意思,“非等引地”就是欲界,因为我们这个欲界跟色界、跟无色界不同,这生活里头烦扰恼乱多,不会平等的那种运行。如果从欲界死去,又生到欲界,在死后未生的这个中有的时间段里,如果不许阿赖耶识,认为是依第七识意根,生起染污意识,就是这个染污意识于父母生起强烈的爱或憎,就会“结生相续”,由中有到生有。

  “此染污意识于中有中灭,于母胎中识羯罗蓝更相和合。若即意识与彼和合既和合已,依止此识于母胎中有意识转。若尔即应有二意识于母胎中同时而转。”

  那么,结生相续的时候,染污意识在中有中灭去,“于母胎中识羯罗蓝”,羯罗蓝就是赤白和合的最初状态,就是这个结生相续的染污意识,跟羯罗蓝更相和合,和合以后,依止这个结生相续的意识,“于母胎中有意识转”,又有一个意识生起来了。原来有一个意识,现在又生起一个意识,在母胎中同时有两个意识转,这是不可能的,出现了过失。

  “又即与彼和合之识是意识性,不应道理。依染污故,时无断故,意识所缘不可得故。”

  所以,跟羯罗蓝和合的那个识,不可能是意识性,为什么呢?⑴因为和合的这个识必然被贪等烦恼所染污,而意识是通三性,不一定是依染污;⑵这个识必须在时间上没有断,而意识是有断的;⑶这里根本没有意识所缘的境界,意识所缘的东西都是很分明的,这里的所缘并不分明,母胎中的和合识,所缘是不可知的,都是阿赖耶识所缘的境界。

  “设和合识,即是意识,为此和合意识,即是一切种子识,为依止此识,所生余意识是一切种子识。”

  这是假设,如果这个与羯罗蓝和合的识,就是意识的话,那么,这个和合的意识,就是一切种子识呢?还是依此识所生的余意识是一切种子识?就是说,种子究竟是住在原来的那个和合意识中呢?还是在后来由此和合意识生起的意识中呢?由哪个识来持种呢?

  “若此和合识是一切种子识,即是阿赖耶识汝以异名立为意识。若能依止识是一切种子识,是则所依因识非一切种子识,能依果识是一切种子识,不应道理。是故成就此和合识,非是意识,但是异熟识,是一切种子识。”

  你要说那跟羯罗蓝和合的意识就是一切种子识,那其实就是阿赖耶识,不过是给阿赖耶识起了另外一个名,所指的还是阿赖耶识。

  “能依止识”就是指由最初的和合识后来生起的意识,那最初和合识是所依,后生的识是能依,如果说能依止识是种子识,这样就成了,所依的因即最初的那个意识,不是一切种子识,能依的果识即后来生起的意识,反而是一切种子识,如此因果倒置,不应道理。

  所以,跟羯罗蓝和合的识只能是阿赖耶识。

  “复次,结生相续已,若离异熟识,执受色根,亦不可得。其余诸识,各别依故,不坚住故,是诸色根,不应离识。

  前头我们说过,阿赖耶识就是执受识,也叫阿那陀识,我们的根,要没有这个阿那陀识来执受的话,就会烂坏,就没有能够感觉的作用。所以,要离开这个异熟识,就再没有能执受这个色根的识。其他的诸识,各有各的所依,眼有眼根,耳有耳根,就是执受也只能是各别执受,不能普遍执受,眼识不可能执受耳根。而且这些识不坚住,就是不恒相续的意思,时断时续,而色根是相续不坏的,所以不可能是由它来执受。

  “是诸色根不应离识”,所有的色根,不应该离开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它能够变现这个根、器官,同时它能执受,这样给其它的转识生起,提供一个增上缘。

  “若离异熟识,识与名色更互相依,譬如芦束相依而转,此亦不成。

  契经说“识缘名色、名色缘识”,名,就是指受、想、行、识四蕴,色这里指羯罗蓝,识与五蕴更互相依,“譬如芦束相依而转”,所有的转识都已经包括在名色中了,这个与名色互为缘的识只能是阿赖耶识。

  “若离异熟识,已生有情,识食不成。何以故?以六识中随取一识,于三界中,已生有情,能作食事,不可得故。

  这“识食” 呢,大家可以参考《成唯识论》第四卷开头,一般有情有四种食,四种营养来源:段食、触食、思食、识食,这四种食都有滋养作用。

  我们平常吃饭,这叫段食,分段而食,吃进去的事物,能被转化吸收,滋养身体。触食是感受到境,能滋养身心,比如欣赏音乐。思食是由希望而起滋养作用,如望莓止渴。那么这识食呢,就是能执受,使身体不烂坏,这也是一种滋养作用。这些当中,段食是只有欲界才有的,另外三食通三界。

  这识食的识,不可能是六识中的任何一个,因为前六识不遍三界,在无想位是有间断的,这样的话,那里的有情就无法识食了。所以只有阿赖耶识是相续恒转的,能作识食。

  “若从此没于等引地,正受生时,由非等引染污意识结生相续,此非等引染污之心,彼地所摄,离异熟识,余种子体,定不可得。

  他又举了一种现象,如果从欲界——非等引地死去,到等引地正受生时,这个结成相续的染污意识是属于等引地的,如果不许阿赖耶识,这染污意的种子不可能在欲界的转识中,因为这时已经从欲界死去了,不属于欲界了,也不可能在等引地意识中,因为还未生起。非等引跟等引地交接的时候,必须有阿赖耶识。

  “复次,生无色界,若离一切种子异熟识,染污善心应无种子,染污善心应无依持。

  生无色界的时候,已经没有了前五识,只有染污善心这种意识活动,要离开这一切种子异熟识,离开这个阿赖耶识,染污善心,应无种子,应无依持。

  “又即于彼,若出世心,正现在前,余世间心,皆灭尽故,尔时便应灭离彼趣。

  如果在这无色界中,生起了无漏的出世间心,余下的世间有漏心,皆灭尽,已经没有其他的识了,要是再没阿赖耶识的话,这时就应该“灭离彼趣”无须功用自然解脱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染污种子还未断。

  “若生非想非非想处、无所有处,出世间心现在前时,即应二趣悉皆灭离,此出世识,不以非想非非想处为所依趣,亦不应以无所有处为所依趣,亦非涅磐为所依趣。

  到了无色界,若生非想非非想处、无所有处这两个处,出世间心要现在前时,余识都灭尽了,如果没有阿赖耶识的话,那就只有出世间心,那么这时就什么趣都不属于了,因为以上二趣都是世间的,也不是涅磐,因为还有余依。

  “又将没时,造善造恶,或下或上,所依渐冷,若不信有阿赖耶识,皆不得成。”

  人在将要死的时候,他因为造善造恶的不同,于是乎,造善的从下边慢慢冷却,这是上升的,造恶的从上往下慢慢冷却,这是下堕,要不信有阿赖耶识的执受作用,这种现象都不会有。

  “是故若离一切种子异熟识者,此生杂染亦不得成。

  前边都是讲生杂染不成,这个生杂染,从欲界到无色界天都有。